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弘扬春节传统文化作文(传承春节传统文化作文结尾)

弘扬春节传统文化作文(传承春节传统文化作文结尾)

更新时间:2022-05-28 03:21:47
弘扬春节传统文化作文(传承春节传统文化作文结尾)

弘扬春节传统文化作文【一】

中国有五千年多年的文化个历史,而我国文化这本书中最重要的一页是传统美德。这些美德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还为五千年的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正如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先从家庭说起,一个家庭要和谐美满,最重要的是敬老爱幼。自古至今,人们一直在传承这一精神。相信大家都知道《三字经》上有“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句谚语吧,它讲的是一位东汉人黄香,他的母亲在他9岁的时候就去世了,黄香十分悲伤,就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了父亲的身上。冬天的寒夜非常冷,黄香就先钻到父亲的被窝,给父亲把被窝用自己的身热暖,才到自己的床上睡觉。夏天的夜里很热,黄香就手持蒲扇给父亲扇。黄香九岁便知道孝敬父亲,足以证明敬老爱幼的精神作文从古代就开始了。

古人曰“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的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表现。但在近百年来,人们往往忽视这个不起眼的“传统美德”,一些优秀的美德被遭到破坏。现在人们有了雄厚的经济,往往以为得到了全部,但是他们错了,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把金钱当成上帝,它便会像魔鬼一样的慢慢的吞噬你的灵魂。”

传统的美德是五千年来中国流动的液,如果我们把这个主要的液堵塞,那还谈得上什么“中国”!中国传统美德的博大精神,它会使我们中国人感到自豪,它会使我们中国的力量凝聚起来,如果没有了它,中国会逐步走向灭亡……传承和发展中华的文化和美德是每个华夏儿女的义务,更是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的说出:“我是中国人!”

弘扬春节传统文化作文【二】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身为中国人不仅应该学习优秀文化,还要传承传统美德。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埃及,被罗马帝国所占领,其文化也被阿拉伯文化所代替;古代印度,基本民族历史的文字记载早已丧失殆尽;古巴比伦,也早已被波斯帝国所消灭,其文化也被迫中断。人类文明的四大发源地,有三个都分别衰落了,或者分裂成许多国家,唯独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经久不衰,至今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是什么原因?原因方方面面,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根由,就是中国不仅有着共同祖先遗传下来的统,而且有着共同的优秀文化和美德传统。就是这些统与传统,培育、造就了我们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与美德代代相传。

我国是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吃苦耐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古往今来,涌现出多少勤劳向上的名人,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

但据调查,现在的中小学生,爱劳动、有较好劳动习惯的约占1/3,另外的2/3是不爱劳动或不太爱劳动的。有些孩子,懒得叠被子,懒得洗袜子、洗衣服,懒得收拾书包、收拾书桌,甚至于懒得洗脸、洗脚,连喝水也懒得自己倒。

事实上,家长并不太重视对孩子从小培养热爱劳动的品质。现在,我国几千万个独生子女家庭中,有不少家庭把独生子女视为“小皇帝”,凡事都围着独生子女转。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处于优越的生活环境,祖辈父辈们过多的溺爱、宠爱和放纵,使得独生子女们从小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产生了父母宠爱自己是天经地义的错误思想。而一些学校只顾传授知识和能力,却严重地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与民族道德素质的培养。结果,成绩上去了,道德下来了。一些青少年思想品质开始出现问题,见利忘义、骗财害人,不讲人格、自私自利、损害公德、不讲孝敬的现象时有发生。要扼制和消除这些社会的非文明、非道德现象,必须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而传统美德的教育除了家庭、学校的教导以外,更需要整个社会的配合。

无论是什么中华文化,我们都应该传承下去,从现在开始,"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要行得正,坐得端。”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境界。努力学习中华文化,传承传统美德。

弘扬春节传统文化作文【三】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福建武夷山与朱子理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朱熹从14岁起,在武夷山从学、著述、授徒、生活50多年,朱子理学在这里萌芽、成熟、传播。

福建省武夷山市官方2日向记者表示,将借鉴闽南、客家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朱子文化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普查,加强书院文化的挖掘、整理和弘扬,加快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建设。

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子文化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所创立的闽学体系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弘扬传统文化,宣传国学思想,武夷书院讲坛2日在福建武夷山正式启动。历史记载,武夷书院位于隐屏峰下平林渡九曲溪畔,是朱熹于宋淳熙十年(1183年所建,为其著书立说、倡道讲学之所。

根据规划,武夷书院讲坛每年举行六讲,邀请海内外朱子文化专家学者做主题演讲。同时,武夷山正着手加快修复一批书院,将其打造为普及朱子文化、传播儒学思想的重要平台。

朱文公第二十九世裔孙、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朱杰人表示,在中国大力倡导“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具有现实意义的朱子文化正迎来多重机遇,将会促进中华文化海内外的传播和交流。

武夷山市官方还披露,将实施朱子文化建设“五项工程”,建立朱子遗迹遗存数据库,对五夫镇、风景名胜区等重点区域朱子文化遗产实施有针对性的保护修复;适时提升一批文化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格。

作为东亚文明的象征,朱子学传入日本、朝鲜、欧洲等地区后,至今影响深远。在对外交流方面,武夷山将推动朱子文化对外交流,配合举办“朱子之路”研习营、海峡论坛配套活动等对台对外朱子文化交流活动。

另据了解,今年是朱熹诞辰885周年,武夷山市还将按照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融合、文化传播与旅游产业融合的要求,全力启动五夫镇保护建设和策划纪念朱熹诞辰885周年系列文化交流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