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成功的喜悦作文提纲(《成功的喜悦》作文怎么写)

成功的喜悦作文提纲(《成功的喜悦》作文怎么写)

更新时间:2024-05-27 00:57:41
成功的喜悦作文提纲(《成功的喜悦》作文怎么写)

成功的喜悦作文提纲【一】

全文由11条大纲构成,全都紧紧地围绕着“实践”这个中心,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费尔巴哈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概念和意义,因此他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思想是直观的、非实践的,这导致他在社会历史领域无法摆脱唯心论的巢臼。马克思正是对费尔巴哈进行了扬弃,在提纲中主要提到这样几个观点:旧唯物主义是没有把事物、现实等当作感性活动当作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得到现在大量被引用的关于实践的理论的雏形。

扼要的提纲勾画出这样一个有异于先前哲学家所确立的“人”:这个人与其周围的一切的联系都是一种东西——即是实践。这个实践是最广义的,它涵盖了“社会化了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自然人体对周围环境的作用以及环境对人的作用,以及人的思维。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实践本身就代表了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人的一切活动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可以作为一个外在因素而作用于他人,而同时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有特殊的感性和情感,因此,人的客观真理性仍然需要通过来实践证明。马克思很明确地写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真理作为人的思维的性的东西是要靠实践来证明的。

马克思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可视为实践,实践乃是唯一的存在或者实在。实践即是存在,实践之外别无存在,实践决不是停留在书本和理论上的夸夸其谈,并不是如青年黑格尔派在思辨哲学上的纠缠不清。因此,实践也就是我们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必由之路,是理解马克思整体思想的一把唯一的钥匙。有人径直地把马克思的\'哲学称为“实践主义”(Practicalism。所谓“主义”(-ism,就是一种学说或信念;所谓“实践主义”,就是一种关于实践的哲学学说和对于实践的理论信念(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一度自称他们的哲学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但在今天,“实践唯物主义”实际上已成为八十年代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当中的一个特定流派的称谓。

在马克思看来,实践被界定为有着“主观”、“能动”内涵的“人的感性活动”,亦即人的对象化活动。对象化意味着人的预期目的在其存在对象上的实现,即包含着人化的意味。实践既然有了人的对象化,也便有了主体性的意味,因而实践决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和思辨哲学上,更多的是社会性和人的主体活动当中。他不像费尔巴哈那样回避主体的人的活动与作用,而是使问题又回到主体的能动方面。他认识到,只有在主体感性的参与下,才有认识的发生,否则就不可能建构起任何认识论。为此,马克思把人的活动“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另一方面,马克思也决不是象黑格尔那样,把主体感性束缚在思想和观念所决定的范围,而是把主体的人的活动理解为感性的物质活动,即对象性的活动。他说:“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这样,按照马克思所提供的思维方式,实践活动被赋予一身二任的品格,既体现了认识活动的主体性原则,同时也体现了认识活动的客体性原则,从而使主体感性在实践中获得了自身的完满统一。

这个广义的实践与“社会性”是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人的任何认识活动所面对的任何“客观对象”实际上都已经处在实践的“域内”,因而都总是已经有人的“主体能动性”参与其中了。我们确实可以在认识过程中尽量去排除不同认识主体的意识主观性的干扰,努力争取“主观符合客观”,把握客观规律;但我们却无法将人的存在、为满足其需要的活动从客体对象中排除,因为任何客体对象都只能是在人的自为存在背景上面呈现出来的。因此,当我们谈到任何一个客观对象时,它的所谓“客观性”,只是相对于我们“当下的”意识而言,即它是独立于“这一次”的意识,先于“这一次”的认识而存在的;但它仍然是在实践域内。而意识同样是实践的内在要素,因而客观对象仍在此前的意识域内,即最终不可能独立于意识、外在于意识。于是无论如何,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所寻求的客观规律就已经具有了某种“实践的规律”甚至“意识本身的规律”的意义了。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是社会的成员,所以个人的活动应该且必然社会化。从现实的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每个个体的活动都具有社会性,这是它的本质属性,虽然我们依然还有相对孤立的生活。作为单一个人,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接触的人和事,相对来说是比较局促狭小的,这样的生活如果没有着意去拓宽就会变得僵化,人身处于社会当中,活动却局限于社会的一个微小的角落,显然人只是这沧海一粟,晦朔相比于春秋。

在此,我们强调人的认识对象与人的存在的不可分离性,这并不会影响客体对象及其规律的客观实在性。恰恰相反,我们是把“客观实在性”从旧哲学所想象的纯粹自在的领域归还于人的现实实践之中。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最根本的而且唯一的“实在”。既为“实在”,就有一个需要、也能够对之加以认识和把握的问题,也就有一个认识是否符合对象、正确地呈现对象的问题。因而作为“求是”对象的规律,也同样表现为本质特性、客观联系等等,也同样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但这里的“本质”,是人的存在、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特性;这里的必然性、规律性,是人的活动内部以及不同活动之间的内在必然关联。中国哲学中有所谓“理在事中”,强调的就是规律乃是人之“实事”中的“理”。

为此,我们需要以高远的视野把宇宙浓缩,把活动放到更广阔的现实中去,这个活动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间接的方式是通过各种媒介获取海量的信息,直接的方式指亲身实践,尝尝梨子的滋味,前者主要是“读万卷书”,当然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不止是是读书了,后者主要是“行万里路”,自然也不仅指行路一途,通过两种方式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可以使得我们的思维更加的全面、灵活、精深,使我们的实践活动更加合乎科学,更具革命性。

马克思在文中提到:实践是革命的。而最后一条纲要引起了我最大的共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了改造与被改造关系,它改造着自然界,改造着社会,改造着人们之间的关系和人自身。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没有实践,就没有历史的进步和人自身的进步。

马克思的全部思考既是围绕“改变世界”——即“实践”而展开,而不是对思想史上某种问题作纯学理的逻辑推演,因此,一切认识与思考都必须围绕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实践而展开。“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很早就用这句话明确地表示了他对“离开实践的思维”不感兴趣。这是一个肩负“改变世界”使命的人自然而必然的思维倾向。

我认为我们的实践应该以“致用”为终极目标和最后归宿,即必须以能作用于原有的实践结果为目标,对现实的人生和全人类从物质或精神两个方面有益处为衡量标准,“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任何无助于现实生活向前、向上的改变不应看作有效的实践,比如“永动机”只是天才的幼稚的火花,终于会在现实面前破灭。在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关系。认识关系在改造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又作用于改造关系。我们从外界择取种种信息,先把它们内化为自己的认识、思维甚至理论,然后知道我们自身的行为实践,反馈、反作用于活生生的现实环境中。前者是自身思维、精神部分的革命,也就是“解释世界”,后者是非自身思维方面的现实行动,我把它理解为改变世界;只有把“主观能动性”和“现实操作性”两者结合,实践才可以说是完整的,具有真正改变现实的革命意义。

成功的喜悦作文提纲【二】

金秋十月,在这丰收的季节里,到处一片硕果累累的景象。常言道:“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会收获果实,收获喜悦,收获自信……我在这个丰收的季节收获了包饺子的快乐。

这是在一个晴朗的下午,爸爸和妈妈在包饺子。我从外面高兴的玩耍回来,看见他们在包饺子,也想试着包几个。于是,我讨好的对妈妈说:“妈妈,我也想学包饺子,行吗?”“可以”。妈妈一脸笑容。

我马上洗净了双手,跃跃欲试。这时在擀饺子皮的爸爸说:“女儿,你可不能包成猪八戒啊。”“放心吧,爸爸。”我信心满满的回答。说着便拿起一张饺子皮,弄了一小勺馅儿放进皮儿里。我学着慢慢的样子,先从皮儿右边捏起,然后,慢慢地,一下一下的往中间捏,800字作文《收获成功的喜悦作文800字》。哦,这饺子看起来简单,不想包起来却那么难。捏着捏着,馅儿就挤了出来,咋办?妈妈见状,帮我用筷子按压了下去。我左边的皮儿也捏好了。我的第一个“作品”横空出世了。一看,样子像个小鲫鱼。肚子又瘪又长。妈妈笑着说:“你包的像个丑小鸭。”我开始包第二个,我想刚才肚子瘪可能是没吃饱馅儿,这回我就弄了满满一小勺馅儿。可是捏着捏着出问题了,“哧”的一声,馅儿从饺子的肚皮底下挤了出来。“哎呀——”我叫了起来。爸爸开口了:“女儿,这是饺子,不是填鸭,把人家的肚皮撑破了怎么能下锅浮水?”妈妈又给我换了一张皮儿,这回我少放点馅儿小心翼翼的包好。我包完让妈妈去看,妈妈看了看说:“嗯,行了,丑小鸭变漂亮了。”我开始包下一个,再看妈妈,她包起来不仅快,而且包出来的饺子一样大小,饺子肚皮圆鼓鼓的,边儿上还包着花齿牙牙呢,我佩服极了。我仔细观察发现妈妈包饺子时先用大拇指和食指捏拢中间,然后才捏拢两边。哦,这大概是诀窍吧。我照着妈妈的样子慢慢捏了很长时间,饺子包成了我又让妈妈过目,妈妈看后说:“不错,丑小鸭变成小天鹅了。”

接下来我又包了十来个,个个都很漂亮。爸爸妈妈夸我长大了,我心里很是高兴。我现在心里甜甜滋滋的,我包的饺子就像丑小鸭变天鹅一样。我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成功的喜悦作文提纲【三】

那天,老师布置了几道数学题,让我们回家做。我回到家立即拿出作业本来做。前几道题都比较简单,犹如我在一条宽阔平坦的大道上悠闲地走着,突然,我被一块绊脚石绊倒了,重重地摔在地上。我又仔细地看了一遍这道题。发现这种题型很少见。我向来都喜欢研究难题,一下子来了精神,埋着头“沙沙”地算了起来。谁知这道题故意捣乱似的,硬是不让我算出来。我越是算不出来,心里越烦,一烦,所有的头绪都乱了。于是,我想请教爸爸,让他把这块绊脚石替我搬开。我又转念一想:我都十二岁了,哪能一见到难题就临阵退缩呢?我又想起:老师平时教育我们要有迎难而上的精神。

我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了,我又重新拿起笔,接着算。我看着这道题给的条件,顺藤摸瓜,找出了这道题的`答案。“哈哈哈……”我终于把这道题做出来了。顿时,我有一种刚刚完成了一项艰巨任务的感觉,我仿佛看到那道题向我举手投降了。我觉得成功并不是很难,只要你沉着应对,“成功”就会向你走来。

我真希望以后多遇上几道这样的难题,让我多尝几次成功带给我的喜悦。哈!我又感到“成功”向我走来了。

成功的喜悦作文提纲【四】

记得那是放暑假了,我和妈妈一想来到外婆家里玩山。外婆住在大山里,那里青山伴绿水,鸟鸣伴蝶舞。绿油油的小草,苍劲挺拔的大树,潺潺的溪流,蓝蓝的天,洁白的云,雄伟高峻的青山,都是外婆那儿招人喜爱的景物。我光着脚,走在柔软的田埂上,和蝴蝶、小鸟们享受大山的情怀。突然,我的肚子咕咕直叫,可又舍不得这溪边的.美景,便在外婆家拿了一个苹果,准备带到溪边去吃。我削完皮,把它拿在手里正准备吃时,突然,我发现了一只小鸟从大树上跌了下来,便把苹果放在溪边的石桌上,去帮助小鸟回家,我把小鸟送到巢里后,去看看苹果,便发现苹果像掉进了污水坑里,污浊不堪。原以为是些小小动物做了手脚,可后来问妈妈才发现是空气的问题,削了皮的苹果,是不能放在空气中太久的,否则就会变成这样。那怎样才能让苹果不变色呢,我稍稍思索:“放在水里不就行了吗?直是的!”可当我把苹果放在水里时,苹果还是原样儿,真气人,我便又苦思冥想了许久,可还是……

“有了!有了!”海水有盐,鱼儿在海里不,如果在水里加点盐,那岂不是大功告成了。我试着按照想法做了一下,果然,成功了!

我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自己想办法克服一次困难,我多么高兴呀,我的兴奋,我的快乐,我的喜悦令我至今难忘!

成功的喜悦作文提纲【五】

在《提纲》的第一条中,马克思直言不讳的指出了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就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缺乏实践的和主体性的观点。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他的唯物主义是直观的,不彻底的。

在《提纲》的第二条中,马克思阐述了实践是检验思维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思维是否是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这一检验的标准不能在人的主观范围内寻找,用人的主观的东西去检验人的思维是得不到正确的结果的。马克思指出只有在人的主观范围之外的实践能够检验人的思维的真理性,这是由实践的特性决定的,实践是主观见诸客观的活动,它能够把人的认识思维与客观实际相结合起来加以比较,如果人的认识思维与客观实际相符合,那么人的思维就具有真理性,反之,则否。

在《提纲》的第三条中,马克思批判旧唯物主义只看到环境对人的作用,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对环境起影响作用,也就是说,人不是被动和消极的被环境所影响。旧唯物主义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然而这种所谓“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又是由什么来改变的呢?他们没有指出来,看来在这方面,他们只能寻求上帝的帮助了,这样旧唯物主义者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在《提纲》的第四条中,马克思承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积极方面,因为费尔巴哈把宗教世界从神学世界观中剥离出来,把它归结为产生它的世俗基础。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刚走到这一步,就止步了,对宗教的批判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批判,而没有付诸实践来改变宗教世界。

在《提纲》的第五条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认识论的错误根源——人的感性知识单纯的直观,马克思指出人的感性应该来源以人的实践。

在《提纲》的第六条中,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批判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

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普遍性”。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人的本质必然是历史的和变化的,也就是说,在人类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的本质不同的,是变化的。因为,社会关系是历史的和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必然不是固定的,那些所谓的人性自私论是必然错误的。同时,要指出一个问题就是,马克思所指的人的本质是就人类区别与动物来说的,而不是单指具体每个的本质。弄清楚这个问题,就不会陷入所谓“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是否可以说只要弄清楚一切社会关系,就能弄清楚人的本质呢?”的疑惑了。

在《提纲》的第七条中,马克思接着第六条继续批判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进一步阐述了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只有从社会性的角度上,才能真正把握人所以为人的本质。

在《提纲》的第八条中,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为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社会生活中的人是从事实践的人,只有实践才能揭开挡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切神秘面纱。

在《提纲》的第九条中,马克思指出,旧的唯物主义只能做到把感性理解为“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然而它不能理解市民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而它不能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

在《提纲》的第十条中,马克思鲜明的指出了自己新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和立场,旧唯物主义是“市民”社会的唯物主义,而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唯物主义,是为实现人类解放的唯物主义。

在《提纲》的第十一条中,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鲜明的点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一个根本特征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说明世界,而且要改变世界。纵然,马克思在向人说明了自己哲学的特征在于改变世界,但是他并没有说,改变世界与解释世界相比谁更重要。在马克思看来,这两者是同样重要的,因为改造世界必须以解释世界为前提,从排除科学实验之外的人类实践活动来讲,如果缺乏解释世界的前提,那么这种实践活动也就是改造世界的活动必然是盲目的,就算取得了成功,那也是机会主义性质的。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解释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而改造世界反过来又能够促进解释世界。

总的来说,在《提纲》中,马克思主要突出自己的唯物主义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根本特征是实践,因此,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也被后人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实践不仅

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同时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特性。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陷入了困境,有的人把根本原因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的根本特性。这些人的基本观点是,学而不能用即等于无用。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为了去变革世界,改造现实社会中的不合理问题。然而,我们当前的社会现实并不能很好提供这种能够让我们去变革的条件,就目前来讲,我们很多人都是在适应这种社会现实,尽管其中存在许多不合理,在他们眼里,能够适应社会现实已经是一种不易的成功了,至于变革社会现实不亚于痴人说梦。因此,他们认为对很多人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今社会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于缺乏运用的现实基础,是没有用的,既然没有用,也就没有学习的必要。然后大家就都不愿意学,那自然而然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就陷入了困境。

不可否认,这种观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不能把它归结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困境的根本原因。因为,这种观点是十分片面的,它片面性在于他们把“改造世界”片面化的理解了,认为改造世界就只是过去的变革不合理的一种革命性的社会现象的活动,而没有看到,技术的革新也是在改造世界。从这一点上讲,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已经什么有用了。至于,如何解决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这种困境,如何有效的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性,还有待学术界的进一步探索,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成功的喜悦作文提纲【六】

梦中又见那宁静的大海,我前进了,驶向远方,我知道我是船,只属于远方,每一次的成功都会给我带来或多或少的喜悦,而喜悦就是成功的动力,让我向更远的目标驶去。

我的外公住在海边,他一来到我家便会滔滔不绝地为我讲述大海中发生的有趣的故事,讲大海里各种各样的鱼类,我便逐渐喜欢上了大海,于是每年的寒暑假,我便会到海边的外公家,听海、看海、坐在海边领略大海那独特的神韵。

五年级的暑假,带着驿动的心,我又一次兴冲冲地来到外公家。刚一踏进家门,我便迫不及待地嚷嚷着要去看海,外公并不急,笑呵呵地对我说:“锐锐,先别急,我们有的是时间看海,这次你来,外公教你船上捕鱼怎么样?”“太好了!”我越发地兴高采烈,因为这几年来,我每次都嚷嚷着让外公带我上船捕鱼,可外公说我太小,看来这次我真的可以如愿以偿了。

傍晚,我牵着外公的手向海边跑去。“现在还没到涨潮的时间,不能捕鱼,先上船适应一下吧!”我听了外公的话心里觉得很可笑:“有什么好适应的,虽然我没上过海上的船,可公园了的船我可没少上过。”我扶住船帮,像小猫一样灵活地越进了船舱。我不无得意地扬起了头,外公并未对我大加赞赏,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也一越进了船舱。

起锚了,平静的海面渐渐掀起了波浪,要涨潮了。我坐在舱里感觉小船晃呀晃呀,我也随着船身不断地摇呀摇呀。感觉五脏六腑都要摇出来了,我想吐,但吐不出来,难受极了。刚才的那份得意早已消逝的无影无踪。

“外公,我们回吧!”

“锐锐,今天我们不捕鱼了,只要你今天能克服晕船,对你来说就是最大的收获。”

“外公,我受不了了,还是掉头回去吧!”我再一次用企求的目光望着外公,渴望外公的返航,但我看到的却是外公坚定的眼神,看到那眼神,我知道今天是当不了逃兵了。

“闭上眼睛,身体随船身自由摇摆,你会体会到摇篮般的感觉呢。”听天由命吧,只有照着外公的话来做了。闭上眼睛,随着船身摇啊摇啊,仿佛回到了婴儿时代,这时的的船儿的确犹如摇篮,温柔而静谧。渐渐地,我的头不再晕了,取而代之的,是美不胜收的感觉。

“现在睁开眼睛,眼光不要盯在近处的波浪上,尽量把眼光放远,再放远!”

睁开双眼,看到的是海天一色,海和天是那样的蓝,蓝得使人发醉。晕船的感觉离我越来越远。在这夏日的傍晚,看天,是那样的广阔无际;看海,是那样的一望无垠。我的心情渐渐明朗,不仅仅因为这迷人的景色,更是因为我成功的克服了晕船!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无比愉悦。

在我们的生活里,经常会有沮丧的事情发生。如果我们屏住气,不急躁,不气馁,找好对策应对这沮丧,就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