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端午节的小学作文(快乐的端午节小学作文)

端午节的小学作文(快乐的端午节小学作文)

更新时间:2024-05-14 12:34:44
端午节的小学作文(快乐的端午节小学作文)

端午节的小学作文【一】

今天是端午节,早上起来,我看见桌子上放着好多的粽子。

我连忙拿起一个,看了看,发现这些粽子是三角形的,跟平时吃的竹筒粽子不一样。剥开竹叶,吃了一口,真香。我想: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我跑进房间问妈妈:“妈妈,过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孩子,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的由来与屈原有关。屈原是一位爱国诗人,他投江后,人们怕他被鱼吃掉,就往江里丢粽子、饭团、鸡蛋等食物。后来,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船、吃粽子等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今天,我知道了很多,真高兴。

端午节的小学作文【二】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决定回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过。

一大清早,妈妈就带着我和妹妹上街购物。大街上真热闹呀!到处是车鸣声,叫卖声。真个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将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我们来到超市,超市里也是熙熙攘攘,人们在忙 着选购物品。一个多小时后,我们选好带给爷爷奶奶的礼物,妈妈还买了新鲜的粽子。出了超市,妈妈又给我和妹妹卖了花花线、生肖香包,还给我们买了烤鱼棒,我和妹妹高兴得不得了。

带着买好的\'礼物,我们赶回老家。一路上行人络绎不绝,我和妹妹也叽叽喳喳个不停。到了老家奶奶一见我们脸上就乐开了花,还准备了丰盛的午饭,有鸡肉鸭肉……还有我最喜欢的香肠 。我们一家人开心的吃着、说着、笑着,享受着团圆的喜悦。

这真是快乐的一天,既记念了屈原,又让忙碌的人们有机会问候亲人朋友。

端午节的小学作文【三】

“院子五月闲人少,才了洗服又拖地。小孩未解包粽子,也傍房下学包粽。”

叮咚,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起来去奶奶家包粽子了。真是开心。

一进奶奶家,奶奶就拿出一盆像松果的红枣,有端来如塑料胶布般的粽叶,还有一碗像细绳子的粽线。还有一盆米。

奶奶找了两个板凳 ,给了我一个。束顺手就拿起一片粽叶,我也照样学起来,又挽成三角状,拿起勺子, 盛了一勺米。装进三角状的粽叶,最后再放上两个枣。结起来。就OK了,我也做出了一个,放进锅里,一复一个,十复十个。一会儿,我们包了一锅的粽子,开火,煮起来。

30分钟后,淡淡的做粽香味扑鼻而来,奶奶拿了两个塑料袋,带了一只手套,一手两个,转眼间,一袋十个就好了,递给我一袋粽子,让我给大妈送过去。

干完这件事,我回到家去,妈妈问干啥去了,我笑道包粽子,来尝尝我的劳动成果,真香!

端午过得真开心,愿年年还有这么愉快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小学作文【四】

您好!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值此端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向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致敬!流光溢彩的五月,承载了为明人的梦想,孕育了为明人的智慧,成就了为明人的精彩——国际文化节拓宽学子视野。国际文化大讲堂,家校同携手,全球来旅游;年级风采秀,班班有特色,个个都精彩;英语戏剧表演,中外教联手执教,着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广场文化节展示学子风采。走进社区,筑梦为明,快乐成长。“三团两队”齐亮相,以文化的\'视角,载歌载舞,唱响美好的明天,共筑伟大的中国梦,充分展示了为明学子的风采。家校共育搭建成长平台。“最美为明,与爱同行”期中家长会成功举行,展学生特色作业,观学生特长表演,听学校工作汇报,研学生成长个案,商家校共育大计,家校合力,帮助孩子全面发展。教学开放日赢得社会口碑。相约520,告诉自己——我能行!5月20日,小一大型面试活动如期举行,优质学位现场预订,牛津班、业主班学位当天预订完毕,培生班还有少量优质学位正在陆续报名中。遵照相关文件要求,端午节放假三天,我们期待每一个学生都能合理规划自己的假期,每一个家庭都能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一、重视安全,共享平安假期。假期中,请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注重交通安全,食堂安全,不允许学生进入网吧等场所,防溺水,防电,防火,防止学生与不正当人员来往。二、按时作息,共享健康假期。假期中,请家长配合学生做好教育工作,每个学生都应该拟订假期活动安排表,具体落实到每天的作息时间,保障健康饮食,保障睡眠,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三、认真学习,共享成长假期。1、拟订学习计划表,要求每一位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制订学习计划,根据计划完成作业。2、每天坚持半小时阅读,每天至少背诵一首古诗词。四、积极实践,共享文化假期。学校制订了《小学部端午节活动方案》,从知“端午”,明特色内涵;品“端午”,懂节日文化;过“端午”,展实践精彩三个维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端午节活动。在假期中,学校要求低年级学生学习关于端午的诗词,家长参与进行亲子诵读,制作诗词清单,抄写诗词;三四年级学生学习包棕子,了解端午习俗;五年级学生学做香囊,在过节时送给自己的父母,送去祝福表达感恩之情!

祝各位家长朋友节日快乐,阖家幸福!

xx学校小学部2017年5月25日

端午节的小学作文【五】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端午节的小学作文【六】

端午节,是传统的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因为端午节可以吃到很多香喷喷的粽子。

中午,小孩子们玩得正起劲,妈妈却忙得不亦乐乎,她又是洗粽叶、洗糯米、剥栗子,妈妈把剥好的栗子放进煮好的糯米,里然后用粽叶包好一个个三角形的粽子,桌子上的粽子堆积如山,粽子包完后,妈妈把一个个粽子放入锅中用水煮,水“吱吱”地唱着歌,犹如老鼠的叫声,一个小时后,锅里洋溢出了一阵阵异香,但粽子心还没有完全熟透……大约又过了半个时辰,香喷喷的粽子已经摆在了桌子上,令我口水直流三千尺。我拿起一个粽子,剥开粽叶,咬了一大口,糯米是香的,栗子是甜的,香和甜混在一起,十分爽口,我吃着吃着,突然想起了一个关与端午节的故事……

啊!端午节,那又香又甜的粽子让我不能不喜欢你。

端午节的小学作文【七】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也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它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艾叶,吃粽子和绿豆糕。

那天一大早,爸爸就开车带我来到乡下爷爷家,陪爷爷过端午节。不一会儿,姑姑、姑父,小叔、小婶,哥哥、姐姐都回来了。爸爸说,以前奶奶在的时候都是自己包粽子的,有蜜枣粽、红豆粽和纯糯米的,现在大家都买现成的吃了。爸爸肯定是想奶奶了,

午饭是姑姑、小婶一起做的。一桌子的好菜馋得我口水直流。吃饭的时候,爸爸说起小时候的事,比如:带鸭蛋或者鸡蛋到学校,跟同学比赛,看谁的更坚韧,不会被碰碎等等。我边吃边听,听到有趣的地方,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过节可真好,一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的。希望每一个人过节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