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走一步再走一步作文 提纲(走一步再走一步作文小标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作文 提纲(走一步再走一步作文小标题)

更新时间:2024-04-26 04:08:39
走一步再走一步作文 提纲(走一步再走一步作文小标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作文 提纲【一】

去年10月1日的那天,太阳刚刚睁开它那蒙咙的眼睛,而我,仍在梦中徘徊着。突然,传来一阵“睛天霹雳”--“起床啦!”

吓走了我的美梦,惊醒了我。我正纳闷着是谁呢,原来姐姐在催我起床去登山呢!

我赶紧起来洗漱完毕,随家人坐车来到向往已久的海棠山。抬头一看,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天哪!如此高的山,对我来说,简直是高耸入云,比登天还难呀!”妈妈说:“在登山过程中,无论多苦多累,都不能抱怨,如果抱怨的话,只能显出你的软弱。”

不抱怨就不抱怨吧。我谨记着妈妈的训诫,一路上,没叫过一声苦。我走呀走,走呀走,好不容易熬到了半山腰上,我再也坚持不下去了,真想好好地啜泣一场,可我还是忍住了,但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我往下凝视自己走过的路程,顿时感到心惊肉跳。我害怕极了,上帝啊!我还要走这么漫长的路程吗?我会坚持不下去的。这么高的山我怎么能够登上去呢?此时,我就想打道回府了。

爸爸看到我在那里徘徊不前,似乎看穿了我的'心事,便鼓励我说:“孩子,可千万不能半途而废呀!老师不是经常讲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吗?孩子,不要想着路程有多远,而要着眼于你脚下最初的一小步,走一步,再走一步,把天大的困难分成一个个小困难,直到抵达胜利的彼岸。孩子,有信心吗?”

我听了爸爸的话,感到很有道理,于是我大声地回答爸爸“有”,那洪亮的声音,仿佛整座山都听到了。

我一边小心地登山,一边心里默默地念着“走一步,再走一步”,小心翼翼地走好每一步。终于,我到达了目的地,我成功了!我胜利了!望着来时上山的路,它们都好像匍匐在我的脚下。

是啊,人生不也就如这登山吗?只要我们关注脚下,走好脚下的每一步,你会发现在不经意间就成功了。

走一步再走一步作文 提纲【二】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是语文书上所学过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莫顿亨特面对困难时的方法与态度。

这篇语文书上的文章于我印象之深,还得追溯到一年前的那件事。

那日的天空阴沉沉的,前一天还刚下过雨,草地泥泞。但,虽经过雨的洗礼,空气中的闷热依旧挥散不去。

东方绿舟公园里隐约传来“隆隆”声,那声响愈来愈大……走近了,原是我校的打击乐队表演结束后在推鼓呢:长长的队伍和鲜红的鼓身,整支乐队浩浩荡荡。

我在其中推小鼓。在没开始推鼓前,我便知道那是一段很长、很不好走的路——在乘车去到表演地点时,我已领略过,甚至觉得那几乎不可能完成。我发觉我这时像极了课文中的莫顿亨特,因为面前巨大的困难而滞留原地,但亨特在父亲的指引下一步步地爬下了悬崖,那我,是否能像亨特一样不去想路有多长,就这么一步一步走下去,直到终点呢?

刚开始是一段石子路,我双手抓着一边的两根鼓架,不让鼓架合并起来让鼓倒地,每走一步,都要控制好鼓的方向,不让它顺着石子与石子间的缝隙往另一边跑;每走一步,都得十分用力,我紧攥着鼓架的双手早已出汗;每走一步,还都要提防着鼓的轮子被卡在较小的石缝间隙里。

耳边充斥着推鼓的隆隆声,双手因“瑟瑟发抖”的鼓而逐渐麻木。突然,鼓的前两个轮子好像磕到什么东西似的,推不动了,我一用力,那鼓竟倒了!我这才发现,原来的石子路已被草地所替代,鼓倒也是因为草地中的小水坑导致的。身后的同学绕过了我,我赶忙爬起来,身上和鼓上都沾了泥。我告诉自己不要急,虽然草地泥泞,先稳稳地走好眼前的那一步,走好这一步再考虑下一步,这走过的一步步路,便是自己慢慢堆积起来的成功。

过了草地,迎面而来的是一座桥,横跨河上。此时的我已是汗如雨下,看到这座桥,更是心里一沉,可无奈,路总是要走的,我便一步用原来两倍的力气,奋力将鼓推上去,越来越响的“隆隆”声此刻就像我的号角,很快我便到达了桥中央——我看到我们的目的地就在前方!我将鼓向下推去,更是如虎添翼。

不仅推鼓,人生亦是如此,在自己有一个很大的目标,或者困难时,不用害怕自己完不成,而要将它分成可完成的一个个小目标去努力。

语文书中所学的这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

走一步再走一步作文 提纲【三】

我曾不止一次地看过这类富有生活哲理的文章,但给我影响最深的却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写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文章告诉我们的哲理很简单,仅仅是走一步再走一步。但是偏偏就是这一步,使作者受益终身。

莫顿 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写了小时候的“我”跟随伙伴攀登悬崖,由于害怕,上不去也下不来,父亲激励“我”一步一步地走下来的一次经历。

文中的父亲无疑是个会教育孩子的智者,他的小儿子从小体弱多病,没有过一次冒险的经历,软弱怯懦。这样的一个小儿子在可怕的黑夜被困在了悬崖上,进退维谷。我想如果换了现在的许多家长,遇到同样的情况,他们也许会大叫一声:“小祖宗,唉呀妈呀,你怎么跑那上面去了,你等着,别害怕啊,妈妈(爸爸抱!”这么夸张地大喊大叫,孩子不害怕才怪!

而文中的父亲怎么做的呢?文中写道:“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语气很平静,轻描淡写,他要用这样的语气安慰孩子,这没有什么大不了,不用害怕。并且用晚饭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好让他不至于那么害怕。

接着,父亲鼓励孩子下去,孩子吓得大哭时,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他又用化整为零的智慧把大困难化为一个一个孩子能够轻易克服的小困难。帮助孩子战胜恐惧,增加信心,走下悬崖。

走下悬崖的“我”,对这次经历体会得非常深刻,变得勇敢起来,同时也懂得了战胜困难的智慧。我想,如果这位父亲也像现在有的家长一样生怕孩子受一点委屈,什么都包办代替,选择自己爬上去抱下孩子,那么孩子自己的人生经历永远是苍白的,永远不会获得这么珍贵的经验。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班主任,他也有着很独特的教育方法。

那时,我们在一个办公室工作,一个男孩子向他告状,说宿舍里有一个男生天天欺负他,叫他打洗脚水。

我想,老师们一般都会这样处理这样的事:把那个欺负人的孩子找来进行教育,而这位班主任却做出了惊人之举,他竟支持那个被欺负的男孩和同学打架。他说:“他欺负你,你揍他!”

我心里想:哪有这样的老师,怂恿学生打架!

然而,他却是对的,那两个孩子打了一仗之后,被欺负的孩子从此抬起了头,赢得了同学们的尊重。同时也向欺负他的人证明了,他不容轻视。那个欺负他的孩子还主动和他结交,成了他的好朋友。

这位班主任不可能不注重孩子之间的友谊,但他更注重孩子勇气的培养,他说:“一定要让男孩子有男孩子样,必须帮他们战胜怯懦,让他们有男子的阳刚美,像个堂堂男子汉!”

以上的两个人,那个父亲和那个班主任,他们都懂得讲究教育的艺术,都不愧为智慧的长者。天下的家长朋友们,还是那句话,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老师和家长。好的教育,使孩子们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