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初三红色足迹作文(寻找红色足迹作文500字5年级)

初三红色足迹作文(寻找红色足迹作文500字5年级)

更新时间:2024-06-02 20:51:14
初三红色足迹作文(寻找红色足迹作文500字5年级)

初三红色足迹作文【一】

2020年8月10日,我有幸参加了郏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为了让青少年深入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辛,以及当年八路军和各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抗击日寇的事迹的活动。

早晨,负责本次活动的尖刀教官给我们要求了纪律和安全后,我们便出发了。

首先,我们来到了凤翅山下,我们一边赶路,一边唱着歌儿,个个都精神焕发。

当地的李校长为我们介绍了凤翅山与白马山的来历,教官把我们分成了6队,并为每个队发了队旗,“登高”开始了!

开始登山时,我健步如飞,登着登着便开始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了。再登,便觉得体力不支。我环顾四周,大部分同学和我一样直喊累!教官们看到我们准备放弃,马上开始鼓励我们,让我们面向红旗,永不放弃。面对远处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们又铆足了劲儿勇攀!摔倒了拍拍土站起来继续走。看到体力不支将要落下的就拉他们一把。我们就这样搀着扶着,滚着爬着坚持登上了山顶!这时,我觉得天空霎时变得更蓝,更美了。虽然太阳很毒,但我心里美滋滋的。我明白了,坚持就是胜利的道理。

我们翻下山,直奔曹沟纪念馆。

步入展厅,我们看到祖国以前国破家亡,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万人坑,白骨在哭泣,看到了日寇的种种罪行,让我恨不得跳上前把那些照片撕个粉碎!

我又看到了党带领人民浴奋战,继续前行,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战的全面胜利!

走出展厅,沐浴着明媚而灿烂的.阳光,我想:我一定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接着,我们又去参观游览了神垕古镇,在那里我们还亲自动手制作了钧瓷作品。

感谢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老师们精心组织的这次活动。它让我真切的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用自己的知识建设我的祖国——我亲爱的中国!

初三红色足迹作文【二】

上帝说,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神秘国度,它散发着迷人的红色的光芒,在太阳升起的地方,播种着和平的种子,生长着被上帝称为长白山巅,皑皑白雪漫天满地,天池的水倒映出整个世界。可是哪里有红色呢?风与雪在说:他曾来过,用红色的脚印量过每一寸土地。雪松立其身躯,悬着冰挂迎过寒风。猎户举起柴刀,刀柄有一颗闪闪红星。我问他红色是什么。他递过刀说,红色就是这把柴刀,他的爷爷用这把刀敌报国,留下了红色。我接过这把红色,看见一人之影矗立山巅,艳艳红绸猎猎作响,随风而舞,霎时红透了眼睫。他匿了身影。

黄河岸边,水在天边奔腾汹涌,翻过山岭越过草原,愤怒地冲向遥远的天际。可是哪里有红色呢?滔天的巨浪和厚重的黄色的土地在说:他曾来过,驾着红色的小船出没过每一次激流。徘徊于每一个窑洞前,农夫抚摸大地,一言不发。我追问他红色是什么。他深情地捧起一掊土,望向夕阳如染的瞳孔,他说,红色就是每一把土都融着和汗水,带着历史的沉甸与未来的生机。我捧过这一把土,又看见一人之影脚踩礁石,享受着飞溅的黄河水洗礼,他就像是河中央的一轮太阳,熠熠生辉。可一瞬,他却又隐了踪迹。

江南水乡,雨有些温柔地下,它润泽了乌瓦白墙,润泽了小桥流水,也润泽了红色足迹。青苔在地面的大石板间隙中缓缓生长,天空是空灵的水晶,玲珑剔透,不沾一丝灰尘,杨柳依依,尽是新生芽叶吮吸大地的雨露芳泽。可是哪里有红色呢?渔夫乘舟而唱:他曾来过,你不见乌篷小舟,激动誓言响彻中国。竹桨轻拨波纹,荡漾到远方。我坚定问他红色是什么。他摘下斗笠为我挡雨。他说红色就是要永远坚守誓言,为生活在古老土地上的人们抵挡的风霜雪雨。我戴上斗笠眺望远处,见他红衣汉服立于长亭,却又隐于清风之中。原来,他已坚守了很多年,一直都不曾远离。只是我还未看清他的模样,城市灯火,夜幕四合的天空不会有黑暗,世界如同白昼不曾离开。可是红色是什么呢?人潮如海,涌至天边。欢笑与霓虹一同绽放。男子终于不再消失。我问他,我问他红色是什么。他眉目间气宇轩昂,淡淡一笑,红色是柴刀、黄土与斗笠,是红色的党走过每一寸土地,也是中国不屈的精神,英勇的传统和饱满孕育的希望。

上帝问我,什么是红色。我回答说,红色是一个古老强大的神秘东方国度,红色是历史,也是未来;是伤痛,也是希望;是力量,也是信仰。偌大的国度,本身就是红色的,红色足迹遍布每一寸土地。

初三红色足迹作文【三】

曾有人说:“如今已是新世纪,革命先烈的故事离我们太久远了,红色故事不看也罢!”可我觉得作为共和国新一代接班人,我们有必要继续革命传统,传承革命精神。

今天当我一拿到《红色足迹》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翻阅起来,看着那一篇篇感人的故事,我仿佛回到那热沸腾的革命年代,我脑海里不禁响起那激昂的歌曲:“危险关头挺身起,顶天立地真英雄”。

是呀,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那些理想坚定的革命前辈:勇当先锋领导革命的毛泽东,不懈奋斗追求革命理想的陈毅,“举着红旗干到底”的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朱德,英勇献身的杨开明、吴月娥、刘真、伍若兰……正是因为有这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才有了新中国才有了如今幸福的生活,数不清的英雄付出了他们的青春和热,留下了一串串红色的脚印,指引着我们前进。

无数年轻的战士为革命理想献出了生命,真是让我热泪盈眶,我忍不住把《红色足迹》里的故事讲给妈妈听,妈妈也被感动了,“是呀,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革命先烈为崇高的理想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理想是多么强大的力量呀,那你的理想是什么呢?”听了妈妈的问话,我陷入了深思……

我想起了周恩来总理小时候说过的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梁启超也说过“少年强则国强”。这就是说,我们作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要从小立下伟大的理想,不懈努力,永不放弃,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理想前进。倍受鼓舞的我对妈妈说:“我的理想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红色足迹永不灭,革命精神永不忘,我们要发扬不怕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也要树立“为祖国之强大而读书”的理想,斗志昂然地向着理想前进!前进!前进!

初三红色足迹作文【四】

为了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我们大学生在了解国情中坚定理想的信念,在服务社会中彰显人生的价值、在实践学习中增长才干,进一步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调查研究能力。我们通过寻访红色足迹,了解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辛,警醒我们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有像革命先辈一样不怕困难的勇气,有像革命先辈一样坚持自己正确信念的决心,同时也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应该在服务社会中彰显自己的价值。

刘牧英老人的家住在临沂市沂南县张庄镇,而张庄镇在抗日战争年代处于敌我争夺的一个要塞地带,所以刘牧英老人亲眼见证了战争的激流,敌人的残暴,和我八路军战士的英勇奋战。

战争年代,刘牧英老人和其他村民一起积极投身我八路军根据地的后勤工作,为前线队伍源源不断的提供各种物资,尽管条件十分艰苦,还要面临敌人的多次扫荡,但村民们以民族大义为重,不畏艰险,顽强斗争,为我八路军的前线战斗提供了有效的后备支援。

当时,我八路军某部战后医院因敌人扫荡,不得已面临被迫转移的境地。医院里有位医生刚刚产下一名女孩,在如此紧张的形式之下,为不拖累自己,影响了工作,这位医生决定将自己的亲生女儿托付给当地的村民。可是,由于敌人的多次未交扫荡,村名手中的粮食就连自己的家人都养活不起,更何况再添加一人,谁来照顾这名战火中出生的婴儿成了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就在此时,刘牧英老人站了出来,毅然担负起照顾革命后代的艰难任务。老人一家的生活和其他家庭一样,都非常艰苦,后来老人的大儿子又出生了,一下子照顾两个本该身处襁褓之中的儿女,让老人的生活更加艰辛。但是,老人并没有抱怨什么,为了赢取党和祖国的伟大胜利,再大的牺牲,老人也义无反顾。敌人来了,老人一手领着年龄稍大的女儿,身上还背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还得时刻注意着敌人的攻击,伤了哪一个,老人也不愿意。就这样,老人在战火燃烧的岁月里坚持了下来,后来,女儿差不多六岁的时候,被她的亲生父母接走,虽然离开了刘牧英老人的红色家庭,但她的根却深深扎在了沂蒙山区的每一寸红色土地。

时至今日,老人当初抚养的女儿每年都会来到沂蒙老区看望老人,说到这里老人特别欣慰,直夸现在生活的好,感谢党和祖国为人民所做的一切。岁月的苦涩没有让老人倒下,相信等待刘牧英老人的一定会是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浓浓恩情造就红色沂蒙魂在与我们的交谈中,刘牧英老人讲到了许多那么多八路军先辈们的地方,我们真想每一个地方都去看看,去感受一下八路军先辈们往日抗战的艰苦与战争的激烈,以及感受一下他们在那枪林弹雨中的生活。那时的战争环境非常紧张,敌人更是相当的残暴,每次进村扫荡都会把老百姓的粮食掏空,祸害村民。据老人讲,有一次老人在家正忙着,听见外面传来熙熙攘攘的嘈杂声,等到她趴到墙头一看,外面来了一群鬼子,把老人可吓坏了,幸好及时发现,老人带着孩子急忙从后墙逃走,躲开了鬼子。这算是老人经历的最为惊险的一次了,直到今天说起这件事,老人还是特别后怕。

刘牧英老人与她的家人在和我们的交谈中,一边点头一边称赞八路军好。不管老少,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八路军在那个古老的山村一代被一代人的传颂了下去,人们爱戴八路军,听老人讲,八路军战士在那里中转休息,睡的是军民的屋门外,不管刮风下雨,吃的是军队的干粮,不拿走居民的一分一毫,铁一样的纪律,铁一样的组织,成就了抗战的胜利,造就了伟大的沂蒙精神。

老人一共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是在战火中出生的,后来入了伍,也亲身经历了战争你年代的艰苦和残酷,并向我们讲述了很多发生在当地的革命故事。再后来,另外的两个儿子也相继当了兵。老人希望家里的红色精神能代代相传。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长谈,我们刘牧英老人那里听到了很多发生的抗战时期的革命故事,也了解到了很多发生在沂蒙老区人民身上的那些不为人知的经历,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我们与刘牧英老人拍照留念,结束了我们的拜访。

看着这脚下的土地,仿佛看见了革命先辈们以前走过的风风雨雨,那些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每一个故事,对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经验,一次教训,一种刻苦铭心的记忆。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但是我们会用我们的热情去感悟,去聆听革命先辈们留下每一寸足迹。看着眼前的山山水水,我们感受到了那些革命先辈们的奉献和牺牲的激情岁月,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看见了那些先辈们正将燃烧着的革命火焰交给我们。星火相传,我们一定会从革命先辈们那里担负起新的更具挑战性的历史使命。

我们的党在一步步壮大,一步步发展,每一次的实践,每一次的改变,每一次的回顾都是在汲取历史留给我们的经验。中国在发展,经过了那最艰难的岁月,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迈得更稳,迈得更快,不管前面是荆棘还是悬崖,我们在那些革命先辈们的洗礼下,必将更加的勇敢,更加的坚强。

还记得奥运的精彩,汶川的悲壮,世博的盛大,党和人民空前的团结,那时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国力量的强大,我们正在强盛,我们正在崛起,这些我们都应该感谢党的领导,感谢在党的历史上有过贡献的人们,革命先辈给了我们一个榜样,我们深深的体会到我们正在经历着我们最宝贵的时光,我们应用我们的激情去点亮我们未来的路,应用我们的热情去开拓我们美好的明天!

初三红色足迹作文【五】

小时候,我经常听爸爸和爷爷说起很多关于长城的动人传说,爸爸还说:“长城是我们祖国的象征,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和世界上最雄伟、最壮观、规模最浩大、工程最艰苦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奇迹之一。”每次听到他们说起这些,我都非常想去看长城,一睹它的英姿。

今年暑假,姑姑邀请我们全家一起去北京旅游,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高兴地跳了起来:“北京、长城,我来了!”

应我的要求,到达北京的第二天,我们就来到了我向往已久的——八达岭长城,姑姑说八达岭长城史称天下九塞之一,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在长城中独具代表性。

刚来到长城脚下,我就被长城的气势压倒了,透露着历史气息的八达岭长城蜿蜒起伏,好似一条卧龙。长城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排列得非常整齐,有的台阶低,有的台阶高,最高的台阶比我的膝盖还高一点,有些陡坡的倾斜度到达六七十度,爬起来非常吃力。每走一段就能看到一座烽火台,我发现每座烽火台上都有许多小洞,爸爸告诉我说:“这些小洞是古人打仗时,用来t望和射击用的。”

才走到长城的一半,我已经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大腿又酸又疼,实在走不动了,妈妈走过来鼓励我说:“佳怡,毛泽东爷爷曾经说过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要向革命前辈们学习,我们一起加油好吗?”在妈妈的鼓励下,我顿时充满了力量,继续向前攀爬,终于到了最高处,我站在最高处俯视群山,美景尽收眼底,那一刻,我放声高歌,快乐的心情无法用文字表达!

下山时,我们已经再无力气,只好坐缆车下山,坐在缆车里,长城全景尽收于我眼中,望着这条雄伟的巨龙,我不禁感叹:我的人生路上,一定有不少的长城等着我去攀登,因为我一定能成为人生中的好汉!

初三红色足迹作文【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了,怎能不去看看那些曾经伟大的抗战足迹呢?

从南京大屠纪念馆走过,你会看到历史的凝重,你会发现野蛮的残忍,你会领悟南京的伤痕。也许你没经历过,但历史牢牢为你记着,那场满城风雨的大屠。

这是一座类似灰色金字塔的建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像,刻的是一位衣服破烂的妇女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仰天长啸,像在抗议命运的不公。几个黑字重重地写在灰色的大理石墙壁上:遇难同胞300000。数字大得让人震惊,标的很粗,但是感觉却会万分清晰,谁会知道它的下面到底藏着多少凄惨无辜的`灵魂。你看一面面雪白的墙壁上,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受伤的老人,逃跑的孩童,受欺负的女孩子们,被捆绑着的人们,失去父母嗷嗷待哺的婴儿,还有燃烧着熊熊烈火的南京城……都清晰地从照片中走出来。他们的档案,严严实实铺满馆内的墙壁,拧巴在一起。

滴答,这馆里钟声太大了吧,走近一看,我渐渐地看见了三个大字“十二秒”,便走了进去。黑暗的房间里墙上也后很多很小的照片,散发着微弱的亮光,看了注释后才明白——墙上那模糊得看不清的照片,是遇难者者的照片。每隔12秒,一个照片就将在墙上落下,并发出像水滴落下的声音,这样就代表这个人从此结束了宝贵的生命。因为——据统计,那么,日军每隔十二秒就会一个人。这是太残忍了!它们仿佛像一把刀从我的心头划过,把我的心划痛。我又走向了“万人坑遗址”,这里面显得很冷清,有很多具尸体,惨不忍睹……

我的素描老师曾经当过兵,虽然还没真正上过战场,战争就结束了,但是,他说,那些被战争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战友永远深深刻在他的脑海……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触摸历史的脉搏,传承英雄的精神,让往日的抗战精神,照耀你我的存在,追寻前辈的足迹,聆听不朽的精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寻访红色足迹,向历史、向中国、向革命勇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