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高一政治的作文(高中政治小作文的模板)

高一政治的作文(高中政治小作文的模板)

更新时间:2024-05-24 21:00:48
高一政治的作文(高中政治小作文的模板)

高一政治的作文【一】

一 关于动物尤其是黑猩猩的权力意志和政治的起源

人类尤其是男人们的权力意志是对此作过一定反思的人都会认可的。但人以外的动物是否也有权力意志的问题,则是缺乏相关知识的人无法回答的。德瓦尔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以下事实——青春期的雄黑猩猩都会经历一个反叛比他们年长位高的成年雌黑猩猩们的阶段;成年雄黑猩猩都会伺机反叛群落首领并将他取而代之——证明:雄黑猩猩都有权力意志。至于雌黑猩猩的权力意志,德瓦尔认为。在生存压力不大的环境(食物丰富的自然环境或饮食无虞的人工环境)中、在雌性之间已然建立起稳定得等级秩序的情况下,雌黑猩猩谋求较高或更高的社会地位的倾向确实表现得不明显;但在生存压力大的环境中、在雌性之间尚未建立起稳定得等级秩序的情况下,雌黑猩猩也会像雄黑猩猩一样通过争斗来谋求一个较高或更高的社会地位及相应的权力。可见,在雌黑猩猩身上也存在或潜在着权力意志,只不过受某些现实因素的影响,雌黑猩猩的权力意志可能在某些时候没有表现出来或表现得不太明显而已。据此,关于动物尤其猿类是否具有“权力意志”或“统治冲动”的问题,德瓦尔的结论是:“在这一点上,我是毫不犹豫的。我所观察过的动物们显然都在努力获得一个较高或更高的第五。......在我看来,黑猩猩们都会为了一个较高或更高的地位而努力奋斗......对权力的渴望几乎肯定是与生俱来的。”

关于权力意志的起源,德瓦尔以这一统一数据——在每一时期,总是身居首领职位的雄黑猩猩占有最大份额的性交(通常超过50%,甚至达到75%或者更高);而雄黑猩猩个体的地位越低,他所占的性交份额也就越小——表明:“雄性的等级与他的性交频率之间是存在着一定联系的”,并由此进一步指出:“雄性......谋求权力的动力来自雄性的等级地位决定性的优先权这一事实。”由此,德瓦尔揭示了雄性动物的权力意志的起源:(在等级制度社会中,)雄性动物的权力意志起源于性竞争;由于性交(在客观上)只是繁殖的中介,因而可以说,雄性动物的权力意志(最终)起源于繁殖竞争。雌性的情况与此有所不同,在一个繁育期中,一个雌性能繁育的后代数量与性交对象和性交次数的多寡无关,因而,雌性之间的性嫉妒与性竞争并不强,由此,雌性动物的权力意志与性竞争没用多大关系。根据自然环境中一个雌性所占有的采食区域的优劣、其后代发育速度的快慢和生存机会的大小与其所占有的地位具有正相关性这一事实,德瓦尔认为,雌性动物的权力意志起源于繁育竞争及相关的生存竞争。如果不考虑性别差异的话,我们也可笼统地将德瓦尔关于权力意志的起源的观点表述为,动物的权力意志起源于性竞争与繁育竞争及相关的生存竞争。

在德瓦尔看来,政治是有关权力即与社会地位有关的社会影响力的运动变化的社会活动。而从心理学角度看,个体的政治活动不过是他的权力意志的外在表现,因而,权力意志的起源也就是政治的起源。按照德瓦尔对政治与权力意志出现与存在的条件的理解,政治现象应该存在于一切存在着性竞争与繁育竞争及相关的生存竞争的物种的社会中,而这个世界上比人类更古老的群居动物数不胜数,因而,关于政治存在的历史与人类在的历史之间的关系,德瓦尔的看法是:“政治的根比人类更古老。”

二 关于黑猩猩从事权力斗争的基本策略及其作用

这是德瓦尔在本书中探讨的另一部分主要内容。黑猩猩在权力斗争中所采用的基本策略只要有:

1试探

权力斗争的第一步通常就是一方对于对方与已方之间的实力对比状况的试探。试探是排除权力斗争的盲目性的必要手段,是权力斗争的基础;试探性挑战则是挑战者进行权力斗争的一种基础性手段。德瓦尔在本书中讨论过的黑猩猩中的挑战者对于统治者的常见的试探方式有:停止“问候”、威胁、抗命及旁敲侧击等。

2联盟

权力斗争的关键是改变或维持斗争双方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或平衡状况,结盟与离间对方的联盟就是改变或维持这种对比关系或平衡状况的普遍有效的方式。在权力斗争中,由于联盟影响着斗争双方之间的力量平衡,从而影响到甚至决定着斗争的结果,因而联盟是成败的关键。德瓦尔所讨论的联盟有开放式与封闭式两种。其中,开放式联盟是指结盟双方目标不同,但他们的行为对各自目标的实现具有互相促进作用的联盟,如在鲁伊特反叛耶罗恩期间的鲁伊特——尼基联盟;封闭式联盟是指结盟双方的目标与利益一致,且其中的任何一方与敌方之间都没有串通和互相利用现象的联盟,如尼基再次执政后的一段时间内的尼基——耶罗恩联盟。

3离间

联盟的另一面就是离间或破坏对方联盟的反联盟行为——斗争双方中的一方设法阻止第三方与对方结盟或设法改变对方盟友的立场,从而弱化乃至拆散对方联盟的行为。德瓦尔讨论过的具体离间方式有:驱逐、隔离、威胁、惩罚、笼络或收买等。

三关于黑猩猩如何解决冲突与谋求和平

动物们怎样解决冲突与谋求和平时德瓦尔重点研究的动物行为学课题之一,他曾为之写过专著《灵长类如何谋求和平》并编过专题论文集《解决冲突的自然机制》。德瓦尔认为:群居动物的生存与繁殖竞争必然会引起冲突并培养起动物的攻击性或侵犯性,但冲突的危害也迫使动物们发展出了多种解决冲突与维持和平的自然方法。

德瓦尔所讨论过的黑猩猩的求和与维和之道主要有:一容忍,其具体途径有:1通过安抚性的抚摸、拥抱、皮毛护理(乃至性行为)来消除对方的负面情绪,从而使其能容忍自己的竞争或其他不利行为;2通过对于负面情绪的自我克制来使自己能容忍对方的竞争或其他不利行为。二和解,其具体方式有:1冲突双方自己和解;2通过第三方调解来实现和解。三(维和性)干涉,其具体方式有:1通过第三方的威慑来制止冲突、维护和平;2通过第三方的中立性或偏向性实际干涉来制止冲突、维护和平。

四关于黑猩猩的身心能力、人猿关系及人的本质

德瓦尔是个善于反思并习惯于刨根问底的富于哲学家气质的人,其动物行为学论著中总是随处可见他关于人与其他动物尤其是灵长类或猿类的关系以及这一视角的人本质问题的思考。根据自己以及同行们所观察到的事实,德瓦尔对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多种人与兽或人与猿的界线论作了分析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关于“理性”论的人兽或人猿界线论。

在本书中,德瓦尔以许多事实——例如:当孩子们之间的游戏变成了冲突时,身为母亲的黑猩猩特普尔在现场想出了请出群体中最年高望重的雌黑猩猩来帮助解决冲突的方法,而不是仅凭护幼本能以偏向于自己的孩子的方式介入冲突;当已年老体衰时,耶罗恩会选择与年轻力壮的尼基结盟来反叛鲁伊特的统治,并在缺乏执政基础和能力的尼基只能担任挂名首脑的执政联盟中成为掌握实权的摄政王从而为自己谋得最大限度的利益;等等——证明:猿类也是具有基于后天而非先天本能的以深思熟虑而非不假思索为特征的作为“有目的地思考的能力”的理性的。由此,“理性”论的人兽或人猿论是不能成立的。

2关于“社会”论与“政治”论的人兽或人猿界线论。

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动物都是彼此构成一定社会关系的群居动物,因而,那种以是否具有社会性作为人与兽的界线的“社会”论其实不值得一驳。至于人以为的其他动物是否也像人一样从事有关权力地位的政治活动倒是需要掌握大量相关证据才能判断的。在黑猩猩们反叛地位高者并想方设法(如试探、结盟、离间等)取而代之的活动中,我们还分明看到了他们所具有的与人不相上下的政治智慧。由此,德瓦尔证明:黑猩猩乃至所有的群居动物其实都与人一样是政治动物,因而,“政治”论的人兽或人猿界线论也是不能成立的。

3关于“语言”论的人兽或人猿界线论。

德瓦尔同样以众多事实——例如,黑猩猩(与波诺波)能学会人类的手语并借助这种手语与人类交流且在他们之间互相交流;通过训练,波诺波甚至能听懂英语口语;在黑猩猩的社会活动中,黑猩猩的表情(如表示害怕的露齿似笑的表情)、姿态(如表示请求的伸出手臂并张开手掌的姿势)和动作(如表示臣服的鞠躬动作)以及全社会通用的某些特定声音(如表示抗议的尖叫、威胁的咆哮、表示臣服的伴着喘气的咕哝声等)都在起着传情达意的媒介的作用并确能导致社会互动的成功;等等——证明:猿类等动物也是拥有足够有效的身体语言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有声语言的。由此,是否拥有并使用语言或符号同样不能作为人与兽或人与猿的界线。

4关于“文化”论的人兽或人猿界线论。

这是对文化现象未知加深究的普通大众乃至大多数知识分子相信得最为坚定的一条人兽或人猿界线论。也许正是这一现象刺激了德瓦尔对人以外的动物有无文化的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并写出了《类人猿与寿司大师》这样的动物文化研究专著。德瓦尔赞同日本著名动物行为学家今西锦司的文化定义,即将文化理解为一切非遗传或非本能,也即后天获得的行为及相应能力与方式。在此基础上,德瓦尔以自己及同行们所观察到的大量事实——例如:日本九州幸福岛上的猴群在某只猴子发现在水中洗过的甘薯更好吃后逐渐全都习得了这一行为,并将这种行为方式作为一种传统延续了半个世纪;非洲象牙海岸泰森林中的黑猩猩们能用大石头制造成套的砸坚果的技术;等等——证明:人以外的猿、猴等动物也具有“创造出新习性和技术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是通过社会方式而不是遗传方式进行传播的。”可见,猿与猴等也是有文化的动物。而比人类更古老甚至古老得多的动物也已经有文化的事实则告诉我们:“极有可能是动物而非我们人类最早拥有了文化传播的可能性。”套用作者关于政治存在的历史与人类存在的历史的关系的“政治的根比人类更古老”,我们完全可以说:文化的根也比人类更古老。

5关于“工具”论的人兽或人猿界线论。

以是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作为人兽界线的“工具”论也是一种流传范围和时间相对广、相当长的人兽界线论,直到1960年简.古多尔发现黑猩猩能用经过加工的探针状树枝探入蚁穴并转移出附着其上的白蚁以供自己食用,还能以嚼碎的树叶作为类似于海绵的吸水工具,这种理论才受到怀疑。此后,关于猿类及其他动物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发现层出不穷。德瓦尔自己就曾经观察到黑猩猩能以专门折断的粗长适当的那段树枝来砸落树上的树叶。沃尔夫冈.科勒则在实验室里证明了黑猩猩的工具发明与使用能力:“一串香蕉被挂在手伸不到的地方,房间里有一些可供使用的箱子和棍子,那些试图获得香蕉的黑猩猩们会坐在那些东西旁直到突然悟出一种解决方案。事实证明:猿类及其他动物同样能够发明、制造、修整与使用工具;由此,“工具”论的人兽或人猿的界线论同样是不能成立的。

6关于“艺术”论的人兽或人猿界线论。

近两三百年来,西方人通常所说的较为狭义的艺术是指具有形式美的人为事物。以是否具有关于事物的形式美与不美的意识,并能否依据这种意识创造出具有形式美的人为事物即艺术品,作为人与兽或猿的界线的“艺术”论的人兽或人猿界线论,也是一种具有一定市场的观点。然而,新几内亚的园丁鸟却能用花草羽翅造出如人类所造的小茅屋或亭子那么大的非常美观的鸟巢,以至于不知情的人会把它们看做人类的建筑艺术。黑猩猩也能创作出符合人类所公认的“对称”、“平衡”、“完整”、“比例(适当)”、“(有)节奏”、“(色彩)对比(鲜明)”等形式美的构成规律、因而能给人以一定形式美感的抽象绘画作品,甚至,某些不知情的专家还将某些黑猩猩所作的当做人的作品并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可见,在人类眼里,黑猩猩的画也可以是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的。事实说明:作为形式美不美的感受与判断能力的审美意识以及作为具有形式美的事物的创作于欣赏的艺术活动并非人类所独有(因为猿类甚至鸟类等动物也有),而且,这种审美意识与艺术活动及相应能力的起源实际上要比人们通常所认为的久远得多,因为比人类更古老得动物也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这种意识、能力并在进行这种活动,正如德瓦尔所说:“我们并不是惟一借助这种自创的视觉效果取乐的物种,因此美学意识之根可能远比假设上所认为的来得更远些。”可见“艺术”论的人兽或人猿界线论也是缺乏依据的。其实,诺是按“艺术(Art”一词的本义之一——技艺或能力将艺术理解为需要较高的技艺或能力才能进行、因而从技艺或能力评价的角度看具有可审美性的生命活动及其产物的话,那么,动物的任何表现超出于人尤其是常人的相应能力的活动及其产物就会因为具有相应对于人的能力的优势性及相应的能力美而都可以使人眼中的艺术。而动物所具有的超出于人的能力(如猴类与猿类在树上和悬崖上如履平地的运动能力)比比皆是,因而,从能力评价或能力审美论的角度看,任何一种具有超出于人的能力的动物的活动或其产物都可以是人眼中的艺术。由此,“艺术”论的人兽或人猿界线论实际上是一种无稽之谈。

关于人与兽或猿在上述各方面的关系,德瓦尔所讨论的结果与莫里斯所说的完全相同:“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差异只是程度上的。......人类与猿类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德瓦尔自己的话则是,通过“比较,也许我们会发现,人类的任何属性都能在被人类所取笑的多毛动物中找到”。他还说:“我们的近亲们的行为提供了关于人类的本性的重要线索。除了政治操纵外,黑猩猩们还在许多行为上都表现出了与人类相似的特征。事实上,正是大量的相似性这样背景才使得我们在灵长类动物中的第五得以越来越清楚地显现出来。”如果将德瓦尔在这两段话中所说的意思表述得更直白一点的话,那么他的意思其实就是:人与猿以及其他灵长类动物其实在各方面都是相似的,他们之间在各方面都没有质的不同而只有量或程度上的差异。这就是德瓦尔眼中的人猿或人兽关系及这一关系视角中的人的本质。

五关于黑猩猩的社会组织方式

动物的社会组织也是德瓦尔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根据德瓦尔的研究,黑猩猩的社会组织有“垂直方向的”和“水平方向的”两个维度:从垂直方向来看,黑猩猩的社会组织是一种阶梯式的等级制;这种等级秩序在雄性及雄雌之间表现得特别明显,在雌性及亲子之间则表现得不明显。从水平方面来看,黑猩猩个体之间以缘关系的远近和感情上的亲疏为基础构成的.亲疏性社会关系则是他们的社会组织与社会地位高低无关的另一方面。德瓦尔还认为,黑猩猩的社会组织的垂直方向即个体之间的等级秩序又有两种表现形式,即“形式上的等级秩序”或“形式上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与“社会影响力”或“实际上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前者是指单向性的“问候”仪式相联系的全社会公认的社会成员之间在某个时期的稳定得上下尊卑关系,后者是指在具体情形中个体之间实际上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如一个平时地位低的个体因与一个当时在场的地位更高的第三方之间的依附关系而导致地位的临时性上升,从而能支配一个平时比自己地位高的个体)。此外,德瓦尔还讨论过“第三种类型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这种关系是指在特定的情形中形式上地位低的一方(尤其是雌性)在形式上地位高的一方(尤其是雄性)的忍让下形成的与形式上的等级秩序颠倒的临时性的支配与被支配关系(如雌性拿走了雄性的食物,占了雄性的座等),因而,这种关系也可以归入实际上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在黑猩猩社会中,由于各种社会关系交错影响,个体间的等级秩序的临时性倒转现象时比较常见的。因此,要符合实际地看待与说明黑猩猩的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间的等级关系就必须兼顾形式上和实际上的两种等级秩序。德瓦尔十分重视这两种等级秩序的区分,并将其看做他的阿纳姆黑猩猩研究项目所取得的“最引人注目的成果”。

比较黑猩猩的社会组织与(大多数)人类的社会组织,德瓦尔所得出的结论是:“黑猩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的实在太像了,像得让人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六关于黑猩猩的性行为

性是有性生物的最大本能之一。与性有关的行为也是德瓦尔的动物行为学研究的重点对象。关于黑猩猩的与性有关的行为,德瓦尔着重研究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性博爱与性偏爱。

黑猩猩中并无所谓人类中的通常终身制的或某些哺乳类及许多鸟类中的以一个繁殖期为限的对偶现象。除了地位高的雄性会凭借权力尽可能多地占有性交对象鱼性交机会外,两性之间可凭双方自愿自由性交。在存在每一个体都可以有多个伴侣的性博爱现象的同时,黑猩猩中尤其是年长者之间也存在着对于特定伴侣的性偏爱现象;而且,在某些互相偏爱的年轻的伙伴之间还会出现“性舞蹈”形式的性爱游戏。此外,性偏爱还会导致地位低的成员努力冲破地位高者的禁令而“私下偷情”。

2性特权与性竞争

在由雄性当权的等级制社会中,雄性所占有的性交对象与性交数量的多寡与其地位的高低具有正相关性。其中,雄性首领享有近乎垄断的性交权的现象就是性特权。雄性之间为了争夺为性交对象的异性而进行的竞争就是性竞争。雄性之间的竞争主要就是性竞争。

3性协商与性宽容

德瓦尔注意到,雄黑猩猩之间存在着性交权力的交易(而非雌雄之间以性换物的性交易)现象,即低级别雄性通过为高级别雄性做毛皮护理并铺之以表示乞求的手势语表情来求得高级别雄性对自己与在场的某个处于发情期的雌雄公开性交的同意(这种同意的行为表现就是不干涉)。这种低级别雄性以毛皮护理为代价而换得按照等级制本来属于高级别雄性的性交权力的现象就是性协商,而作为交易手段的毛皮护理所具有的安抚功能所达到的使高级别雄性能够容忍低级别雄性在他面前公开性交的结果就是性宽容。

七关于动物尤其是猿类社会中的基本道德准则

动物伦理学问题是德瓦尔重点研究的动物行为学课题之一。关于动物伦理学问题,德瓦尔后来又专门写了一本他本人十分看重的书《Good Natured》(性本善),并在多本书中论及这方面的问题。在本书中,德瓦尔只是初步涉及到了动物伦理学问题,这些问题及他的相关看法主要有:

1黑猩猩社会中的基本道德准则。

黑猩猩的社会活动遵循着(跟人类社会中一样的)基本原则,即“互惠”也即平等“交换”或“给予”与“回报”;互惠包括正面的与负面的两种,分别表现为黑猩猩在社会活动中所遵循的(同样跟人类社会中一样的)两条基本规则“善有善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即:恶有恶报]。”由黑猩猩的社会活动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德瓦尔推断,黑猩猩的心中也是存在公平与正义之类的道德感的,并认为:“就像人类一样,黑猩猩之间的互惠行为同样是由公平与正义的道德感所支配的。”

2交换或互惠的两种基本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德瓦尔区分了在黑猩猩社会中存在的两种交换或互惠或曰互惠性交换,即有形的物质利益交换与无形的社会利益交换。前者如:“食物分享”、“以食物换毛皮护理”、“性协商”等;后者如:“结盟”、“和解”,以“给予保护”与维持秩序换“尊重与支持”等;此外,还有有形利益与无形利益之间的交叉交换,如以“支持”换“宽容”或“皮毛护理”等。

与某些人认为有形的物质利益的交换如“食物分享”先于并派生无形的社会利益的交换的看法恰好相反的是,德瓦尔认为:“设想社会关系上的互惠在更早时就存在了,而诸如食物分享这样的有形的交换不过是由此所滋生的东西,那......更合乎逻辑。”

3同情心与利他行为。

大量的观察和相关实验表明:灵长类(猿与猴)乃至许多非灵长类动物(如狼与狗)都具有同情心,并会出于同情而非指望回报而做出利他行为。这表明,人以外的动物行为也并非全都是由自私本能所支配的纯粹利己(乃至损人利己)的行为。德瓦尔认为:“同情是与熟悉和亲密程度有关的现象”,并据此设计了用两个个体待在一起的时间长短来测量个体之间的熟悉与亲密程度及其所表征的同情心强弱的方法,并进而以此预测个体之间发生利他行为的概率高低,结果表明:情况的确如此。

高一政治的作文【二】

人类一直自诩与其他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并孜孜不倦地寻找自己独特性的终极证据。人类是唯一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吗?不,黑猩猩会摘取合适的树枝来探入蚁穴获取白蚁。人类是唯一能用符号语言进行交流的动物吗?不,当猿类学会美国手语之后,它们会把这门“语言”教给同伴,并用它作为交流工具。

人类曾以为食肉性是自己在灵长类中的独特性,知道观察到黑猩猩捕捉猴子,并撕裂生吃。人类曾以为自己是唯一一种会残同伴的灵长类,直到记录到黑猩猩群落之间为了争夺领地而浴奋战。甚至,黑猩猩还有自我意识,能够在镜子中认出自己的影像。

在弗朗斯德瓦尔的《黑猩猩的政治:猿类社会的权利与性》一书中,黑猩猩来自荷兰阿纳姆动物园的黑猩猩圈养与繁育基地,这个基地将黑猩猩的观察与研究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与野生的黑猩猩相比,这里的黑猩猩无需觅食,因此社会生活大大得到强化。

人类爱看“三个女人一台戏”,而在黑猩猩的社会中,只要三个雄性就能上演一场连横合纵的政治阴谋和权力斗争。耶罗恩、鲁伊特、尼基便是其中的大阴谋家。

耶罗恩当上雄1号时,他拥有群内3/4的配种权,除去不受欢迎的年轻雌性,他的性特权几乎达到100%。与权力相匹配,他必须维护群内成员的和平,在黑猩猩打架时,他总是支持弱势群体。

年轻力壮的鲁伊特野心勃勃,为了当上雄1号,他公然挑拨耶罗恩和雌黑猩猩的关系。在尼基的帮助下,他成功将耶罗恩孤立了,并一举击败了对手。成为雄1号之后,鲁伊特为了巩固地位,一方面花许多时间为雌黑猩猩打理毛发,陪她们的孩子玩耍,并极力维护群内的公正;另一方面,他想方设法不让耶罗恩和尼基靠近。因为鲁伊特深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所以要争取雌黑猩猩的支持;而出于“生于忧患,于安乐”的绸缪,他必须阻止两个雄性结成同盟。

但是,百密难免一疏,年青而强壮的尼基与耶罗恩果真结成联盟,将鲁伊特从雄1号的位置上赶下来。实际上,早在鲁伊特争权时,尼基就趁机坐上雄2号的位置,这次再升一级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不过,这次换领导,对雌黑猩猩来说并不是拥护,而是害怕他的铁拳。在心理认同上,雌黑猩猩更加尊重老领导耶罗恩,这也是他和尼基合作背后的利益驱动。对这只老狐狸来说,换个嫩一点的对手,对他偷偷弄权更有好处。于是,他既保持和尼基的联盟来震慑鲁伊特,又不时和鲁伊特搞好关系以让尼基产生危机感,从而提升自己的重要性。

除了政治斗争,其实黑猩猩是及其热爱和平的。哪怕两个对手在一刻钟前还打得难分难舍,片刻之后,他们便会紧紧相拥,给彼此一个响吻,然后坐下来相互梳理毛发。如果两只雄性的关系实在闹得太僵了,没有一方愿意伸手表示和解,那么就会有雌黑猩猩来帮助双方放下芥蒂。

雌性在雄黑猩猩的争权过程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在一群雌黑猩猩的抵抗中,一只再强的雄性想要挑战雄1号的位置都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就等于和整个群体作战。雌黑猩猩之间也有等级差异,不过她们并不像雄性那样争权。

黑猩猩身上最值得人类反思的品质就是爱护妇女和儿童。雄黑猩猩有锋利的犬牙,但是如果打架的对手是雌性,他是不会使用犬牙的。小黑猩猩喜欢打断母亲的配种,有一个淘气鬼甚至咬了雄1号的下体,但是他依然得到了宽容。另外,黑猩猩在获得食物时,除了拿走自己有限的份额后,剩下的就会慷慨地分给同伴。

正因为如此,作者才说贪婪、自私、残暴并非动物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性。而人类所宣称的文明,果真是人类所特有的吗?

高一政治的作文【三】

亲爱的政治老师:

您好!我是来自高xx班的薛xx,首先在这里祝您马年快乐,马到成功!

在您执教我们半年的时间里,我代表高xx班全体同学向你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这说一句,老师,您辛苦了!

老师常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想就是这样的,通过我这半年的政治学习,说真的,不管从学习还是思想方面,都进步不小,我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长,真的很感谢老师对我的教导。

在以前,我对政治没有报什么希望,只想在成绩方面有一个好的提高而已,却不知道怎么学习政治。以至于后来,一直政治都是我的弱势学科,到现在的学习当中,我找到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成绩也提高了不少。其中最主要的是,我认为啊,张老师讲课与其他老师讲课有不同的风格,能带动全班的气氛,使全班同学能够认真的听你讲课,这也可能是张老师你自身给我们散发的一种魅力吧,吸引我们全神贯注的听你讲课,归根结底在网上看见这么一副觉得很适合老师您,“俯仰刹那,巧点政治舞台风云变幻万事莫测  谈吐瞬间,乐道经济领域盛衰更替百章可循”。从学习效率来看,我的课堂笔记和课后复习,总能找到当时上课的感觉,下课或老师提问背诵的时候也能轻松应对。也许成绩是最重要的,但我有一些疑虑,我就是发现在学完一个单元测验的时候,我总能考一个不错的成绩,但是一到月考或到一些重要的的时候,我的成绩会突然落下不少,这是我最近发现的一个问题,希望老师给我一些帮助,怎样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在政治老师执教的半年已经过去了,在这半年里,收获的不仅是学习成绩更是一种人生的感悟。在课上老师你不仅讲的是课上的内容,有的时候也会有感而发,让我们明白一些人生的道理和做人的准则,也让我们理解一些时事新闻,了解一些事事非非。但有的时候你也告诉我们成绩是最重要的,没有一个好的成绩,意味着就不能考一个好的大学,在老师您的眼里,我们都是可塑之才,都是对大学有希望的人。因此,你并没有放弃我们,有时候您会用严厉的目光看着我们,但我们不会因此而感到惧怕,因为我们都当你是我们最亲最爱的人,因为我们知道这是对我们好。在以后的政治学习的生活中,我会努力的把握好学习政治的每一分钟,认真一点,在认真一点,让政治成为我的强势学科,不要在考试中拉分,这就是我的目标。

在最后,过年了,祝老师及您的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工作顺利!

您的学生:xxx

20xx年xx月xx日

高一政治的作文【四】

我的政治老师:

我原以为政治老师都明白自己教的那一套近乎废话,学生也心知肚明,只不过为了应试,双方都硬着头皮去侍弄罢了。您也许是个例外。看着您深信不移的样子:“不学哲学大家不知道……”我真觉得您挺可敬,又怪可怜的。

辩证法(我指的是高中课本上介绍的辩证法)那一套,是什么东西啊,除了傻子都能明白的大“道理”,就是“既要A,又不能不B”这样说了也等于没说的结论。

说到这里,您可能要反驳了:“不学习辩证法你怎么能理解‘白马非马’错在什么地方呢?”我要说是辩证法自创了一大堆概念将问题复杂化了,自欺欺人。首先,“白马非马”是诡辩,不是有人昏了头犯的一个错误(也就您那还不大懂事的儿子会真的犯“自行车非车”的错——注:这是政治老师在课上给我们举的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您要是用一些“没有弄懂……的辩证关系”,“把……绝对化了”的话来硬把对方拉上您的思想轨道,来使对方“明白”自己的“错误”,那肯定两边都摸不着头脑。“白马非马”多简单啊,白马是一个概念(说得更明白一点儿是“集合”),马是一个概念,白马的范围不等于马的范围,但白马属于马。悖论的`根源是“是”这个字有语言上的歧义:“是”可以表示“等于”(例:您是教我高中政治的那个人。),也可以表示“属于”(例:我是中国人。可不能说“中国人是我。”)。“非”字是“是”的反义词,自然也有两重意思。当“非”表示“不等于”时,“白马非马”,当“非”表示“不属于”时,“白马不非马”,就这么简单。

您要再问:那这里的“非”到底是什么意思啊?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只要双方都认同语言的涵义就行,也只有交流的双方都认同语言的涵义时,交流才意义。只要双方觉得方便,用“非”字表示“走路”都可以(显然这不方便)。因此,讨论“非”字在这里到底是什么涵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们可以约定它表示“等于”和“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种意思,都不会引发歧义。但唯独不能同时使用两种意思——那会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并使某些人觉得“好深奥啊”。

其实这种利用语义模乎的小把戏辩证法是常用的。例如辩证法宣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怀疑隆中对策对历史的影响难道不大吗。再往下看才知道:这里的“人民群众”不仅包括“普通群众”,也包括伟人,包括帝王将相,包括……差不多包括所有人!这简直是对别的愚弄!!!

看看辩证法的语言吧(很奇怪,一种思维方法的语言),辩证法太“嫉错如仇”,对待异己的东西,一定要罗列上一堆“片面的”“夸张地”“非常错误的”之类的贬义词来形容。这些话其实就一个意思:你错我对。但究竟为什么你错我对,反而不重要了,关键是造成一种气势:你是非常非常错误的,你是非常非常愚蠢的。这就够了。

其实这种贬义词的罗列是毫无用处的,就像狗叫一样(说得文一点儿叫“犬吠”),那叫声中全是敌意,但能说服人吗?

我原以为“bian证法”的“bian”是“辨”,辨别是非的意思。这本书学了一多半才注意到竟然是“辩”证法,“辩论”的“辩”。难道辩证法原本就不是用来弄明白事物,而是用来说服别人的?我这么理解当然太望文生义了,可是不幸言中,兹举一例:

虽然现在的历史书上不大提,但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发生了什么令全世界(包括今天的我)感到非常震惊,无法理解的事。当时几亿中国人中有多少信的我不敢说,但肯定有不信的。“唯我彭大将军”的彭老总就不信。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是一对矛盾。彭老总可以说老毛是“忽视了客观规律,夸大了主观能动性”,老毛也可以批彭老总是“夸大了客观规律,忽视了主观能动性”,逻辑上都没有问题。结果呢,老毛权大,“辩”过了彭老总,彭老总成了右派。可以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不是彭老总右倾了,而是老毛左倾了。其实就辩证法来看,两者都没有问题。辩证法怎么说呢?“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没错,万事万物都有个度,可度在哪儿?说在哪儿就在哪儿!

说到这儿您可能又要反驳了吧。我猜到了,替您说了吧:“不是还有个‘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说得真好,但是对老毛来说,各地报上来的数据,精确到个位,那就是事实。让他老人家必须亲自到每一个地方去视察?那辩证法改成一句“眼见为实”得了。知道地方上产多少粮食不成问题:事实在那儿摆着呢,三年“自然”灾害,就什么也瞒不了了。关键是在那些无法直接确切知道,或尚未发生的事上,需要理论提供指导,应验了才算。现在亩产粮几百斤,你能保证大家“跃”上几年,就一定不能达到亩产万斤?辩证法好像没提供答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经典!您见过具体问题,抽象分析的吗?跟没说一样!

我真的很纳闷,中国的哲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怎么还会出现这种匪夷所思的“失误”。西方国家不大讲这一套(至少没把它“规定”为“主流思想”“主旋律”),但为什么他们就从未出现过这么荒唐的事?有人总结过,在历史上分配公平、政治开明、新闻自由的地区、时期,从未出现过形成规模的饥荒。是啊,人类走进文明时代几千年了,还有人饿,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仔细想这其中的原由,令我惊出一身冷汗。

我们竟然还在走孟柯先生几千年来留下的老路!孟柯先生认为人性本善,希望君主能保持住仁爱这根小苗子,御于家邦,推及四海。于是人们只盼着自己头上那个残暴的君主有朝一日能善心大发,于是天下太平。却从不考虑,也没有能力来限制其权力的使用;几千年后的我们,以为xx凭着什么先进的思想,就能永远带着中国向前,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当年提意见的都成了右派,于是中国就“倾”了。今天我们虽然强调制约与监督,但那是用党给的权力来监督政府而已。真实掌握实权的,人们只要谈论一下,就会被封!我担心再这么下去,迟早还会出事。

思想政治,只是思想控制的手段而已,应付一下也就罢了。总不至于积极主动地把手伸过去,还要嘱咐捆得紧一点吧。

您的学生:xxx

20xx年xx月xx日

高一政治的作文【五】

Roosje这只交由雌性黑猩猩Gorilla抚养的婴儿,虽然是部落中的Krom生的,但由于她没有抚养能力于是被人工抚养了一段时间,并训练Gorilla用奶瓶喂Roosje,在Gorilla已经被训练好之后她俩一起呗放回动物园。

这时Roosje像是外来的孩子,这是件危险的事,婴在动物界中非常常见。对当时的雄性领袖Nikkie而言,这个婴儿明显不是他的孩子,所以他有生物性上的动力Roosje。

而另两只成年雄性Yeroen和Luit,在Nikkie靠近Roosje的时候,肩并肩站在一起拦住了Nikkie,而Yeroen和Luit是对头。Nikkie想要逼近但他俩毫不避让,只能悻悻离开。

在统治者面前,这两位雄性选择了挺身而出保护弱者。

这种表现在人类中出现的频率有多少呢?在强权欺凌弱小时,多少人是选择了谄媚强者,争着在弱者身上踩上几脚,表明自己的忠心,或者宣示“我也是赵家人”?

我还是欣赏挺身而出的人。

高一政治的作文【六】

在Yeroen、Luit、Nikkie等成年雄性黑猩猩被引进阿纳姆动物园之前,Mama是群落中的首领,她是一枚体格健壮的雌性。而在那三位壮汉引进之后,形势也没有立即改变,那三只雄性一直被Mama威胁恐吓,总是被吓得腹泻和呕吐。

Mama的统治堪称暴政,每周都有一只黑猩猩被她殴打受伤隔离治疗,她表现中极强的攻击性。在后来政权转移后新的领袖Yeroen明显则不会做的太过分,总是处于干预冲突保护弱者的位置,而尽可能少地以个人恩怨的立场干涉冲突。

书中说“Yeroen的权力上升实在是一种解脱,从这场权力更迭中获益更多的是那些地位最低的个体”。

可见雌性黑猩猩在生物性上可能缺乏成为领袖维护社会公平的素养,总是在意个人恩怨。

另外雌性黑猩猩虽然发生的武力冲突很少,但每次都是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突然爆发出来,不像雄性黑猩猩会有几分钟的预热过程(这时候另一方通过问候、护理毛皮等手段可以抚慰对方情绪,避免冲突升级)。

而且雌性黑猩猩之间发生冲突之前很难看出征兆,冲突之后很难和解,而雄性冲突之后立即和解则习以为常。

如果把以上“雄性黑猩猩”改成“男性”,“雌性黑猩猩”改成“女性”,似乎也并不违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