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不要过于溺爱孩子的作文素材(不要溺爱孩子议论文800字作文素材)

不要过于溺爱孩子的作文素材(不要溺爱孩子议论文800字作文素材)

更新时间:2023-12-26 00:23:33
不要过于溺爱孩子的作文素材(不要溺爱孩子议论文800字作文素材)

不要过于溺爱孩子的作文素材【一】

今天,我看了一部视频《孩子,请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啊!》。看了这部视频,我受到了很大启发。

里面讲的是:有几名小学生不听老师、父母的话,私自下水游泳,一个孩子跌进了水里,岸上的孩子没能力救人,也盲目下水救人,结果不但没救上别人,反而白白搭上自己的性命!看了这部视频,我的'感受是:中小学生应该听从老师和家长的话,不能私自下水游泳,更不能到水势复杂、有漩涡、长满水草的水中去游泳。要去游泳,就必须得在安全的水域中去游,还要在父母的带领下,带上救生圈才可以下水。特别要学会游泳,如果没学会,你就去较深水域中游泳,也就等于去送。如果你看到有人落水了,自己不是很会游泳,自己又从没水中救人的经验,就不要逞能,应呼叫周围的大人,或用带有绳索的救生圈、很长的竹竿去救人。

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你没有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被水浸了,临前想后悔都来不及了,失去生命,就失去了一切。

通过观看这个视频,我懂得了: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不要私自下水游泳,不要让白发人送黑发人!

不要过于溺爱孩子的作文素材【二】

提到捷克文学,所有的人都会说出这个名字:米兰·昆德拉。而昆德拉本人曾宣称:如若有人要为苏联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结束后的时代命名,他必得称之为赫拉巴尔时代。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这位20世纪下半叶捷克最伟大的作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题材直接影响了捷克文学的发展:他创造了捷克啤酒馆的神话,他把对这个世界边缘人的完美注视和倾听搬到自己的小说里,他坦然地把普通人的聊天与深邃的哲学思维糅合在一起,他用充满诗意的和善意的眼睛去透视灰暗的日常生活,发现底层珍珠的熠熠闪光,被称为“捷克文学的悲伤之王”。

孤独有很多种,唯独赫拉巴尔的这一种被称作是“过于喧嚣的”,《过于喧嚣的孤独》的情节非常简单,它讲述是废纸收购站打包工人汉嘉三十五年在废纸堆上与阅读为伴的故事,一个关于灵魂的事,一个被作者称为“love story”的故事。

三十五年来,汉嘉用一台打包压力机处理废纸。废纸中,从百科词典到艺术哲学无所不有,汉嘉肮脏的身上蹭满了文字。汉嘉说:“我读书的时候,实际上不是读而是把美丽的词句含在嘴里,嘬糖果似地嘬着……我喝酒是为了活跃思维,使我能更好地深入到一本书的心脏中去,我喝酒是为了让读到的书永远使我难以入眠……”

为此,他从一筐筐废纸中淘拣出伊拉斯莫的《愚人颂》,也逐字地记录在那一叠叠被打成包的废纸中,那些奇异思想、阔大宏论、精妙比喻如何与污垢、垃圾、水、泥浆安稳地混居——“在这个世界上惟有我知道,哪个包里躺着——犹如在坟墓里——歌德、席勒,哪个包里躺着荷尔德林,哪个包里是尼采”……

就是这样一个卑微的废纸回收站的工人,却定时为教会图书馆和民族学教授免费赠送好书,更会为了将普鲁士王家图书馆精美藏书因成为战利品而将按照废纸价格:每公斤售价一外汇克朗装上火车卖给瑞士和奥地利而深感犯罪感。“那时候我已在内心找到了力量,使我目睹不幸而漠然处之,克制自己的感情,那时候我已开始懂得目睹破坏和不幸的景象有多么美……”

阅读、领悟、回忆和苍凉,汇集了争战的老鼠、疯狂的苍蝇,轰鸣的机器,造就了属于一个孤寡老人的“过于喧嚣的孤独”。对人类文明的珍惜,如此便有新一种表现方式:在每一个废纸包里放一本摊开的书,外层包裹名画复制品,连同免不了被同时挤压致的肮脏动物,成为一个方方正正的包裹。

这喧嚣是我们无法凭空想象的,这喧嚣正是无情的。大自然创造的一种恐怖,“在这种恐怖中一切安全感都已毁灭,比痛苦更为强烈”,一边是下水道里激战的鼠族,一边是梵高“向日葵”的明灯。到了最后,他亲眼看到年轻人和新型打包机器即将代替他的位置以及他和所有老式打包工人边处理废纸边看书的工作方式,年轻人练习将崭新的书籍扯下封皮,将书瓤扔给机器,看都不看一眼,他开始不断地重复说:“天道不仁慈”,书都被这些手扯得毛发倒竖。处理废纸变成没有人性的工作,这让汉嘉心痛不已。最终他失去了工作,以便让位给这些机械工作、高效率的年轻人接替他的岗位和他的水压打包机。

他便将失去一切。你会看到一个人失去三十五年来的唯一的生存方式和喧嚣的孤独时,便是无以延续的结。他在微微的醉态中看到整个布拉格从外延、到自己所在的地点,全部被挤压,打成一个巨大的废物包裹。

若列举此书所谈到的著作和画作,毫无疑问是一个宏大的书单。这既使人产生反复阅读的,也令人倍感困顿,在这样的消费时代,仍然有大批的思想、真理被打包贱卖,我们是否能像汉嘉那样咀嚼出书本和人生的真谛?

也许是这样的暗示,或是不可避免的绝望,他真的将自己送往三十五年来朝夕相处的压力机器。他最终将自己也打成了包。作为他钟爱并熟悉的终结方式,安静迎接不仁慈的命运,把自己等同于哲学和名画,隐喻于最终的命运。

这确实是世界上最感人的love story。所以赫拉巴尔无比动情地说“我为这本书而活着,并为写它而推迟了亡。”

不要过于溺爱孩子的作文素材【三】

实在是没有比这个书名更好的书名了。这是我最喜欢的中篇小说之一,我认为它完全可以和那些诺奖文学相提并论,甚至与《局外人》同一等级。当赫拉巴尔写下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他绝不会随便糊弄,因为这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本书籍。

二十年的酝酿,三易其稿,赫拉巴尔在一个如此诗意的书名下面,为我们带来了一部几近没有故事性的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复杂的人物结构,他在这部与主人公融为一体的作品中,似乎更想向我们述说的是一种内心的情感。他用那些迷人的文字,通透的句子,引诱每一位爱书的读者填充进自己的故事,再从中获得满足的喜悦。

看到书的开头我就被吸引住了。“三十五年了,我置身在废纸堆中,这是我的love story。”在这部带有悲壮色彩的遗作中,赫拉巴尔毫不吝啬地施展了他天才般的文字才华。那些如形容计算器“里面满载着数学变化的空气”,比喻专注地读书是“深入到一本书的心脏中去”,形容爆破的房屋“像件衣裳似得静静坍塌”之类超凡脱俗的灵动表达,以及他从中国道德经到古希腊植物分类学的博闻强识,均足以让任何一位读者为之着迷。而在这其中最令我惊叹的,却是已化为作者自身影像的主人公汉嘉身上惊世骇俗的独处能力。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赫拉巴尔,作为捷克作家,继承了《好兵帅克》作者哈谢克的幽默,素有捷克国民作家的身份。我要感谢赫拉巴尔用生命完成了《过于喧嚣的孤独》。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为它而活着,并为写它推迟了我的亡。

不要过于溺爱孩子的作文素材【四】

昨天,我看了一部视频,叫《孩子,请不要私自下水呀!》。这部视频主要是讲许多小伙伴,因为贪玩,私自下水游泳,所以不幸溺水身亡,还有些孩子是看到朋友有危险,就盲目下河救援,结果被水淹了。

令我遗憾的是这些救伙伴的中小学生,他(她)们自己不会游泳,却盲目地去救溺水的朋友,结果,别人没救活,自己也白白地被谁夺去了年轻的生命!他们做的选择不对,他们应当大声呼喊救命啊 ,以引起周围大人们的注意,如果没人,身边又有长竹竿、长绳、带绳的救生圈等,也可以用这些东西去救人。他们根本没有说过救人的训练,更没有在水中救人的经验,入药救人,也要让大人去救。大人救溺水者的时候,也应该脱下衣裤、鞋袜,再下水救人,游到离溺水者三至五米时,应当潜下水,从溺水者的后面去实施救助。不能被落水人缠住,一旦被缠住了,便无法脱身,就会两人一起亡。

这一个个悲惨的故事告诉我们:要爱惜自己的生命。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父母的希望。他们把我们养育这么多年,也不容易,我们不能浪费父母的心,私自下水去游泳,去送,如果那样,那父母这一辈子也就白疼你了。

拍摄《孩子,请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呀!》这部视频的最大目的就是告诉我们: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小孩子不能下水救人。

同学们,你们记住了:禁止中小学生私自下水游泳,禁止中小学生下水救人吗?请千万注意啊!这可是要命的事啊!

不要过于溺爱孩子的作文素材【五】

无意中购得的书,只因为喜欢这个题目而已。因为一个学生的放鸽子,一个下午的时间,看完了。

《过于喧嚣的孤独》作者是捷克作家赫拉巴尔。这是一个在废纸收购站的老打包公汉嘉的独白。汉嘉一生没有结婚,没有家庭,也没有孩子,三十五年间一直在一个废纸回收站做打包公。三十五年间,他一直呆着臭气熏天的地下室,操作一台压力机。将各地收集来的废纸、废书、废画等压缩成四方的大包。搭配着酒。虽然这个工作辛苦,环境糟糕。但是,他却一直自得其乐,在堆积成山的废纸堆中,寻找文学的经典书籍,并且自学其中的知识,了解哲学,懂得基督和老子,欣赏名画,并将所有的大包都用精美的画作装饰上,搜寻出废纸中的精华书籍,送给需要的人......这份在别人看来的低下的工作,在汉嘉眼里,乐在其中,甚至是打算退休之后,仍然沉浸其中。就像他的叔叔退休后,仍然沉迷于火车站信号员的工作一样。但是,生活总是充满着意外和痛苦。时代的发展,新一代的工作方式出现了。大的压力机,机械化却高效率的工作人员的出现,汉嘉失业了。在丧失了唯一的生活和生存乐趣之后,汉嘉将自己送进了压力机.....

一直在思考孤独和喧嚣。这里的孤独和喧嚣分别是什么呢?

文中,让人尤其印象深刻的便是下水道中老鼠的厮。“然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莫过于一份学术报告,说明小灰鼠和褐鼠像人类一样也进行过一场总体战,结果以小灰鼠的全面胜利而告终,但战后小灰鼠立即分化为两群,两个灰鼠宗派,两个有组织的灰鼠团体,此刻它们正在布拉格地下所有的下水道和阴沟里进行着你我活的战争,一场声势浩大的鼠战,哪一方取胜,它们便有权占有下水道中流经波德巴巴的全部废物和排泄物。我从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淘沟工口中得知,这场战争一结束,取胜的一方又将立刻合乎辩证法的分裂为两个阵营,正如瓦斯、金属以及世界上一切有生命的东西要分裂一样,使生命通过斗争向前发展,然后通过寻求解决矛盾的愿望而取得一分钟又一分钟的平衡,因此从整体上看,世界一秒钟也不曾跛掉一条腿。”

这既是写老鼠之间的无休止的争斗。更是人类为了生存和物质利益,进行的无休止的战争。这本书写于二战的背景之下。因为利益之争,世界分裂成两个阵营。压迫者(希特勒)和被压迫者(比如,茨冈人),压迫者强大的势力,将无辜的百姓拖入了战争,而且毫无还手的力量,直接是残酷的屠,就像那个可怜纯洁无辜的茨冈小姑娘一样。在这个年代,外面的世界是喧嚣的,充满了炮火,哀嚎,怒吼和痛苦。但是,对于汉嘉而言,一切确实静寂的。他每天生活在逼仄的地下室中,隔绝着外面的世界和喧嚣。他虽然孤独,但是仍然感觉到幸福。“因为我有幸孤身独处,虽然我从来并不孤独,我只是独自一个人而已,独自生活在稠密的思想中,因为我有点儿狂妄,是无限和永恒中的狂妄分子,而无限和永恒也许就喜欢我这样的人。”他是alone, 但是并不孤独。围绕着他的喧嚣是鼠国的喧嚣,是外面世界的喧嚣,于他,是寂静的。他alone ,却不lonely.

时光流逝,战争终于结束了。一方终于战胜了另一方。人们总以为二战结束了,一切苦难的就都结束了。美好的新生活从此开始。但显示却并非如此。战争双方的阵营剩下了一个。这个战胜方,就像细胞分裂一样,因为利益又开始划分为新的阵营。压迫方与被压迫方开始了又一场关于生存和生活的厮。而这场战争,更加的残酷,涉及的面更加的宽广。它是经济方面的,意识方面的等等。

“黑格尔教导我说,世界上唯一可怕的事情是僵化,是板结、垂的形态,唯一可喜的是这样的一种状况,即不仅个人而且人类社会通过战争而恢复青春,通过新的形势争取新生的权利。

科技的发展,时代的发展,新的技术和要求开始了和旧的技术和生活方式的厮。在这场战役中,汉嘉未能幸免于难。他那落后的机器,那悠哉悠哉的工作方式,那沉浸其中的艺术和思想享受,与新时代格格不入了。于是,大机器和机器人般的工人,在这场战争中胜利了。汉嘉被out出局,失业了。他再也不能享受从废物中寻找出人类思想珍珠的乐趣了,再也在工作时不能和古哲今圣进行思想碰撞,再也不能给别人挑选着梦寐以求的”瑰宝遗珠“了.....他的工作即将消失了,生活乐趣即将消失了,存在的意义也即将消失了......

在时代的面前,在那个人们不需要思想的年代,只需要利益和效率的年代,一切都是如此的如火如荼的展开。大工业的时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家在多挣钱,多享受的时代。外界是如此的热闹和喧嚣。但在这种喧嚣之中,汉嘉是如此的孤独。他是如此的格格不入。犹如迷途的羔羊,他迷失在这个时代,这个喧嚣中。他既理解这些先进的知识、技术和工人,但同时,他也明白了自己的”失败“和孤独。他不再适应这个社会了,不是因为他无法像他们一样工作。而是精神上他无法和他们一同看着”喧嚣“,内心却空洞无物。人控制机器,人也成为了机器,没有思想的机器。”依我看来这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向前迈进之后又都向后回归,恰似铁匠的风箱,也犹如我这台压力机,机槽里的一切都在绿色和红色电钮的作用下一会儿跳向前,一会儿又跳回来,唯独这样世界才没能瘸了一条腿“ 科技的物质的高速快速的向前发展进步,伴随着的是思想和精神上的退化。”仁慈的大自然创造了一种恐怖,在这种恐怖中一切安全感都已毁灭,它比痛苦更为强烈,在真理出现的时刻笼罩着你。” 在这样的时刻,在这个大家都被同化的时刻,汉嘉是清醒的。他在地下室废纸堆中学到的知识,让他“忽然眼前一亮,觉得自己在变得美好起来,因为在经历了所有这一切--在过于喧嚣的孤独中看到的一切,身体和灵魂所感受到的一切--之后,我还有足够的勇气使自己没有疯狂,我逐渐惊异地意识到我的工作把我抛进了一个广大无垠、威力无边的领域”。工作给了汉嘉安全感,存在感。他躲过了早期的“喧嚣”的洗礼。

但是,“天道不仁慈””生活也不仁慈“。他唯一的避风港,也被厮所惊扰了。那个最不起眼,最被人所鄙视的地下室的工作,也被席卷了,也被剥夺了。汉嘉曾经也尝试进入”那些机器人“的生活方式。但是,他不行。生活没有了乐趣,也就不成其为生活了。同化不得。最让他不能接受的是,他看到了人们对于知识,对于书籍的践踏,对于最高贵思想的鄙夷和漠视,甚至是毁灭。对于文明和内在的道德法则的毁灭,不仅无动于衷,而且还积极的主导其毁灭。汉嘉终于崩溃了。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安全感“、痛苦、无助和绝望。

于是,就像他残酷地用压力机毁灭的老鼠和老鼠窝,他曾经感叹”天道不仁慈,但也许有什么东西比这天道更为可贵,那就是同情和爱,对此我已经忘记了,忘记了“。他忘记了,他有警觉。但是,其他人,却彻底忘记了,也不想再记起。于是,汉嘉,最终选择了”progressus ad originem 也就是regressus ad futurum" , 遵循着老子的”诞生是退出,亡是进入“。他选择在他找到心灵安宁的压力机机槽上”被粉碎“被打包,释放出他的“精华”。

在外界的喧嚣声中,在地下室老伙计压力机的嘈杂的“喧嚣”生活中,成就自己的孤独......

汉嘉曾经在一种喧嚣声中,寻找到了自己的宁静,在他所热爱的工作的喧嚣声, 获得了自己的宁静。不论外界如何变化,不论天道如何的不仁慈,始终遵循着自己内在的道德准则。直到,外界剥夺了其最后的避风港。他仍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汉嘉如此,作者赫拉巴尔也何其不是如此呢?作者最终是在医院的高楼坠下身亡。是自还是意外,只有远逝的魂灵才知晓了。

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是如此的喧嚣,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理念,思想,思维,信仰,信念......还有轰隆隆的机器声,铿锵锵的金钱声,拍马溜须的夸耀声,惊天动地的枪炮声.......物质的,精神的,一股脑儿的妄图楔入每一个人的头脑和骨髓.......你是否孤独呢?是否能抵挡支撑起这份孤独呢?过于喧嚣的孤独,又能否守住内心最后的道德底线呢......

不要过于溺爱孩子的作文素材【六】

一个孩子,不忍看到蝴蝶在蛹中痛苦挣扎,便剪开蛹壳。不想,这只蝴蝶身躯臃肿,双翅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去。

蝴蝶必须在痛苦中挣扎,直至双翅强壮,方可破蛹高飞。人类不适当的爱,反成埋葬它的坟墓。蝴蝶如此,青少年又何尝不是这样?家长的溺爱,也恰似一把残酷的剪刀,只扼孩子,使他们永远无法腾飞。正如著名的诗人汪国真所言:“怕只怕,爱也是一种伤害。”溺爱成伤,历史上不乏先例。仲永5岁能诗,聪颖超群,却在父母及众人的赞扬和宠爱之下,最终“泯然众人矣”;赵武灵王对儿子放纵娇惯,最终被不孝之子活活饿;晋武帝纵宠儿子奢侈享受,其子继位后治国无方,西晋王朝走向亡。无论是仲永之“伤”,还是赵武灵王的“悲”或西晋王朝的“衰”,都是宠爱的恶果。“宠”,是宝盖下面的一条龙,这龙是无法腾飞的龙啊!

相反,对孩子严格要求,不但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还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王羲之年幼时,他的父亲便教他习字,要求甚严,结果王羲之终成百代书驿;曾国藩严整家规,教子有方,曾氏家族赫赫名扬;巴顿的父亲要求他每早苦读,造就了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须知这些家长并非不爱孩子,只因他们清楚,宠溺不是正确的爱,纵宠只会带来伤害。

可悲的是,当今的某些父母却不明白这个道理。孩子矫揉造作,说这是天真可爱;孩子挥霍浪费,说他将来准挣大钱;孩子口出狂言,说胸有大志;孩子要摘月亮,这些父母就可以去找梯子。殊不知,这样做只会使孩子独毒骄娇,自由放任,不懂长幼尊卑,缺乏集体观念。如此爱出来的“小皇帝”,将来只怕是误已、误家、误国的“昏君”!

家长爱孩子本无可非议。但这爱,不应是牢笼,不应是蜜罐,不应是保险箱,只应是孩子放纵时家长严厉的目光,孩子懒惰时家长频频的叮嘱,孩子犯错时家长谆谆的教诲。……因为只有这样,蛹中的蝴蝶才能飞起,稚气的少年才能成长;只这样,爱才不是一种伤害。

不要过于溺爱孩子的作文素材【七】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漫画的“忠实画迷”。漫画中那些幽默的画面,总是能让我捧腹大笑,这是我十分喜欢看漫画的原因之一,还有就是漫画中蕴含的道理。今天,我看了《父与子》这幅漫画,使我深有所触。

漫画的画面是这样的:一天,小东阴着脸回到了家,坐在做作业的桌子面前,正准备做家庭作业。小东的爸爸满脸笑脸地走到小东面前,亲切的说:“宝贝儿子,今天,还要我帮你做作业吗?”小东满怀怨气地对爸爸说:“不敢让你做了,昨天你把‘一顿饭’写成了‘一吨饭’。害得老师骂我是大饭桶!”“对不起,对不起啊,儿子,老爸不是故意的。”爸爸十分抱歉的说,“要不这样吧,今天我帮你做作业,如果我写错了字,我请你吃肯德基,怎么样?”“这还差不多,你慢慢做,我先去踢足球了!”小东说完就走出了家门。爸爸拿起笔,开始做了起来……。

不会吧?这不是真的吧?我看了好几遍,都还是不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图中的爸爸太溺爱孩子了,连做作业的事也给“包”了。图中的爸爸教育方法出现了严重的偏差。这样持续下去,小东会变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使小东变成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更别说做搏击长空的雄鹰了!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溺爱孩子的父母们也随处可见: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上街,看见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年幼的小弟弟。一位卖冰糖葫芦的叔叔走了过去,小弟弟看见了冰糖葫芦,便叫妈妈买,一开口便要4根。我想这位妈妈一定不会给他买,没想到这位妈妈毫不犹豫买了4根冰糖葫芦。我妈妈看了对我说了两个字:溺爱。

不要过于溺爱孩子的作文素材【八】

提到捷克文学,所有的人都会说出这个名字:米兰昆德拉。而昆德拉本人曾宣称:如若有人要为苏联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结束后的时代命名,他必得称之为赫拉巴尔时代。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这位20世纪下半叶捷克最伟大的作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题材直接影响了捷克文学的发展:他创造了捷克啤酒馆的神话,他把对这个世界边缘人的完美注视和倾听搬到自己的小说里,他坦然地把普通人的聊天与深邃的哲学思维糅合在一起,他用充满诗意的和善意的眼睛去透视灰暗的日常生活,发现底层珍珠的熠熠闪光,被称为“捷克文学的悲伤之王”。

孤独有很多种,唯独赫拉巴尔的这一种被称作是“过于喧嚣的”,《过于喧嚣的孤独》的情节非常简单,它讲述是废纸收购站打包工人汉嘉三十五年在废纸堆上与阅读为伴的故事,一个关于灵魂的事,一个被作者称为“love story”的故事。

三十五年来,汉嘉用一台打包压力机处理废纸。废纸中,从百科词典到艺术哲学无所不有,汉嘉肮脏的身上蹭满了文字。汉嘉说:“我读书的时候,实际上不是读而是把美丽的词句含在嘴里,嘬糖果似地嘬着……我喝酒是为了活跃思维,使我能更好地深入到一本书的心脏中去,我喝酒是为了让读到的书永远使我难以入眠……”为此,他从一筐筐废纸中淘拣出伊拉斯莫的《愚人颂》,也逐字地记录在那一叠叠被打成包的废纸中,那些奇异思想、阔大宏论、精妙比喻如何与污垢、垃圾、水、泥浆安稳地混居——“在这个世界上惟有我知道,哪个包里躺着——犹如在坟墓里——歌德、席勒,哪个包里躺着荷尔德林,哪个包里是尼采”……

就是这样一个卑微的废纸回收站的工人。却定时为教会图书馆和民族学教授免费赠送好书,更会为了将普鲁士王家图书馆精美藏书因成为战利品而将按照废纸价格:每公斤售价一外汇克朗装上火车卖给瑞士和奥地利而深感犯罪感。“那时候我已在内心找到了力量,使我目睹不幸而漠然处之,克制自己的感情,那时候我已开始懂得目睹破坏和不幸的景象有多么美……”

阅读、领悟、回忆和苍凉,汇集了争战的老鼠、疯狂的苍蝇,轰鸣的机器,造就了属于一个孤寡老人的“过于喧嚣的孤独”。对人类文明的珍惜,如此便有新一种表现方式:在每一个废纸包里放一本摊开的书,外层包裹名画复制品,连同免不了被同时挤压致的肮脏动物,成为一个方方正正的包裹。

这喧嚣是我们无法凭空想象的,这喧嚣正是无情的大自然创造的一种恐怖,“在这种恐怖中一切安全感都已毁灭,比痛苦更为强烈”, 一边是下水道里激战的鼠族,一边是梵高"向日葵"的明灯。到了最后,他亲眼看到年轻人和新型打包机器即将代替他的位置以及他和所有老式打包工人边处理废纸边看书的工作方式,年轻人练习将崭新的书籍扯下封皮,将书瓤扔给机器,看都不看一眼,他开始不断地重复说,“天道不仁慈”,书都被这些手扯得毛发倒竖。处理废纸变成没有人性的工作,这让汉嘉心痛不已。最终他失去了工作,以便让位给这些机械工作、高效率的`年轻人接替他的岗位和他的水压打包机。

他便将失去一切。你会看到一个人失去三十五年来的唯一的生存方式和喧嚣的孤独时,便是无以延续的结。他在微微的醉态中看到整个布拉格从外延、到自己所在的地点,全部被挤压,打成一个巨大的废物包裹。

若列举此书所谈到的著作和画作,毫无疑问是一个宏大的书单。这既使人产生反复阅读的,也令人倍感困顿,在这样的消费时代,仍然有大批的思想、真理被打包贱卖,我们是否能像汉嘉那样咀嚼出书本和人生的真谛?

也许是这样的暗示,或是不可避免的绝望,他真的将自己送往三十五年来朝夕相处的压力机器。他最终将自己也打成了包。作为他钟爱并熟悉的终结方式,安静迎接不仁慈的命运,把自己等同于哲学和名画,隐喻于最终的命运。

这确实是世界上最感人的love story。所以赫拉巴尔无比动情地说“我为这本书而活着,并为写它而推迟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