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德育美育作文结尾(德育美育的议论文)

德育美育作文结尾(德育美育的议论文)

更新时间:2023-12-28 17:28:39
德育美育作文结尾(德育美育的议论文)

德育美育作文结尾【一】

从应试教育转化成为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观念的一大转变。应怎样使这一转变经久地持续下去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结出更丰硕的果实,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探讨的问题。素质教育贯穿在所有的教育过程。而德、智、体、美、劳五育之中,审美教育的渗透力蛙强,它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在其它四育之中,影响且规定着其它四育及其功效。

那么,素质教育与美育是否有一定的联系呢?我们应该从美育这一命题出发,去探讨一下其中的关系。美育有狭义与广义两种说法。我国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认为:狭义的美育主要是指艺术教育。而广义的美育是指一个人在人生境界中所达到的最高水准,也就是关系到每个人怎样去追求和建立自己的人生观,不仅追求灵魂的完美,而且是超过这种完美的“天人合一”。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美育不仅是一种审美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人们思想情感、个体意识的再造。这一美育观的重新明确,高度地评价了美育的地位与作用,把美育从一般的、泛泛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提的层面中超拔出来,凸现出来,构成了一个宏观的图景,在这个图景中,我们可以看到素质教育所折射出的明晰的影了。从论域范围看,素质是人们特有的综合能力,是社会物质活动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因此,素质教育自然是一种社会化的物质活动。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素质教育是审美教育(美育)的物质基础,没有一定的素质教育就谈不上美育;而美育反作用于素质教育。这种关系决定着素质教育只有和生动活泼的美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完美的个性、高尚的人格,再加上德、智、体、劳教育,我们才会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我们的教育才能达到最高的目标。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到中国儒家的《乐记》、《礼记》,古代的先哲们早就注意到了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诗”“乐”的陶冶情性、塑造人格的特殊作用,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又一独出的建树。

然而,由于科学对教育的异化和当代“左”的教育思潮的影响。这一教育观念并没有健康地递传下去。目前,素质教育与美育脱节的根本症结在于:我们的一些同志还没有真正地理解美育的广大而又丰富的内涵,只限于对美育狭义的理解,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再者,没有充分地认识到素质教育与美育以及各种能力培养的联系,我们要深入地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就必须把美育贯穿在其中。

要想在教育实践中切实地把素质教育摆在首位,美育,是一个极好的切入口;重视审美教育的独特功能,可以把目前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改革向更深更广的层面......

德育美育作文结尾【二】

在老师的介绍下,我阅读了鲁洁、王逢贤教授主编的2002年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德育新论》一书。这本书介绍了道德教育与道德哲学、文化学与德育、德育与认知、道德与情感、德育的本质和面临的新挑战、德育的目标及其分类、德育过程理论、德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在书中,鲁洁教授提到德育是最具魅力的, 因为它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它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有肉的人,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它面对的是人心,而不是冷冰冰的理性。德育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

这个观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当今社会,我们过于追求形式,大量开展过于形式化的德育活动,如孝道、雷锋精神教育等,我们做到了教育,但真正起到的实质性作用却很少,因为大家都把孝道、雷锋精神当成课本知识进行记忆而已,并没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对此,鲁洁教授提出了生活德育论理论,倡导学校应该让学生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而不要过于追求形式。同时,在现代教育观念中仍存在的以成绩来评论一个学生的好坏现象,不可否认,分数从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学生理论学习的情况,但在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将德育、美育、体育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来迎合时代的发展和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德育过程中师生关系有平等性、目的性、示范性。师生关系是发挥教育者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没有师生之间的交往、接触,就谈不上师生人格、个性的相互碰撞,乃至影响、也就不存在教育者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渗透过程。

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达到和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是站在神圣讲台上的引路人,但是,更重要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培养的促进者,是学生的朋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关心、爱护、指导和帮助。作为老师首先要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要爱护和尊重每一位学生,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帮助每一个困难的学生树立信心。其次,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还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身教重于言教,对学生身心最深刻的影响莫过于教师自身素质的完善和提高。再次,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还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完善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最后,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必须从主体思维向关系思维转变,即倡导以对话为内在精神,从非对话时代走向对话时代。增进师生的交流、沟通和交往。

如今,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颁发,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将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认为教师首先应该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得以全面发展的人,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对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的榜样示范作用。其次,教师要以保持一颗爱心,以爱心看待学生,以爱心看待工作,以爱心看待生活。用感染、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最后,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包含的德育信息,特别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这门课的教学承担着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作用巨大。既然身为一个人民教师,我们就应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称号。

德育美育作文结尾【三】

《德育新论》中提到享用功能之教育价值,实施德育过程给受教育者带来的快乐、愉悦与幸福,并且十分强调这种快乐、愉悦与幸福的体验对进一步发展与完善青少年的道德品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可以归纳为:激发道德的需要与动机;道德认识转化为信念的中介;外在道德价值转化为内在德性的通道。

反思我国的道德教育,往往忽视引导受教育者去体验这种可能和应有的愉悦。把道德教育作为斗和批的痛苦折磨。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引导受教育者正确感受到道德是人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履行道德的责任与义务是一种生命的快乐,让受教育者个个都能成为享用文明幸福的人,也就成为德育的最终归宿了。

所感所悟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人道主义入门教育就是让孩子在精神上给别人以温暖的时候,自己也能从中感受快乐。正是这种快乐使孩子们在做完一件好事之后促使他们再去做第二、第三件,以此引导他们沿着道德发展的阶梯拾级而上。他深刻地指出:只有这种伴随道德行为而来的内心喜悦才能激发起真正的道德需要与动机。 就像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好动,课堂上不能静心倾听同学的发言,打断教师讲课,抄袭他人作业,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已有等等,在老师看来是不道德的,不允许的行为,在学生心目中却是完全合理的,并没有道德与否的问题。而老师遇到这种情况,更多地充当裁判、法 官的角色,自主去判定谁对谁错、谁应该接受批评或惩罚,而往往忽视了道德主体的内心体验,损伤了孩子的道德情感。

当学生为避免批评或惩罚所表 现出来的服从行为,并没有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只有他们树立了自觉道德意识,在没有任何外力情况下产生的道德行为才是良好的道德品质。 那么我们该如何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与动机,使其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呢?

1、适当的竞赛,激发学生道德行为的内需。

从生活事件着手,结合学习目标,分小组开展竞赛,道德行为达到一定效果给予集体奖励。例如:为小伙伴做一件好事竞赛,让低年级儿童在获奖内需激励之下,逐渐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2、间接组织学生活动,培养儿童道德意志。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语文课堂上,书本上有许多包含道理的文章,一次教学活动中《一分钟》这篇课文,讲述了晚一分钟起床而迟到十分钟的事,于是课堂后向学生提出,那平常我们起床时该怎样做?学生就此知道不能因为晚起一分钟而迟到的道理。这样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在明理的前提下,形成了自己的道德价值观,虽然是一次教学活动,但是促进了儿童道德行为的发展。

3、利用游戏培养儿童的道德行为。游戏是一种自然规律支配的偶然性活动。它既有偶然性的元素,又有必然性的元素,因此成人喜欢,儿童也喜欢。我就利用游戏的特征,丰富道德教育于游戏活动,促进儿童道德品质的不断提高。例如:棋类游戏学生是最喜欢的,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棋类比赛,在游戏活动中让学生知道游戏规则的重要性,养成服从裁判、不损害对方、公平竞争等诚信的道德行为,从而加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关注他人的感受,培养一种人性化道德情操。

小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发展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道德教育要让人们从青少年时期起,每天都能从这个源泉中不断汲取新的力量。

德育美育作文结尾【四】

你好!我们生活在凤凰小学这个性知识的殿堂里,都非常快乐。但是,我发现了学校还有不足的地方:同学们上厕所洗完手后没有关掉水龙头,白花花的水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流走,非常浪费,我们都知道地球上能喝的水非常少,而他们却这样浪费……也许他们是因为开水龙头的.时候发现停水了,而忘记关了;也有可能他们认为是用的公家的水,不用花自家的钱,所以懒得去关……这等等原因都是因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差所造成的浪费,如果还不改掉乱用水的坏习惯,世界上的水资源就会急速枯竭,大家应该都知道如果世界上没有了水会是什么后果吧!我在此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在每个班级公布维修水龙头工人的电话号码。

2.在全校发出倡议书,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3.派大队干部在各个楼层巡视,发现波坏环保的人进行扣分处罚(按范的错误大小进行处罚。

4.多举办一些关于争当环保小卫士之类的活动。

5.通过广播或多种途径宣传环保知识。

为了做到一个真正的环保绿色学校,请你们采纳我的建议吧。

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德育美育作文结尾【五】

??德学堂观后感 300字

上周,我们利用午自习的`时间上了一节道德教育课。

前一天,老师发给我们一张纸条,老师说要把它们背下来,至今,有一句话使我记忆犹新,这句话是:“被人关爱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所以我们一定要关爱他人,帮助他人。随着主持人那声如洪钟的声音请上来了两位互助的同学,他们俩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也让我想到了一句口号:我们要做具有国际素养的新一代少年,学校开展高效课堂很久了,这不但让我增长了知识,又可以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受,不一会儿,道德学堂结束了。

通过这次道德学堂的教育,使我深深地到,我要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比如有一位老奶奶过马路,有许多车辆车来车往,我如果看见,就会搀扶老奶奶过马路,老奶奶对我说一声谢谢或对我微笑,我心里就会温暖许多许多。雷锋叔叔说过这样一句话:“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所以我们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在生活和学习中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德育美育作文结尾【六】

周二下午,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欢聚在学校报告厅,观看了《中华德育故事》教育片。这次活动印象深刻,让我知道了“大禹克俭”、“姜肱大被”、“刘宠钱清”、“孝基还财”、“彦光易俗”、“赵孝争”六个中华经典道德故事,是一次丰盛的

其中“孝基还财”的故事告诉我:为人应该廉洁自爱,非己之财莫贪;让人敬重的是你的品德,而不是你多么有钱财;我们做人要心存善念,要有包容他人的心,还要给予别人改过自新的机会,这样帮助他人,别人才会有改变的可能。在学习、生活中也一样,不管哪位同学做了错事或遇到了困难,我们都要伸出援手去帮助他,让他改过的同时走出困境。

最令我感动的是“大禹克俭”的故事了。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多么难能可贵!家中有妻子在苦苦守候,还有大禹从来没抱过的新生孩子,每次他路过时,听到孩子的哭声,他怎么不想去看一眼?又怎么会不想家呢?可是,大禹为了天下老百姓能早日摆脱水患,过上幸福的日子,他宁可舍下自己的小家,整整十三年,露宿在外,与众人一起不分白天黑夜付出着,那种大公无私的'

希望学校能让我们多接受这样的道德教育,使我们懂得更多的做人的道理,更好的分清生活中的真善美,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德育美育作文结尾【七】

蔡元培说:“美育之目的在于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然而,网络“污文化”在网络媒体的推动下,可谓“甚嚣尘上”,大有代替主流媒体的趋势。这样粗糙怪异的文化不断刷新着国人对美的认知,冲击着青少年尚不成熟的三观,使得中华文化的美好高洁被侵染,让人们不知“何为美”。故此,唯有加大美育的培养灌溉,才能成就个人之福,国家之幸。

加强美育培养是个人之福。人民日报发表时评,大声疾呼:“美育是一种刚需,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更加幸福。”拥有审美能力,就拥有了发现美的眼睛,就能够善于在苦难的`生活中找到美,从而制造美,然后让自己即使在地狱中也能笑出声来,在苦难中也能开出花来。正如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个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引来了评审们的好奇,“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同样的破损,不同的角度得出不一样的答案,哪种答案更让人有幸福感?结果应该是不言而喻的。由此可见,倘若一个人的心灵和境界没有受到美的熏陶和启示,没有保留住一片审美的心灵的净土,任何美的种子播下,也不会生根发芽,也就不可能具备成就大学问和大事业的胸襟和气象。因此,个人的成绩系于美育培养之上。

加强美育培养是国家之福。中华传统文化中,高山流水是伯牙子期的阳春白雪的音律之美;《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精妙绝伦的书法之美;秦腔梆子是黄土地人民的下里巴人的独特之美。美是一种享受,一种修行,虽说美的种类有千千万万,然美绝不能堕于低俗、下流,美决然不能成为恶俗文化的代名词。“污”文化的流行,折射出的恰恰就是现如今美育培养的缺位,这些低俗的审美观大行其道时,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品德修养,更会在向国外展示形象的时候,拉低国人的素质,抹黑大国形象。冯骥才的感叹:“中华民族的审美,现在是低谷,充满了乱象。”因此,对于美育的培养和灌溉,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唯有加强美育培养,才能使国家形象高大伟岸。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要加强美育培养,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做下去。美是一片沃土,只有勤加耕耘、施肥、浇水,才能使这片土壤更加肥沃,才能让美育出更加高尚的品德修养,才能成就个人之福,才能撑起国家之幸。

美育的作文素材有什么?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