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有关美丽心灵的高中作文(有关梦想的优秀作文高中)

有关美丽心灵的高中作文(有关梦想的优秀作文高中)

更新时间:2024-01-06 06:10:50
有关美丽心灵的高中作文(有关梦想的优秀作文高中)

有关美丽心灵的高中作文【一】

我们很难想象没有玫瑰绽放的夏日,将失去怎样的芬芳;没有梦想展翅的蓝天,将如何单调乏味;没有艺术滋养的心灵又怎能与平庸的世俗抗衡?

杨澜的“阳光下成长”项目的设置,使得我们城市中最缺少阳光普照的农民工子女感受到了艺术的阳光,有的孩子能学有所成,甚至从此改变了人生。我认为这是为人母的杨澜对“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爱的所作出的最好诠释。我无法认同“农民工子女就只应该掌握实用技能”的论调,正如我也不认为蓝翔职业技术学校就未必走不出诗人和艺术家。

艺术有门槛么?追求美,欣赏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远古时代当人类还在与野兽争夺生存空间时,便学会了用、音乐、舞蹈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小区的院子里有一棵桂花树,每到秋天,恬淡的香味萦绕不去。年幼的女儿说:“桂花 的香味让我想起了去年这时候的情景;就算过很久,等我长大后,我每次闻到桂花香,我也会想到今天,想到妈妈的样子。”童年敏感细腻的诗心或许终有一天会在钢筋水泥的现实中逐渐磨砺得坚硬粗糙,而对艺术和美的追求会帮助我们对抗令人无奈的现实,让我们的心灵保留一份柔软和美好。而只会用所谓的“实用技能”去“讨生活”的人生简直就不值一过。推己及人,我何尝不愿意让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拥有艺术带来的美好人生?感谢杨澜做到了这些!

生活境遇是我们远离艺术的理由么?恰好相反,物质富足时,艺术或许只是生活的调剂品,而当我们遭遇不幸时,艺术却是我们灵魂赖以保全港湾。仍然记得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影片《钢琴家》带来的心灵震撼。这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讲述了二战期间犹太钢琴家瓦拉迪斯劳经历亲人离世,目睹纳粹摧毁无数家园,如何里逃生的故事。电影中瘦削的钢琴家在战争的硝烟和废墟中彷徨的身影连同始终回响着钢琴大提琴的演奏深深的打动着我。是的,音乐给了主人公活下去的力量,为他保留了生命的最后尊严。同理,和平年代,倘若我们有能力让条件不太好的孩子多一点学习艺术的机会,又怎能拒绝这份善意?(杨澜的做法指指点点的人,我只想说,你行你来。

人的一生可能会面对许多无法预料也无力改变的事,但经由艺术构建起来的富足心灵和健全人格将是我们在逆境中抵抗不幸,在顺境不至沉沦的一道屏障。

当然,不能否认生活的压力有时候会大于生命的尊严,当我们吃不饱穿不暖时遑论艺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即使面对的是一地鸡毛,我仍然愿意我的孩子保留一些诗心,一份诗意。

生活不会永远苟且,当我们给这些充满着渴望的眼睛打开一扇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窗户,我相信他们的成长会更加从容而充满阳光。

杨澜正是因为懂得,因为拥有一颗被艺术滋养过的美丽心灵,才会回馈社会,又用艺术来引导这些孩子;而我相信,她将收获的远不只孩子们的成就,更会收获到许许多多跟她一样美丽的心灵!

有关美丽心灵的高中作文【二】

心灵,有美丽的,有丑陋的。可我们是否知道,我们的心灵,都曾美丽过。

以前我认为,最美丽的心灵无非就是善良的,有同情心的。可是后来我慢慢发现,其实每个人的心灵,都曾是最美丽的,可是渐渐的,渐渐的失去了。

最美丽的心灵,是天真的,是纯洁的,是有同情心的,是简单的,是乐于助人的,这些我们都曾拥有过,可谁又保留住了那时刻呢?

是在小时候,小小的我们天真无邪,透明的像一张白纸。可是不知何时起,我们不再像从前。曾经是一群无邪、无猜的伙伴,曾经一起走在成长的道路上,但是有人中途退出;有人中立观望;有人继续前行。很多人都变了,并不是变得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只是我们变得不再像以前一样那么透明,那么简单,曾经活泼的人变得沉默;曾经沉默的人学会了强颜欢笑。

心灵的变化,是时间带来的。

春去秋来的时间会使花凋落,心灵亦如此,我望着那些最美丽的花凋落,一片,一片,归于尘埃。

那最美丽的心灵也不复存在。

孩童时的心灵虽是最美丽的,亦是最容易受伤害的。人们不会永远停留在那一刻,只为了生存,为了更好地生活。

最美丽的心灵我们都曾拥有过,可没有人能保留住那短暂的一刻。

有关美丽心灵的高中作文【三】

(一)

《美丽心灵》是天才约翰—纳什教授的传奇故事,主要讲述生性怪癖的纳什拒绝与同学、周边的人交往,而把所有精力都投注在数学研究上,尽管同学们的嘲笑和欺凌以及导师的失望使他无比痛苦和自卑,但他并未放弃心中的理想,孜孜不倦地研究数学。他经常说:“一定要做出点成绩来!”,但由于对研究过于深入,而情感世界又过于贫乏,种种原因导致最后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面对这个曾经击毁了许多人的挑战,纳什在深爱着妻子艾丽西亚的相助下,顽强抗争,经过努力他终于战胜了这个不幸,并与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学奖。

看完这部电影,它令我最为叹服的地方不是片中惊心动魄的或感人至深的情节,而是编剧的创作思路。该编剧不落窠臼,打破普通影片那种戏外人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蒙在鼓里的只是戏中人物,体现观众的聪明才智,角色的无知的传统创作思路,片中情节发展与所有人的人生一样,以未知的方式来演绎,不管是身在其中的角色还是旁观的我们,没有到最后都不知道事情的发生,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地发展,丝毫没有欺骗观众,直到真相大白那一刻,我们才恍然大悟。作为观众当我知道被编剧彻底欺骗后,一点都没有失落哀怨,反而被他高超的戏弄观众的技术深深折服。两个小时的电影,我简直就是跟着主人公纳什一起精神病,觉得一切都那么正常和理所当然,以致于一直都没有发现问题的存在。当罗深医生说纳什得了妄想症并强压他上车时,我十分不相信这事情,并深切同情纳什,因为我认为一定是医生判断错误,纳什被认为是精神病只是因为他做地下工作,他沉迷于破解密码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而且那个室友就是出卖他的人。直到他的妻子找到纳什投放在废楼里的邮箱里的所有未开封的所谓加密邮件和纳什挖着手臂试图寻找植入其中的铅管而未得后,我才肯定他的病。我只能叹服编剧对人物性格了解的透彻,他的才智骗过了我们这批观众雪亮的眼睛。其实有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足够聪明,自认明白一切,却不知道自己已被别人蒙骗,被人玩弄于手掌之中。片中还反映:事出必有因,任何事的发生都有其内在的根源,疾病当然也不例外。纳什患上妄想症于他的处境密切相关。他孤独寂寞,害怕失败并渴望得到认可、支持和鼓励他的人,于是他幻想出室友查尔斯,这是纳什不善交际,有渴望与人分享内心想法的需要。美苏冷战时期,纳什成功破解了敌方的密码,为国防做出了贡献,此后,他渴望成功,希望报效祖国,于是他有幻想出国防官员——威廉—伯切尔,为了完成威廉交给他的任务,他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破解密码。他对女性情感一无所知,于是在他与艾丽西亚相爱后,他又妄想出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玛西,这说明他前意识里渴望了解女性。由此可见,纳什的幻想内容与他的个人需要和切身利益等存在必然联系。

看完该片,我还认识到一点:别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导师的失望和同学的嘲笑都没有使纳什对自己的事业失掉信心,最后他研究出伟大的平衡理论;最终他又因为不害怕别人的嘲笑和愚弄得以康复,靠自己的意志力和妻子的爱以及朋友的支持使幻想中的人在也左右不了他的思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嘲笑去吧。

1994年,纳什得到普林斯顿的大学教师的钢笔,代表了人们对他一生成就的肯定与赞赏,并与那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经学奖,在获奖演讲中,他说:“我一直 相信数字,不管是方程式或是逻辑学都引导我们去思考,但经过终生的追求,我问自己逻辑到底是什么,谁去决定原由,我的探索……让我从形而下到形而上,最后得了妄想症,就这样来回走了一趟,在事业上我我有了最重大的突破,在生命中我也找到了最重要的人,只在这神秘的爱情方程式中,才能找到逻辑或原由来,今晚我能站在这里全是你的功劳,你是我成功的因素,也是唯一的因素,谢谢你!”,这些话,也许是对他这一生最好的概括。

纳什的一生有坎坷、有苦痛也有幸福与成功,而且他是经历苦难,顽强拼搏后才取得成功的,我想,这种人生才是我应该追求的,因为只有这种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

有关美丽心灵的高中作文【四】

雪像吹落的花瓣那样飘了下来。落在屋顶上,落在树木上,也落在大河上,到处是一片银白色的世界。

早晨,我上街买东西。哗——哗——哗,我向着声音望去,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高高的,瘦瘦的,拿着扫帚,慢慢地向前移着。是他,一个我天天看见的年迈的'清洁工。他还是那么早,还是老样子,一步一步的扫着这条马路。

我特意路过他的身旁,一双慈祥和善的眼睛,一张苍老、布满皱纹、饱经风霜的脸。此时,他正在专注地扫着雪,是那样的精心,是那样的认真。他先把扫成一堆一堆的,再一堆一堆的撮起来,然后再脚步蹒跚倒进垃圾堆去。

突然,他注意到不远的地方,原来下水道被堵塞了。他快步走过去,用他那双干枯,像灰树皮一样的手把雪一点一点抠出来,直到通了为止,这时他的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然而,他的手已被冻得通红。他没有在意,仿佛已经习以为常了。又接着向前扫去,高大的身影很快消失了,他的身后留下了一条干净宽敞的马路。

雪,洁白无暇,而那白发苍苍的老清洁工的心灵比雪还要纯洁,还要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