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写作文(阅读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作文)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写作文(阅读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1 17:36:53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写作文(阅读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作文)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写作文【一】

(一)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1、各种造型优美的桥,给人以方便。

各种造型优美的桥,装点着乡村和城市,给人以美的享受。

2、抢在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红四团连夜向泸定桥奔去。

3、泸定桥的木板被敌人抽调了。红四团的战士仍冲到了桥对面。

4、人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一个好人的心能容得下全世界的人。

5、()不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失去了也不珍惜。

6、一个人()不能从小事做起,()不能实现大的愿望。

7、()多读书,读好书,()能和书交朋友。

(二)把句子写具体:

1、老师走进教室。2、铃声响着。3、我把鱼钩摘下来。

4、水面泛起波纹。5、雪下了一夜。

6、妇女手里攥着麦穗。

7、大家表演节目。

(三)按要求改写句子:

1、此人连小事都不愿意做,怎么能做成大事呢?(换一种说法,但意思不变)

我们从集邮中得到的好处,难道抵偿不了我们付出的代价吗?

翻开精美的集邮册,难道我能不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吗?

古代精美的青铜器哪一样不是我们祖先劳动的硕果?

我哪里会花心思去清扫一件小小的屋子呢?

2、三颗纽扣看到一片青翠的大草地。(改为打比方的句子)

3、太阳一出来,大地上的雾全散了。(改为拟人句)

柳树被风吹动。(拟人句)

4、那欢乐的叫喊声、嬉闹声,把树枝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

改为“”被字句

5、周围风雨大作,闪电划破了像铅块似的漆黑的天空。

这句话把比作

……像……似的……

6、三个妇女正在收割后的麦田里捡拾麦穗。

缩句:

人们终于登上了千百年来心驰神往的月球。

缩句:

窗前的`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面目清秀的盲姑娘。

缩句:

7、雨点从天而降。(改成夸张句)

8、我们经常在教室里讨论数学题。(改变词序,意思不变)

9、胜利属于这样的军队。(改成反问句)

10、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薄云,照在海面上。(改成比喻句)

一棵棵榕树,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向我们飞过来。

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可爱的小女孩不是我的好朋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谁进入岭中,看到那数不清的青松白桦,怎能不马上向四周望一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1、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主人叫凡卡。凡卡摇摇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___句

(2、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他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按要求写句子(4分

1.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l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下面的宇词组成两句意思不同的话。

话他说的对不完全

(l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按要求写句子。

①妈妈对我说:“我想看看你洗的衣服干净不干净。”(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场电影我一定去看。(改为双重否定句,不改变原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用“置之不理”造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用“蜡烛”造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用感叹号表达的句子

1、我请你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幅画很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那个法国女孩的心愿既美好又纯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蒙得很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颗种子的力量有这么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改句

1、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反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断绝通讯联系。

反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反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肯定句

1、如果现在的人看见月缺花残还要下泪,那不能不说他是个糊涂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一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怎会不去看一看金字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暗暗叮嘱自己,这两天非要给他们姐弟俩买到两张电影票不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把下列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1、我请马老师。马老师讲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渔夫叫桑娜。桑娜去抱西蒙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板娘叫我。我收拾一条鱼。

________转载自百分网,请保留此标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选举他。他当少先队员代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妈妈买补品。补品送给奶奶。

一、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写作文【二】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初中生阅读记叙文的要求是: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式样。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近年来全国各地记叙文阅读的中考试题,都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其特点是:

(1)阅读材料均来自于课外,不仅注意记叙文类型的多样化,而且注重文章的审美意趣、价值取向,且篇幅短小精悍。如2000年的《访兰》、2003年的《聘任》2005年的《白苍鹭》、2006年的《我看见了一条河》,其中有散文、有小说。

(2)主观类试题及开放性试题的比例逐渐加大,适当考查知识积累,侧重考察学生的理解及感悟、表达等能力,突出学生个性化体验。

(3)题型更加灵活。尤其是开放类试题,包括评说、感悟、联想与想象、仿写、比较、探究、赏析等。

主要考点有:

1.对文章的整体感知。

(1)了解记叙文的分类。

(2)把握记叙的要素。

(3)明确记叙的顺序。

(4)注意记叙的人称。

(5)概括文章的内容或中心。

(6)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结构及线索。

(7)分析人物形象。

(8)把握材料的详略。

(9)从宏观上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2.体会文章中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3.判断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4.分析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1)人物描写的作用

(2)景物描写的作用。

(3)抒情及议论的作用。

(4)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

5.体会、赏析文章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

6.能对文中的词、句的选择、替换、增删、换位等进行比较、辨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7.体会文章的审美意趣及价值取向等。

8.阅读感悟或从文中获得的启示。

9.对文章某一方面的内容等做出评价。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写作文【三】

2.老师带病坚持工作,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我们不会忘记。(改为反问

2. 汽车在奔驰。(扩句

4.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刻苦学习。(改为反问句

5.我不会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改为反问句

6.你来了。你别走。(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7.战士们消灭了全部敌人。(改为被字句

8.十五的亮很圆。(写成比喻

9.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缩写

10.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缩写

11.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缩写

12.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缩写

13.小路穿过树林。(扩写

14.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不够多么?(改为陈述句

15.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改为陈述句

16.蓝色的天空飘着一块块红绸般的浮云。(缩写

17.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缩写

18.那奔驰的列车是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改为反问句

19.少先队员要用雷锋精神鞭策自己。(改为反问句

20.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是这种精神。(改为反问句

21.竹子的品格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改为反问句

22.百灵鸟在树上叫。(写成拟人

23.这花真香。(写成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