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关于送别场面的作文共9篇(具体描写一个送别的场面作文)

关于送别场面的作文共9篇(具体描写一个送别的场面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02 01:12:16
关于送别场面的作文共9篇(具体描写一个送别的场面作文)

关于送别场面的作文共9篇【一】

星期六,我和伙伴们在家门口的空地上进行一场踢毽子的比赛,我们分别分成两队,比谁踢得多就获胜。

我队圆圆先踢,只见她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夹着毽子,然后向上一抛,漂亮的毽子飞到空中,一会儿就又落了下来,圆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曲腿,稳稳地接住了毽子。毽子那条粗大的辫子左右摆动,好像一位小姑娘,正欢快地舞蹈。忽然吹来一阵风,险情出现了。毽子被风吹到了墙壁上,我们都为她捏了一把汗,就在那千钧一发的一刹那,圆圆面不改色地向前迈了一大步,机灵地把毽子救了回来,毽子又像一个听话的孩子,乖乖地回到了她的脚上。

接着,对方表姐上阵了。只见表姐掂了掂毽子,向上一扔,毽子像小鸟一样飞上去,又稳稳地落在了表姐的脚上。一个、两个……她越踢越多,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上下翻飞的毽子,毽子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在表姐的身前身后蹦来蹦去,不停地上下飞舞,就像一朵盛开的菊花,又如同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表姐像只轻盈的燕子,时而转向这边,时而转向那边,身体紧紧地跟着毽子,眼睛始终跟着毽子灵活地转动着。表姐的毽子几次差点没接住,淡定的她都能将它“转危为安”,两次把毽子救了起来。当表姐踢到三十个以后,高兴地笑了。可正当她得意时,毽子被踢到了水池边,表姐想去救,可惜为时已晚。

终于,轮到我了,我拿起毽子向上一扔,毽子像一位跳水运动员一样在空中翻了个跟斗,又像降落伞一样轻轻落下来,我仿佛觉得自己好像是个魔术师,毽子就像被磁铁吸住了,乖乖地跟着我的脚,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地与脚伴舞。那毽子一踢起来上下飞舞就像一朵花瓣纤细的秋菊在飞舞,又好像一只长着长尾巴的小松鼠在跳跃。踢到精彩时,它简直像流星,我好像听到了它的心跳,它与我配合默契。正当我数到二十时,自以为已经踢了挺多,便得意洋洋,突然脚一滑,身子一晃,踢了个空。

这样轮回战,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玩得非常尽兴,输赢已不重要了……

毽子,简直是个小生灵!它快乐我们的心,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不仅能加强手脚的协调能力,还能强身健体,真是一举三得!

关于送别场面的作文共9篇【二】

我想去楚地,看看不一样的风景。拜别父母,背上行囊,乘着小舟,顺着长江水而下。

两岸怪石嶙峋,黄石碧岩,高与天齐,细细的山尖仿佛随时都会坠落下来,山谷中那一堆堆被春雨洗涤得碧绿的藤蔓,从上而下直浸入江心。江坡上绿茸茸的草地似轻柔的摇篮托着两岸的群山峻岭。江面汹涌澎湃,水花四溅,江涛随着山峦激荡,山影水影,日光水光,交织一片,气势雄伟,我还未来得及细看,舟已似离箭一样飞速向前。

行舟百余里,水面逐渐平缓,松开抓紧船栏的双手,环视四周,却发觉仅仅片刻已行过万里到达了长江中游,青山逐渐清失了,眼前是一望无垠的原野,远眺不远处的小山坡上,安卧着一片小村庄,袅袅炊烟扶摇直上,正如陶渊明笔下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舟缓缓前行,只见河堤上孩子们放着五彩缤纷的纸鸢,尽情的撒着欢;大人们站在家门口翘首张望,大概是期盼着孩子们早点归家吧。我看着这静静的江水,突然潸然泪下。

夕阳挥洒完最后一缕光芒,便退身隐居于深山之后,月亮撕开浓厚的黑云,露出她那皎洁的脸庞,银光四射,如未打磨的明镜一般,朦朦胧胧,呼之欲出,两岸的平原也被渲染得如玉似锦,满天的星辰顿时也黯然失色。忽然四周一片昏暗,仰望空中,云海波动升降起伏变化无常,时而似蛟龙戏珠,盘旋飞舞;时而如九尾仙凤,直冲九天;时而像银花玉枝,瑰丽妩媚。正值兴头,不知何处袭来一阵劲风,卷着点点黄沙刺入我的眼睛,我揉揉眼,再看,周围又一片通亮,云海消失得无影无踪,一切都亦真亦幻。

在月色的照耀下,我躺在行舟的怀抱,任凭江水送我前行。雨点轻柔地打落在我的脸上,凉凉的,我睁开双眼,平静的江面上,只有我的一叶小舟,低头轻抚水面,望着水面上的孤影,我知道我已经离开家乡了……

关于送别场面的作文共9篇【三】

例如: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改诗:是谁丰富了湛蓝的天空?又无情地飘离?是谁装点了苍白的大地?却是路上带寒的秋菊?风,肆意狂乱了思绪?碎片也由南飞的大雁携去?看得林中霜叶也悄然醉了?哪是霜叶自醉?是染上了离人红泪。

改诗无疑很优秀,是创新的最好诠释。原曲前一句是具有深秋特征的四种景物的直接罗列,后一句设问点题,情景交融,含蓄而深沉。改诗则活用原诗意象,加入更多神奇的联想、想像,突破了原曲意象,丰富了原曲意境:云彩在无情地飘离,化静为动、化含蓄为显露;大地变得苍白,由带寒的秋菊装点;西风可以肆意吹碎离愁别绪,而被吹散的离愁的碎片正被南飞的大雁携去;林中红叶看了这一切,如痴如醉。这些意象想像新奇,情感表达热烈而真挚。而且承载这一切的诗歌语言及表现手法也极具现代诗的风采。

再如: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梦也难寻觅?

改诗:转眼间已是酒杯横睡?马蹄声重重地踏在我的心上?载着我的留恋相背而行?落日也随他而去?怎知他今宵酒醒何处?我在梦里寻他?可怎能寻觅?

改诗运用联想、想像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巧妙地改变了原曲意象。原曲只有车马,改诗则马蹄声重重地踏在我的心上,简练而形象,真是离愁渐远渐无穷;原曲杯盘狼藉,改诗酒杯横睡,更具愁绪、更具人情;原曲有落日,改诗则落日也随他而去,夕阳的落下竟是随着张生的离去,可谓精彩之笔。

优秀的改写必须凭借卓越的联想力、想像力,才能够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缘于原诗又脱于原诗,创新意象、丰富意境。而在改写过程中,借助修辞手法可以较容易地把古诗变成符合现代审美情结、极具表现力的现代诗。

比如: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

改诗:青山你为何挡住去路?是在挽留谁呢?苍翠的.树林呀?你为何如此憔悴?傍晚的云气为何要急于挥洒你的身影?小道伴着落日沉静?秋风抚过农田?偶尔听见马蹄声飞扬?将离去的车儿定格。

原曲语言极尽华美,氛围十分忧伤。改诗则通过连用四个疑问,组成排比,加上拟人的修辞手法,意象鲜活,情感直露、热情。其中把疏林改为憔悴,夕阳古道无人语改为小道伴着落日沉静最为优美。

再如,[收尾]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

改诗:层层的山峦中,响彻云霄的鞭声响起,将那夕阳也击打破碎?

无论如何,在残阳里闪现了一下又随即隐没在群山暮霭中的张生的鞭声,是很难被莺莺听见的,更不可能击碎夕阳,但运用超现实的夸张却将莺莺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鞭声扩大了千万倍,是莺莺极目远望、心力交瘁的形象外化。

关于送别场面的作文共9篇【四】

送别,诗中的送别看上去很简单,几句话就带过了,也许有人觉得,“送别”并不是很痛苦;而细细体会就会感到那样依依不舍。

中间一段“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似乎表现诗人,实在是太重这份情谊。天涯海角,在哪我们都是一辈子的友人。遥望现在,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朋友,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他们终究会离开,如果你住在那段时光里定会觉得心中空落落,一时一刻都不想大笑,因为朋友之间的情谊太重了,太重了,就像烙铁一样深深的,被印在了心中。

就让这首诗,见证朋友之间的友谊,见证朋友世纪的友谊,见证朋友千代万代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