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小作文秋月(秋月作文四年级300字)

小作文秋月(秋月作文四年级300字)

更新时间:2024-06-02 21:41:36
小作文秋月(秋月作文四年级300字)

小作文秋月【一】

是你在低泣么?那声声抽泣,如水凉夜,一点一点浸入我的心中。你的脸不再美貌如昔,眉角是岁月的吻痕,是否,使在那怀恋昔日的种种?王孙公子芳树下,一朝病卧,再无相识。

仰或你只是略有姿色的宫女,在这美人如云,粉黛三千的地方,只如那秋草一般,进时十六今六十,只是在那月的阴晴圆缺里送走自己的生命?

然而无论如何都已不再重要。

重要的,只是这肃秋色中的那轮秋月,凝着那一院霜色,再化作眼泪,滴上琴弦。

琵琶幺弦嘶哑,多少凄楚与悲剧都在那音乐里淹没了,而你,不过是其中之一。

你们是被关在笼里的鸟儿,在众多华丽的霓裳中被淹没,独自在角落抖动着那褪色的羽毛。那片天空和那抹如霜皓月,被铁笼划成了碎片。少年时绯色的梦,到在这枯黄的秋色里被碾转粉粹。

你独坐在那月下,素手调好琴弦,素手抚过,那音便如珠倾。你被你所有的不幸与凄楚,都寄与这把琵琶,连同着,那个已经遥不可及的梦。那长长的睫毛下,一滴滴翡翠最落,然而落的是泪,你心中却是在滴呀。。那一道朱漆的宫墙,拦住了多少女子的幸福与幻想,它硬生生的将昔日的种种切断,带着肉模糊,从此,便是一条不归路。

然而,即使出得了那宫墙,难道就幸福可吗?就离开了这囚笼,这天地间,又哪里是归路?不过是,从这张网,跳进了那张网。在这混浊乱世里,女子的命运,只若那无根浮萍一般罢了。你想飞向自己梦里那片天空,然而现实却冷冷地将你暴露在一片混浊喧哗里。

你说你羡慕褒姒,即使那爱情建立在怎个国家的动乱上,然而那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博美人一笑,那样的的爱情,谁不羡慕。

可是,,你既没有褒姒的.美貌,他,也不会有幽王的痴情。

你们,只是这渺渺世界中的一颗尘埃。被你随手捡起,随手丢弃。

你说你仰慕昭君,那个不甘在重重宫闱中仰望爱情与自由的女子,一个人嫁到那大漠黄沙之中,去寻找自己的幸福与天空。

可是,你可曾听懂了一曲琵琶里的黯然伤神?

晨曦的光一点一点撕碎了夜的面纱,望着那一轮逝去的秋月,琵琶发出最后一声呻吟,然后那弦,齐齐断了,只在你修长的手指上留下一抹痕,证明它,曾经来过。

小作文秋月【二】

吃了晚饭,信步走下楼,一股馥郁的香味扑鼻而来,张开双臂,做一个深呼吸,顿觉全身通泰,心旷神怡。呵,原来桂花正在“闹秋”!

路灯不太亮,远远望去,一棵棵桂树在忽明忽暗的光线中呈现出千篇一律的墨黑,无法判定香味来自于哪一棵桂树,哪一个枝条。停下脚步,抬起头,就会发现茂盛的叶子下挤挤挨挨地躲着米黄色的细细柔柔的小花,密匝匝,粉嘟嘟,像成千上万个相约下凡的精灵,在深秋的某一个夜晚,一同奏响了这个季节最动听的旋律。

桂树下,几辆小车静静地卧着,车头、车顶和车尾不经意地点缀着一层米黄,或疏或密,或浓或淡,像写意派画家逸笔草草的文人画。

桂花!车上居然落满了桂花!秋风无意间制造的这份“诗意”让我惊喜不已。伸开五指,朝车头的缝隙处轻轻一撮,就掬起一掌心的花骨朵,掬起了满怀的金色的憧憬。小小的花触动了我坚硬外壳下柔软的内心,我刹时有了一种莫明的激动。

月亮不知什么时候从云层里钻了出来,大片大片白云像棉絮堆着,像莲花开着,漫延了大半个天空。月华如水。柔和的光辉从高楼和树木的空隙间漏下来,撩拨起无限的心事。“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到村口……”这首曾在八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明快亮丽、富有乡土气息的民歌,后来被《城里的月光》所代替。“每颗心上某一个地方,总有个记忆挥不散。每个深夜某一个地方,总有着最深的思量……”许美静舒缓优美的歌声带着些许颓废和忧伤,暗合了当代人心灵彷徨的心境,因而倍受中青年阶层特别是“客居”在城里的“农村人”的欢迎。

而我这个“客居”在城里的“农村人”有多久没有留意“城里的月光”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自从乡下来到了城里,便日复一日地奔波着、焦虑着,为了所谓的“理想和信念”,也为了内心深处农村人的那点虚荣和自尊,在布满暗礁的河流里拼命地游弋,艰难地坚持着自己,也艰难地改变着自己。那些“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之类的感慨和幽思已随着时间的流水渐行渐远,留下的只是一些清晰而又模糊的意象。

少年的月亮是悬挂在头顶的一盏灯,绚烂着缤纷的理想。很多个“云破月来花弄影”的晚上,我独自漫步在乡村小道上,任清风拂面,听秋虫唧唧,只觉得世界纯净而美好。那时候还那么年轻,人生的路才刚刚开始,我有充分的理由编织梦幻、遐想未来,憧憬一条锦绣着鲜花的人生之路。

中考时,我以高于县高中录取线130分的成绩,成为乡村孩子的一个“奇迹”。因了这个奇迹,我的人生从此有了坚定的自信;也因了这个奇迹,我的命运开始急转直下。由于考得太好,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在教育局工作的一位远房伯父,打电话把我和父亲叫到了县城,他先是劝说我放弃地区高中读县高中,后来又建议我放弃县重点高中读中师。父亲是个优柔寡断的人,他既怕我读了高中将来考不上好大学,又怕我这么好的成绩读了中师耽误了前程。当时月亮正圆,我清楚地记得父亲在月光下的巷子里逢人便问读高中好还是读中师好。我就在这场毫无远见的犹豫中,接到了中师的录取通知书,失去了拼搏高考的机会。青年的月亮成了长在心头的一颗朱砂痣,艳丽中荡漾着无法拂去的惆怅和忧伤。

现在看来,读了中师未必就是不好。但在那个时候,年少轻狂的我是很为没能上高中读名牌大学而耿耿于心的。

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我读到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意象饱满的文字,开阔雄浑的意境,一下子让我醍醐灌了顶,心灵的荒郊刹时洒满了澄澈的`月光,隐藏在胸中的某一处激情被悄然点亮。“邂逅一首好词,如同在春之暮野,邂逅一个人,眼波流转,微笑蔓延,黯然心动。” 若干年后,当我在一个作家的文章里读到这样的句子时,一直怀疑是在描写那个晚上的我。那晚的月光让我与文学完成了“蓦然回首”的契合,文学从此成为我寂寞人生中的灵魂慰藉。

后来,为了渴望已久的“大学梦”,我到了首府的一所教育学院脱产进修,在老乡聚会的中秋晚会上,我遇到了属于我的爱情。毕业后,我结婚、生子,为生计而奔波,古典诗词中的月亮被锅碗瓢盆所代替,我终于从虚幻回到了真实。

再后来,我改了行,在不同的角色转换中重复着自己,也“证明”着自己,尘世的喧嚣让我变得浮躁和焦灼,我渐渐淡忘了那枚照耀过心灵的月亮,淡忘了在月光下的吊水田里吊水灌溉稻禾的双亲。

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积劳成疾的母亲撒手离去。故乡的天顿时塌了一半。我心被掏得空空的,长久地沉浸在愧疚和痛苦中。我不敢回到母亲忙碌过几十年的老屋,不敢走过洒满母亲汗水的稻田,甚至不敢看到母亲亲手栽种的那片橘林。留在记忆中的那枚温馨的月亮,成了心头永恒的痛。

中年的月亮像今夜的桂花,温不增华,寒不改色,去留无意,宠辱不惊。经历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品尝了那么多的成功和失败,四十多岁的人生已变得淡定和从容。不再把浪漫激情当做生活的底色,不再相信每一个承诺都能变成现实,不再计较生活的得失,不再在意世俗的评价。半世红尘,早已厌倦了人与人之间的攀比,知足长乐,随遇而安。认真工作,但不再把“事业”当作生命的全部;渴望友情,但也不害怕孤独。“凡事有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坎坷艰辛必然,历尽沧桑悟然。”这“六个然”成了中年的普洱茶,夜夜品尝,日久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