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五百字作文加评析(优秀作文五百字带批注)

五百字作文加评析(优秀作文五百字带批注)

更新时间:2023-12-18 18:29:01
五百字作文加评析(优秀作文五百字带批注)

五百字作文加评析【一】

今天,老班踏着轻快地步子,满面春风地向我们走来,宣布了一个消息:下午班会课,竞选这个学一期的`班长!这个消息一传开,班里就像炸开了锅似的,几乎所有人都在拉票!

下课后,我看到XX也在拉票竞选班长,真是要笑掉大牙了!说句实话,XX的学习成绩连个“四人小组长”都当不上,还要竞选班长,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于是,我故意用一种怪调:“呀!这不是天天让老班头疼的XX吗?怎么?连你也要竞选班长?还真是没有一丁点儿的自知之明!劝你赶紧放弃,别到时候一票都没有,弄得自己下不来台!”XX倒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回敬”我的讽刺,而是一本正经的对我说:“本公子已经决定改过自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当五(3)班班长!”我本来就觉得XX今天不太对劲(准确的说,是很不正常),特别搞笑,但是一听XX这么说,就更想笑了……XX平时调皮惯了,冷不丁的那么认真,那个样子还真的是……

我看到XX好不容易认真一次,就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好不容易才憋住了笑(唉,谁叫我那么善良哩),对XX说:“那……祝你成功!”说完这句话后,我终于忍不住了,“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要知道,班长不是那么好当的,要竞选还要准备!就凭XX的作文水平……他的作文就从来没有及格过!如果要比谁的作文水平高,那当然是我的党——XXX了。)

尽管XX这次非常的认真,但是大部分同学还是投了XXX一票,班长这个宝座非她莫属!

XX受到挫折后,没有沮丧也没有失落,他还是像以前那样做一个无忧无虑的“乐天派”,还真是有点儿“没心没肺没烦恼”!

五百字作文加评析【二】

今天,我们花园小学全体师生要去盼望已久的常熟沙家浜秋游啦!一大早,我们就兴高采烈地乘车赶往目的地了。

终于到了,我们走在小路上,秋娃娃已经从树叶间走过,片片树叶换上了一套黄色的衣服,但有些叶子还很顽强,迟迟不肯换上新装。最常见的香樟树叶有的绿中带黄,有的黄中泛红,还有的红绿相间,它们就像一个个五彩的小精灵,正停在树上歇息。我们还看见了几棵柳树,它的身姿依然那么挺拔,但是仔细看,它的叶子已经变黄了。一阵风吹来,它们好像唱起了欢快的歌曲。湖面上,还有一些残荷,有的荷花已经沉到了湖底,只剩下了一根光秃秃的茎。有的荷叶卷起来了,枯黄枯黄的,真可怜。它们飘在湖面上,使得湖面有些星星点点的黄,美极了。呀,那是什么?只见那微微发黄的芦苇,长势惊人,芦苇的顶端还有一朵朵芦花,风吹过芦苇沙沙作响,好像有无数位音乐家在演凑着欢乐的乐曲,那洁白的芦花就在蓝天白云下随风飘荡。

转眼间,吃午饭的时间就到了,老师和导游带领我们来到了儿童乐园,同学们当然经不住诱惑,顾不上吃饭就跑去玩了。我也跟着人群来到了一座木板桥前,我心想:这有什么难的。因此,我灵活地跨上了一块木板,稍微有点儿晃,不过不一会儿,我就把它给制服了。我得意地往下一看,呀,下面是条河,我想:这可怎么办呢?我可不要摔下去啊!但是,我咬咬牙,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两步一块木板,终于走完了木板桥。看来,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

吃饱喝足,玩够了,我们又去看了话剧表演——《让子弹飞》。讲的是阿庆嫂暗中帮助新四军对付日本鬼子的事。剧中的人物可搞笑了,最好玩的是有一次突然出来了两个裹着一件黑衣服的人,可谁知两人摇身一变,竟变成了两个超人,左边一个自我介绍说:我是神马。右边一个说:我是浮云。然后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给大家表演神马都是浮云。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突然,又战火纷飞,吓得大家连连尖叫。

时间过得真快,要回家了,我今天玩得真开心。

五百字作文加评析【三】

下面,我们对文中所引三个事例进行解读。上文提到,这三个事例在文中的出现,是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认识到“怎么做叫有骨气”。当然,这三个事例并非如我们通常理解的那样,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三句话一一对应,尽管这样理解可以给人一种秩序感和整齐美。 第一个事例中,文天祥的行为可以全部体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正如作者所说“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并非如徐、朱两位老师认为的那样只能体现“威武不能屈”。第一,文天祥虽然那时任何富贵也没有,但他只要投靠元朝,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到,然后去放纵、去享受。富贵对常人的诱惑是难以克制的,但文天祥心志不乱,高贵的灵魂没有屈从此种唾手可得的诱惑,他克制住了自己。这种做法不正是“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的最好诠释吗?他这种刚强不屈的人格不正是有骨气的体现吗?此可谓“富贵不能淫”。第二,文天祥被抓,关在一个阴湿的地牢里,是个一无所有的“阶下囚”,但他没有改变自己为了民族利益而抗击元朝入侵的正义行为,这又体现了“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的精神境界。此可谓“贫贱不能移”。第三,文天祥在北京,野蛮的元人用暴力折磨他,然而此威势武力也没有使他屈服。此可谓“威武不能屈”。

文中所举第二个事例也很值得揣摩品味,这是因为,吴晗先生对此事例的叙事话语和《礼记?檀弓下》中故事原文的叙事话语不太一样。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履,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

在故事原文中,黔敖这个富人确实如徐、朱两位老师所言,真是一个慈善家,尽管在施善时一开始他态度不好,没有给饿者以起码的人格尊重,但他能够知错就改,还是不错的;而文中穷人也确实有点酸,人家都承认错误了,你何必要矜持到底呢?到了《谈骨气》中,故事却成了“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还说:“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这种写法被当作“修改历史”和“添油加醋”,受到了徐、朱两位老师的指责。我们如果深究一下此文作为一篇杂文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就很容易知道吴晗先生笔下的这位富人是有所指的,即当时以老大哥姿态而非平等伙伴姿态压制中国的苏联,而穷人即是我们自己。这样,文章对《礼记》故事原文的所谓“添油加醋”式的发挥就不仅可以理解,而且还值得借鉴学习,即:借用人们通常熟知的话语,给以个人化的诠释,使原话语承载起新的内容,以适合自己表达的需要。这种旧词新用手法,是一种表达的艺术。徐、朱两位老师批评的所谓本段写作违背了论据使用的基本精神――真实性,应是批错了方向,因为这个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如上文所述,根本就不是被当作论据来使用的。顺便提出来:第一个事例中,吴晗先生将“富贵不能淫”解释为“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要较一下真,似乎与本意也有偏离,但这种发挥性的新解其实也是因为现实需要而有意为之,绝非作者对经典的理解偏差所致。

第三个事例用来生动地表现什么是“威武不能屈”,争议不大,在此不展开论述。

尽管徐、朱两位老师对《谈骨气》写作的逻辑性提出的质疑在我们看来是不成立的,但这种对经典选文进行质疑的精神还是非常宝贵的。事实上,《谈骨气》这篇文章也绝非完美无缺,比如文章第四段说:“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接着,文章用事例具体阐述“有骨气”的表现。这三个事例中,文正祥的事迹和闻一多的事迹毫无疑问,体现了“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但第二个事例就不行。

五百字作文加评析【四】

(最后一句话看起来是在写花,但实际上不是,那么是写谁呢?)

2.第二天,我起得特别早,推开窗户,听见一阵“哗…哗…”的扫地声。“是王阿姨在扫地。”我忍不住说了一句。只见她低着头,用一只大口罩捂住了大半个脸,双手挥动着扫帚,认认真真地扫着马路。遇到那些躲在角落里不想出来的泥土、落叶、沙石、纸屑,她就蹲下身子去,用手一点一点地把它们掏出来。

(写得越细致的地方,越让人难忘,最后一句描写就产生了这样的效果。)

3.每当落日的余辉给大地镀上一层金光的时候,公园里就显得格外安静。就在这个宁静的公园里,在这绿叶映衬的花丛中,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位略微驼背的老人。他在这里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时而修枝剪叶,时而停在一棵花前仔细观察。他,就是我的隔壁邻居王大爷。

(这段中有两个反复用的叠词,虽然很简单,但却写出王大爷走路的样子,很有味儿。)

4.清晨,天刚蒙蒙亮,我们弄堂口就开始热闹起来了,不时地飘来阵阵面粉的香味。小行叔叔在人群中穿梭似的走着,照前顾后,忙个不停。真不明白,大清早哪来这么多的顾客?这就是小行叔叔的一个“行”字。

(“刚……就”,这样的句式能够形容出在很短的时间里发生的事情,学会了它,以后就能用。)

5.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去朝阳菜市场买菜。那天,西北风呼呼地刮着。我缩着脖子向前走着。这时,我看见了一位正在卖“心里美”萝卜的老农民。那位农民的黝黑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他头戴一顶大棉帽子,穿着一身黑色的中式棉袄和一双旧棉鞋。在他面前的那堆萝卜上,摆着两朵雕刻精致的“萝卜花”。那鲜艳的红萝卜花好像是在无视威严的冬天,它给人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棉帽、棉袄和棉鞋,一下子就把卖菜农民的外貌特征写出来了。)

6.一天放学回家,我在大院里遇上了这位修搓板的老人,指导《写人的作文写法》。他头发已经花白,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给人一种稳重和蔼的感觉。他肩扛一个旧木凳,手提一个竹筐,里面盛满了工具。这时我想起家里正好有一个搓衣板坏了,就赶忙飞快地跑回家去,从床底下取出了搓板又奔回到他的身旁。“小弟弟,快歇着,我这就给你修。”老人不等我开口,就先亲切地招呼我,我递过搓板,他放下凳子和竹筐就干了起来。他干得那么认真,先拿起一个铁打的两头锋利的工具,对着搓板的`一条棱,另一只手握着一个小榔头,一敲,再用力一推,木板上立刻泛起了一个小木花,随即又落在地上。他的动作是那么准确熟练。

(最后部分写修搓板的过程,写得多么细致啊,这全靠小作者当时的细心观察,加上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够这样生动具体地描绘出老人修搓板的过程。)

7.“同志,你想买些什么?”一位细高个儿、大眼睛的服务员满面笑容地走过来。妈妈连忙说:“我想买几枝塑料花。”妈妈望着货架上五颜六色的花,不知买哪一枝好。女售货员好像猜透了妈妈的心思,微笑着从货架上拿下几枝五彩缤纷、鲜艳美丽的塑料花说:“同志,你看这几枝可以吗?”“行,行!”妈妈连声地称赞着。售货员麻利地用绳子将花束在一起,递给了妈妈。

(这一段的对话写得较好,一个是符合人物的身份,还有一个就是小作者把对话与人物的神情和动作结合起来描写,这样就更加生动了。)

8.突然,我听见头顶上传来一阵树木的断裂声,接着一个东西从上面掉了下来,巨大的声音把我从陶醉中惊醒了过来。我定睛一看,啊呀,余莹从树上摔了下来!我赶忙跑过去,看看她怎样了。

(“断裂、巨大”这两个词语用得较准确生动。“啊呀”这个词也用得很生动,让人好像听见了“我”的大叫一样,感到惊讶。)

9.终于到了缝针这一关了,他怕我忍不住伤痛,便不停地和我说话,鼓励我,还用他那蒲扇般的大手在我脸上抚摸着。缝着,缝着。我忽然觉得有些异样,抬头一看,叔叔的额上成片地沁出了汗珠,脸上的肌肉不停地颤动,嘴唇发白,每缝一针,嘴唇便不由自主地抽搐一下,手还紧紧地攥住了我的两只手腕,仿佛缝的不是我,而是他自己一样,我当时还暗笑这位叔叔的胆小:“我都没这样,叔叔怎么这么害怕呀?”殊不知,叔叔是担心我才这样的呀!

(写脸上的肌肉和写嘴唇的抽搐,都很细致,把叔叔关心我而紧张的样子非常具体地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