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我爱吃饺子作文400字左右(我会做饺子作文400字)

我爱吃饺子作文400字左右(我会做饺子作文400字)

更新时间:2023-12-03 03:24:29
我爱吃饺子作文400字左右(我会做饺子作文400字)

我爱吃饺子作文400字左右【一】

饺子,我所欲也。都知道过年要吃饺子,小时候家里也不宽裕,所以都盼着过年,就能吃到美味的饺子。

有一次过年,我在屋里看电视。妈妈叫我到厨房帮忙包饺子,我极不情愿地洗了手过去帮忙。我包的慢不说,还包不好,所以只好擀饺子皮了。擀了一会儿又不想擀了,于是我也开始包饺子。突然看到了旁边碗里盛放着辣椒,我眼睛一亮就说:“在饺子皮里包点辣椒吧!做一个辣椒饺子。”妈妈笑着说:“你是像整人呢?还是想看谁有福气?”我嘿嘿一笑说:“都差不多吧!”于是,我拿了一个饺子皮,挖了些辣椒,把饺子塞得鼓鼓的,捏好后和其它的饺子放在一块。包了一会儿,就又去看电视了,我却把这“辣椒饺子”完全忘了。

饺子熟了,我舀了一碗,一边吃一边看电视。吃了没几个后,又咬到一,“哇”的一声叫了出来。是那个“辣椒饺子”,都进水了。里面的辣椒连汁一起喷涌而出,而且又辣又热,满嘴都是红辣椒。妈妈也大笑起来说:“还是你有福气,今年肯定能红红火火。”我吸溜着嘴也笑了起来。

我爱吃饺子作文400字左右【二】

昨天立冬,立冬吃饺子有好几种传说,一是,吃了立冬饺子,冬天不会冻耳朵;二是,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三是,为了不忘医圣张仲景救济穷人的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的“祛寒娇耳汤”之恩。不用考究为什么,我家按照习俗这一天就应该吃饺子。

姥爷早早的准备好了饺子馅:大白菜、韭菜、海虾米,我下班后和面,现在家里厨房的小电器多了,用和面机和面特别省劲儿,只是往里面放入面和水就不用管它了,没一会儿劲道的面团和好了。

家里一共4个半人,包了80个饺子,全部吃光光。已经在幼儿园吃过饭的小毛头也吃了5个大饺子。今年冬天我家人的耳朵不会张冻疮。

我爱吃饺子作文400字左右【三】

今天是冬至,我和妈妈、奶奶、爷爷一起包的饺子,奶奶说:如果冬至不吃饺子,会把耳朵冻掉的。

饺子的馅是我最喜欢吃的韭菜和肉。奶奶先把面粉活成面团,然后由妈妈切成小块,我把它们压扁,最后爷爷擀成饺子皮,就开始包饺子啦,妈妈教我把饺子馅放到饺子皮上,先把中间捏紧,然后再捏紧边,别看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并不简单,我老是做不好,包的饺子个个奇形怪状、东倒西歪,我把它们一个个排得整整齐齐像我体育课是的队列。妈妈说包饺子一定记住不要露馅,否则就成饺子汤了。

奶奶说:饺子像一群小白鹅,扑通扑通跳下河,

饺子下好了!一咬,就有一股香味扑鼻而来,特有滋味。

我家的饺子太好吃了。

我爱吃饺子作文400字左右【四】

盼星星,盼月亮,盼了三百六十五天,终于把春节盼来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地过着节。在初一这天,我最期待的就是吃饺子了。

其实我并不喜欢吃饺子,只是听妈妈说春节吃饺子很特别。饺子有很多种馅,如果吃到荤馅,就象征着这一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如果吃到素馅,就象征着这一年日子过得平平静静。如果吃到蜜枣馅,就象征着这一年日子过得甜甜蜜蜜。最特别的就是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了,象征着这一年你财源滚滚。听了妈妈的这番话,我这个“挑食鬼”也迫不及待地想吃饺子了。饺子终于做好了,我立刻拿起筷子夹起一个饺子就往嘴里填,“啊”!不好,饺子太热了,烫得我脸通红,爸爸妈妈见我狼狈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我再也不敢一口吞一个了,只好细嚼慢咽。没想到我吃的第一个就是荤馅的,我这一年的日子一定过得红红火火。第二个是蜜枣馅,看来甜甜蜜蜜的日子非我莫属了。一会儿荤馅,一会儿素馅,我怎么也吃不到包有硬币的饺子,我见爸爸妈妈都吃到了,就开始急了,又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可是吃了一碗也没碰到一个,为了硬币我又盛了一碗。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我吃的第一个就有硬币,立刻高兴地说:“我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喽!我发财啦!”爸爸妈妈也纷纷对我说:“恭喜发财!恭喜发财啊!”

这顿饭不禁让我填饱了肚子,还让我吃到了这么多福气。今年春节收获不小啊!

我爱吃饺子作文400字左右【五】

你知道冬至吃饺子的来历吗?

传说医圣张仲景回家乡时,看到乡亲们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等煮好了,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的“娇耳”。人们吃了张仲景的“娇耳”和怯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为了纪念张仲景,人们模仿“娇耳”的样子做成饺子。这就是冬至吃饺子的来历。

俗话说得好:“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冬至,你吃饺子了吗?

我爱吃饺子作文400字左右【六】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

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现在的饺子形状基本类似。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一模一样。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

元朝称饺子为“扁食”。明朝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元旦拜年……作匾食”。刘若愚的《酌中志》载:“初一日正旦节……吃水果点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语。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饺子因所包的馅和制作方法不同而种类繁多。即使同是一种水饺,亦有不同的吃法:内蒙古和黑龙江的达斡尔人要把饺子放在粉丝肉汤中煮。然后连汤带饺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区将饺子和面条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线穿元宝”。

饺子这一节目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