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心灵快乐作文800字(理解快乐作文800字)

心灵快乐作文800字(理解快乐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4-02-19 23:21:29
心灵快乐作文800字(理解快乐作文800字)

心灵快乐作文800字【一】

一匹千里马被发现,仅仅只是它命运的开端,更为重要的是一位伟大的驯马师的出现,能够牢牢掌控住它的心灵,进而使它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在《心灵捕手》中,主人公通过自学以惊人的天赋精通了几乎所有学科,但他却置身于社会最底层,染上了许多罪恶的习气。一位教授发现了他的惊人才能,决心帮助他改变现状,发挥出他的才干。教授找到了他的朋友——一位心理学导师——帮助主人公治疗。然而,治疗的过程却充满挑战和阻碍。最终,教授和朋友的话令主人公认清了自我,而心理导师的刺激则让他彻底醒悟,抛弃了以前的习气,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我认为,影片中的主人公之所以能改变、能成功,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教授的发现使他的人生有了希望,二是心理学导师的引导使他步入了正轨。

试想一下,假如没有那位心理学导师,那么主人公的才能即使被发现,也无人能改变他的本性,他的才能也就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流逝,而无法发挥。所以,一匹千里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慧眼识珠的伯乐,更需要能够驾驭它的心灵的驯马师,只有二者共同努力,这样才能让千里马找到前进的最佳方向,从而不断地发挥出自己的惊人能力,一直向前奔腾,奔向未来那灿烂而美好的曙光,成就一番传奇!

一匹千里马的养成,总是漫长而曲折的,不被发现会成为一匹野马。一匹功成名就的千里马,需要伯乐作为基石,驯马师作为指路明灯,这样,千里马之心才会被点燃,千里马的才能才会被发挥和利用!

心灵快乐作文800字【二】

一部好的电影总是能在不经意间将你打动,或者说,一部好的电影是需要慢慢欣赏和体味的,正如一杯浓郁的黑咖啡,只有细细品尝,方能享受到其中的浓浓香味!

《心灵捕手》,一举拿下1998 奥斯卡奖的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创剧本等多项大奖的作品,就是它让我感触良多。

看完电影我在想我们每个人都象一棵棵树独自站立,却又和许多树心手相连构成一片片森林。不管多么强大和乐观的人,面对着吃喝拉撒、爱与信任、理想与现实、坚持与放弃这些问题时都会有不同程度上的困惑,心灵的城池上飘着阴影。有些人走过这段旅程,清风淡月,一步步走进了人生的佳境,有些人没能趟过这条河流,搁浅在了青春的中途......当回想往事,成功走过的人会庆幸,他们成功的过程中都有那么一个或是几个人在关键时刻拉了自己一把,从此大路平坦。这也许就是影片中心灵捕手——心理医生西恩所起的作用。

生活在现今社会的我们也许就缺少这么一个心灵捕手。也许我们每个人无法像徐志摩一样拥有林微因这样的心灵伴侣,想交相知;也许我们也无法像电影里的威尔一样幸运有西恩这样的心灵捕手,拯救自己于泥潭中。我们总是善于去隐藏、去封闭我们的心灵,去孤独的承受我们生活中所遭遇的一切。现实也给了我们太多的阴影,太多的欺骗。我们在无形之中封闭我们的心灵,我们在爱情、理想、学习、工作与朋友之间彷徨,我们在慢慢成为奔走在这个世界上的一棵孤立的树。最终,我们只愿禁闭自己的心灵。

这难道是我们所愿意的吗?不是,当然不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着有人能够了解我们,能够好好倾听我们的诉说。我们不需要也不想要孤独,更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旅途中没有一个真诚的伴侣、至诚的朋友,没有一个了解我们的人。有谁愿意孤独终老,又有谁愿意自己的心灵困惑得不到他人的了解与帮助呢!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我们必须坚信一点:人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难免会不经意地遇到这样或那样不顺心的事。所有成功与失败,幸福与灾难,都不过过眼烟云。我们自己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亲人,相信自己的朋友,释放自己的心灵,向他人坦诚地敞开自己的心灵,卸下心灵的枷锁,忘掉过往一切的阴影,走出心灵的禁闭。

这样,或许下一步你的人生会是美好的。我们要善于做自己的心灵捕手,放开自己的心扉 ,坦然面对一切。这样,我们会发现山还是那时的山,小桥流水也依然在。

心灵快乐作文800字【三】

拍摄于1997年的《心灵捕手》堪称一部经典之作,当沉郁舒缓又略带希望的片头音乐响起的时候,人们缓慢进入这个令人感动又神伤的心灵重生的故事。许多年来,关于《心灵捕手》的影评已经不甚枚举,人们在赞叹主人公威尔神奇改变的时候,我却想说说剧中那些支线人物,那些配角。

要说这部电影成功之处在于,每一个人都不是独立平面纸片人,细细思索每一个人的话,都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伤痛和渴望,而这些伤痛与渴望,通过他们与身边人的对话、打斗或者一个人独处时的孤独,展现的淋漓尽致饶有深意。深刻体察之下,发现我们人类共同的悲剧般的宿命,如此渴望被爱、被理解、被看到。

影片的开头是菲尔德奖章获得者数学教授兰波一段极为潇洒洒脱的课堂示范。实际上外表倜傥学术成就极高的兰波教授,是个并不快乐极为拧巴的人,从少年时期他就通过学业上的成就,赢取他人的赞美和关心,他认为只有当自己足够好的时候,才值得人们爱他。在亲密关系中的不自信,让兰波教授多年来苦苦支撑自己的高大上,却在有一天被一个清洁工轰然击溃,那些他引以为傲、视为自身价值一部分的数学才华,在一个叫威尔的清洁工面前不值一提,不堪一击,兰波教授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当中,从而也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

作为和兰波教授恰同学少年的心理学家桑恩,虽然是在——对威尔心灵拯救的关键时刻被兰波教授想起,但是明显,兰波教授并不喜欢桑恩。要知道威尔看了5个心理医生,到最后走投无路的时候,兰波教授才说,有一个人必有办法。——可见这个人是兰波多么不愿意面对,但是却又在内心深处深深认同。

如果我们将电影中的时间倒退回20多年前,想象一下,出生于贫苦家庭、父亲是个建筑小工,饱受虐待、内向孤独的桑恩,面对着身为学霸俊俏无敌众星捧月的兰波,是多么的不起眼和非主流,在那些时光里,兰波该是多么看不上桑恩,而桑恩又该多少次被兰波的优越感所伤。这两个老男人之间的内心争斗纠葛多年,以至于桑恩从没有兴趣去参加定期举行的同学会大典,他宁愿回避而不触及当年的伤痛。但是,在这次拯救天才少年威尔的行动中,两个冤家又重新碰头了。

除了兰波和桑恩的纠葛之外,另有其他的一些副线。比如说在和威尔一起厮混的朋友中,有查克、摩根等,他们一起打架厮混,被大家视为是边缘少年。但是即使在这几个人当中,也是暗流涌动。威尔虽然出生贫困、被多个寄养家庭虐待,但是因为天赋甚高,被这群少年中的老大查克特殊对待,高看一眼。

查克会给威尔介绍地盘的工作,也会在威尔要放弃的时候,说上一段感人至深的话——“我每天到你家接你,我们出去喝酒笑闹,那很棒。但我一天中最棒的时刻,只有十秒,从停车到你家门口,每次我敲门,都希望你不在了,不说再见,什么都没有,你就走了,我懂得不多,但我很清楚。”对于查克来说,威尔是他理想中的一部分,或者说,他内心多么希望成为威尔那样拥有才华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人,但是神不眷顾,于是查克选择了一直尽可能地保护好身边这位天才少年,并且在合适的时候送上祝福。

相比威尔的天才和查克的老大位置来说,四人行中的摩根,是最不起眼的小角色。甚至大家会给他起个略带讽喻的外号“灰鼠”。但是对于矮小黑瘦的摩根来说,他心中最大的愿望是得到查克的认同,于是在四人相处的过程中,他会不断地挑衅查克,虽然经常会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呈现出一个得不到强势父亲认同的充满怨尤与愤怒的小男孩形象,但是面对冰冷世界的抱团取暖,让摩根不得不妥协。

所以当查克表示,给威尔介绍了地盘工作之后,摩根会充满愤怒的说“我一早就向你要求过,但是你却从来未曾满足过我”。后来,占满了查克内心的威尔,终于成功地走出了四人小天地,去奔向自己的世界的时候,摩根比谁都显得兴奋,他从自己位于汽车后排的位置雀跃着冲到前排,坐到曾经属于威尔的座位上,意气风发,这似乎也表明生活带给他新的希望,即在未来的日子里,他有可能赢得查克更多的关注和认同。

其实渴望被心目中强势父亲认同的孩子并不止于摩根一人,兰波教授的助理汤姆也是这样一个内心充满失落的孩子。他跟随兰波教授多年,却无法得到兰波教授更多的喜爱和关注。而当天才少年威尔肆意浪费着兰波教授所给予的关心以及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机会的时候,在一个哀伤的午后,他对来见兰波教授的威尔说了一段话——大致意思是,“很多人都无从知道自己的天赋,因为他们无法找到相信他们的老师,于是他们坚信自己很笨。我希望你能珍惜这样的机会,因为那是太多人渴望而不可及的”。接下来,兰波教授进入办公室,然后非常自然地对助手汤姆说——“去给我倒杯咖啡,我要和威尔聊聊&rdq

uo;。影片此时拉出了助理一个落寞而无法挣脱命运安排的背影。

而威尔的哈佛女友,亦是这样一个渴望爱的孩子,这个继承了一大笔遗产的少女,却希求着用所有的钱换回父亲的生命。在和威尔的关系中,她一直等待威尔的主动,她不敢冒险,怕自己的一点不谨慎,就会像当初失去父亲一样失去威尔。于是,就算在第一次接到威尔的电话之后,她也要装出冷静,在威尔感情奔腾径直到女生公寓来找她的时候,她却借口自己要完成化学作业,不肯和情郎相处。表面的冷静不过是对内心感情的克制,在她心目中依然还住着当年那个对父亲的离去充满内疚的小女孩,她怕自己太过热烈之后会再次遭受命运的惩罚。而当她鼓足勇气,希望威尔陪她一起到别的城市继续深造的时候,满心伤痛的威尔蛮暴的拒绝了她,于是这个女孩不敢坚持不敢再提要求,她以为威尔的离开正是她的宿命所在,一如当初父亲的突然逝世。

《心灵捕手》就是这样一部走心的电影,看似平淡实则处处匠心安排,每一个人延伸出去都是一个故事,都是一部关于人类心灵苦难历程的奋斗史。不过好在,最终,威尔终于走出阴霾重新面对生命。恰如家庭治疗中所说的,我们每个人都在一个系统中,唯有和别人舞步和谐才能达至健康与完美。当威尔首先在这个系统中做出改变的时候,也许围绕着他的其他所有人的命运都将出现转机和新的安排。

心灵快乐作文800字【四】

这个假期,有机会看了几部电影,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美国的《心灵捕手》。一个在学校做清洁工的数学天才,一个声名显赫的数学家,一个出色的心理医生,外加一个个平淡却很真实的故事情节,构成了这部精彩的电影。

两个小时的电影,就这样独自一人静静地看完。呆呆地躺在床上,心情却一直平静不下来。很久,已经有很多年没有电影再能让我这样感慨,感动。

《心灵捕手》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位年轻的清洁工威尔轻松地解开了一位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在公布栏上写下的两道十分困难的题目。教授发现了这个天才,欣喜万分,希望把他培养成自己心目中的天才。然而,威尔聪明绝顶,却叛逆不羁,心灵似乎上了锁,教授无法走进他的世界。教授请来了许多心理学家为威尔做心理辅导,都被这个顽固小子羞辱,纷纷宣告他已经“无药可救”。直到遇到了尚恩,才使威尔正视自己的人生,逐渐地自我揭露,走出童年阴影。在影片中,威尔与心理学家尚恩细腻地展开了一场“心灵角力战争”,威尔的选择与未来,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最终,这位心理学教授启迪威尔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心,捕捉他的脆弱,打开了他的心扉,释放了他积压多年的心灵压抑,帮他正确的走上更好的路。

我钦佩尚恩这位教授,这位教授的耐心值得每一位教学工作者学习,也值得我们每位家长学习。这是一个愿意“导”,却不愿意“逼”的心理医生,好的老师。

尚恩与老友蓝勃曾有过一段极简单的对话,这是网络热传的经典对话中所没有的,大意是,我希望是辅导,而不是纠正。可我们今天的教育中,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没能弄清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去引导学生,不要去逼迫孩子,哪怕是出于最最正当的理由最最高尚的理由。

尚恩的教育、辅导过程,在当下的中国,虽被认可,但不是主流的。可这部电影要宣扬的,恰好是尚恩的行动。当下的中国,无论是学校的教育,还是家庭的教育,少了一个“逼”,还能成行?中国两千多年前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就在告诫人们,要“导”,可如今,却只剩下一下牵引了,不知道就着孩子的天性去引导他,指导他。只要引导得好,循循善诱,多给一点包容,多给一点耐心,多给一点爱,多给一点包容,都可以被感化。

将心比心,用心感化,这是最重要的。作为教师,我将谨记这句话,在教育生涯中自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