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作文没写到最高立意(怎么把作文立意写得高远)

作文没写到最高立意(怎么把作文立意写得高远)

更新时间:2023-12-18 19:28:11
作文没写到最高立意(怎么把作文立意写得高远)

作文没写到最高立意【一】

读同学们的作文,感受最深的是两种情况:一种是“落花流水春去也”,我自飘零水自流,就事论事,空洞议论;一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情感泛滥,抒情无着。

如果写的人心中没有炽热的感情,却想在作品中表现出什么打动人心的情感,这种可能是是极小的,要想感动别人,就首先要感动自己。但是,就算已经感动了自己,也不见得就能感动别人。这里面就有方法的问题,写作的手法显得尤为重要。

不是少年无情愁,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愁在心里人自知,他人何处觅秋风。别人感受不到,那是因为写的人没有很好的表达,无关乎愁深愁浅。

有一首歌这样唱:最近有点烦,有点烦,有点烦。烦确实是烦了,主要是听的人烦了,一句话反复说,不烦才怪。但是,烦的意境有没有出来?没有。也许心绪是有了,感染力却没有,无法给人身临其境的触动。如果连音乐的曲调也没有了,那简直就成了噪音。

这种抒情法是最糟糕的,直抒情意,简单粗暴。写作是表情达意的艺术,不仅要把意思表达清楚明白,还要表达得体有情味,这样的作品才有可读性,才能在考场上拿高分。

“微凉的秋风卷起散落一地的枯叶,然后撒手而去,任凭枯叶化作一只只残蝶,而后绝望地坠。枝头那颤抖的枯叶,终是敌不过风的诱惑,挣脱开母亲的手投向了大地的怀抱。离开了的,终是回不去了吧…… ”这是同学的习作。文字有了情境,给人以画面感,笔端流露出情绪。作者虽然没有直接去抒情,却是有意地表现情意,加上最后一句“离开的了,终是回不去了吧”,便可引出下文的.回忆。

有景有情,有画面,有情境,借情抒情,不得不说,这种抒情法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但是,如果细品,还是会感觉这样的景是被心绪扭曲了的景,并非自然,甚至因为扭曲过分而显出了虚假的成分。

最高级的抒情,是将景和情融为一体,不偏不倚,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秦少游有一首《减字木兰花》: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回肠”是作者内心千回百转的感情,当然是看不见的。但是,作者又要让读者看见,怎么办?他就说了,你想看见我千回百转的感情,就去看看那个金炉中断尽的小篆香。香燃尽了,灰烬掉下来,就像是一个个小篆字一样,柔糜,缠绵,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在这句词中,回肠就是小篆香,小篆香就是回肠,也就是物即情,情即物,情物一体。作者秦少游不是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燃尽的香灰上,而是将情感融入到其中,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体验。

这是将情比物,还有将物比情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如果说将情比物是为了让情感更直观地表现,那么,将物比情就是直接赋予物以人的情感了,飞花轻似梦,便是物我相融,这里的“我”也就不再是一个独立的我,而是一个能与宇宙自然融而为一的无处不在的“我”。

情不再是人的情,也是物的情,情不再是“我”的情,也是你的情,他的情,这样的抒情也就让情感更具有包容性,共情性,也就更能打动读者。

对于有心之人来说,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皆有深情;对于会表达的人来说,信手拈来,便是情感汪洋,可以漫漶整个世界。

作文没写到最高立意【二】

重点:目标1

难点:目标2

教具:多媒体平台的投影仪

作文没写到最高立意【三】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他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的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坚持就是胜利或攻书莫畏难就明显偏离题意。

作文没写到最高立意【四】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

《盲子过涸溪》:有盲子过涸溪,失坠,两手攀木盾,兢兢握固,自分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无怖,只要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木盾长号。久之,手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

译文:有个瞎子经过一条干涸的小溪,在桥上(突然失手坠落。(他两手攀住桥栏,胆战心惊地抓得紧紧的,自认为(一旦失手,一定会坠入深渊。过路的人告诉他说:“别害怕,只管放手,(下面就是实地了。”瞎子不相信,握紧桥栏大声呼号。过了很久,力气(渐渐消失了,失手坠落在地上。于是 (他嘲笑自己说:“嘻!早知道(下面就是实地,何必(让自己辛苦这么久呢?”

本文的主要对象是盲子,作者对他的态度是讽刺,盲子“久自苦”的原因是不信忠告,兢兢握固,不放手。在这样理解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放下即实地”、“学会 放手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等立意及命题了。

作文没写到最高立意【五】

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如: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又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鹿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狼和鹿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据此可立意为: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亦如此,自然规律不可违。从鹿和周围自然生活环境的关系看,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舒适,于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可见生于忧患,于安乐。

总之,根据材料写作文,审题立意,不能偏离材料自行确定立意,而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材料,从材料出发选择立意的角度。上面的几种方法不是孤立运用,而是相互联系、综合使用的。每则材料都可从多个角度分析立意,然后再选择构思作文。

作文没写到最高立意【六】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1)

大家平时写作时,老师常常会说某某人离题了,这离题了除了少数人写的根本不是题目的内容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文章的思想内容没处理好,如写《假如我是老师》,写自己想做一个贪财、不负责任、毫无公平之心的老师。这样的文章肯定被打入冷宫的。也有一些文章,整体看来写得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偏偏得不了高分。大家想到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今天来研究一下有关此方面的关键问题

-----立意。

二、教师讲解:(2)

文以意为主。作文首先考虑的是立意。立意就是确立中心思想。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凡是有定评的好文章,凡是为人喜读不厌的文章,无一不是在立意上下功夫的。因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如中枢神经,统领全文,贯穿首尾,制约每段,支配每句,故意在笔先,作文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把表达的意图,说明的问题,论述的道理,首先定好。如果是命题作文,一定要先审好题意。

三、起步准备:(8)

(1)下面是一个班的几个同学的立意,大家看看好不好?

题目:《送别》

学生A:我每天去上学,妈妈都送我出家门,表现他对我的关心。

学生B:我的一人亲人或朋友将要到远方去,我在车站送他走,表现出亲人或朋友之间真挚难舍的感情。

学生C:我的一个好友因犯罪去伏法,我为他送别。表现好友的后悔和对我的教育。

学生D:我去远方读书,临行时我心爱的小狗送了一段又一段路,写出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

学生E:我的爷爷了,在下葬时我为他送别,写出人与人之间的别的悲情。

(2)学生自由发言评价(3-4人)后,教师小结:

A:的答案不太正确,作者没有领会题目的真正含义;B的答案正确但是太普通,多数人会这样写;C的答案较深刻,有一定的社会意义;D的答案很新颖,一般人不会想到;E的答案虽平常,但是写得好容易打动人心。

四、教师点拨:(结合多媒体投影)(5

意,首先要立得正确;不正确的意,是歪理。它既站不住脚,又会使人产生反感,甚至会使人反对。同时,还要立得新颖。不新颖的意,不免平淡无奇,索然无味,人家不喜欢看,甚至使人感到厌恶。当然正确和新颖是密不可分的。不正确的意,再新颖,也还是谬误;不新颖的意,再正确,也还是写不出好文章。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作文文意和选材的要求是:初中阶段,要做到观点正确鲜明,内容具体充实。这是很正确的`。

怎样才能使立意正确而新颖呢?

〔一)立意要鲜明

中心思想正确、鲜明,这是文章的基本要求。写文章,赞什么,反对什么,恨什么,爱什么,都应该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当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议论文取的是直接的形式,作者直接站出来表明自己的规点、立场和态度;有些记叙文、抒情文则可采取曲笔,运用形容、比喻、象征等手法,写得含蓄些。但任何文章,都要立主脑,减头绪,从头到尾一条线,中心思想贯全篇。

(二立意要深刻

鲁迅先生曾说:抓住一点,深深开掘。写文章,要透过观察,直奔本质。从中找出最具有时代精神的,最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如最近发生的、别人不常用的,或自己有切身体会的材料。充分反映新人新事、新思想、新风貌。给读者以新鲜感和时代感。

(三立意要新颖

就是写作意图要紧扣时代的脉搏,所考虑的问题有新的角度,所写的内容有独立的见解。如像摄影一样,虽然在不同的侧面、角度都可拍摄,但只有选取一个最佳、最合适的镜头,才能摄出最佳的照片。在写法上,应采取新颖别致、富于变化的写作方法,使人读了,耳目一新,受到感染。如果是简单地套用或袭用别人的东西,或脱离当前的实际,不敢正视现实,回答新的问题,就很难引起读者的兴趣。

五、范文欣赏:(几个学生朗读后教师点评,快班安排学生点评)(10

一堂难忘的英语课

恢复高考那年,我们正读初一。新来的班主任是位姓宋的老头,据说解放前他当过兵。

第一堂英语,宋老师将一张手写的字母表挂在黑板旁的墙上,看起来一目了然。之后,他又在黑板上板书一遍,一个一个地教我们学。这堂课纪律很糟,但他并不在意。下课时他告诉我们:学英语并不难,做好一个人却不容易。我们想,他是指责我们在课堂上对他不够尊重。看样子,他是一个慈祥的老头,并不是一个严厉的老师。

几天后上英语课,他发给我们每人一张白纸,要求我们按顺序默写出26个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并且说对这次测验成绩优异的学生将给予特别奖励。尔后,他就若有所思地站在教室门口。20分钟后,他立即收上试卷,并很快地批阅完了,然后轻松地宣布:很好!除一个同学写错了3个字母外,其他同学都是100分,很高兴有这么多同学能得到奖励。但在奖励之前,我不得不问问这个学生张小哲,请你站起来!

张小哲是个一向沉默的男孩子,从不惹人注意。此时,他站了起来,两眼望着老师。

宋老师对他说:我实在想不通,这么简单的几个字母,全班同学都会写,而独有你一个人出了差错,你说你惭愧不惭愧?张小哲默不作声,所有同学都地幸灾乐祸地盯着他。

你必须回答我!宋老师一反以前的慈祥态度,透露出一种威严,惭愧,还是不惭愧?

我不惭愧。张小哲轻声地说。看来,他做好了挨批评的准备,脸绷得紧紧的。

居然不惭愧。那么,你凭什么理由呢?难道大家都错了而只有你一个人是对的?宋老师一步步向他走近,脸上有一科奇怪的表情,令人捉摸不透。这时,我们想,说不准他会打人哪,一个当过兵的家伙,出手肯定非同寻常我们不再幸灾乐祸了,心里都紧张地为张小哲捏一把汗。

我有理由,但我绝对不说。张小哲望着逼近自己的老师,眼里噙满了泪水,老师,如果你一定要逼我,我现在就离开学校。他真的提起了书包。

沉默,短暂的沉默。我们看见宋老师走到张小哲面前,双手放在张小哲的肩头,一改刚才的严厉,温和地说道:好吧,我不再逼你,请坐下吧。然后,他退回讲台,扫视着全班学生,语重心长地说:第一天上课我就讲过,学好英语并不难,做好一个人却不容易。今天,我并不是急于要知道你们的英语成绩,而是很想知道你们的为人。请大家抬头看看我身后的那张字母表,你们别以为我忘记把它摘下来。它上面有一个不易察觉的错误。全班同学除张小哲外,你们全部都照抄不误。张小哲虽然没有得到百分,但他是个诚实的孩子,所以他敢说自己不惭愧。这种勇气非常难得,很少有学生能在老师的逼迫下坚持真理,保持诚实。请大家终生牢记:重要的不只是成绩,更有品格。这,就是今天我要给你们的特别奖励!

那一刻,全班54个同学有53个低下了头。只有张小哲没有。

[点评]一文的立间虽然说的是一个老话题,但在今天很多人不重视道德情况写起来更有意义,而且写课的文章多数都写正常的课或考试,不易新颖、深刻,而本文这两点都做到了。

六、堂上训练:(18

根据下列题目,进行多个立意训练,比较选择出较好的来。

(学生先思考列草稿,再抽查交流)

A.《我最崇拜的一个人》B.《补课》

1.学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2.抽样提问:(可以横向提问:最好抽差,中,优,各说一个答案,也可以纵向提问,g一个人说出自己思考的几个方案。从中比较)

3.结合学生答案进行点评。(目的让学生明确立意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尽量能新颖深刻一些。)

七、布置作业:(1)

根据上面交流情况,选取一个题目,选择你心目中的最佳立意写成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

作文没写到最高立意【七】

您好!

很长时间没有写信了,见谅。

见信如面,在世界末日来临之际,我想起给自己写一封久违的信了,不要见怪,我拍其它手段,自己不能收到我的信息,只能回归古老,回到过去了。

是啊,随着高科技的来临,随着数字化生活的亲近,给我们带来了想不到的方便与快捷,手机、电脑、传真、Internet,只要操作一下键盘,或是动动拇指,信息就会很快传出去了。以致很久没有体验收信和写信是啥滋味了,但骨子里我却时常想到信,我觉得收到来信在当今简直可以算得上是一种奢求,而写信则更是一种渴望了。

所以在世界末日的前一天,我拿起笔,想再次体验一下写信的美好境界,也想把自己的思绪带回儿时那美好的意境之中,体味那天真烂漫的童趣。不知自己感觉到没有,现在不管是网络,还是媒体,还是居住深山的地道老百姓,口中谈论的都是世界末日。我有时也会加入世俗之中,也在心中问上一问,到底有没有世界末日?假如真的有世界末日,难道肯定就会在12月21日到来吗?

随着十二月份的到来,还有一天就到玛雅文明所预言的2012世界末日了,还真的引起了不少民众的恐慌。据说有人捐家产、有人抢购蜡烛、有人倾家荡产造诺亚方舟,而随着电影《2012》在全球热映,“世界末日”之说早已经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了。其实,凡是有一点思想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而且世界各国专家也都已经对此进行了驳斥,所谓的“末日”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人们都在劝告大家,不要恐慌,要好好地过日子,要跟往常一样,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过好自己的每一天。

还有退其次的,说什么就是世界末日不来临,世界也会连续三天黑暗,也就是说,植物三天都进行不了光合作用,产生不了氧气。相反,那些在黑暗中会进行呼吸作用的生物,还会跟我们争抢氧气,这都是哪跟哪儿,是不是这就是抢购蜡烛的原因呢。但那些抢蜡烛的人们,有没有想到,难道蜡烛就不跟我们抢氧气吗,他的燃烧不是更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吗?我不明白的是,人们为什么这样人云亦云,说风就是雨呢,难道没有一点自己的主见吗,难道真是怕若得祸吗。也是,说人不怕,恐怕谁都不信,反正我不信,连我这个生下来就病病歪歪,赖了吧唧活着的人,都在尽量延长着自己的生命,说不怕那不是扯淡吗。

就是因为自己身体的特殊原因,从生下来的第一天起,就意味着随时亡,所以我人生的唯一目标,也就是明天还活着。后来阴差阳错,竟然受到上帝的垂青,让不可能变成可能,说我能活着,连算命的都不信;说我能考上学走出山区,连老师同学都不信;说我能当上大夫,连自己都不信。可这却是千真万确的,早已经让事实证明了一切,当自己身体逐渐走上正轨的时候,上帝又让我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接受新任务同时,我才知道那是去拯救人们的心灵。

正是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才深刻了人生真谛,亲眼见证了人从出生,到亡的点点滴滴,真真切切。只要用脚后跟想一想都会发现,人既然有来,就一定会有去,人就是这样来去匆匆,然后还会跟来之前一样,消失在茫茫宇宙之中。不信你就看,每一天地球上都会有十几万人去,每一小时都会有几千人去,实际上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将去,每个人都在去。

不是吗,我们每一个人只要一生下来,就进入了亡的程序,人们一个又一个展开生命的翅膀,成群结队的`飞向亡。在百分之百的亡率面前,任何人都不能无视亡而活着,不管是伟人还是艺术巨匠,不管多么幽默或者坚强,只要一说起亡,总会带着无奈和忧伤。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人人都要,在这一点上可真是平等”。文学家莎士比亚说;“生还是,这就是问题的全部”。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生不过是迈向亡的旅程”。

叱咤风云的拿破仑于一座小岛时说:“来到人生的尽头,只能听天由命了”。作曲家莫扎特临前说:“我不是说过,我一直是在为自己写安魂曲吗?”画家达芬奇说:“我们来时期望未来,可未来只为我们预备了一件事——亡”。印度诗人泰戈尔在病中问:“我为什么不能安然去,我到底还能活多久?”中国作家林语堂仿佛是在回答他:“我们的生命就像风中的残烛,随时可能熄灭”。这也让我想起了那些无知的人们,抢购蜡烛不就是莫大的讽刺吗。

人类世俗的欲火伴着骄傲的气焰,焚烧了人家的一切,唯独无法染指亡那屹立的庄严。对于亡,我们应该感谢你才对,因为你显露了我们的无知,证实了我们的卑微。如果有人跟你说,亡并不可怕,那他肯定是在欺骗自己,不信就看看人们都在干什么吧,有人在补养,有人在锻炼,还有人在治疗,人们都在千方百计地维持着短暂的生命。人们在颤栗、在挣扎、在痛苦,在极不情愿又无可奈何地送别着生命,日益庞大而且饱受尊敬,自己曾经从事的医疗行业,正在印证着人类对亡的巨大恐惧和激烈反抗。

从当年秦始皇到蓬莱寻访仙人,唐太宗令道士提炼仙丹,到现代人们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的养生保健之道,骨子里还不都是一回事,不想吗。这是不是跟人们听说世界末日来临时,产生的种种幻想有关呢,更有甚者连邪教组织的宣传都有人信以为真呢。我早已经不止一次的听到人们谈论,世界末日该来了,我要好好吃吃喝喝,出去潇洒潇洒,做完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些年轻男孩说,我要赶紧找个女朋友,体验做男人的尊严;那些年轻女孩说,我要赶快找个男朋友,尝试一下做女人的滋味。那些大人们也在说,我不知道出轨啥滋味,我一定要出出轨,有些人说要多赞点钱,有些人说要多预备点粮食……

所以才出现了不该出现的现象,那些认真工作,看书学习的成了人们甚至领导打击报复的对象,那些贪赃枉法,搞男女关系的成了单位的红人。那些从飞机上或是空间站上,使用最高科技都难于看到的地方,却堂而皇之的挂起了“窗帘”,那些连小孩子都能看见的住室环境,却露骨地敞开“胸怀”,没有遮挡的痕迹。

我看见那些时刻都在糟蹋自己身心以及灵魂的人,真为他们感到悲催,我时刻在提醒他们,规劝着他们,可我能有多少能量呢,但我还是在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有时也好像打哈哈凑趣一样,不要在这样了,要不那天世界末日没有来到,而你自己确到末日了。可有时我还真不喜欢我这张臭嘴,真的就看到那些胡吃乱作的人,住进了医院,等待着医生的审判。

明天就是人们所说的世界末日了,而且那些无聊的人,还搞了什么2012世界末日倒计时,你说可笑不可笑。看吧,2012年12月21日下午3点14分35秒这一刻,是验证2012世界末日来临,地球毁灭这一预言的时刻,那些没有等待医生审判的可怜人,却都在听从末日的安排。这时候,如果说早已经不再令人惊奇,那么令人奇迹的就是人心中这股不想,不甘心,不承认亡权势的本能力量,这股力量显然不属于亡,那他来自哪里呢。

我早已经不拍亡,早已经知足了,就是现在比世界末日提前一天去,也多赚了几十年了,还有什么可留恋的呢,我不能甘的就是那些比寻找真理和良善更要紧,人类渴望知道的自身生命的谜底,到底是什么呢?在我们俗人的眼中,人生不就是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哭声中结束吗,要是世界末日真的来临,我们一起亡,一起毁灭,然后没有哭声,打破这种轮回,不也是很惬意吗。

真的没有想到,在世界末日的前一天,突然想到给自己写信了,这是不是意味着人类返祖的现象呢。我多么盼望鸿雁传情,书信往来,能穿越那三维来到四维甚至佛陀世界的三十六维空间,去体验那是一种什么境界呢?如今这个纷繁浮躁的社会,使得人们早已经没有心思回到书桌前,用饱蘸情意的生花妙笔写点什么了。

我清楚地知道,在别人等待世界末日的时候,自己早已经顶着星光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那就让我这封写自世界末日之前的来信,给世界末日之后的心灵,一丝慰藉吧!

你内心的朋友,一生健康

2018年7月20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