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难忘的书画比赛作文(难忘的书法比赛作文700字)

难忘的书画比赛作文(难忘的书法比赛作文700字)

更新时间:2022-04-26 13:11:11
难忘的书画比赛作文(难忘的书法比赛作文700字)

难忘的书画比赛作文【一】

我拿着参加比赛的号码牌,意气风发地走向赛场。妈妈在身后喊道:“宝贝,我先回去了,你认真画画吧,再见!”

我立即回头对妈妈说:“再见!”顺便来了个飞吻。我继续奔向赛场。我看见一幅非常热闹的场景,参赛的小伙伴们还真不少呀!

我找到自己参赛的座位号刚坐下,就听到赛场管理员宣布赛场规则,只听她说:“我没有说开始画以前,你们千万不能开始画。开始画后速度要快,因为时间只有一个小时,画的主题是:‘迎新年’。”

我们就像那些在阵地上待命冲锋地解放军战士们一样静静地等候着“冲啊!”那一声命令,整个赛场安静得就像只剩下我一个人似的,我的心儿砰砰直跳。

比赛管理员终于开口了:“比赛开始。”

那声音清脆响亮,干脆利索,就像一块石头掉进水池里,扑通一声溅起无数美丽的水花;又像魔术般打开了一个宝盒,瞬间引发出“嘻嘻索索”“噼里啪啦”“丁零当啷”的.各种声响,赛场气氛显得紧张但又井然有序。

我想了想,一幅《迎新年》的画面立即浮上心头,往年春节时那热闹的气氛瞬间在眼前闪现出来。我铺开画纸,拿出画笔,开始画画。

先在画纸上画出江南绿草茵茵的新春气象,鲜花斗艳的社区环境,接着画出小朋友们点燃鞭炮、燃放礼花的精彩画面和特写镜头;然后又在一旁画上一群小学生争先恐后地扫雪,堆雪人地热闹场面;最后再画上几棵枇杷树与香樟树之间拉上几根绳索,挂上一串串红溜溜的大灯笼,一头系在绳索上的五颜六色的动物气球……

整个比赛不到半小时就大功告成了,我左看看,右瞧瞧。觉得再没地方添加丰富多彩的景色了,忽然眼前一亮,哎呀!真够粗心的,《迎新年》怎么能忘记画上一副呢?

应该是眉头一皱,计上心头,可是此时我眉头都皱了好几皱,还是没有计上心头来,原因是我平时根本就没有认真看过迎春对联,所以此时才会黔驴技穷。不过也好说,难不倒本姑娘,时间紧张,只好临场发挥了,自己随便创作出一副新对联好了:“寒假虽冷闹春热,比赛绘画新年乐。”横幅是:“欢天喜地”。

比赛结束了,老师还给我画的这幅《迎新年》的画拍了一张照片呢,我心里甜滋滋的,心想,这里可能有戏,与奖状有缘。我又继续检查了每一个细节,做了些锦上添花的活计。

管理员又开始说话了:“大家快画,还有十分钟时间。”我一听心里有些慌了,转念又一想,真是一个傻瓜:“都画完了,还紧张什么呀!”

管理员又说话了:“比赛时间到,把你们画的画,放在原地不要动,以防颜料未干,把画儿弄坏,有考场工作人员负责收你们参赛的画。”比赛场里顿时叽叽喳喳地热闹起来。

突然间,哪位管理员把声音提高了许多,至少提高了有10个分呗:“各位小画家们,你们千万要保管好自己身上的牌子,别弄丢了,以后要凭着那个牌子来领奖啊。”

我们乐了,齐声回答到:“哦!记住了。”

难忘的书画比赛作文【二】

这一天,张永初老人带着他所研究的甲骨文和一些书画来我们江南实小展览。

虽然这是几幅甲骨文,但是它们却是古人用无穷的智慧创造出来的,更是张永初老先生用半辈子的心研究出来的。张永初老先生从40多岁就开始研究甲骨文了。直到现在,他虽然已84岁高龄,但是却仍然坚持不懈地去研究吴文化和甲骨文,他像一个贪玩、永不疲倦的`孩子不停地感受着研究的欢乐。

张永初老先生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珍贵的甲骨文 ,还让我们了解了吴文化。吴文化是吴地区域文化的简称,也可以说这是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成果。说到吴文化,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位伟大人物——泰伯。

传说,泰伯、仲雍二人是亲兄弟,生父是周朝太王古公亶父。本来,泰伯三兄弟在古公亶父去世后应该依次继承王位。但是他们看到父亲特别喜欢第三子季历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但是姬昌的确有超人的才能,因此他们二兄弟一致决定主动把继承权让给季历。然后就由季历传给姬昌。后来,古公亶父等人接二连三地要其他二人继承王位,他们都坚辞不受。为了断绝别人拥立他们为王的的念头,泰伯、仲雍便逃到吴地在这儿繁衍生息并将自己国家的文化礼仪全都教给这里的人们,这里的人见泰伯宁愿将吴国的文化礼仪教给幼弟的义举所感动,纷纷前来投靠追随。周部族的人们见他俩已意志坚决,就只好拥立季历和姬昌。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泰伯让王”的故事

也许就在这丰收之季,他更加努力奋斗着;寒冷的冬季,大雪纷飞,这是一年中的盛典。也许当你还沉醉在家人团圆,新年快乐的氛围中时,张老师孤零零地在房中,辛勤的研究着甲骨文。张老师在四季的陪伴下,一步步逼近成功……

难忘的书画比赛作文【三】

前几天,妈妈带我去南京市美术馆看了一次书画展,这使我深有感触。那一天,细雨蒙蒙,可我和妈妈去看书画展的兴趣依然不减,这时我因为树木的遮挡,使我朦胧间看见了南京市美术馆,我兴奋的大叫:“到了,到了,到南京市美术馆了!”一会儿,妈妈停好了车,我们便走进了雄伟的南京市美术馆。我们来到了展厅里,先是由江苏省文化厅副厅长——王慧芬的讲话,她激励我们要加强新一代人的文化水平,我听了连连点头。接下来是那些获奖的小 选手来露一手了。

这时我们发现有一大群人,原来,他们是少年美术队、儿童美术队、少年书法队、儿童书法队的队员。妈妈对我说;“我们跟着少年美术队走,去看看他们的作品,好吗?”我高兴的说:“好的!我们走!”说罢,就向少年美术队走去。我们来到跟着少年美术队来到另一个展厅,只见他们每一个人都走到自己的坐位上,坐了下来。我悄悄的来到第一张桌子旁看小队员们画。有一个小队员用毛笔先沾上黑墨,再在一张黑呼呼的板上画一些芦苇,然后撒上一些五颜六色的沙子,一片芦苇就画好了,真实神奇!这个小选手总共画了好多芦苇——一大片芦苇荡!真的非常的漂亮。我小声问道:“这叫什么画儿呀?”“哦!这叫‘漆画’!”她说。我连忙道谢,原来画画也有这么多学问。接着,我们又走到了儿童美术队的展去,看到有一个队员先用“大头笔”画了一个“外星人”接下来可难了——她要把撕碎了,再在画好了的纸上先抹上胶,用夹子把各个颜色的纸夹着放在抹了胶的画上。我想:这可多难呀!而且还要多少耐心呀!我也满怀崇拜的问她:“请问,这是什么画呀?”“这个呀,这个叫‘剪贴画’!”“哦,我明白了,谢谢你。”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漂亮的画,比如:《中华龙》,小作者把龙画的栩栩如生,画的都如同电脑画的一样了,真是了不起;又如《奶奶的花瓶》,画的几乎是真的一样了,最后还得了“优秀奖”呀!通过这次画展让我长了很多的见识,画画其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看到这么多和我同年龄的小朋友竟然可以画得这么好,还有一个小选手只学了15天已经可以参加比赛了,作品还得奖了!我暗暗下决心,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这样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简评:有梦想才有可能,利用平时时间多去练习,也许有一天你也能展示自我。

难忘的书画比赛作文【四】

冬天来了,它的到来给人们带来一阵阵寒意。今天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生辰111周年纪念日,我们要到他的故居里面去观赏书画作品展。

由学校的老师带领我们前去参观。走到故居的大门口,看见门匾上镌刻着几颗大字——“邓恩铭故居”。

走进里面,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他的照片。照片挂在墙壁的正中央,他正目视着前方,眼睛里充满了仇恨,好像是对当今的黑暗社会的不满。刚走到院子里,就看到了各种琳琅满目的书法,画画,剪纸作品,摆设在里面。前来观赏的人络绎不绝,人们熙熙攘攘,却毫不拥挤。

每一个人都在细细地品味着每一幅作品,看完了都对这些作品,赞不绝口,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观赏的书法作品的类型有很多,楷书、隶书、行书,草书、金文,甲骨文。每一位作者都把每一个字给写活了,充分地把书法的美感表现出来,看起来是多么的舒服,让人感觉到了书法的博大精深。也从每个作者的一字一句里到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画画作品的类型也有很多,水墨画,素描,油画,彩笔画,蜡笔画。每一位作者都把自己的精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了画画当中,把每一个景物,人物画得栩栩如生,看了有一种美妙的感觉,让人身临其境,置身在另一个世界里。

剪纸作品的类型有景物,动物,人物三大类。剪纸需要做工精湛,细心,还要有足够的耐心,稍有不慎就要重来。每一幅剪纸都是那么的复杂,但在这些作者的手里就变得异常的轻松,简单。这些剪纸惟妙惟肖,生龙活虎,可谓称得上是佳作啊!

看完了这些优美的的作品,可以看出来我国的传统文化渊远流长,所以不能断送在我们这一代的手里,我们一定要把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一直传给下一代!

难忘的书画比赛作文【五】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师生书画展观后感。2月14日,岐山关中大厦门前彩门夺目,鞭炮齐鸣,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曹宇先生从艺五十年暨师生书画展隆重开幕。来自社会各界的书画名家、曹宇先生弟子及省市领导约千余人汇聚西岐,于关中大厦八楼展厅内观赏作品,畅谈艺术,座谈交流。此次展览嘉宾之盛,规模之大,氛围之浓,让我深受感染,不由生出感慨和敬佩之情。

因为自己是书画圈外的人,也不懂书法艺术,却无意中认识了一些圈子内的老师和朋友,和书画结了缘,观后感《师生书画展观后感》。这次,承蒙赵老师邀请,我这个即不会写毛笔和硬笔书法,又不会画画的人,也充当了嘉宾中的一员。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和深深的敬意,参加了曹宇老师从艺五十年暨师生书画展座谈会,参观了这次不平凡的展览。虽然对曹宇老师的篆刻、书法、绘画、剪纸已早有耳闻,却迟迟未能谋面。通过这次展览和座谈交流,让我对曹宇老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艺术的力量和执着的追求,让我这个不是艺术圈的人也深受感染,顿生钦佩和敬仰之情。

当日展厅内,热烈的氛围,激情的场面,涌动的人群,这无疑是对曹宇老师从艺五十年艺术生涯的总结和定位。尤其是,艺术界老前辈们专业的评论和点评,让我感受出了有一种自然的原始光芒在曹宇老师身上闪闪发光。正如大家所说,曹宇老师他即是一位思想家、艺术家,同时,又是一位学者、一位奇人。他献身艺术生涯五十载,追求真实、自然、平淡、永恒,这是他的一种境界、一种作为、一个文化人的心态。

此次展览取材丰富,风格迥异,作品大多都是出自曹宇老师和他的学生之手,而且参展的作品都是经过统一装裱,皆为新作。因为自己不懂书法,对专业的评论术语更是陌生。因此,只能欣赏各位老师的佳作,却不敢妄加评论。以上所述,也就个人的观后感,用外行话做以总结,不到之处,还请曹老师多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