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腊八节来历的作文400字(腊八节习俗的作文400字)

腊八节来历的作文400字(腊八节习俗的作文400字)

更新时间:2023-11-16 12:03:04
腊八节来历的作文400字(腊八节习俗的作文400字)

腊八节来历的作文400字【一】

有人就根据自己的命理五行,在腊八粥食材的选择上,特别挑选自己五行所喜的食材,将进食这样的腊八粥作为增旺自己运势的一种手段。

腊八节来历的作文400字【二】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着《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腊八节来历的作文400字【三】

二千五百多年以前,释迦牟尼在成佛以前,弃位出家,经过了六年的苦修苦行,乃至日食一麻一麦,渐渐身体变得极度瘦弱。于是,重新调整修行的方法,从苦行的座位上站起,走下尼连禅河,让长年清净的流水,洗去身上的垢秽。

尼连河边有两名牧牛女子,一名难陀,一名波罗,素日里看见释迦牟尼如此虔诚苦修,心中甚是感动敬佩。这时见释迦牟尼已愿受愿,忙选择肥壮的母牛,入河洗浴干净,挤取乳汁,蒸成乳糜,盛了满碗,捧到他面前,礼拜奉献。

释迦牟尼接受了供养,发愿说:“今食饮食,得充气力,以保留智慧年寿,为度众生。”遂即服食。自此,释迦牟尼每日皆受牧女供献乳糜。之后,来到了今名菩提伽耶的地方,在一株高大茂郁的毕波罗树下金刚座上,端坐思惟,发下誓愿:“我如果不圆成正等正觉的佛果,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

如此,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趺坐四十八天,时至腊月初七日。释迦牟尼默坐金刚座上,示现种种禅定境界,遍观十方无量世界和过去世、现世、未来一切事情,洞见三界因果。腊月初八日凌晨,明星出现天上,他豁然大悟,得无上大道,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陀。

腊八节来历的作文400字【四】

祭祀完后,邻里乡亲,亲戚朋友之间,有互相赠送腊八粥的习俗。你家送过来,我家送过去,送的人要客气地说是请对方尝尝自家的味道,受者很高兴地道谢。

也许这家的腊八粥中多得是豆类,也许那家的腊八粥中多的是谷类,这家是甜的,那家是咸的,,......就在互相品尝腊八粥的过程中,一起分享收获后的喜悦,加深亲友间的感情。

腊八节来历的作文400字【五】

早先年,有这么一个四口之家,老两口和两个儿子。老两口非常勤快,一年到头干着地里的庄稼活。春耕夏锄秋收,兢兢业业奔日子。家里存的各样粮食是大囤满、小囤流。他们家院里还有棵大枣树,老两口精心培育,结出的枣又脆又甜,拿到集上去卖,能卖好多好多银钱,小日子过得挺富裕。

老两口紧紧巴巴地奔日子,就为给两个儿子娶上媳妇。

眼看儿子一天天都到了该娶媳妇的岁数了,老两口也都老的不行了,老父亲临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种庄稼;老母亲临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保养院里的枣树,攒钱存粮留着娶媳妇。

四口之家现在光剩下哥儿俩过日子了。哥哥看到这大囤满小囤流的粮食,对弟弟说:“咱们有这么多的粮食,够了,今年歇一年吧!”

弟弟说:“今年这枣树也不当紧了,反正咱们也不缺枣吃。”

就这样,哥儿俩越来越懒,越来越馋。光知道一年一年吃喝玩乐,没几年就把粮食吃完了,院里的枣树呢,结的枣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这年到了腊月初八,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可吃的了,怎么办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扫帚,弟弟拿来一个小簸箕,到先前盛粮食的大囤底、小囤缝里扫呀扫的,从这里扫来一把黄米粒,从那里寻出一把红豆来,就这样,杂粮五谷各凑几把,数量不多,样数可不少,最后又搜出几枚干红枣,放到锅里一齐煮了起来。煮好了,哥俩吃起这五谷杂粮凑合起来的粥,两双眼对望,才记起父母临前说的话,后悔极了。

哥俩尝到了懒的苦头,败子回头,第二年就都勤快了起来,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不几年就又过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妇,有了孩子。

为了记取懒的教训,叫人千万别忘了勤快节俭地过日子,从那以后,每逢农历腊月初八那天,人们就吃用五谷杂粮混在一起熬成的粥,因为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所以人们都叫“腊八粥。”

腊八节来历的作文400字【六】

农历“四月八”,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天,各地的苗族人民都要举行盛大的纪念和联欢活动。

相传。远古时候苗族的祖先普奔住在黄河边,和普绍(即雷公结仇,普绍手执大斧来到普奔房上,滑落倒在后阳沟里,普奔用铁锅扣住他,拿棕绳捆绑牢锁进了铁仓,只留一小孔让他出气。普奔要出远门,对儿子和外甥女说,普绍向你们不管要什么东西,都别理。他走后,两表兄妹好奇,从小孔中看普绍的黑炭脸。普绍向他们哀求得一点火炭。表兄妹觉得他可怜,就把一颗浸了冷水的木炭给他。他接过吹了三个时辰,“轰”的一闪光,铁仓粉碎了,对表兄妹说,遇上大险,快栽葫芦。表兄妹吓昏了,待清醒便立刻种上了葫芦,只见马上生叶、生花、结果。这时,天降暴雨,大地一片汪洋,表兄摘下葫芦做成船,和表妹乘上随水飘过屋顶,山腰,直上了南天门,撞响了天钟。太上老君开门,一见人间一片洪荒,人烟渺无,惩治了普绍,消了洪水,又拿出千样种、百样色给他俩,叫他们重建人间。他俩回到地面,将千样种百样色撒向高坡平地,只见黄水变清,五谷生长、山野变绿、百花争艳。但是却无人烟。表兄提出结婚,传宗接代才有人耕种。表妹害羞摇头。表兄提出各自从山上滚下一扇磨,落地后它们若合在一起我们就成家。表妹还是不干,说,我有两颗葫芦种,一人种在一座山上,瓜藤缠在一起才能成亲。他们一丢下种子,只见立刻发芽,长藤,很快在半空缠在一起,并成一兜,结了一个大葫芦。于是成家了,三年六个月,表妹怀了孕,又三年六个月,一个丑时生下了一团肉球。这时天空的大葫芦也滚了下来。他们将肉球切成了一百块,又划开葫芦拿出种子,天没亮表兄就从山顶顺风将它们撒向山坡、平地。边撒边祷祝。到第四天四月初八一早,奇迹出现,山上平原有了人烟,牛欢马叫,犬吠鸡鸣,百鸟啾。

以后苗家不断发展,从黄河来到长江,又分布到湖南、贵州、四川、云南……不论到哪里,他们都在此日休息一天,庆贺祭祖、牛马也让休息一天。

又传,后来苗族人民被迫四处迁徙,其中一支被赶到湘西凤凰县和贵州松桃县一带,每到四月八,人们欢聚在龙圹河“跳花”(歌舞欢庆时,驻扎在黄丝桥营堡的官兵就窜进花场选美抢人。为了反抗欺压,有一年,凤凰山下的苗族青年亚宜在“四月八”前夕,组织了以骁勇骠悍的一批苗族小伙子,歃盟誓,决心抗恶除暴,于是,这年“四月八”把这些强抢苗女的官兵打得落花流水。后来,官家又派兵报复,向跳花沟,亚宜率领苗族青年团结抵抗,苦战了三天三夜,终因寡不敌众,被迫向贵阳方向转移,在贵州大地和官兵战斗了一年。又到“四月八”了,正当贵阳一带的苗家欢庆的时候,官家派出大批人马进行残酷屠。亚宜和贵阳地区的苗族英雄亚努,带领苗族群众与官兵生搏斗,最后双双牺牲在贵阳城(今啧水池附近。此后,“四月八”又增添了纪念民族英雄、追悼民族先烈的英雄节。

腊八节来历的作文400字【七】

旧时,为了表示皇恩浩荡,与民同乐。天子要御赐腊八粥给皇子、大臣、侍卫、宫女、百姓;还向寺院发放米、果等食材,一方面供僧侣食用,另一方面让他们分给更多的人。

相传,雍和宫的腊八粥香飘数里,周围的人们都会闻香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