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写街舞老师好的作文300字(我们班的街舞达人作文300字)

写街舞老师好的作文300字(我们班的街舞达人作文300字)

更新时间:2024-04-22 12:50:39
写街舞老师好的作文300字(我们班的街舞达人作文300字)

写街舞老师好的作文300字【一】

在学生会的组织下我们在晚自习的时间观看了《老师好》这部影片,看完以后我感触颇多。这部电影应当算是相当中规中矩的国产青春电影。

它展现了八十年代学生的性、果敢、和无畏,又存在着不论何时何地何种学生都会有的藏在最心底的一份温暖。那时的高中,爱恨交织,简单直率。但无论是那种情感,都好似蜿蜒婉转、细微绵长,它剪不断,但它又那么清晰。洛小乙与安静的的感情似乎并不是故事的主线,但他们的经历与老师的爱相互交织,成为了片中最精彩的高潮。我们会惋惜,二人的爱情连火星尚未擦出,就丧失了青春悸动的机会。也许这是一种遗憾,又或许是一种合理与天意,它让你丧失了在青春最好的年华里咀嚼到爱情禁果的机会,但它又让你在绝望中希冀曙光,在疯狂中探索理性,唯有经历了懵懂时期的挣扎,你才会寻觅到在成为“人”这个十字路口上最正确的方向。我感觉这部影片的主题就是围绕老师好三个字开展的,一声声的老师好有多少态度的转变,有多少种态度的变化。在剧中苗老师和同学们的战争中,他们之间的感情逐渐加深,最后苗老师虽然年龄大了,但他还没有愚钝,因为他还爱着这群孩子们。

在片中,师生间爱的表现直白又晦涩,我们的老师不善于言表,却最爱“润物细无声”,这片中的例子数不胜数:只因善良,免费为矿山中学的同学的补习功课;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已经落入不归路的洛小乙;深夜带出因犯错而被拘留的刘昊,捐出工资去拯救刘昊同学的生命等等事件。高中时的学生是需要感化的,我虽然不甚了解八十年代的他们,但是没有恶意的桀骜、嘚瑟、随性的性格在未被好老师感化之前充斥着生活的主旋律,像阴霾笼罩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他们当然明白善与爱,当阴霾被拨开了,他们会用学生时代最真挚的幼稚去感恩,去报答,不然也不会帮苗老师找自行车,关婷婷也不会因为第一年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文艺晚会拿了第二名而愧疚。所有好的老师都是如此,他们会用自己毕生所学去期待孩子们,而学生总能用自己的真心报答老师。他们相互回应。正如片中所讲,“我终于明白,那时的自责或是不舍,其实都不重要。因为有些人看似已经走远,却从未真正离开。”

当我们离开校园时终会发现,一声“老师好”蕴含着你青春最美好的东西。

写街舞老师好的作文300字【二】

今年快放假的时候,老师说我们在假期要去南京参加一个全国的比赛,我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高兴极了,比赛的前一周,我们就开始每天去学校训练,虽然天气非常的热,但我们一点也不觉得辛苦。

时间像飞箭似的,转眼就到了去南京的时间了,我们早上五点就起床了,拉着行李箱,背着背包向学校出发,到了学校我们和老师一起坐车去火车站,然后安检进站坐车就出发了。直到下午四点才到南京,然后又转地铁到我们住的'宾馆。

我和李晓学住一个房间,第二天,我们去比赛现场,观看其他学校的比赛,比赛竞争的很激烈,每个团队都非常的出色,第三天,我们又去现场彩排和参加开幕仪式,这些都举行的很顺利,我们也会利用空闲时间在多练习一下我们的动作,以便更熟练和整齐,第四天就是我们比赛的时间了。我们画好妆,换好衣服,马上就要我们上场了。心里非常紧张,但也很开心, 终于可以和他们一比高低了,随着主持人叫到我们学校的名字,我们便跑着上台去了,虽然紧张,但还是顺利的完成了整个比赛,最后主持人宣布成绩了,我们得了423分,对手得了多少分呢?究竟谁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呢?我们也是紧张的想要得到最后的结果,当主持人念到对方成绩第一个数字是:"3"的时候,我们欢呼起来了,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胜利了,等到颁完奖,我们拿着奖杯和证书后,一晚上都没有睡着。最后一天,老师带我们去参观了总统府和夫子庙,吃了南京的特色小吃后乘坐晚上八点半的火车返回郑州了。

这次的比赛,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其它选手的实力,也让我们学会了如何照顾自己。

写街舞老师好的作文300字【三】

《老师好》是一部以1985年为故事背景,以苗宛秋老师为核心人物,以苗老师与学生们的“斗智斗勇”的校园日常为线索,再现八十年代的师生百态的怀旧校园喜剧片。这部电影我刷了两遍,第一遍是因为无聊,而同期又没有更好的选择,所以我选择了这部电影。看完后给我的印象,比想象中要好。第二遍是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与我校的全体教职工和部分学生一起观看的。两次观影,有不同的感受。

或许是因为自己才毕业,而又未踏出校园。第一观看时触动我更多的是高中时代学生们的校园生活。那段时光距现在就仅仅几年,曾经年少的我们也经历过为困难的同学捐款、在繁重的学业之余参加艺术节、争分夺秒的读书、偷偷摸摸的参加补习、给老师取外号……看着自己曾经的经历跃然荧幕,感到特别亲切,虽然时代不同,但依然不影响产生共鸣,原来,无论哪个时代的学生都有着同样被幸福包裹着的回忆。

或许是因为第二次观看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我猛然意识到自己现在已经不再是学生,而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所以这一次我更多关注的是影片中的老师苗婉秋。苗老师爱护学生,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他走遍大街小巷,就是想让洛小乙回来上课;为了让替同学补习的安静不耽误个人复习时间,他晚上免费替同学们补习;在安静面临保送和参加高考的抉择时,他没有代替她做决定,而是告诉她“人生有好多个十字路口,重要的就那么一两条,要选一个最适合你自己的”;得知耗子生病了,他逼着派出所的小舅子违反规定拿走“投机倒把”的货物,并把自己的工资寄给学生。他全身心投入到学生身上,甚至无心顾及自己的住房问题,算得上“鞠躬尽瘁而后已”奉献式的“模范”老师,如果用当下最流行的“师德”标准来衡量,他无疑应该是典型的优秀教师。他的真情打动了全体学生,当大家集体出动,夜晚打着手电为他找自行车的时候,也许会让所有观影的老师无限欣慰。还有什么比得到学生认可更为幸福的事呢?

然而,在苗老师这些种种优秀的表现之后,我也看到了他的刻板、保守、教条、强势、一言堂、唯成绩论、以成绩取人等等。影片开始,一个简单的点名,将苗宛秋的严厉、保守、以权压人体现得淋漓尽致。不能不说,学生的叛逆与他的压制不无关系。虽然他对洛小乙一直不肯放弃,但也得承认,在洛小乙希望入团、遭遇诬告的时候,也恰恰是苗宛秋老师摧毁了一个孩子“回头是岸”的一点点希望,“逼”他重新回到街头小混混的.行列。在经历了若干年的变革之后,我们愈来愈发现,教育必将回归本位,那就是对“人”本身价值的发现,对学生灵魂和梦想的唤醒。“好教师”不仅要使每个学生趋近传统意义上专业领域的“成才”,更应该获得和谐完整内涵的“成人”;不仅要使之完成生物学层次上的“成人”,更要达成凸显个人独特的本质规定的“成己”!

同时,这部影片也引发了我对师生关系的思考。影片中的王海,一开始在苗老师的“压制”下明显是站在老师的对立面的,而最终在老师爱的“感化”下逐渐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成为了一名教师。这种转变,似乎更像是理解过后的服从。它是否真的独立、自由呢?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亡诗社》中的基廷先生,他一直引领学生发现自由思考的魅力和价值,他既是教师,更像是引领学生前往自由领地的“船长”。

作为一名教育战线的新人,自己各方面都还有待加强。还记得自己才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很不习惯别人称呼自己为老师,但我的老师告诉我:从这一刻起,你必须习惯这样的称呼,因为这是一种责任。是啊,从我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刻起,我就应该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未来的日子,我将不断叩问,加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紧跟师风师德建设和转作风提质效工作,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真正无愧于“老师”这个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