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中华美德小学五年级作文(中华传统美德征文五年级)

中华美德小学五年级作文(中华传统美德征文五年级)

更新时间:2023-12-09 20:29:10
中华美德小学五年级作文(中华传统美德征文五年级)

中华美德小学五年级作文【一】

相传春秋时期,有一个叫颖考叔的小官去见郑庄公。郑庄公赏赐他饭食,他把肉片放在一边不舍得吃。庄公很奇怪,颖考叔说:“我的老母亲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肉食,请允许我拿回来孝敬我的母亲。”庄公听后十分感动。

其实,诸如此类的传统还有很多,《诗经》里面就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还有妇孺皆知的“孔融让梨”等。由此可见,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孝”的传统,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敬长辈的传统。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都不孝顺他自己的父母,我们还能指望他干什么?我想问问你们,你们有在父母回家的时候为父母递上一杯解渴的茶水吗?你们有对他们说一句:“我爱您!您辛苦了!”答案不言而喻。

为什么会是这样,原因我也思索过。大概是因为现在生活条件变好了,父母都把子女视为掌上明珠,舍不得让孩子受一点苦。久而久之,孩子就认为这样是理所应当,不值一提。或者有的家庭,父母对自己的长辈也不孝顺,孩子在这种家庭的氛围下耳濡目染,也就不知道“孝”怎么写了。所以父母也同样也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督促他们“孝”的内涵。我们也要了解美好生活来之不易,父母对我的付出。时刻记住“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思。”

那么,孝顺的人有么?还是一定的,记得一次我就看到这样的一则新闻写道,有几位学生因为家境贫寒,父母有生病,他们就一边照顾父母,一边上学。这种精神就值得我们学习的。有小见大,孝顺父母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而不孝顺的人,只会被人们谴责。

美好的品德还有一层底线——“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将心比心。你可以不同情别人。在这些基础上,人们拥有一些更上一层楼的美德。小则“赠人玫瑰”。如:为贫困的学子捐款,给遭受灾难困难的同胞送去慰问,拾到物品还给失主,为受伤的'小动物包扎伤口??大则“精忠报国”,从古到今,有诸葛亮的“鞠躬尽瘁,而后已”;郑成功收复失地;岳飞“还我河山”还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一个小女孩“请升上中国国旗”。

对这种拥有美好品德的人,我认为有一个最优秀的代表——雷锋。他善良、好学、勇敢、有毅力、勤劳??最后悲壮的在22岁的花样年华为了救两个溺水的小女孩而被河水冲走?? 总而言之,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有许多数之不尽的美德,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良现象。我希望人们可以改掉那些陋习,弘扬中华民族的美德。美德是一副五彩的图画,它的颜色是光芒耀眼的,美德是一首歌,流淌在我们的心里,它能激励中华儿女努力拼搏。

中华美德小学五年级作文【二】

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国家,而在我国文化这本书中最重要的一页叫中华美德。这些美德不但造就了许多杰出人物,而且还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像孔融。他们家有兄弟七人,而孔融在他们兄弟七人中排行第六。他们兄弟七人在一起学习游戏总是互相谦让、和和睦睦。孔融四岁那年,家乡的梨子丰收,家里的桌子上放着一盘子梨子,全家人围着准备吃梨。哥哥们让弟弟先拿,而孔融不挑好的不拿大的,却拣了一只最小的梨子。父亲问他:“这么多梨子,你怎么拿了一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最小的,大的让给哥哥们吃。”父亲又问:“弟弟不是比你更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呀,我应该把大的让给弟弟吃。”亲朋好友知道了这件事后,纷纷称赞说:“4岁的孩子就知道让梨,长大后一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果不其然,等孔融长大后成了东汉著名的文学家、学者。”

公元前110年,汉朝史官司马谈在临终时交代自己的儿子司马迁:做史官时千万不要忘记自己所写作的史书。司马迁哭着答应了父亲的请求。这就是要写作的《史记》。可是,在他着手写《史记》不久,就牵连进了李陵案件。因为李陵与匈奴打仗,战败后就降了匈奴,汉武帝大为生气,司马迁为安慰汉武帝,就说李陵可能是假投降,汉武帝认为他是替李陵说情,就把他投进了监狱,并施以最严酷的刑罚——宫刑。遭受此打击,他曾萌发出自的念头,但想到父亲的遗愿,他含垢忍辱,历经20年,终于完成了《史记》,并成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

还有张良。他在投奔刘邦前,有一天坐在邳桥上,见一位老者不慎将鞋落入桥下,张良主动下桥为老人捡鞋,并为老人穿上。老人为张良知敬老之举所感动,送给张良一本兵书,张良凭此助刘邦打天下,屡立战功。

以上这些只是中华民族文明这个浩瀚无边的海洋中的一部分。虽然这些被我们敬佩的人中都能找到中华美德,但是他们已成为过去,要想让这些美德继续传承下去,就要靠我们的不断努力。不能因为物质生活的提高而舍弃这些精神财富。

中华美德小学五年级作文【三】

中华传统美德在华夏史上源远流长,自古至今,从未间断。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发扬传统美德是我们新一代中学生的责任。

今天,我在爸爸的带领下,去超市买了十袋水饺和一些水果,去看望自己的奶奶。到了家,奶奶不在家,我和爸爸将水果放在桌上,动手帮爸爸煮起饺子来,不一会而,白花花的饺子浮出了水面,我知道这是科学中浮力原理,饺子熟了,体积膨胀,浮力增大,于是浮起来了。爸爸把饺子盛了许多碗,一字排开,两碗留给爷爷奶奶,其余的送给邻居老人家。不多久,奶奶回家了,一进门就闻到了香气,就知道是我们来了。吃到饺子的邻居爷爷奶奶,都来到奶奶家,跟我们唠叨唠叨家常,都夸我爸爸是个孝子,我是个孝孙女。我们都开心的聊了一个上午。

我认为发扬美德是一种提升自我人生价值的方式,也是塑造人的基本素养的形式。我向老人尽孝,付出的只有一份心,收获的却是老人的全部。于是我明白了:美德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一次帮同学拿衣服,一次帮助妈妈洗脚,一次,一次,都是美德的具体体现。在家里孝敬父母老人,在学校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在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中,都能折射出我们的身上是否有美德基因。

美德之所以称之为美德,是因为它是一个真理,一种内在的美。

中华美德小学五年级作文【四】

每个中华人,都必须要拥有自己国家的传统美德。中华美德有很多,比如说礼让、谦虚、尊老爱幼等等等等。

就好比说《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吧!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要把大的梨让给比自己大和比自己小的人,而自己,却一个人拿了一个最小的梨。这就是中华美德之一――尊老爱幼。

尊老爱幼有很多种体现,比如说:帮家长倒一次水、帮家长洗一次脚、陪弟弟妹妹玩……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

再比如说,现在大街上的一些人随手乱扔东西,让大街变的到处都是垃圾,什么塑料纸、瓜果皮一眨眼就可以看到,让清洁工人每天都忙忙碌碌地,早出晚归。试问对于那些扔垃圾的人,如果你是清洁工人,你的心里会怎样想?是否会很不舒服呢?所以,我要告诉那些乱扔垃圾的人:“快反省吧,不要再乱扔垃圾了,做一个不会乱扔垃圾的中华人吧!” 这就是中华美德之二――不随手乱扔垃圾。

说到乱扔垃圾,我就会想起它的孪生兄弟:随地吐痰。随地吐痰也是一个坏毛病,把痰吐到地下,就会造成空气污染,对你,对我、对大家都是没有好处的。

其实要不做到这些也很简单,只要心里有这个信念,随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就不会再出现了。

中华美德里还有乐于助人。当同学有困难时,我们一定要去帮助他,而不是蔑视他。或者,在公共汽车上有空位时,我们就要先看看自己身旁有没有老人或身体不便的人,这时候,我们就要把位子让给那些人坐。

同学们,除了这些,中华美德还有很多很多。它经常会在我们中间出现。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一个拥有中华美德的中华人!

中华美德小学五年级作文【五】

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物实在太多了.我们勤俭而诚恳,友善而勇敢,这是叫亿万炎黄子孙倍感骄傲的传统美德.(开头两段,第一段扣住"传统"--漫长,第二段扣住美德.入题快.

勤",是中国传统美德中最闻名于世的.中国人以农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年累月辛勤地劳动,以汗水换来硕硕丰成,造福子孙后代;同时也因为"勤",加上极富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中国人创造了四大发明、圆周率、浑天仪、《本草纲目》等等智慧结晶,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篇章.(此段说"勤",引用的诗句体现"勤",四大发明等说明"勤"的结果.

中国人是勇敢的,有傲气的.南宋名将岳飞以精忠报国的信念,燃起了他那不屈不挠的强烈爱国心志,为国家,为民族抛头颅,洒热,奋勇抗敌,保卫河山;民族英雄文天祥,少有大志,终不肯向元人投降,最后从容就义.他曾说过:"人生自古谁无,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何等壮烈感人的豪语!他们的忠义能与日月争光,在民族史册上,烙下了不朽的印迹!

中国人爱国,对自己的国家有着非笔墨可形容的深感情.爱国诗人陆游在遗作《示儿》中写道:"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对亡泰然处之,临终时还念挂着国家民族的安危,是多么可敬可佩啊!北宋著名文学家及政治家范仲淹,忧国忧民,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充分反映出他"以天下为己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高贵情操.翻开中国历史,这样为国家、社稷鞠躬尽瘁、而后已的人物比比皆是,林则徐、孙中山、周恩来等等,真是数之不尽.(此两段说"爱国",例举的人物都是历史上的爱国人物,议论中有强烈的感情,用语形象,如"燃起了他那不屈不挠的强烈爱国心志".

孝道也是中国传统美德中的代表,它根植在人心."卧冰求鲤""黄香暖席"的故事,广受传颂.而古诗里的人物花木兰更是家喻户晓,她为免老父再受征战沙场的痛苦,决心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孝女.

反观现今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疏离,变得淡薄、冷漠,这些奠基在利益上的人际关系,缺乏彼此的互谅关怀,完全没有温情可言;而家庭不和、子女忤逆引发的伦常悲剧,差不多每天都可在报纸上读到,在新闻报导中儿女一朝飞黄腾达后,便对父母置之不理,任由父母风餐露宿的事已屡见不鲜;人们的浮夸作风,自以为是、吊儿郎当的处世态度随处可见,实际上,这种人是名副其实的"井底之蛙",常不可一世地自我吹嘘,对他人的才华不屑一顾,甚至冷嘲热讽,完全不明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道理,这的确是现今社会的一大哀歌.(此两段说"孝",先说"根植在人心",再"反观现今的社会",写得简洁.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若这些社会弊病越来越多,越积越深,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固不能想象,也不敢想象.

我认为,中国传统美德是医治社会弊病的灵丹妙药.在这个时代,有重新提倡其价值的必要,以廓清社会歪风,为年青的新一代培养优良的品行、淳朴大方的风度,重见我国道德文化的光芒.(此两段说现实意义.

孟子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者,正圆之器;距者,正方之器”.所以,我们应当时时刻刻都遵守规则.规则不仅保证着我们在工作中,学习中和生活上的公平公正,带给我们高效率,甚至保证着我们的心灵自由,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让规则看守世界,是生命的圣洁花园,是人人向往的天堂.心中有正义良善的规则,犹如灵魂有了信仰,人们的生活才享受更多的明媚阳光.

雷锋说过:“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枯,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所以,我们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一群大雁结伴飞行,它们为什么可以飞得更远呢?我们有了团队,在团队的努力下,我们为什么就能实现更高的目标呢?这些只能说明集体是个人战胜困难,获得胜利的力量源泉,是获得友谊的桥梁和纽带,是我们施展聪明才智的广阔舞台.因此,我们应当热爱集体的利益和荣誉.让我们为集体添一片绿叶,奉上一束鲜花,做出一份贡献吧!

荀子说过:“人无礼则补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文明礼仪要注重平时,从小培养,形成良好的习惯.有句古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今天,在我们的身边,文明礼仪就像和煦的春风,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丝丝温暖,缕缕芳香.

其实美德还有许许多多,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都应该以坚持德育为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让祖国的明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