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作文结尾(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作文144字)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作文结尾(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作文144字)

更新时间:2023-11-16 02:50:31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作文结尾(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作文144字)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作文结尾【一】

真的,现在才发现,原来世界正慢慢变小,几乎已经可以称之为“地球村”了。现代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快捷而简单。飞机、电话、电脑……尤其是互联网的推广,一下子把世界推进到网络时代。就像我和艾伦,远隔重洋却能轻松交流,彼此没有感到一点时空的阻隔。

艾伦通过我慢慢地了解了中国,他知道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也有改革开放后建设的新成果。他对中国的历史很感兴趣,总想找个机会到中国来玩玩。我和他的聊天也总是这方面的`内容。但有一天,艾伦忽然问我,“希望工程”是什么。我告诉了他,他又说很想捐助一个小孩子。我看到屏幕上快速地出现了几行字:“我在新闻里看到,小孩子没钱上学,真是可怜。我一直想为他们做些什么,你能帮帮我吗?”我答应了。艾伦马上画了一张大大的笑脸,又写“谢谢你”。

第二天我就为艾伦找来了材料。这是一个家在安徽大别山区的小男孩,刚刚11岁。照片上的他,一双眼睛大大的,里面流露出的纯真和渴望让人怜爱。我把材料上的内容告诉艾伦:小孩的父亲双目失明,母亲卧病在床,家里还有两姐弟。小男孩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但现在已被迫辍学在家。发完邮件,我却不知为何后悔起来。艾伦毕竟是外国人啊,把这些告诉他,会不会有损国家形象?俗话说,家丑还不外扬呢!这么一想,这个念头就再也挥不去了。担心之余,我暗下决心,明天再发一份邮件,就说弄错了,是我编出来和他开玩笑的。那个小男孩还是由我自己来捐助吧!

谁知第二天早上起来,艾伦的回信已经在信箱里了。我一阵不安,不知他会说些什么。打开文件,信的抬头清楚地写着那个小男孩的姓名。再一细读,是艾伦写给他的信!通篇是真诚的鼓励之词。我一时兴奋得不知如何是好,怔怔地盯着屏幕,眼泪竟不由自主地淌下来。

从此以后,艾伦每月通过互联网把钱和写满鼓励的信发到我的电脑上,再由我负责转寄给小男孩,同时我把小男孩的回信发给他。今年过年时,艾伦还寄来了压岁钱。看着他一封封勉强用中文写就的信,我都会感动万分。这样的传递我乐意去做。一声声问候,一句句祝福,像亲友温暖的话语,像家人殷切的嘱咐,让我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一天早上去学校,发现走廊里新换了一张招贴画。画上是5个不同肤色,不同发色的小孩子手拉手在地球上跳舞,乳白色的鸽子在四周飞翔。看着这张画,我不禁想起艾伦常说的一句话:我们都是一家人嘛!是啊,都是一家人。地理老师常说,地球很大,有七大洲四大洋,还有将近60亿人口。但其实,世界原来很小很小,小得就像一个家。真的,就像一首歌里曾经唱过:“告诉你一个发现,你和我都会感动。世界很小,是个家庭,是个——家庭。”网络时代人与人的距离近了,心与心的交流也会更充满爱,不是吗?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作文结尾【二】

如果真的要去环游世界,我一定先去夏威夷度上十几天的假,体验一下夏威夷的热情和美妙的风景。也可以围着篝火跳舞,吃着水果,喝着椰子汁,可惜的是不能享受冲浪,因为我不会游泳,所以只能望海兴叹。不过,下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满足了我的愿望,那就是——海。名字虽不怎么好听,不过弥补了我不会游泳的现状。我要一跃而下,在海洋里尽情的漂流。手里还可以拿着本书,最好是《鲁滨逊漂流记》,在海上晒着太阳看着书,仰望天空,实在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我还要去北京,去看一下祖国的首都,领略一下祖国秀丽的风景,先看看那故宫博物院,这小小的地方竟然包含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我们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我还要去看那天安门,去纪念一下伟大的,他用他的'一生成就了新中国。还有那人人称赞的万里长城,那长城是前辈们用肉筑起来的,他们的灵魂和那长城汇聚在一起,永远的守卫着祖国的壮丽山河。

要说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是非去不可的,我要行走在纽约的大街上,下异乡的风土人情。纽约到处都是高科技,我要多见识见识,说不定未来还可以为祖国做出些许贡献呢!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我还想去巴黎,坐在铁塔上观望夜景,我还想去埃,看看金字塔里是否有法老王的宝藏。我相信,只要努力,这些都会实现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青春需要我们充满激情与梦想,在奋斗的时光里我们就应该抬头挺胸一路向前。即使不成功但也为自己的梦想奋斗过,加油吧!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作文结尾【三】

那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一辆垃圾车像往常一样,将满满一车垃圾倒在地上。苍蝇们争先恐后地围拢过去,想从中发现更新鲜的美味。它夹杂在大伙中间,然而在落到垃圾堆上的刹那,某样东西突然令它眼睛一亮。

那是一幅旧画,画上,一只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那美丽的.肤色、纤细的腰肢和轻盈的舞姿,都让这只苍蝇羡慕不已。还有蜜蜂的工作环境,总是那么花香四溢,馥郁芬芳。它再瞅瞅自己,生活的这片天地总是乱糟糟、臭烘烘的。更让它恼火的是,几乎所有的生灵都对蜜蜂大加赞赏,而对苍蝇却鄙夷不屑甚至怒骂唾弃。

这只苍蝇不服,它觉得命运太不公平了。于是,它找到造物主,要求他把自己变成一只蜜蜂。

造物主见这只苍蝇如此勇敢,对它的行为大加赞赏,然后真的把它变成了一只蜜蜂。

看着自己一夜之间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它大喜过望,哼着歌儿,轻快地飞进了花丛。

“大家好!”它快乐地和其他的蜜蜂打着招呼。

“你好,欢迎你加入我们的队伍。”蜜蜂友善地冲它摆了摆触须,却并没有停下飞舞的脚步。此时它才发现,原来这些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并不是玩耍,而是在采集花粉。

接下来的日子,它像一只真正的蜜蜂那样,每天早出晚归,采集一囊花粉,送回蜂房,放下,然后再飞出来,马不停蹄地飞向另一朵花。工作单调乏味不说,每天累个半,却只能得到一点点食物。

一天两天,它还觉得新鲜,可到了第三天,它就受不了了。趁大家都在忙碌地工作,它悄悄地溜开,飞回到了垃圾堆里。

它以为一切还可以重新再来,不料,落在垃圾堆上它才发现,那里早已不再适合它:那些曾经在它是只苍蝇时的遍地食物,根本无法与它身上这套蜜蜂的消化系统相兼容。

最终,它饿在了垃圾堆上。

当它的灵魂重新来到造物主身边时,造物主问它:下一世,想做蜜蜂还是苍蝇?

“苍蝇!”它毫不犹豫地回答。

读者感悟

许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成功者头上巨大的光环,却往往忽视了这背后流淌过的汗水——如果你只付出了苍蝇的努力,就不要奢求得到蜜蜂一样的人生,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公平。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作文结尾【四】

英国作家伍尔夫曾说:“人不应该是插在花瓶中的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作为当代青年,我们不应该局限于狭隘的自我“花瓶”之中,而应树立“无穷的远方与我有关”的担当意识,才能奏响青春的华章。

须知以自我为中心并非自我的真正解放。纵观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之路。普罗塔格拉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言将个人置于宇宙的中心。但是,过分强调个人感觉带来了个人主义的膨胀与对社会事务的冷漠,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亚里士多德因而提出了“人是城邦的动物”的观点。人在注重自我发展的同时,应当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使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随着启蒙运动的开展,康德道出启蒙的真谛,提出了思想的自由。自我意识的真正觉醒其实就在于能够独立思考,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但是保留自己的理性判断。

接收来自世界的`各种信息,就意味着我们要保持对于社会的热忱,而不是冷眼旁观,要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停留于言语层面。而今日之社会,媒介技术的更新与发展为个体表达提供了更为平等的信息输出窗口,这看似使每个人都有了参与社会事务的便捷渠道,实则使社会形成相互隔离的“物理社群”,而不同的社群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冷漠,甚至彼此指责。这种冷漠也是个人主义作用的结果,在去中心化的网络时代,所有人都习惯与从自己的位置发言,真假对错之分在此就成了无足轻重。这种模糊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的做法显然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缺失了对社会的责任担当,人就容易陷入“精致的利己主义”的泥潭中。这种利己主义就表现为冷漠无情。契科夫有言:“冷漠无情,就是灵魂的瘫痪,就是过早的亡。”冷漠无情有时能保全个人的利益,最终是不利于社会的进步的。我们常常需要思考“从来如此便对吗?”而个人力量的微小不能成为无动于衷的借口,恰如黑人运动之母罗莎帕克斯,她在公交车上以行动反对对社会上的种族歧视,也掀起了黑人运动的热潮。她冒着生命危险,做出了有利于社会公平的壮举。

正如卡尔波普尔所言:“任何时候,我们都是被关进自己认知框架的囚徒。”如果不能从狭隘的自我认知中走出来,又何来对于社会,对于人类进步事业的真正关心呢?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树立“成功不必在我”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还要具有“功成必定有我”的社会责任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在集体发展中实现自我发展。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作文结尾【五】

当繁琐的事情充斥着你的生活,成为你生命中必不可少的生存之道时,你是否还会有更远大的梦呢?

学生注重学习与成绩,大人注重工作与赚钱。大多数的人的目标都是同一个——那就是生存。大家努力、奋斗,只是为了成为一个适合于这个时代的普通人。而普通之外,有着另外一个世界,里面住着的是不甘愿屈于现状的“天才”,他们舍弃自己的利益,凭借着自己内心中的微光与勤奋,为实现他人的巨大利益而燃烧自我。吴孟超院士为了让中国摘下“肝癌大国”的帽子,认真研究肝脏结构,因自己能够不断地为病人做手术而感到骄傲,这是因为他有着比金钱与利益更高的价值追求。

为什么像吴孟超这样的“天才”会具有利人、利国的价值追求呢?因为它具有马斯洛所说的第五层需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托尔斯泰说:“人生的价值,是用深度去衡量的。”他们站得高,看得远,看到了人类与世界的需要;他们信念坚定,坚信舍己可以救人;他们深谋远虑,知道世界上还有比利己更重要的事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实现小我,成就大我。

但是,他们的梦永远不止步于此。袁隆平倾尽一生,研究出了杂交水稻,实现了粮食的大幅度增产。当人们都以为他已经完成了十分重要的事情时,他并没有就此罢休,临终前,他依旧关心着水稻的问题。他有着“禾下乘凉梦”,但他的梦想永远不会有最终的尽头与达到满足的时候,其随着他的精神与灵魂而生生不息。他们会顺着更重要的事情,走向更远的远方。

一味地寻找比手头的事情更重要的`事情,其实是不必要的,也是无法达到的。因为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发展都是永无止境的。要想成就大我,需要的是思想的转变——从“利己”的思想中跳脱出来,转变为“利他”思想,让潜意识代替疑惑与犹豫不决,让大我融于你的生命之中,你将会从彷徨中走出,打破对“重要事情”的相互比较,甚至是攀比。当下,许多人被夹杂在生存与更高价值追求之间。前者是身体上的满足,后者是精神上的宽慰。普通的人们为了生存选择前者,新事物的伟大创造者们义无反顾地追求后者,而位于两者之间犹豫不决的人们,正是在永无止境地比较着,这样的比较只会让人丧失自我,变得没有目标,甚至无欲无求。

白岩松的《白说》中有一言:“当时代的发展让人们产生超越物质的需求,才是爱的开始。”当人们能找到比生存更进一步的需求时,往往可以充满信念地拥抱未来的一切未知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