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写端午的作文写什么名字好(写端午的作文好开头)

写端午的作文写什么名字好(写端午的作文好开头)

更新时间:2023-12-21 16:47:42
写端午的作文写什么名字好(写端午的作文好开头)

写端午的作文写什么名字好【一】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就像一座大花园里的花朵一样数不胜数。不同的花朵在不同的季节里盛开,她们争奇斗艳,才使得花园姹紫嫣红;不同的节日在不同的日子里到来,它们丰富多彩,才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多姿多彩。而我,却钟爱在五六月间盛开的栀子花般的端午节。为什么呢?因为我喜欢端午别具一格“味道”。

端午的味道是芬芳沁人的,是那粽子送来的缕缕清香。在端午这天,每家每户都要准备一桌丰盛的晚餐,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就是粽子。粽子的形状各有不同,有三角的,方形的,筒状的......但不论是什么形状,只要你解开包扎绳,打开粽叶,那种浓郁却又淡雅的清香便扑鼻而来,在你面前弥散开来,令人垂涎三尺!在趁着口水还没有滴下来前,轻轻地咬上一口,顿时,黏黏的糯米与蜜枣的甜蜜便充满了整个口腔,存留在唇齿之间,回味无穷。这便是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是幸福愉悦的,是与家人团聚的甜蜜。每年端午,爸爸妈妈都会带我回奶奶家,一起吃饭,一起说笑。爷爷奶奶总会亲切地问我的学习情况与爸爸妈妈工作是否顺利;我们也总会关心地询问他们二老的身体状况。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是每当看到爷爷奶奶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我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这种感动仿佛几滴蜂蜜滑入了我的心里,很甘甜,很幸福。这便是端午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是令人肃然起敬的,是屈原那满腔的爱国情怀与文章的韵味悠长。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因“众人皆醉我独醒”而投汨罗江自,汨罗江从此祭奠着这位高风亮节的诗人,每到端午,后人便前来瞻仰,寄托哀思。而他的《离》也流传千古,供后人学习。

爱写诗的爸爸在端午为此还写了一首诗:

翻到了/历史最黑暗的一页/因为悲哀/太阳曾在汨罗江上/陨落/希望兜不住/它下沉的翅膀

翻过了/历史最黑暗的一天/因为破晓/东方到处呈现曙色/时间掩埋不了/他魅力四射璀璨的/文学瑰宝--《离》

在各种花朵中,我最爱栀子花,因为她平凡朴实;在所有节日中,我独爱端午节,因为它意义深刻;在端午的味道中,我惟爱屈原,因为他那人格的.芬芳!

哦,端午的味道……

写端午的作文写什么名字好【二】

在我的眼中端午节是一个美妙的节日,它充满了先人的智慧和良好愿望,有一种温馨浪漫的气息。

五月初五,汨罗江边,你——屈原,你是多么希望能够报效国家,为国捐躯,可是天妒英才,不识人才的大王不给你机会,他昏庸无能,把大好江山毁于一旦,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土被一次次侵蚀,直到再无楚国的存在。大江彭湃,汹涌着向东流去,你的心随着这江水那样起伏不定,楚国已不复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你最终一跃诠释了你的爱国之情,人们为了不让你的身体被鱼虾侵蚀,就往汨罗江里扔粽子和鸡蛋。便有端午节吃粽子和鸡蛋的习俗。

五月初五一大早,我还在熟睡的时候,爸爸总是将小段的艾草夹在我的耳朵上,让蚊虫远离我。当然,这一天,妈妈总会给我的胳膊腕和脚腕系上吉祥的五彩线。早上起来,看见胳膊腕和脚腕系着五彩绳,再看看妈妈的一脸笑意,懂得了系五彩绳原来是亲情的延伸。

农历端午节,除了系五彩绳,家乡还有插柳条,采艾蒿的习俗。艾草有一种特别的清香,据说端午前后的艾草最好,老人们从山上采集很多很多,回来拧成艾草绳,晒干后点燃,这是夏季驱逐蚊子和其它飞虫的最管用的土办法。

到了中午,我们便开始包粽子了,妈妈把糯米和粽叶洗干净,再把粽叶一张张码起来放进装着凉水的盆里。几个大人便开始团坐包粽子了

粽子包好后,结成一串放进锅里,过了一会,粽子终于好了,刚出锅的粽子色味俱全,尝起来香甜可口,其味无穷。

端午的味道是粽子的香甜,是亲情的延续,是艾蒿的清香。

写端午的作文写什么名字好【三】

端午到,端午的风俗也就随之而来。我的家乡河水很浅,难以承载龙舟这样的大船,但艾蒿还是插的,鸡蛋也是要煮的。煮熟了,揣在兜里,带到学校去,比谁的鸡蛋壳最硬。一切之中,最重要也最麻烦的是包粽子。先是随着母亲,到绿海一样的苇塘里采苇叶,手在上面掰着,眼却不停地在地上睃,生怕有青蛇从草丛里窜出来。糯米是自家水田里产的,红枣是邻居给的,干柴是父亲从河滩的树林子里拉回来的,只消称上一斤白糖,一切工作算是准备停当。

然而那是过去,是记忆中的事情了。现在,村子外的苇塘早被一把火烧个精光,河边的水田也因水位不断下降改作旱地了,更重要的是,传承外婆手艺的母亲也紧随外婆,撒手而去。

包粽子,似乎成了只在记忆中出现的事情了。

不料父亲说,明天我给你们包粽子去!我一愣,连一碗饭都做不好的.父亲,该不是在说梦话吧!但父亲真的来了,还带来了粽叶、糯米、大枣,一兜一兜,大的小的,红的白的,煞是好看!

我知道,像我每天用纸币换取各种必需品一样,这些东西,父亲不是从家里带来的,它们都来自超市!有一样,父亲带不来,也买不来,那是干柴!家乡的河滩上,一棵棵树也都变作记忆,像母亲一样,只能永远把梦藏在远方。

护理田地里的禾苗似的,小心翼翼,父亲把一张张粽叶展平,放上糯米和红枣。像包裹一个睡熟了的婴儿,父亲谨慎地用丝绳系了,放进不锈钢盆里。我笑了。看着粽子臃肿的身子,父亲也笑了。母亲的作品,用侍弄田地的双手,竟难完成。

我也艰难完成了一个,笨猪似的。原来,手握笔杆做细活儿的我,也难传承这样看似简单的手艺!

但我们还是要传承下去。由慢到快,由笨拙到熟练,艰难地,一个一个地,堆起一座绿色的小山。

刷好大锅,生起炉火,一个一个放进去,煮,续水,再煮,然后焖上一夜,扑鼻的清香就四溢开来。原来,丑陋的外表里面,竟包含着和精致一样的味道。

一个一个拾出来,放在桌子上的盆里。热气腾腾中,我看见了母亲,端坐在云雾之上,微笑着,检阅我们耕耘的硕果。

我给父亲盛了一碗,给自己盛了一碗,也给母亲盛了一碗。母亲食量不大,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够了。我拿起一个,慢慢剥开,露出白白的糯米,红红的大枣。

我恭敬地递给父亲,父亲指指母亲。于是,虔诚地,我又转向母亲,递到含笑的母亲口中——朦胧中,母亲慢慢吐出了一个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