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元宵节的文化作文

元宵节的文化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08 23:56:53
元宵节的文化作文

元宵节的文化作文【一】

今天是阴历正月十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大早起来,我就盼望着时间快点过,因为,晚上在街心广场有燃礼花庆元宵活动。

夜幕终于降临了。月亮姐姐披着薄纱披肩,带着星宝贝们来到天空。原来,它们也是来看礼花的。广场上,人头蹿动,到处都是三三俩俩的人群,我好不容易挤到一个看礼花的有利地势。

这时,天空中出现红、黄、蓝三颗信号弹,我高兴极了,因为放礼花马上要开始,一个紫色的大礼花直冲云霄。紧接着,许多色彩缤纷的礼花飞上天空。瑰丽无比,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一把撑开的大伞;有的像串串雨丝;还有的像盏盏小灯笼被点燃。看!一个大瀑布从天而降,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缤纷的礼花把天空装点得奇幻而美妙。突然,又一个大礼花“咚“的一声,飞上了天空,这个礼花可和别的不太一样,里面出现了几个红灯笼,徐徐飘落天幕,可真是太神奇了。最后,小礼花也开始燃放起来,色彩各异,分不清是星星还是礼花。

几颗信号弹的升空,宣布了本次活动的结束,而我还盼着天空发愣,似乎还回味着那绚烂多彩的烟花。

元宵节的文化作文【二】

人家都说正月十五闹元宵,团团圆圆吃汤圆。我们这个元宵节过得真有意思呀!

一下午我们全家人都在为晚餐忙,我和妈妈去买汤圆,爸爸去买花炮。

以前我们天天吃煮汤圆,今天我们想吃炸汤圆。我和妈妈买了香橙。菠萝。芝麻。巧克力四种馅的汤圆,爸爸买了闪光雷。花炮。

到了晚上,爸爸带着我和妈妈去放鞭炮。外面的鞭炮声从下午就开始断断续续,一直到十二点多才停,整天都沉浸在欢乐的节日气氛里。

我们放完鞭炮,回到家里,爸爸开始炸汤圆。他先到了小半锅油,然后把每种汤圆都炸了六个。汤圆刚到锅里时没有什么反应,过了一两分钟,汤圆开始膨胀,油开始嗤嗤地响,爸爸拿筷子轻轻地搅,以便让汤圆受热均匀。又过了一会儿,锅里砰砰的几声,汤圆开始爆炸了,馅都被炸出来了。这时锅里已经是五颜六色了,有黄色的菠萝馅,有黑色的芝麻馅,有棕色的巧克力馅,有菊黄色的橙子馅,还有被炸成淡黄色的汤圆。这时汤圆爆的更厉害了,馅几乎都露出来了,样子特别好玩儿。我这个人特别爱凑热闹,爸爸怕我被油溅到,让我走,我偏赖在厨房不走了,汤圆快出锅时我把妈妈叫出来了。等汤圆出锅之后,我和妈妈一看,哈哈哈好玩极了!汤圆被爸爸炸得奇形怪:有的完好无损,有的被炸得像老太婆脸上的皱纹一样,还有的馅儿露出来了,被炸成一条大尾巴。

平时爸爸不爱吃汤圆,但今天为了团圆也吃了好几个呢。

我们这个元宵节过得有趣吧!

元宵节的文化作文【三】

元宵节,妈妈给我讲起了元宵节的由来: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了。

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妈妈说完将一碗汤圆端到我面前,我刚要张嘴妈妈仿佛知道我要问什么就说:“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因为正月十五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圆的,所以元宵做成圆型表示月亮,团团圆圆。今天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也一定要吃汤圆来表示永远团圆。”

元宵节的文化作文【四】

炮竹声下,映照的是扬起笑的脸。很久没有,如此畅怀的开心,如此肆意的快乐。

我过年,我快乐。一道道晨曦划破夜空;一个个灯笼飞上屋檐;一幅幅对联贴上墙壁;一件件新衣奔离衣柜;一声声爆竹响彻天地;一片片彩霞空中飞舞;一阵阵欢呼请出红日;一句句祝福口耳相传――过年啦!当然最温暖人心的便数大年初一的早上那碗热气腾腾的汤圆了!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一起床,妈妈便搬来了一碗刚煮好的汤圆。圆溜溜、雪白雪白的汤圆在清水里翻滚、沉浮,犹如一个个小精灵在追逐嬉戏,宛如喝饱了牛奶的孩子,又像刚洗过澡的婴儿,又圆又胖,又白又滑,让人忍不住一口气把它们吃掉!我拿起勺子摇起一个汤圆,那扑鼻的香味,馋得人直流口水。细看煮熟的汤圆,晶莹透明,稍带褐色。

裹在里面的乌黑的芝麻隐约可以看见。这汤圆就像一颗硕大的白珍珠,只要轻轻一咬,香喷喷,甜滋滋的芝麻就会流出来……我将汤圆放入口中,那嫩滑柔软的汤圆在口中蹿来跳去,一口咬下去,里面的芝麻就立刻钻了出来。那比蜜还甜的芝麻和那柔软如布的汤圆皮一起缓缓吞入肚中,这种味道真是妙不可言,仿佛吐出来的气也带来了一丝芝麻的清香。这种感觉真是太美妙了,让人怎么也吃不厌。汤圆既好吃,可爱又有营养,我喜欢汤圆的这种味道,那你呢?

元宵节的文化作文【五】

正月十五,我国最热闹的节日――元宵节,那一天我们一家过得其乐融融。

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让每家团团圆圆,今晚奶奶“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因此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奶奶教我煮汤圆的经验: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注意水不可以太多,多了会过稀;也不能过少,少了没粘性。然后取一块皮在手掌中搓成圆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个窝,把芝麻捣碎做馅,放在里面“包”好。放馅时一定不可以太贪心,否则会把皮的“肚子”给撑破的。包好后,终于可以下锅了。我按照奶奶说的煮汤圆的四个诀窍:“开水下锅,慢水煮,点冷水,勤换水”将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元宵放进水里。

没多久,可以起锅了,掀开盖子,只见一个个雪白的汤圆漂浮在水中,彼此紧贴着,好像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将它们舀到碗里,闻着那香喷喷的味道,忍不住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刚把汤圆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咽的吃开了。大家高兴地吃完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奶奶给我打了一个九十三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元宵汤圆,觉得特别好吃,心里特别开心。盼望着明年元宵节时再做汤圆给大家品尝。

元宵节的文化作文【六】

每年都有许多节日,场面最热闹的就是传统节日元宵节!

这天,人门都穿着节日的盛装到商场超市购买品种齐全的汤圆。大街上摆满各式各样的灯笼,有摇头摆尾的鲤鱼灯,有亭亭玉立的荷花灯,还有乘风破浪的轮船灯,真美啊!

晚上七点多,大街上人山人海,人们都在等待着彩车和秧歌队。不一会儿由公安警车带头的彩车队来。第一辆财政局的彩车是一帆风顺的大船上面放着金黄的大元宝,在五光十色的彩照射下显得金碧辉煌,象征着全县的经济命脉。

接着是交通局的彩车,彩车前面挂着“向全县人民问好”七个大字,整齐`漂亮。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彩车,彩车后面都跟着秧歌队。秧歌队都穿着花红柳绿的衣服,她们有的甩着彩带,有的敲着腰鼓,有的踩着高跷,瞧,还有舞狮队呢!小狮子可爱的像个小丑,围着粉红色的绣球,一会儿扑向,一会儿扑向西,还冲着人群拌鬼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彩车`秧歌队过后,就是放礼花。各种颜色的礼花在天空中绽放,光彩夺目,似乎把我们带入美丽的童话世界。

这么热闹`美丽的元宵节,谁能不喜欢呢?

元宵节的文化作文【七】

在元宵节我的家乡几乎家家都做汤圆。宁波汤圆是出了名的。每逢有人问起我家乡有名的传统小吃是什么,我会自豪地说:“汤圆。”

汤圆是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形。煮好的汤圆圆溜溜的,在清水里翻滚,沉浮,犹如一个个小精灵在追逐嬉戏,宛如一个个喝饱了牛奶的孩子,又像刚洗过澡的\'婴儿,又圆又胖,又白又滑,那扑鼻的香味,馋得人直流口水。细看煮熟的汤圆,晶莹透明,稍带褐色,裹在里面的乌黑的芝麻流了出来,让人恨不得立刻想咬一口。

宁波汤圆的特点是软、糯、甜、香,我在成都吃的汤圆没有宁波汤圆糯,一到元宵节,奶奶煮了一大锅汤圆,家人围在一起,说说笑笑,在一阵阵热气中,大家有说不完的温暖和甜蜜。小孩子一咬汤圆,香喷喷的黑芝麻就从嘴里流了出来,弄得满嘴都是黑芝麻。瞧着他那“虎样”,全家人都开心地笑了起来。

这种食品最早出现在宋代,诗人周必大写过一首《元宵煮浮圆子》诗:“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这浮圆子即指汤圆,诗人借这首诗流露出他盼望全国人民一起团聚,“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汤圆象征着阖家幸福,一家人团团圆圆,我爱家乡的汤圆!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