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高二儿子写的作文(儿子初中优秀作文)

高二儿子写的作文(儿子初中优秀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29 12:21:23
高二儿子写的作文(儿子初中优秀作文)

高二儿子写的作文【一】

这几天忙得鸡飞狗跳,焦头烂额地应付着白天满满的安排。但每到夜阑人静的时候,凝眸窗外明亮的灯火,紧绷了一天的神经在渐浓的夜意里归于放松。一本《诗经》,一杯清茶,这个夜,就这么地染上了淡淡的书卷气。

关关雎鸠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千百年前那位伫立苦思,望穿秋水的男子的形象,渐渐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在河畔痛苦而又心醉地守望。“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她采摘荇菜时的倩影,伴着还未消散的雾气中一对对雎鸠快乐地啼叫,朦胧了男子乌黑的眼眸。

作为《诗经》的开篇之作,《关雎》代表的是一种已经被遗忘在了历史的拐角处,被掩埋在现代人追求浮华的灵魂深处的纯粹。当我读到这首小诗时,怦然心跳的感觉是那么地清晰,仿佛自己便是那位顾盼东西的守望者。我想,这应该就是这首小诗之所以能够如藤如蔓,萦绕在读者心中的美丽所在。一字一句,简短易懂且朗朗上口,即使是我这般年纪的也能诵读得抑扬顿挫。可是,这简单的`字句之后,却隐伏着一种令我半懂不懂的绵长思绪,恍惚间由书页间逸散而出,潜入我的衣袖之间,再也排遣不开。

反观如今从荧幕到现实,层出不穷的“多边形恋情”,红男绿女开口闭口的“我爱你”,还有车载斗量的花言巧语,满山满谷的欺诈谎言,再到市面上“剧情不够,爱情来凑”的所谓“新潮”小说……我在这个“爱情自由”之声响彻天外的社会里,竭力想要紧握住那种纯粹的相思最后的幻影,可惜却之觉得满眼灯红酒绿,内心却茫然若失。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曾经修订过诗经的孔老夫子如是说。那是一种如玉一般的美,色若羊脂,如切如搓,如琢如磨。

我想我已经找到梦境中声声鸠鸣的源头了。

生契阔

西周后期,自王室东迁以来,周朝天子便失去了对诸侯的感召力与控制力。本来就不十分稳固的和平局面一下子便土崩瓦解。各地群雄逐鹿,争相割据称王,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之间存在的只是狼与狼之间的关系,各国之间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战争,使千千万万的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而那些幕后的操纵者们,则正用无数年轻战士们的鲜作祭品,供奉着自己日益膨胀的野心。

“将军百战,壮士十年归。”

《击鼓》正是一位远征将士悲怆的天问。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仲。”战士在将军的带领下征战南北,一个鲜活的生命,成了统治者手中的一枚小小棋子。在这场无休无止的战争之中,战士凝望着天空向着他的故土飞去的一行大雁,瞪圆了怒目。

“爰居其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余林之下。”眼见得征战太久的将士们个个苦苦思归,军心涣散,一路上疲于奔命,连战马也丢了,军纪松散,直如逃命。但战火还在蔓延,军队还在征尘中前行,统治者丝毫就没有考虑过士兵们的心情——毕竟,棋子是不应该有太多情感的。

战士在漫漫征途上,无力地前行着,他的心却痛苦地皱成一团。还记得,在他出发之前,他的妻子为他送行的场景——故乡的土壤泛着一种芳香的青草味,于风中梳理着长发的杨柳还刚刚展开嫩绿的新叶。二人心知这次出征吉凶难卜,但他却以战事将会很快结束为由,故做轻松,宽慰已经心如乱麻的妻子。在这生离别的时刻,远方,集合的号角似乎已经吹响。他牵过妻子的手,一双还未起老茧的白皙的手,“与子成说”,郑重地立下山盟海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答应就这么牵着她的手,一起走到生命的尽头。

一阵风沙吹来,敲打着战士铮铮的铁甲。他骤然从回忆堕入现实,心中不由得无明火起:“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唉,那柳阴下的誓言里说的是自己很快就可以和心爱的人聚首。那知,这场看不到尽头的战争是不会让我活着回去的,统治者让我长期服役,一点信用也不讲!

——我们这些后人往往觉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句多么美好的誓言。可惜,不知又有几个人知晓这句浪漫的誓言之后,有着一颗怎样归思如焚,怎样悲怆苦痛的心。

见鸳鸯独活于世

当诸侯们为了权利而打得昏天黑地、尸横遍野的时候,神州大地却浸泡在了与泪之中。《葛生》一诗就是描写的一位战者的妻子凄婉地悲歌。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青青的葛藤啊!从这大地的怀抱之中生出,覆盖在荆条之上;蔓生的蔹啊!生长在这荒野上,覆盖在这一片空旷的土地上。他们互相缠绕,互相搀扶,多像夫妇之间的相依相伴。而现在,你已经离开了这个人世。“予美亡此,谁与独处?”你在那个冰冷的坟墓之中孤单地躺着,难道不觉得孤单吗?语气柔软处,仿佛在深夜之中,于丈夫亡魂之侧耳语。这种口吻,若是对生人诉说,或许应该归为一种惦记;而在百年前那个凄迷的夜里回荡,却又是那样一份痴情,是那么的凄美,又是那么的悲凉。

“夏之日,东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既然人鬼殊途,鸳鸯独存,她也便不对生活抱有什么希望了。她活在这个世上唯一的希望,就是百年之后,能与自己的丈夫同居一穴,就这么终了一生。

可惜,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不知道今后还要熬过多少个日日夜夜呢。

忽然之间,一句苏轼悼亡妻的词涌上了我的心头:“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高二儿子写的作文【二】

可怜的玛蒂尔德晕倒了。

玛蒂尔德醒来后,她的朋友伏来士洁太太对她说:“玛蒂尔德,你的诚实让我非常感动,所以我决定收你500法郎,然后你就可以把你的真项链拿走。”

一小时后,玛蒂尔德带着500法郎来到了伏来士洁太太家。经过一番讨论后,玛蒂尔德拿回了花费了她十年心的项链。临走时,伏来士洁太太给了她一份舞会的邀请函。并说道:“这个舞会是为了纪念十年前的那场舞会,时间,地点都在邀请函上,一定要记得去啊。”

回家后,玛蒂尔德欣喜若狂地拿出了十年前的旧礼服,它是一样的光鲜亮丽,美丽动人。马蒂尔德心想:“我有着真的钻石项链,我在舞会上一定是最美丽动人的那一位。”

到了舞会的那一天,玛蒂尔德看到了邀请函上的地点竟然是曾经的那个舞会的地方。带着曾经的项链(一模一样的),穿着曾经的礼服,有着曾经的回忆去赶赴舞会。

舞会上,玛蒂尔德兴高采烈地向其他人炫耀自己的真钻石项链,她甚至还满口答应着其他人想借这项链的请求。当玛蒂尔德在和部长共舞时,她觉得有点不舒服,但毕竟是和自己丈夫的上司共舞,所以不好暂停。幸好,这种不舒服只是一瞬间的。

舞会在曼妙的时光中还是落下帷幕了。玛蒂尔德在和伏来士洁太太同乘一辆马车。伏来士洁太太问玛蒂尔德的项链在哪里?因为伏来士洁太太没有在玛蒂尔德的脖子上看到她的项链,而玛蒂尔德今天是肯定带了项链去舞会的。

玛蒂尔德突然觉得天旋地转起来。她不敢确信地摸了摸自己的脖子,那儿的确没有项链,像十年前一样,她又沉入了自己深深的悲哀里,瞳孔凝滞,啊,十年的心化为乌有了……

高二儿子写的作文【三】

析之风颇为流行,但我认为这类文章并不好作。尤其是讲《诗三百篇》中的作品,首先须通训诂,其次还要明诗旨。因为风、雅、颂距今已远,其可赏析处往往即在字、词的训诂之中。加以旧时奉三百篇为经典,古人说诗每多附会;不明诗旨便如皓天白日为云霾笼罩,必须拨云见日,始能领会诗情。这里姑以《关雎》为例而申说之,惟不免贻人以老生常谈之讥耳。

时至今日,大约没有人再相信《毛诗序》所谓“《关雎》,后妃之德也”一类的话了。说《关雎》大约是经过加工的一首民间恋歌,恐怕不会去事实太远。但《齐》、《鲁》、《韩》三家(包括司马迁、刘向说此诗,都以为它意存讽刺。这又该作何解释?另外,古人很强调“四始”说(即《关雎》为“风”之始,《鹿鸣》为“小雅”之始,《文王》为“大雅”之始,《清庙》为“颂”之始,认为把《关雎》列为十五国风的第一篇,是有意义的,并非编排上偶然形成的结果。这些都需要我们作出说明。

我以为,无论今文学派的《齐》、《鲁》、《韩》三家诗也好,古文学派的《毛诗》也好,他们解诗,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理解绝大多数“国风”是民歌,把每一首诗都拉到帝王、后妃或列国诸侯的君、夫人身上;二是把作诗的本意和后来的引申意混同起来。三家诗看到《关雎》中有“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展转反侧”的话,便扯到周康王身上,说诗意是讽刺他“失德晏起”,正如司马迁在《十二诸侯年表序》中所说:“周道缺,诗人本之衽席,《关雎》作。”而后来的《毛诗》为了同三家诗唱对台戏,于是一反今文家法,大讲“后妃之德”云云,目的在于说它不是刺诗而是赞美之辞。如果我们认识到十五国风中确有不少民歌,并排除了断章取义的方式方法,则三家诗也好,《毛诗》也好,他们人为地加给此诗的迷雾都可一扫而空,诗的真面目也就自然显露出来了。

至于把《关雎》列为“国风”之始,我以为这倒是人情之常。古人原有这样的说法,认为《三百篇》所以被保存下来,乃由于它们是能歌唱的乐章而于诗义无涉,故有些讽刺诗或大胆泼辣的爱情诗也没有被统治阶级删除淘汰。我则以为,从《三百篇》的内容看,总还是先把各地的诗歌搜集起来然后为它们配乐,所配之乐,必不能丝毫不关涉诗的内容,而任意用不相干的乐谱去牵合。《关雎》之所以为“风”之始,恐怕同内容仍有关联。由于诗中有“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词句,很适合结婚时歌唱,于是就把它配上始而缠绵悱恻、终则喜气洋洋的乐调,而沿用为结婚时的奏鸣曲。盖因恋爱而“寤寐思服”、“展转反侧”乃人之常情,故虽哀而不伤(“哀”有动听感人的意思;夫妇结婚原属正理,君子淑女相配并不违反封建伦常,故虽乐而不淫。这样,自然就把它列为“国风”之首了。直到今日,我们遇到喜庆节日,也还是要唱一些欢快热闹的歌,奏一些鼓舞人心的曲子,取其顺心如意。这并不是什么迷信,而是同喜庆节日的气氛相适应。如果办喜事时奏哀乐唱悼亡诗,撇开吉利与否的迷信观点不谈,至少产生败兴和风景的反效果,总是招人憎厌的。《三百篇》的乐章既为统治阶级所制定,当然要图个吉利,把体现喜庆气氛的作品列于篇首。这不仅符合他们本阶级的利益,即从人情之常来讲,也是理当如此。

高二儿子写的作文【四】

爸爸很久没写过信了,记得最后一次写的信还是没你的时候给妈妈写的,一晃十多年了,你也长成小伙子了。

那天给你发火,希望你能理解。其实爸爸那天只是要求你简单的一句话“爸,我没考好,我下次会努力的。”就行了。而你却没有,甚至连成绩也没说。没考好你的委屈甚至比爸爸都大。

过后,爸问哥哥,妹妹,是不是爸的态度确实不好。哥哥说,要是换成我,我爸耳光早就打上了。妹妹说,我哥现在的脾气怎么这么大!爸爸真不知道错在哪里?是伤了你的自尊?而自尊是自己给自己挣的,靠实干干出来的,不是靠别人给予的,也不是靠施舍换来的。

记得你一岁多点,刚学会走路,在学走路的玩具圈中,疯狂的奔跑,摔倒了,满脸蹭伤,爸爸扶起了你。在四五岁时,从未央湖的桥上,你无所顾忌的飞奔而下,摔倒了,跌破了鼻子,爸爸扶起了你,至今仍有照片为证。上二年级时,你不小心绊倒在家门口的花坛中,磕得满头是,爸领你去诊所缝了几针,然后仍就去上学。而如今,爸爸认为你在人生路上再次跌倒,可这次,爸却还没能扶起你。但爸始终坚信,就象以前你每次跌倒一样,爸爸一定能扶起你,让你继续昂首前行!

妈妈给予你生命的时候难产,你玩游泳时溺水,上学从三层楼高的崖上掉下,摔伤了脚。你每走一步,竟如此艰难。古人云:大难不,必有后福。生命对你而言,来之不易,磨难多多,越要更加珍惜。

你能勇敢的追求你所爱,这是爸佩服你的地方。你为爱如此痴迷,充分说明你是善良之人,性情中人。你为爱又如此疯狂,也说明你真的很小,对爱的认识还如此浅薄。爸和你一样大也喜欢过女同学,但爸没你有胆量,能说出并勇敢的`追求,只能藏在心里直到永远。

但爸要告诉你的是,爱不单纯的是喜欢,而更多的是责任。让你爱的人幸福,让你爱的人学有所成,让你爱的人长大后想起你们懵懂的初恋是那么的甜蜜,值得永远记忆。而不是等你们成人以后,想起因你们年少无知,鲁莽,耽误了本是求知的大好青春年华而悔恨不已,徒增怨恨“都是因为对你而使我一事无成,一无所获。”爸以为,你们应该明确想法,就象曾经你们想的,互帮互助,一起考入理想的高中。等你们双双落榜,你想过那时候吗?你们所谓的爱是什么?不但毁掉了自己一生,更毁掉了你所爱之人。试问儿子,对得起天地良心吗?

爸曾想,倘若有天爸离你妈而去,爸想让妈找个比爸爸更好的,让她安度幸福晚年。爸从没想过让你妈为爸守孝,不嫁。让所爱的人幸福是人之大爱,有一种爱叫做放手,而不是了都要爱。儿子,你懂吗?

那天晚上回家看非诚勿扰节目。一个男嘉宾说”我选择的路,即使再充满艰辛,充满荆棘,哪怕跪着我也要走完。因为是我选择的。”得到了主持人和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爸把他的话送给你,你应该也象那个男人一样。

从你到新学校初的成绩,证明你同样是个优秀的孩子。老师们认为你乖巧,用功,和同学们相处融洽,成绩也很好。和曾经时的你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爸爸所有的同事为爸高兴,为你的转变高兴。妈妈的同事,朋友也羡慕我们。我和妈妈也很欣慰。

那天你离开后,哥哥说,真羡慕你。他那时犯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挨打,有时踹倒在地上,还要再踩几脚。他还说,原来班上的同学都拿手机玩,只有他没有。拿手机玩的一个也没能考上大学,而没有手机的他却考上了,他现在也能玩手机了,但想到原先拿手机玩的同学,自己心情却不知从何说起?妹妹说,她早就不喜欢玩手机了,她说今年一定要苦点自己,无论怎样也要考进实验班,妹妹真的长大了,懂事了!而现在的你呢?

爸回来,早想给你写封信,说说心里话,一来工作忙,二来你知道奶奶病了,家里还有大事,这些你是知道的。

爸曾给你说过,即使全世界人放弃了你,自己也不要放弃自己,你的所有一切,都不是你疏忽学业,逃课,辍学的借口,你的未来,没有人为你编排你的命运,你的未来由你自己掌握,是你自己书写着自己的命运。

家长会时老师放的那段视频,你看懂了,也感动了。爸那天的发言,问过你,水平算家长们的前五名,相信没丢你人。给你看的那篇文章,母亲把挨打后的脏兮兮的孩子洗净后,捆绑着送往学校。旁边的一位老太太看过后说,我也早应该这样对我的孩子,可惜他早因为没上学打架,斗殴已经了。爸爸妈妈现在要做的就是那位母亲已经做过的,爸爸妈妈绝不能成为那位悔恨的老太太。

今天,妈妈上晚班,爸爸没回家,也没吃饭,在办公室对一个儿子,朋友说些肺腑之言,或也可以这样说,是一个男人给另一个男人说的心底话。

爸始终相信,善良的爸爸妈妈觉不会有忤逆之子的,否则老天也该遭雷劈了,爸相信,儿子终会长大,终会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等你将来有了孩子,你会告诉他这些的,你会深深到父爱,母爱。

不管发生什么,你要相信,爸妈永远是你的坚强后盾。

如果有什么想不明白,来信告诉爸爸,即将十五岁的儿子,这是爸给你写的第一封信。

高二儿子写的作文【五】

在小区院子里,我找到了许许多多五颜六色的单个大叶子。有边缘带刺的绿色樱花叶,有表面布满斑点的绿色杏树叶,有像树一样的绿色桑树叶,有金灿灿的法国梧桐叶……。其中我最喜欢又宽又大的柿子叶。它表面圆滑极了,叶脉如盆清水清澈见底;它厚厚的,摸起来让人感觉很踏实,仿佛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憨厚朴实,值得信任。

有一串儿一串儿的紫藤叶,有一串儿一串儿的冬枣叶,有一串儿一串儿的石榴叶,还有一串儿一串儿金光灿灿的白腊叶。细长的`身躯,细直轻柔的头发,这少女满面红光地在秋日中悠悠飘下,让我心中荡起羡慕的涟漪。

不仅大的、成串儿的精美耐看,那一片片微薄单弱的小叶子,也精美得让人啧啧赞叹。苍耳、竹叶、杨树叶、柳叶、冬青、桃树叶、榆树叶、木槿、杏树叶……就连那最常见的小梧桐都让人心动:它厚厚的,嫩嫩的,超脆,好像不小心一碰,它就断;叶脉清晰,像那天真、纯洁的小孩子,对世界的所有所有都充满了好奇,就东跑跑,西串串,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呀!看到这些小家伙,听到那些赞美声,真让人不得不佩服它们的魅力。

秋天的树叶,千姿百态;秋天的树叶,千奇百怪;秋天的树叶,五颜六色;秋天的树叶,精美耐看……

姑娘乘着凉爽的秋风向我们走来了。你看,树梢在轻轻地摇摆,秋已从那里走过;你看湖面泛起了涟漪,秋已从那里走过……秋天是多么的有魅力啊,使我情不自禁的爱上了它,但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些随风飞舞的落叶了。

秋,树叶大多数都投进了大地母亲的怀抱。走在路上,突然,我眼前一亮,呀?秋天怎么会有蝴蝶呢?结果我仔细一瞧,哦,原来那些“蝴蝶”是一片片的银杏树叶埃

我俯身捡起一片银杏树叶细细的端详起来。这片银杏树叶是金黄色的,只有叶子的边缘才只是有一点点的咖啡色;银杏叶像一个扇子一样,叶脉并不是很清楚了,银杏叶不管正面还是反面都非常柔软光滑,像一条金黄色的丝绸,闻起来还掺杂着淡淡的清香。

这是秋风一吹,一些银杏叶离开了大树的怀抱,随着风,在空中飘荡,像极了在空中飞舞的蝴蝶……

秋天的确很美,但,秋天的落叶比秋更美!

高二儿子写的作文【六】

有诗三百,悠悠入画。三百风雅,传诵万载。《诗经》,又名《诗三百》。第一次和她邂逅是在长满荇菜的水塘边。雎鸠和鸣,荇菜参差。她身着罗裳对我莞尔一笑,似有万千风情。那时,我只觉得诗境美好得像一幅悠悠的画,殊不知,诗有三百,每首都悠悠入画。

我展开这源远流长的画卷,览尽这画中人之悲喜。城邑之外,卫君为二妹送行。燕子舒展羽翼,欲前又却,上下翩飞徘徊不忍离去。她梨花带雨一步一泪,楚楚可怜直戳卫君心中柔软,所有儿时最美好的记忆都翻涌而出。燕儿哀鸣,远方渺茫,至亲分离,不知再见何时。送了一程又一程,可终是“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他泪湿衣衫,遥望宫车辘辘远去,久久复述着二妹的嘱托:“先君之思,以勖寡人!《燕燕》的色彩黯淡了整幅画卷,可亦有《桃夭》的那一大片粉红明亮了一方天地。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阳春三月,桃花正盛,漫山遍野净是粉红。出嫁的女子乘轿姗姗而来,桃花灼灼映出她明眸皓齿。新郎怒马鲜衣,意气风发,撷一朵桃花别于女子髻前。两人相视而浅笑,刹那桃花雨下,岁月静好。画中人亦有画中情,我徜徉其间,品尽这三百风雅。是“式微式微,胡不归?”的行役之苦或“风雨凄凄,鸡鸣喈喈”的安居之乐。是“生契阔,与子成说”的山盟海誓或“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心照不宣。“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深情赞美父母的呕心沥。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即使爱妻先逝长眠,也生厮守,不离不弃我在这三百风雅中流连忘返,仿佛身临其境。我可以听到古人的歌哭之声,可以看到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他们炽热的心跳。从“采采芣苢”走到“蒹葭苍苍”,从“青青子衿”来“雨雪霏霏”,我览尽这千年沧海桑田。“南有乔木”,我有《诗经》。

浩浩汤汤的中华传统文化长河中遗留下这样一册画卷。历经千年风霜仍光芒璀璨,埋藏数载还沉吟至今,一字一句都扣人心弦。可当高楼大厦层层崛起,当衣食住行日新月异时;当我们远离战争,生活无虞,一部手机就可以同五洲四海通讯时;当物质名利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当人情冷暖支配我们的心灵时,当一切都今非昔比,物是人非时,还有没有人会记的那年荇菜水塘边,窈窕淑女婉转地一唱牵动了几度春秋几代人心呢?

时代在进步,这是我们的成功;经典要流传,这是我们的使命。悠悠《诗三百》,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瑰丽的宝藏,是中华民族骄傲的名片!我愿化“燕燕于飞”,把你字字句句捎向人间;我愿做夭夭桃花,绽放你悠悠诗韵长存不朽;我愿为雎鸠关关,将你三百风雅传诵万载。有诗三百,如画悠悠,我吟《诗经》又一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