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中考作文素材阅读积累类(中考作文素材积累摘抄大全加题目)

中考作文素材阅读积累类(中考作文素材积累摘抄大全加题目)

更新时间:2024-05-13 14:57:18
中考作文素材阅读积累类(中考作文素材积累摘抄大全加题目)

中考作文素材阅读积累类【一】

??人的作文素材积累

【提要】本篇由应届毕业生小编为需要作文素材的朋友精心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内容如下:

我们班上有许多成绩优异的好同学,可是,你注意过那些成绩不太好,在课堂上又默默无闻的同学吗?这次,我就要来表扬表扬这位同学——王佳瑜。

王佳瑜一个女孩子,却一直都是短发,像个假小子,但是,她整天都嘻嘻哈哈的,好像没有任何烦恼似的。大大咧咧的她,从来没有哭过,也不大会生气,一直是个开心、快乐的人。

下课的时候,我们经常玩“折磨”王佳瑜的游戏。记得上次,我们大家都把王佳瑜当作“肉垫子”,我们一个一个地往她身上坐,大约有五、六个人坐在上面呢!一开始,一两个人坐了上来,她“哦哦”直叫,还做出十分痛苦的样子。我们才不理会呢,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坐了上去。可是,等到我们所有人都坐在她腿上时,她却说:“咦?真奇怪,一点都不重。”大家听了,一个接着一个地蹦了起来,一起一落地,都用尽了全力,还“哎哟哎哟”地叫唤着。王佳瑜推了推眼镜,笑着说:“一点都不重呀。”可我知道,这是十分重的,因为我就坐在王佳瑜的大腿上,有许多人都压在我上面,我都快受不了了,更别说她了!我猛地一站起来,对大家说:“好了,好了,快上课了,王佳瑜也快吃不消了……”王佳瑜一听,忙说:“下课,我们继续吧!”为什么她说还要来呢?因为我们快乐,她就快乐呀……

还有一次,王佳瑜和同学开了一个玩笑,她突然拍了一下同学的`肩膀,然后撒腿就跑。可是,她的鞋带松了,她不得不低下身。当王佳瑜系好鞋带,抬起头刚想跑的时候,那同学的脚“唰”的一下就飞了过来,等回过神来时,王佳瑜的眼睛那儿却已渗出了。我们一见她这样,忙问她这是怎么回事,她淡淡一笑,不以为然地说道:“没事,只是不小心被同学踢了一脚,没关系的……”哎呀,要是我呀,肯定马上就哭了呢……

王佳瑜,她就是一个大度豁达、不为小事常计较的女孩子!

中考作文素材阅读积累类【二】

(1引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今往来历史上有多少志士仁人为捍卫祖国的尊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鞠躬尽瘁,舍生忘。 爱国志士永垂青史,受人景仰,卖国奸贼遗臭万年,遭尽世人唾骂。历史公正的裁决,早已昭昭在世!

中考作文素材阅读积累类【三】

文天祥宁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便,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陈天华遥寄

革命家陈天华,在日本留学时,听到沙俄军队侵占满洲,无能的清政府又要同沙俄私订丧权辱国条约的消息后,他悲愤欲绝,立即在留学生中召开拒俄大会,组织拒俄义勇军,准备回国参战。回到宿舍

后,咬破自己手指,以指书写救国,在里陈述亡国的悲惨 ,当亡国奴的辛酸,鼓舞同胞起来战斗……他一连写了几十张,终因流过多而晕倒,可嘴里还在不停地咸:救国!救国!别人把他救醒后,他坚持把一份一份装入信封,从万里迢迢的日本寄回国内。读到的人无不感动。

吴玉章维护国家尊严

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帝国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和绝食以示抗议。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杨靖宇献身抗日

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从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场献身为止。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日酋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最后,弹尽粮绝,

杨靖宇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壮烈牺牲。敌人残忍地用刺刀剖开他的肚子,杨靖宇肚里没有一粒米,有的只是树皮、草根和棉絮。

中考作文素材阅读积累类【四】

(1)记叙。弄清记叙的要素和线索是阅读记叙文的基本要求,同时,还要分清记叙的顺序与人称。

(2)描写。描写是记叙文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用来表现人物、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突出中心;说明文中的描写是为了把事物说得更准确、更易懂、更形象。

(3)说明。理清说明顺序,抓住特征,分清说明方法。

(4)议论。分清议论的要素和议论的方式,分析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5)抒情。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要正确理解作者的情,就必须因人因事因物,从对人、事、物的叙述和描写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2、线索及作用。

文章线索的安排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以主题为线索(2)以人物为线索。(3)以事物为线索。(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5)以情为线索。

作用: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3、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补叙:在顺叙之后再补充叙述某些与前文有某中联系的内容,是对上文所做的补充解释,对下文做必要交代的叙述文字。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因为补叙与插叙同是中断原来的叙述而插进去的文字,所以也有人把补叙归入插叙,但两者是有区别的。

4、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2)拟人: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增强语势,条理清晰,节奏鲜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引人注意与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给人以不可辩驳的力量。

5、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6、概括内容。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7、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心理或烘托人物形象。(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8、句子的作用。

语句的作用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

(1)结构上的作用,包括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巧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推动情节发展等;

(2)内容上的作用,包括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等。

9、表现(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约意义寄托在所描写拘事物上,表达了强烈鲜明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手法(侧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入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手法: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不同人称的作用及缺点。

(1)第一人称:优点是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缺点是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所以不便于广阔地反映现实生活。

(2)第二人称:优点是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缺点是受叙述角度,叙述人的口气以及听话人的\'范围的局限,一般人极难驾驭所以并不不常用。

(3)第三人称: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缺点是不如第一人称那样使读者感到亲切。

11、描写。

按内容分,主要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以及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从另一个角度还可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及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

12、议论及抒情的作用。

议论: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13、题目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14、记叙文的分类。

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15、八种复句类型。

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⑧承接复句

16、小说文体知识。

(1)小说三要素:完整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2)情节可分为:(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3)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

17、散文的一般知识。

(1)如何概括抒情散文的中心?主要内容+思想感情

①借景抒情的散文:运用描写了抒发了格式

②借物喻人的散文:运用描写了赞美了格式

③托物言志的散文:运用描写了启示了格式

(2)艺术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动静结合的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散文经常运用:想象(无中生有)、联想(由此及彼,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象征(托义于物)、衬托(以他体陪衬本体的方法)、对比。

中考作文素材阅读积累类【五】

苏东坡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物质匮乏,精神萧索,可苦难终使他振作、使他成熟。尖啸的山风于谷口处收住,化为温暖的和煦;湍急的河流于河口处收缓,化为宽广的浩瀚;绚烂的人生于苦难处收束,化为成熟与淡泊。于是,苏东坡从黄州突围,终成赤壁二赋,大江一词,名传千古,恩泽了后世无数书生客。(2006年天津高考优秀作文《愿景》

【所用话题】 愿景 (2006年天津卷

【素材点拨】 苏轼少负才名,博通经史,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同为“唐宋散文八大家”的散文家,精书法,晓音乐,通绘画。他改变了当时写词的风格,就和同一时代的王安石变法一样,对当时和后世以巨大的影响。然而他的一生却遭遇坎坷,宋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曾官礼部尚书,翰林学士等职。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贬官放逐。他在宋神宗时曾受重用,然因新旧党争,屡遭贬抑,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又因做诗“讪谤朝政”,被人构陷入狱。出狱后贬黄州。此后几经起落,再贬惠州、琼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今海南儋县,从此随缘自适,过着读书作画的晚年生活。直到元符三年(1120年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归。坎坷的遭遇没有改变他的正直、豪爽的品性,却铸就了他特别的情怀,作为我们比较熟知的人物,可以引证的角度很多,在历年的优秀作文中有许多都是以他为例的,本文就是写他面对苦难的成熟与淡薄。还有2006年广东一考生在《菊月山》一文中,写了他的博大、旷达;2006年河北一考生在《做缜密的勇者》一文中写了他的壮心不移等,都运用的十分得体、巧妙,为文章增色不少。

中考作文素材阅读积累类【六】

“马谡遭斩”不失为一个警示我们甭意气用事的教训。马谡自恃英明善战,但因一时意气用事而痛失街亭,最终,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谡。

因意气用事而导致的悲剧已幕幕上演,历史的教训已告诉我们:不要意气用事。怎样才能做到不意气用事呢?(2006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谈意气》

【所用话题】 谈意气(2006年湖南高考作文题

【素材点拨】相对于“意气”一词的其他两个义项,意气用事要比较难写一些,因为它太容易流于平淡,当本文的作者却能从历史事件写起,以史为鉴,极具说服力。就以本则材料为例,作者用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谡的悲剧警示世人不要意气用事,并由此将文章引入更深入的论证“怎样才能做到不意气用事呢”,用笔不多,收效蛮大。

需要指出的是,在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这则史实,我们还可以分别从诸葛亮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不经过严格的考察,贻误军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反面以及他的公私分明,军纪严明(正面;马谡的不从实际出发,听不进良言劝告(反面以及他的敢于承担责任等方面展开论述,从而支撑不同的论点。特别提醒,对材料的多角度运用是使用材料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开拓思维的好方法。

中考作文素材阅读积累类【七】

李时珍:一生为医

是谁背着竹篓,在深山老林中穿梭;是谁脸上沾满泥土,对着草儿开心地笑;又是谁每天冒着亡的威胁,生无所息地尝遍百草。没有语言,只是为了让医学著本更加完备;没有赞扬,只有满屋的草药味伴他一生;没有人知道,他付出了多少艰辛,只留下一部旷世之作《本草纲目》默默向人们吐诉。他的一生都给了草药,没有停歇,没有停歇……

王顺友:感动中国

在颁奖晚会上,他仍一身朴素的制服打扮,他朴实得如同一块石头。一匹马一壶酒一个人,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自打从父亲那里接过邮政包,他就开始了他的邮政生涯,一走就是20年。他跋山涉险,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递着人间最原始的交流方式。20年来,他没有丢过一封信件。现在,他仍旧走着,走着,山的那边还有山,他还要继续走下去,走下去,用自己方式传递人间最温暖的真情。

他们都用自己的一生交换他们所追求的东西,更忍受了我们难以想象的煎熬。他们只是用无声的行动帮助别人,用不停歇的一生实现着自己的承诺,告诉世人,生无所息,生生不息……(2006年高考浙江满分《那些永不停息的人》

【所用话题】“生有所息/生无所息”(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试题

【素材点拨】(1在这篇内容充实的文章里,作者紧紧扣住“生无所息”话题,围绕标题中“永不停息”四字,列举古今中外三个典型事例,写了李时珍、阿拉法特(略、王顺友用一生的时间奉献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无怨无悔,取得令人欣羡的硕果,三位战斗于医学界、政治界、生活界的人,内容丰厚而契题。(2三个事例涵盖了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典型,以少总多,显示了选材上的匠心。(3文章通过“一生为医”“橄榄战士”“感动中国”三个工整的小标题,刻画了三个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而且,在叙述的事例过程中,小作者笔底藏锋,语带激情,整散结合,长短交叉,气势贯通,其中写李时珍部分意境悠远,很好地突出了中心。语言娴熟老道也是事例成功运用的重要方面。

中考作文素材阅读积累类【八】

阮籍目睹世间的浑噩不堪和好友的身首异处,借醉酒逃避现实。他的一生一直在逃避、逃避、逃避,却终因一篇《为郑冲对晋王笺》被人唾弃。嵇康则完全生活在现实之中,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协,最终一曲《广陵散》成为绝响。其实人生由阮籍的醉酒向前一步便是嵇康的《广陵散》,人生由嵇康的《广陵散》向后退一步便是阮籍的醉酒,殊途同归的境遇竟是如此迥异。若是两人各向中间迈出一步,将幻想与现实稍加中和,也许就不会落得生者隐入迷幻,者融入苍穹,只留给后人无尽的怅惘。

我们如何才能让仰望星空的人了解现实,又如何才能让飞上星星的人保留梦想呢?

在那个人人埋怨的时代,沈从文先生目瞩现实的残酷却依然将那个江南小城写成了山美、水美、人美的世外桃源。现实没有湮没他对人生的希望,他用一份最原始的情感和一颗赤子之心看待这个社会,看待自己的人生。他没有沉醉于自己的幻想亦没有让现实麻木自己的心灵。

张允和先生亦是一位智慧的老人,她一生经历了大富大贵,也经历了战火纷飞、十年内乱,而她却永远保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一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她那悲天悯人的情怀使她正视现实并战胜现实,而她那颗永不衰老的童心则使她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都不放弃幻想和权利。 (2006年高考山东优秀作文《梦想在现实中起舞》

【所用话题】 阅读雷抒雁《星星》,根据自己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2006年高考山东卷

【素材点拨】这篇高考作文从雷抒雁《星星》这首出发,阐述了梦想与现实这个话题,“起舞”一词写活了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文中选择的上述材料中所列材料从正反两方面深入的论述了观点,极为精当。逐次阐述如下:

1、阮籍,字嗣宗,他的父亲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籍三岁丧父,由寡母抚育成人,家境不富,但学习努力,兴趣颇广,博览群书,多才多艺。他攻读儒家经典,也爱读老庄,并且学习击刺武艺,能长啸,善弹琴,还喜欢喝酒。相传他母亲去世时,阮籍正在与人下棋,对手要停止,他却坚持下完,似乎无动于衷。但下完棋后,他饮酒二斗,大哭一场,吐数升,內心悲痛再也压抑不住。《世说新語任诞篇》记载:“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决,直言:‘穷矣!’都得一号,因吐,废顿良久。”阮籍葬母,照常饮酒吃肉,不循常礼,人都以为不孝;但当他竭力一哭,吐废顿,世间所谓的真孝子,又有几人能夠这样呢?嵇康,字叔夜,除了熟知先代典籍外,他在文化艺术各方面的修养也颇精深。他自少即好音乐,他的古琴演奏技巧在当时是首屈一指而无与并者,他创制的并于临刑前弹奏的“广陵散”为世间绝响。他还善书法,由妙于草书,其墨迹被列为“草书妙品”。至于他文辞壮丽,善写文章,更是受到广泛推崇,被认为是个“奇才”。阮籍与嵇康都是为了躲避曹魏与司马氏政治斗争的牵连迫害而归隐山林,同是魏晋名士的代表,同时“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但阮籍采用了仕而隐的态度,远害全身的态度,嵇康则刚直不屈得罪权贵,因好友吕安的事被牵连入狱,含冤而。这两个人前者逃避现实,后者完全生活在现实之中,都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怅惘,都无法实现在梦想和现实之间起舞的人生境界,从反面论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很强的震撼力。

2、沈从文 (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沈从文的人生和创作是梦想和现实结合的完美范例。

3、被称为“最后的大家闺秀”的张允和,有着“白发才女”等诸多的美誉。沈从文妻子张兆和的二姐,中国语言文学专家、汉语拼音的缔造者之一周有光的夫人。擅诗书格律,精昆曲。她的人生是梦想和现实的典范,且新颖不落俗套,表现了作者广博的知识积累。

上述三个事例,除了组合之外,还可以分别从不同角度引用,都是很好的写作材料,比如同在2006年高考的过程中,江苏一考生就在《人与路》的满分作文中以阮籍的生平为素材,夹叙夹议的写出了对于人生的看法,很有深度。可见,同一材料选择不同的角度,同样可以写出很好的作文,获益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