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树立远大理想作文400字(我的远大理想作文)

树立远大理想作文400字(我的远大理想作文)

更新时间:2022-07-22 12:55:15
树立远大理想作文400字(我的远大理想作文)

树立远大理想作文400字【一】

诗人流沙河曾说过:“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青少年失去了理想,生活就失去了光彩,生命就会枯萎。有了理想,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生命就会闪光。小溪的理想就是大海,泉水的理想就是池塘。物尚有理想,作为宇宙的主宰——人,作为跨世纪的青少年,我们更应该有理想。

从盘古开天地,到如今的信息革命,多少年,多少代,多少志士仁人,都有崇高的理想,但他们受到时代的限制,有许多人感到生不逢时,饮恨终生。例如:江州司马白居易,沦落天涯;东坡居士,赤壁岩下愤呼“人生如梦”;然而,那种令人沉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我们的祖国,已经是“天公重抖擞,九州生气扬”的时代了,今天,是父辈们用蘸着汗水的理想建成的;明天,更需要我们用蘸着汗水的理想去创造!过去,祖国在无数中华儿女的理想和信念上站起来;将来,祖国更需要我们用开拓和进取使国家富强!我们大家正处于风华正茂的青春时代,青春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充满活力,我们应该向雷锋同志那样,主动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国家才有进步,民族才有希望。青春的魅力,应当使枯枝长出新叶,使沙漠变成绿洲,这才是青春的美丽。

青少年朋友们,科学的时代,奇妙的.宇宙,多变的春秋,每天都在变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我们要丢掉烦恼和忧伤,丢掉悲观和失望,向雷锋同志学习。我们是龙的传人,是华夏子孙,我们应该用青春拥抱未来,应该以超越古人的雄心壮志努力学习,艰苦奋斗,应该以雷锋精神去浇灌灿烂的理想之花,应该以拼搏的双手去开拓祖国美好的未来。

让我们一起学雷锋,树远大理想,展青春风采吧!

树立远大理想作文400字【二】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中国的成语,读了狄更斯的世界名著《远大前程》后,证明了中国成语在英国也用得通的。

书中主人翁皮普在墓地上碰到逃犯,虽然逃犯对他很凶,可他还是千方百计为他送去了吃的和锉刀。以后他得到了逃犯的帮助,成了一个绅士,改变了他穷困的命运。这不是善有善报吗?

哈维沙姆小姐,受到伤害后,孤独冷酷,存复仇之心,乔的妻子,暴虐成性,两个人最后都得很痛苦。 罪大恶极的奥利克和康佩森,最后都不好的结果,这不是恶有恶报吗?

哈维沙姆把自己的报仇的种子播在了逃犯女儿的埃斯特拉的身上,使埃斯特拉几乎变成了第二个哈维沙姆小姐。这不是种瓜得瓜吗?

皮普在暗中帮助赫伯特找到了工作,又暗中帮他得到了一份遗产,后来赫伯特帮了皮普不少的忙。这不是种豆得豆吗?

皮普的姐夫乔是那样的爱皮普,当律师来带走皮普时,乔哭着说:“把我最喜欢的皮普抢走,我会觉得比还要难受,如果对他有利的话,我绝不反对。”他原谅了皮普到了故乡时不来见他,他在皮普生重病,失去一切财产时,护理了他,还把自己省吃俭用,用于筹办婚礼的钱,代皮普偿还了债务。皮普已很善良,可是他对乔说:“我跟你们的善良比较。”善良的乔和善良的比迪结合成为伴侣。相信吧!善良的人总会有好结局的!!

树立远大理想作文400字【三】

狄更斯的这部经典小说很有魅力,既风趣幽默又寓意深刻,好看易读而又令人感概良多,就如品了一杯好酒,历久弥香,回味无穷。书名为远大前程,实际却是一场真实发生而又破灭的幻梦,是主人公皮普的一场华丽旅程,从雾气弥漫、沼泽遍地的英国乡村质朴生活到繁华都市伦敦的五色斑斓,最后回归乡村,这场幻梦却让皮普对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们读者有了更多的感触。

小说分为三个阶段:幻梦前,幻梦中,梦破灭后。

幻梦前,主要是讲的社会环境加之人的意识的萌芽,特别是在那个年代英国根深蒂固的阶级意识下,小皮普开始只是一个有些胆小、心思单纯的孤儿,跟着经营铁匠铺性格暴躁的姐姐和心地善良的姐夫乔一起生活,认为自己的未来就是继承姐夫的铁匠事业。但自从亲戚潘波趣带他走进镇上的孤僻富豪赫香薇小姐的那座庄园,并认识和他同龄的美丽养女艾思黛拉之后,特别是对艾思黛拉的爱意使得皮普的心境开始发生变化。而狄更斯对这变化的发生发展从语言、动作、心里等方面的描写让人回味无穷,比如书中写道:我后来也曾不止一次地尝到过一种滋味,觉得一时间仿佛天上落下一块厚厚的帷幕,盖没了人生的一切乐趣和美妙的幻想,使我百无聊赖,只有浑浑噩噩耐着性子度日。

记得后来有一段时间,我常常在星期天黄昏站在教堂公墓里,看夜幕降落,拿我自己的前程跟那一片寒风萧瑟的沼地景色相比较,觉得两者倒颇有些类似之处:一样单调、一样低下、一样看不见出路、一样是浓雾弥漫、大海茫茫。英国乡村的那浓雾一直在书中反复出现,有时消散一些,有时又弥漫更多,就如皮普的前程,看似暗淡却突然有了转折,看似光明却又危机重重。

一个突然从天而降的'消息改变了皮普,让他走进了繁华伦敦,走进了这个美丽的幻梦。幻梦中的皮普在这外界环境影响下内心的挣扎更加激烈,比如回老家去看望过他误以为给她遗产的赫香薇小姐后,却找借口不去看望给他温暖和爱的姐夫乔和朋友毕吉!这些种种无不在他的内心挣扎中,但挣扎之后更多的却是走偏了。

虽然我们在他的挣扎和朋友赫尔波特中能看到皮普本质上善的一面,但是一些不好的品质在皮普的身上渐渐呈现,挥霍无度、瞧不起自己原本的家人和故乡、对虚荣的上流生活的迷恋。就在这时,那个雨夜中,渐渐沉沦在伦敦所谓的上流社会奢华生活中的皮普却被命运给了他当头一棒,原来一直以来资助自己的并不是赫香薇小姐而是曾经帮助过的逃犯浦俄洛斯。这一棒突然而剧烈,让皮普渐渐清醒于自己的生活,认清自己的现实,也让他感觉到欺骗(赫香薇。而在认识到自己的金主之后,狄更斯的描写,对于皮普对浦俄洛斯感情由厌恶到感激的逐渐变化也很有意思,一点一点的变化,内心的波动,而筹备逃跑那一段则是小说中难得具有戏剧效果的紧张戏码,在最后逃跑的湖上,浦俄洛斯对皮普说:“我们谁说得上过几个小时会是怎么个光景呢?正像我撩得起这把河水,却看不见河底一样,可是,河水我抓不住,时光我也留不得,诺,水从指缝中漏掉了”,这段话既暗示了逃跑的失败,也表明了皮普这远大前程是一场幻梦,而更多的是对命运对时光的感叹!

遗产消失了,浦俄洛斯也因为受伤在审讯前去世了,心中的爱人艾丝黛拉嫁给了自己讨厌的人,一切就如黄粱一梦,转眼变为泡影。而这时候帮助自己的还是那个善良的乔,而现实的一切加上这份爱使得皮普在内心挣扎中,在对与错中认清了方向,回归本质的良知。在回到那改变自己生活、现在已经变为废墟的庄园中,他见到了同样被生活历练的艾丝黛拉。“我牵着她的手,和她一同走出这一片废墟,当年我一次离开铁匠铺,正是晨雾消散的时候,如今我走出这个地方,夜雾也渐渐消散了。夜雾散处,月华皎洁,静穆辽阔,再也看不见憧憧幽影,似乎预示着,我们再也不会分离了”,这是全书的结尾,雾的意象也在次出现,这一次是散开,但和多年前离家的夜雾散开不一样,这一次看见了皎洁的月华,看得更清晰更明亮,很喜欢的一个结尾。

这本书除了写主人公这一场幻梦之外,几个配角人物也令人印象深刻。比如:法律顾问贾格斯,每次在处理完一件工作上的案件后都要洗手,仿佛怕被这案件给玷污了。还有他的助手文米克,在工作上灵活严肃冷静,而在生活中却有趣幽默,他那设计别致精妙的家就是他的世外桃源,而他把工作和生活划分得如此的彻底让人惊讶。当然,赫香薇小姐那座幽暗的庄园,那永远停滞的新娘打扮在她白而日渐衰老的皮肤衬托下令人感到惊悚,布满灰尘和虫子的新婚餐桌,想必也印在了读者的脑中。

跟着皮普一起经历了这一场幻梦,这一切的喜怒哀乐,我的眼前是英国乡村的浓雾和沼地,渐渐的这浓雾化开了,散去了。

树立远大理想作文400字【四】

狄更斯(1812—1870,英国十九世纪文豪。《远大前程》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孤儿匹普从小由姐姐抚养,受雇于贵族郝薇香,并且爱上了她的养女艾丝黛拉,一心想成为“上等人”。他小时候好心搭救的一名逃犯在国外发财致富,为报答救命之恩,巧妙安排他去伦敦接受上等教育,进入上流社会。然而命运并不与匹普的希望接轨:艾丝黛拉另嫁他人,逃犯被擒、遗产充公,匹普的“远大前程”转眼化为泡影。整部小说情节扣人心弦又感人至深,希望由萌生而至幻灭的过程唤起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共鸣。不少西方评论家将其推崇为狄更斯最出色的作品。

《远大前程》的主题,是阶级印记。你在某一个阶级,就有某一个印记。你是谁?这个问题和你本身没有关系,和你的印记有关。这种印记是一种资格认证,你取得了这个资格认证就被这个阶级接纳。同时承认你有,或者应该有这个阶级所有的一切特征。

在《远大前程》里,他对郝薇香、康佩生这一批寄生虫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同时用无限同情的笔触来刻划匹普、乔和毕蒂的高贵品格,真诚的感情。通过匹普对生活、对爱情所怀抱着“伟大的期望”的一一破灭,说明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任何侥幸的机会的。

《远大前程》的题材,有人说,有点跟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的《幻灭》相似,因为两者都是描写青年人建筑在沙土上的“灿烂似锦”的前途最后如何破灭的故事。然而这主要是由社会现实生活本身所决定的,这里不存在谁模仿谁的问题。

狄更斯小说最大的特点,在内容上是以人道主义的观点为出发点,揭露资产阶级损人利已的丑恶灵魂,反映被压迫人民的悲惨命运,赞美劳动者的优秀品质。狄更斯的作品一向讴歌劳动者的朴实真诚,鞭挞有钱人的自私冷酷。在艺术风格上,常用讽刺、幽默、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人物人性突出、形象鲜明。儿童视角我觉得更有特点,但人们谈论更多的是人道主义。

狄更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匹普,也是个孤儿,他依靠姐姐的抚养长大。但姬姐对他很粗氮只有姐夫却处处回护他。在小时候,匹普曾经掩护过一个逃亡的囚徒。后来,他被镇上的一个神经质的地主贵族郝薇香小姐叫去伺候比给她消愁解闷。在那里,匹普见到了郝薇香的养女,美貌而又高傲的艾丝黛拉。匹普深深地爱上了她。他自伤形秽,为了要得到艾丝黛拉的爱情,他一心想做个“上等人”。匹普逐渐长大成人了,他当了干铁匠营生的姐夫的学徒,但是连年过节还是上郝薇香家去,思管这时郝薇香已经招艾丝黛拉送出国“接受上流小姐的教育去啦”,可是匹普却越来越热恋着艾丝黛拉。

就在这以后,有个曾经在郝薇香家出入的律师贾格斯,跑来找匹普和他的姐夫。说是有个不愿透露姓名的财主委托他通知匹普,“他将来可以继承一笔相当可观的财产”,而且产业的现主人还要他马上跟姐夫解除师徒合同,到伦敦去接受“上等人的教育”。匹普还以为这是出于郝薇香的主意,他的幻想可以变成规实了,自然全盘接受这种安排。匹普来到伦敦接受“上等人”教育的时期,艾丝撰拉又回国了,匹普又能经常和艾丝黛拉相见。艾丝黛拉若即若离、忽冷忽热的态度把个匹普挑逗得十分痛苦。但是匹普还是一厢情愿地以为这是郝薇香为了成全艾丝黛拉和他的好姻缘,给他的磨炼和考验,因此,还是苦苦地恋着她。然而不久,真相就大白了。有一天深夜,有一个人来找匹普,匹普在苍黄的灯光下认出此人就是他童年时救过的逃犯。原来就是这个逃到海外异国发财致富的囚犯阿伯尔。马格韦契暗中出钱要把他匹普培养成一个“上等人”。

他现在偷偷回国,就是想看一看他安培养的上等人现在出落得怎么样了。这件事完全和郝薇香无关。郝薇香所以一再找匹普去,让匹普和艾丝黛拉不断相见,无非是为了她在新婚的那天,就伤心地被人遗弃,现在要在两个无辜的孩子身上进行报复。郝薇香象斗怒蜂似的逗引他们相爱,然而结果却让艾丝黛拉嫁给不好的人,在精神上对匹普进行了无情的折磨。

按照当时英国的法拽逃往海外的囚徒重回本国是耍处以绞刑的。匹普干方百计张罗船只想把马格韦契送上去美洲的轮船,但结果被马格韦契的对头,也就是过去教唆马格韦契犯罪后来却消遥法外的主犯康佩生所发现。他追踪前来,使得马格韦契没有逃成功。匹普原来心里所怀的巨大的希望、理想,终于全部破灭了:人家应许给他的让他成为“上等人”基础的财产,因为马格韦契身份的暴露而全部落空了。要不是匹普的好心的姐夫的支援,匹普最后还得被关进债务人监狱。

故事的结局是:匹普靠一个好朋友的支持,才在海外找到一点立足之地。十多年以后,他回国来探望姐夫。有一天,他去凭吊已经去的郝薇香的庄屋,不料他在那里见到了已经寡居的艾丝熊拉,原来她也是来凭吊这座废墟的。最后,两个饱经沧桑的爱人,在互道“我们言归于好”中离开了这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吞噬一切的废墟。

由此可见,狄更斯所以把这部作品定名为《远大前程》(或者译《伟大的期望》,这原是一句反话,在这里,所谓“伟大的期望”和“幻灭”原是一个同义语。

《远大前程》是狄更斯的一部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小说;它的艺术感染力是十分强烈的。尤其是,狄更斯善于用第一人称来叙述事件的由来和发展,更增强故事的真实感。这部小说在结构上也是十分严谨的。尽管登场人物不久但是这些为数不多的人物却都是互相关联的。这样就增加了小说内容上的丰富、复杂性。例如,匹普后来从逃犯马格韦契口里弄清楚,在结婚的一天把郝薇香抛弃的就是教唆马格韦契犯罪的康佩生,而康佩生又是同郝蔽香的弟弟阿瑟尔暗中勾结了来败骗郝薇香的;艾丝黛拉则是马格韦契的女儿。如此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显然使作品带有更多的戏剧性。

《远大前程》无论在思想内容上,无论在艺术手法上,都是狄更斯颇有代表性的作品。

树立远大理想作文400字【五】

随着逃跑计划的失败和遗产的充公,匹普再次一无所有,回到家乡。这次再也没有人向他献殷勤了,厌恶重新出现在村民的脸上。

在历尽一场跌宕的人生历险之后,感慨于世事凉薄、人情虚伪的匹普,在老朋友乔和毕蒂身边找到了慰藉。原来真正的朋友就在自己身旁,富贵时不怨,潦倒时不弃。沐浴在乔的爱意和人性的光辉之下,匹普那颗无处安放的挣扎的心,渐渐回归良知。尽管日后的生活风尘仆仆,艰辛漫长,然而这才是人生的正轨。都市虽好,却不是故乡。毕竟,心安即是归处。

沼泽里的雾气不再弥漫,天空中的阴云不再密布,当年的爱意也转变为亘古不变的友谊。书本内,匹普耗尽半生,终于完成了一次心灵上的远征,找回那颗蒙着尘埃的初心,拂去纤尘,洗净铅华。书本外,我跟随匹普走进他的精神世界,与他同喜同悲,共哀共乐,既为乔的友谊感动流泪,也为乡绅的虚伪愤愤不平。

合上书本,时光如同跨越世纪般漫长。我抬头,盛夏的蓝天仿佛永远不会结束,白云勾勒出一条望不见尽头的路。我知道,路上也许会有残酷和诱惑,永葆一颗洗去浮华的心,往往比任何幻想希冀都重要。

正如东坡之词所言:“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树立远大理想作文400字【六】

第一次接触是在高中英语课本上。英语老师给我们讲解字句的语法结构,在长句中把主语-动-宾语圈起来,并生动地给我们讲解节选部分。为紧张的第三人生增添了一种文学氛围。

最初接触《远大前程》是在高中的英语课本上,这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强烈现实意义的伟大作品。

小说主人公是匹普,他是一个孤儿,是在姐姐家长大的。匹普的第一个梦想是成为像他姐夫一样的铁匠。

匹普在郝薇香的家里工作时,和郝薇香的养女艾斯黛拉产生了恋情,这使他渴望成为上等人。艾斯黛拉的生父在逃亡,无意中得到匹普的救助。艾斯黛拉的生父在国外发了财,他帮助匹普到伦敦接受良好的教育,并给了他一大笔钱。

不久,艾丝黛拉嫁给了别人,逃犯因为事发被捕,这时候的皮普情感上被打击,财产被没收,只好流浪到海外谋生。后来,当匹普回来的时候,艾斯黛拉的丈夫已经不在世,两个陷入困境的恋人终于走到了一起,离开了房东被毁的老房子。

也因事发而被捕,踌躇满志的匹普受到感情上的打击,财产也被没收,只好流浪到海外谋生。后来,匹普回国,艾斯黛拉的丈夫过世,两个饱经忧患的情人终于走到了一起,离开了艾斯黛拉已颓废的旧宅。

当金钱和地位的诱惑进入一个人的生活,或升华,或堕落。人生短暂而漫长,万事皆成。即使像匹普一样,他被无情地抛弃在生命的最底层,也许这是另一座山的起点。

树立远大理想作文400字【七】

观念,是指人的思想意识。生命本是没有观念的,只是在接受教育或经历人世的过程中,才树立起观念,比如爱国的观念,坚持真理的观念,献身的观念等。而正确的观念,犹如明亮的.北斗星,照耀着人生的行程,成就了生命的辉煌。

诚然,在现实生活中,正确的观念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把人们引向光明;犹如沙漠中的绿洲,给人以希望;犹如一艘巨轮的船舵,控制着前进的方向。鲁迅先生是一把刀,一把尖锐地刺穿敌人心脏的刀,为什么敌人见了他如此害怕?是因为正确的观念让鲁迅有了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黑夜给了鲁迅黑色的眼睛,但他用来寻找光明。岳飞精忠报国,他的观念里只有一个“忠”字,为此他不惜将自己的一腔热挥洒成惊天动地的《满江红》;杜甫忧国忧民,一心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宁愿“吾庐独破受冻亦足”,若不是有一个“怜”字植根于他的观念之中,他能成为“诗圣”吗?

在对待真理方面,正确的观念无疑能万古长青。哥白尼心中的观念,只求一个“精”字,他通过年复一年的精密观测和精确计算,提出了“日心说”,这无疑是科学史上的龙卷风,它虽然先将哥白尼的生命吹走,却最终刮走了早已在人们心中根生蒂固的错误观念——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亚里士多德在当时人们的心中可以算是一个圣人,他几近乎于神。但是一个年轻人却“初生年犊不怕虎”,敢于提出质疑,并最终在比萨斜塔上证明了自己,这个人便是伽利略,他的观念中也只有一个字——真。

当然,生活中同样也有落后、错误的观念。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的中国,有人并没有从实际出发,错误地认为要继续以阶级斗争为纲,并发动了十年,使国家的发展停滞不前,这不正是因为观念错误而导致历史性悲剧吗?因此,错误的观念是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是长在纯洁心灵中的恶瘤,是让繁茂绿树枯败的病根。

种植美丽的花草,我们只能观赏一段时间;种植正确的观念,我们则可以收获无尽的果实。让正确的观念永远植根于我们的头脑,使社会和人生都健康地向前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