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春天是这样来的作文(春天是这样来的作文怎么写)

春天是这样来的作文(春天是这样来的作文怎么写)

更新时间:2022-05-07 18:14:07
春天是这样来的作文(春天是这样来的作文怎么写)

春天是这样来的作文【一】

就在今天早上,我有点担心我的数学能不能考好,能不能进到数学榜前列,但试卷发下来后,我扫了几眼数学试卷,恍然发现这张试卷不像自己想的那么难,我立刻拿起手中的笔,开始作答。

我下笔的速度也是快如飞马,慢如跑马,这速度快的都可以说我在抄答案了,没有一笔停下过,也没有一点疑惑。终于考试结束了,整张试卷被我写的满满的,这时,我还以为我这次的成绩可以突破一百分,甚至接近一百一,但到了下午,试卷发下来时,我愣了愣,不敢置信地说:“我只有九十分?不!这不可能吧!”

我很是惊讶,我从未想到过我的成绩会低于九十五,就算是往前考试,我最低也是九十五,我很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不过这就是事实。

放学后,我伤心地朝家走去,不知不觉,我连什么时候到家都不知道,只知道我已经到了家门口,但当我准备打开大门时,我看到了一只蜗牛,它在我家大门上爬,我看到它爬了没多久又滑下来不少,但它却没有丝毫放弃,还是在努力的爬着。

我仿佛能想象到它在爬门的辛苦和不甘放弃的精神,我不知为何感觉它很可怜,准备帮它一把,让它爬上去,然后我便抓住它,然后放在我家大门上,但令我没想到的事,它又往下爬了,我立刻将它放在地上,然后它又开始往上爬。

“对啊!我为什么要伤心自负呢?我努力了!我无悔!但我不能啊!我要努力!我要像蜗牛一样,勇往直前!我也要像蜗牛一样,靠自己去努力。”我恍然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飞快地打开门,开始反思和学习。

到了第二次数学考时,我真的考到了一百一十分,我很惊讶,也很欣喜,我顿时想到了当时那百般努力的样子,又想到了当时那只蜗牛。

我看向自家门口那方向,仿佛能看到它又在爬着自家的墙,我自言自语道:“原来,蜗牛是这样的。”

春天是这样来的作文【二】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

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节是道教与中国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二者能够相应,主要是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

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福纳吉、祭祖拜神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三元日成为民俗节日。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等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年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因为惧厉的心理,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将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称为鬼节,称农历7月为“鬼月”。

佛教传入后,佛教中也有一种追荐祖先的超度仪式,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盆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且佛教也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超度法会,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春天是这样来的作文【三】

道教的中元节既是道教的宗教节日,也成为民俗节日。道教初起时有三官崇拜。正一盟威道信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以后称之为三官大帝。他们各有责司,天官为上元赐福,地官为中元赦罪,水官则称下元解厄。道书中说,凡是这三天,三官都要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其中地官所管为地府,当然所检的重点是诸路鬼众了。所以这一天,众鬼都要出离冥界,接受考校。道门中於这一天例行设醮为地官庆贺诞辰,同时信众也出资设斋为祖先求冥福,请地官赦免罪过,早升天堂。这是中元节成为民俗节日的主要原因。

中元节的起源,与佛教的“孟兰盆会”也有很大的关系。“孟兰”是梵语,倒悬的意思,盆是指供品的盛器。他们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佛典《孟兰盆经》中记载这么一个故事,说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亦称目键连,得到六通(六种智慧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即用道眼视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目连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目连无奈,哭着请求佛祖帮助救救他的母亲。佛祖说: “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孟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他们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亲。”目连照佛祖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佛祖还说:“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佛自恣(舒服时,佛喜欢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快乐,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到了西晋,《盂兰盆经》被译成汉文,因为它所提倡的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和中国儒家传统的孝顺父母的思想大致相同,所以受到君王的赞扬和重视,并在中国广为流传。自梁武帝在南方创设盂兰盆会后,已成为一种习俗,规模有增无减。唐代宗李豫每逢七月十五日,都要在宫中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城中的寺院也要备办供品,陈列于佛像之前,十分虔诚。

宋、元年间,七月十五这一天已演变为民间的祭祖日,家家祭祖亡亲,并且盛行放河灯超度孤魂野鬼活动。到了清代,对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的祭祀活动,更为重视,各地寺、院、庵、观普遍举行盂兰盆会,并在街巷设高台诵经念文,作水陆道畅,演《目连救母》戏,有的还有舞狮、杂耍等活动,夜晚还把扎糊的大小纸船,放入水中,点火焚化,同时还点放河灯,称之谓“慈航普渡”,十分热闹。除外,当时各家各户,都要在门外路旁烧纸钱,以祀野鬼。时至今日,七月十五日中元节这一天,中国仍有许多地方,保持着祭祀祖先的习俗。

春天是这样来的作文【四】

我拖着疲惫的身躯,一步步“爬”回惠政路。当我路过麦当劳时,摸了摸我空扁扁的肚子,想象着麦当劳里五光十色的美食,口水都流下来了!便嚷嚷着要吃麦当劳。如果是平常妈妈肯定会白我一眼,再数落我这数落我那,可不知是因为心情好还是在算账,竟让我帮她算。

妈妈买了600元东西,可妈妈算出来却有650元,她答应我,如果算对就把50元给我。妈妈说:“我买了一件风衣和一件外套都是180元。又帮我买了一件外套,原价120元,现打七五折。一条裤子原价150元,现打八折。买了一个发卡20元,还买了一对丝袜20元,参加摸奖,少付10元。”

切,我还以为是什么难题,不就是买衣服嘛!180乘2等于360,两件衣服好了!外套原价120乘0.75等于90,一条裤子原价150乘0.8等于120,360加90加120加20加20等于610元!OK!奇怪了,怎么会是610元?我心里犯嘀咕,又闪过刚才的'算式.我这个马大哈!竟把10元忘减了!610减10等于600元!好了.我大叫起来!虽然妈妈很不愿意,但还是给了我25元.

我终于用自己的努力赚来了第一桶金,虽数目不大,但足够让我开心一阵子了!真是快乐的一天!

春天是这样来的作文【五】

外地人来青岛做客,看到听到今天好多商家或家庭在燃放鞭炮,感觉到莫名其妙,询问后才知道是青岛的财神节。财神节谁不愿意过呢?于是也加入进来相互问候,都图的是一个发财梦。

财神节也不仅限于青岛地区,胶东好多地方也过这个节日。不过此节因有迷信色彩,多年前并不被看好。也就是十几年前吧,崂山即墨一带的商户开始隆重地过起了财神节,于是其它市区争相效仿,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起源一:缘自道教的增福真君成道日

有学者考查典籍后认为,青岛地区的财神节起源于道教中的增福真君,称七月二十二是真君的成道日,由此产生了财神节。

据道教典籍《玉匣记》记载:“七月二十二日,增福财神寿诞。”增福财神又称财帛星君,本姓李名诡祖。李诡祖是现在的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人,在北魏孝文帝时为河南新密市县令,廉政有德,爱民如子,常以俸禄布施贫民。唐初,他被封为财帛星君,后又被封为增福相公。而增福财神的成道日,恰恰就在七月二十二。

● 起源之二:光绪年间即墨周掌柜的故事

还有人考查认为,这个胶东独有的财神节,其实起源于光绪年间的即墨。

传说光绪年间,在即墨古城有一个姓周的掌柜,经营一家叫“春兴永”布匹丝绸店。他在七月二十一日那天夜里,一连做了3个完全相同的梦。梦中的他清楚的记得自己正在照顾生意,门外突然来了个披头散发的老者,一进门就坐在一把椅子上对他念叨说:“明天是我的生日,很多年没有人给我过忌辰了,谁给我过,保证他生意亨通……”周掌柜是生意人,虽然半信半疑,但为讨个吉利,第二天一早,他就早早准备好香纸、供品、鞭炮。在梦中老者的'嘱咐下,燃放鞭炮,祭奠先祖……说来也怪,那天来看热闹的人不少,看完后都纷纷涌到店内帐割绸布,本来冷清的生意立马红火起来。周掌柜迎财神的事儿很快被好事者一传十,十传百……所以,每年阴历的七月二十二,即墨城的家家店铺都效仿,流传至今,形成了迎财神的习俗。

春天是这样来的作文【六】

我拖着疲惫的身躯,一步步“爬”回惠政路。当我路过麦当劳时,摸了摸我空扁扁的`肚子,

想象着麦当劳里五光十色的美食,口水都流下来了!便嚷嚷着要吃麦当劳。如果是平常妈妈肯定会白我一眼,再数落我这数落我那,可不知是因为心情好还是在算账,竟让我帮她算。

妈妈买了600元东西,可妈妈算出来却有650元,她答应我,如果算对就把50元给我。妈妈说:“我买了一件风衣和一件外套都是180元。又帮我买了一件外套,原价120元,现打七五折。一条裤子原价150元,现打八折。买了一个发卡20元,还买了一对丝袜20元,参加摸奖,少付10元。”

切,我还以为是什么难题,不就是买衣服嘛!180乘2等于360,两件衣服好了!外套原价120乘0.75等于90,

一条裤子原价150乘0.8等于120,360加90加120加20加20等于610元!OK!奇怪了,怎么会是610元?我心里犯嘀咕,

又闪过刚才的算式.我这个马大哈!竟把10元忘减了!610减10等于600元!好了.我大叫起来!虽然妈妈很不愿意,但还是给了我25元.

我终于用自己的努力赚来了第一桶金,虽数目不大,但足够让我开心一阵子了!真是快乐的一天!

春天是这样来的作文【七】

山东地区有类似的传说,在光绪年间,即墨古城有一个姓周的掌柜,经营一家叫“春兴永”布匹丝绸店。他在七月二十一日那天夜里,一连做了3个完全相同的梦。梦中的他清楚的记得自己正在照顾生意,门外突然来了个耄耋老者,一进门就坐在一把椅子上对他念叨说:“明天是我的诞辰。谁给我过,保证他财运亨通,生意兴隆……”李掌柜为讨个吉利,于是第二天一早就准备好香纸、供品、鞭炮,并根据梦中老者的嘱咐,燃放鞭炮,奉献香火,祭奠先祖……说来也怪,那天来看热闹的人不少,看完后都纷纷涌到店内买绸布,本来冷清的生意立马红火起来。李掌柜迎财神的事儿很快被好事者一传十,十传百……每年阴历的七月二十二,即墨城的家家店铺都效仿,流传至今,形成了青岛迎财神的习俗。

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二,就是青岛民间的财神节了,这一天,所有经商的、开公司的、做生意的、出海的以及普通老百姓,都大放鞭炮,大宴宾朋,感谢财神的到来,大吉大利、热热闹闹一整天。通常是到下午四时城区乡村的人们就提前下班收工;下午五时许各单位、商铺开始燃放鞭炮,人人脸上喜气洋洋,互相祝福着:“发财、发财,恭禧发财。”财神节过去第二天一早,只见满街满巷堆着高高的红的香纸炮屑。

中国古代以商朝比干为文财神,以三国关云长为武财神。财神节从何而起,已不可考,据说从清康熙年间始,这节日是越过越红火,其热闹气氛超过春节、中秋节、元宵节。尤以山东省为甚,山东尤以胶东半岛、青岛地区为甚,2002年青岛市举办了第一届青岛市财神民俗旅游节,以后每年举办一次,各大商会都会参加。民间对于财神节的庆祝比较隆重,做生意的市民大都会选个吉时放几挂鞭炮,预示着自己的生意红红火火。

市场经济大潮下,信财神,求发财,是众之心理。这一天鞭炮花炮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整个城区沉浸在一片节日的气氛中;下午六时,鞭炮声密集起来,城乡家家产户便在财神像前红烛高烧、供品佳肴、上香磕头祈祷,供品大都是八色供或十二色供,有些人家还会供蒸鱼整羊。供奉祈祷完毕,全家人再煮水饺摆宴席,庆贺一番。财神节讲究吃“菜”,因为谐音“财”,吃水饺谓之“元宝”,意谓招财进宝,供祭庆贺仪式通常持续到很晚。这一天,几乎没人搭理政府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条文,从上午8点多就听到鞭炮声,晚上更是鞭炮齐鸣,礼花齐放,不是除夕,胜似春节,毕竟有谁跟财神爷过不去呢?

胶东地区地属齐国,自古商业很发达,财神节日成为青岛一项极具特色的民俗,这应和经济发展,青岛的商业氛围分不开的,财神节其实就是商业节,是人们求财祈福的好日子。财神爷,也称“增福财神爷”,五路财神,即为福、禄、寿、财、喜。财神手捧一个宝盆,“财神到”、“招财进宝”也由此而来。

财神老爷对你笑,笑得胡子往上翘,问你发财要不要。”可以说,古今的人们虽异时而同心,在追求财富,谋求幸福的希望面前,人们都表现出了共同的兴趣和期盼,因而,财神节也被涂上轻松、喜庆的色彩,这是很自然的。就个人的感觉而言,财神节在青岛,还算刚刚开始,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中。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一定会更加重视这个喜庆的节日,这一节日必定还会放出更加绚烂的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