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作文(劳动教育征文范文小学5年级)

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作文(劳动教育征文范文小学5年级)

更新时间:2023-11-23 13:42:08
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作文(劳动教育征文范文小学5年级)

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作文【一】

在家里我一是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有相对独立的、安静的学习场所。以平常心对待孩子,与孩子交朋友,让孩子感到亲情,驱除压力感,有话乐意向你说,有苦愿意向你诉;二是采取鼓励为主,批评为辅的方法。多一点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多一些沟通。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少指责。每个人都有惰性,孩子贪玩是天性,我们大人也一样,一天工作累下来你也想休息休息,和朋友们打打牌,聊聊天……所以,对于孩子的贪玩不能一味指责,而是要鼓励他快些把手头的学习做完了再去玩。

不定时的检查作业,抽查功课让孩子知道我们在时刻的关注着他。家长在有些时候还是要做出牺牲的,陪着孩子看看书、看看电视,让他感受到你的关怀和爱意,我相信“有失必有得”,你会发现孩子的心和你近了,孩子也变得懂事了,你还会发现自己所付出的是值得的。以前,儿子不爱和我交流,有事不主动说,问起来他也不知道,不做生活的有心人。问得多了,他也慢慢注意观察了,学会思考了。现在学校发生什么事,他都主动跟我讲。

三是培养健全的人格,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如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我建议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参加让他们有强烈的团队协作精神。因为只有在活动中孩子们才能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和自己真正的快乐!

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作文【二】

一、正确的家庭教育

从我呱呱落地、牙牙学语那一刻到现在这12年间,爸爸妈妈的一言一行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给我带来了无数的惊喜。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做人做事,都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时时激励着我、鞭策着我。如果说小学是我通往成功的左翅膀,那么家庭就是那另一半翅膀,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使我飞翔在浩瀚的宇宙中;才能使我遨游在广阔的大海中;才能使我奔跑在无边的草原上……

在我上一年级时,我还不是现在这样。那时,我不懂得谦让他人;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的宽容他人。在学校,我是老师眼中的乖乖女、小助手;但是在家却是个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简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洋娃娃是女孩子最爱的伙伴,就连我这个十足的女汉子也对它由衷喜爱。记得有一次,我就是为了洋娃娃和我的好伙伴大吵了一架。那是暑假的一天,我来到朋友家玩耍,见她家有一个特大号泰迪熊公仔,喜欢得不得了,就执意要借玩半天,可是谁知她一口否定了,我很生气,毕竟从小到大他们都依着我,没有人会反对我,而她却敢跟我说不,心里的怒火蹭蹭地往上升,。又沉住气跟她借了一次,却又吃到了闭门羹,我再也忍不住了,一气之下说要跟她绝交,又含着眼泪跑回了家。

回到家,妈妈见我满脸都是泪,就走过来轻轻地拍了拍我,温和地问道:“你这是怎么了?”我一下子就抑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火了,就把刚才的事一字不落地讲给她听。本想妈妈会和我一样,谁知她却不知从哪儿冒出了一个问题:“你听过《牛皋、岳飞问路》的故事吗?”“听过呀,怎么了?”我的心中充满了疑惑。妈妈微笑着说:“既然你听过,那你不觉得你和牛皋一样蛮不讲理吗?你觉得你的行为让人讨厌吗?你觉得应该去道歉吗?”面对妈妈这么多的问题,我一时语塞了,心中仔细一想,发现自己确实做得不太对,就决定要跟我的好朋友道歉。急急忙忙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出去一下。”妈妈大概已经心知肚明我要去做什么了,呵呵地笑了起来。

我的家庭使我懂得了如何做人,是我成长的路程,在这一路上,爸爸妈妈是我的指路人,指引着我正确的方向,启迪着我纯真的想象,承载着我最初的梦想。

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作文【三】

仔细拜读了《家庭教育》一书,觉得很有感触,书中的内容广泛而又平易近人,没有一般教育理论那么高深,很容易被接受进而产生共鸣。

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的一举一动可说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小的时候,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养中最重要的因素,恐怕也是父母。”于是,先生指出小孩子的“知识之丰富,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作为一个母亲,我对此观点十分认可,特别是以下几个观点对我很有启发:

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作文【四】

这里的“健康”不仅指身体的健康,更为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培养从自己的行为习惯做起,克服烦躁心里和怕苦畏难心理,纠正粗心大意的习惯;生活中按时作息,自己的事自己做,不挑食,不乱花钱,不乱抛乱扔,不以自我为中心,要经得起批评与挫折。使孩子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作文【五】

《亲爱的加百利》是挪威作家哈芬丹。费昂的作品。作者以一封长信的形式,描述了他与患孤独症的儿子加百利一起共同成长的种种困难与快乐,作者用饱蘸真情的笔墨,记述了一个父亲对这个不同寻常的儿子的爱,用节制、有分寸又恰到好处的喃喃自语,记下了孩子点点滴滴的成长故事。

天地之间,最伟大的莫过于父母之爱,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真挚也是最无私的付出。父爱本已伟大,更何况是一个拥有“与众不同的儿子”的父亲所付出的爱。在绵长的字里行间,细腻而充满柔情地回忆着加百列身处襁褓之时的欢喜与忧愁;当加百列因为看录像片而梦想当海盗的时候,父亲精心部署了海盗游戏,让儿子亲临其境去感受虚幻与现实的区别;为了让加百列保持愉悦,依照加百列的心愿辛苦筹办了大型宴会,可其间敏感的加百列误解大家,大闹宴会并出逃,痛苦而愤怒的父亲又丢下一切寒夜中到处寻找儿子,只是为了让他找到一种依存感等。当读到孩子问“我长大后,你和妈妈都了,我失去了你们,那时谁照顾我呢?你觉得,那时候我能一个人生活吗?”父亲只能喃喃的回答“我不知道,我的儿子,好好睡,明天,我们将继续生活”这一章节时,我的泪禁不住流了下来,是啊,这也是他的父母放不下不敢想不敢触碰的问题,只能用“明天继续生活”来回答。一天结束了,会有新的一天;一年结束了,会有新的一年,直到儿子有一天能够真的走出“迷宫”,父亲才算功德圆满,但这一天何时能到来?

这本书,最打动人心的是作者对这个特殊孩子无悔无怨的深爱以及他们特殊的父子之情。对世界而言,父母可能是平凡的,但在孩子的眼中,却是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作者竭尽所能让孩子快乐成长,教会孩子认识世界、学会生活。我认为,作者需要的不仅是同情和感动,更是想通过这本书让社会广泛了解孤独症,走近和了解这些孩子和家庭,对他们少一些偏见,多一些理解和宽容。这些被称为“星星的孩子”是特殊的孩子,他们缺乏与外面世界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对规则和秩序有着自己独特偏执的认识,外人很难走进他们的世界,在父母的庇护下,他们也许能随心的成长,但他们终会长大,会有离开父母甚至永远失去父母的那一天,他们需要有更多的人去关爱和理解他们,支持和帮助他们,给他们生存的环境和空间。这也许是作者写这本书最美好的愿望。

有人说读一本书,就像是旁观了别人的人生,我们能从别人的故事里找到共鸣,反思并找到自己的路。

作为一个11岁孩子的妈妈,回想自己与孩子的相处,对比作者对孩子那种爱,不禁羞愧。虽然我也爱孩子,愿意把今生最好的都给他,倾其所有来爱他,但在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路上,我做的还很不够。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随着他的成长一天天在增多,从他小时候学语时能清晰的喊一声妈妈就心满意足,到现在考99分还去责备为什么没考100分;从他能写对一个字到为什么不能门门功能都得优…?一步一步,我提高标准却忽视了他的努力和天赋。我自己是一个普通的人,却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卓越而优秀的,眼中看到的总是他的缺点,总是为他的不努力和不听话而焦虑而愤怒。父母的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完美小孩”,而那个完美的孩子却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们总是参考着那个完美标准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比较自己的孩子,希望他能够按照自己心中的标准成长,按成功的标准成材,一旦希望落空或达不到要求,就会对孩子发泄情绪,甚至用“不打成器”“棍棒之下出孝子”这样的老话来安慰自己。在这样的情绪下,每天家里充斥着紧张的气氛,孩子怕做的不好,怕做错,我怕孩子做的不好,比不上别人优秀……,总是把自己的期望值强加给孩子,要求他指责他,生怕他落后而不能拥有完美的人生,在爱他、为他好的名义下,强迫他而不是耐心的引导他……。

看完了《亲爱的加百利》,看到作者对孩子成长所付出的艰辛和满足,在感恩上天赐给我们健康孩子的同时,不禁反问自己“如果是我,遇到这样的孩子会怎么样,遇到这样的事会怎样对待孩子?能否以那样的耐心和宽容对待他,一步一步去引导他,主动进入孩子的世界,用孩子的语言和逻辑,把他带回到我们的世界?能否心平气和的接受孩子的差异,不埋怨不抱怨,主动寻找适合他的道路?无论怎样,都尽最大的努力去教育他,接受他的不完美和不优秀?”……

这本书,值得每一个在教育中煎熬的中国家长阅读,在感动的同时反思,我们对孩子是否太急躁和功利了,是否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和成长的快乐?即使他不是最优秀的,只要他能够心中有真善美,他都是最好的!感谢这本书的作者,让我静下心来反省自己,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努力的去理解他,接纳他的优点和不足,帮助他,引导他,共同寻找能让孩子接受的,适合孩子成长的方式。也许我们彼此都不是最好的,但我们应该带着感恩的心,珍惜今生的母子缘,接纳和认可彼此所做的努力,一起享受共同成长的幸福时光,静待花开。

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作文【六】

在读《家庭教育》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觉得好的孩子总是好的,不好的孩子总是不好的,至于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一直没有深究,觉得或许这就是父母的命。但事实上这并不是命,而是和教育分不开的。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永远是孩子最重要的教师。父母的潜移默化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压力,所以要培养教育好孩子,就先得从自身做起。

现代的许多年轻父母十分自私,打着给孩子创造富裕生活条件的幌子,摆着疲于奔命的姿态,好像是为了孩子愿意付出一切,但其实却很少舍得多为孩子花一点心思。孩子是人不是动物,动物尚且需要关爱更何况是孩子。

既然把他带到这个世界就有责任关心他爱护他。现在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不在父母身边长大,而是由老人们代为看管,很多父母只是定时去看望一下而已。其实孩子小的时候是特别需要父母的关爱,倒不是说长辈们不关爱他们,但是此爱非彼爱。

惭愧地说,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有时也抱怨也觉得很累,看着别人在潇洒的享受生活,我过着围着家庭转的日子,而且还总是有个小尾巴跟在身边。现在想来,幸好由于种种原因,我不得不自己带孩子,如若我也把孩子放在父母身边放手不管,将来我一定会后悔的。以前孩子都因为让老人带惯的不听话,脾气太犟了,还好现在孩子还小,改正还不晚。千万别小看孩子,别以为他小小的,貌似什么都不懂,其实他心里都明白,只是说不出来而已。

这本书的很多观点我是非常认同的,也非常羡慕作者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书中谈到的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我也有想过,但是没有那么透彻。读完这本书可以说给我上了非常有意义的一课,也是对我这个不太称职的妈妈启蒙教育了一翻。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拥有自己的先天情感的特色,从个体教育而言,没有标准的教育方式,只有是否能合适自己孩子特质的教育方式。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每个父母都是艺术家。相信我们做父母的只要选对了正确的方式方法,用心的去关心教育孩子,那么每个家庭的孩子都会是最出色的。

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作文【七】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是教育学者、教育硕士尹建莉16年的教女手记,全书共分七个章节,每个章节一个主题,从爱、学习、品格、习惯、家长的智慧、家教小事、教育误区等多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本书采用案例写作的方式,呈现了一个优秀孩子的成长轨迹,内容通俗易懂,操作性强,有独到的教育观念,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含有诸多教育智慧,里面教了一些教育方法,告诉妈妈需要注意的问题,遇到孩子的各种问题怎么处理等等。比如,青春期的孩子比较叛逆,你越讲什么,他越不听什么,这时候不应该指责他、批评他,而是想办法和他成为“朋友”,了解他的真实想法,再择机出手。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年轻的父母会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我们要求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树立起作为老师的理想;我们要求孩子从小认真学习,我们作为老师有没有把“教育”作为一门功课来学习,如果我们没有,又有什么资格去要求我们的孩子。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总是在强调一些客观因素,小学老师说孩子没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师强调小学老师没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师又抱怨初中老师无能,大学老师更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如此,孩子便长大了,真的成为祸害别人的人了。谁为他负责呢?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忧虑。没有道德败坏的孩子,只有不幸的孩子。我们没法改变无法改变的事情,但我们可以让每一个到我们手中的孩子感觉到幸运,要知道他已经不幸很久了。

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无知和无能。回想自己十几年的教师生活,许多事情感觉力不从心,我们总是宽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犯错误,可我们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我们犯了错误可以改,可我们孩子的生活却永远不能够从头来过。书中说“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我们从来不否认一个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所以我们也从来不否认作为一个良苦用心的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但这远远不够,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爱孩子,那就从改变自己做起,从加强自身的学习做起。

书中说“不是所有成为父母的人都会做父母。”所以不是所有成为老师的人都会做老师。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功课。作为一名老师,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我想只有更多的学习,不断地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