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写秋天粮食收成不好的作文(描写秋天谷子丰收的作文)

写秋天粮食收成不好的作文(描写秋天谷子丰收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12-03 15:19:31
写秋天粮食收成不好的作文(描写秋天谷子丰收的作文)

写秋天粮食收成不好的作文【一】

电视里有则公益广告,一个小孩对着满桌的食物还不停“我要,我还要”地嚷嚷,他爹模样的男子赶紧喊来服务员大方地满足了孩子要求,然后扔下一桌剩菜走了……画外音说,中国人由于缺乏节俭意识,外出进餐都会点很多菜,吃不完又很少愿意打包,使得餐桌浪费率高达20%,粗略统计,每年浪费的粮食足够养活两亿人,其价值在1000亿元以上。

这个数字有些“亲切”。可不是嘛,前些天才听了另一组数字:我国目前仍有一亿多贫困人口,他们每天的生活费平均只有6块3毛钱。许多偏远地区的孩子,连午餐都吃不上,以至于志愿者要发起募捐3块钱的“午餐革命”。当那些面有菜色的孩子心满意足地吞吃着“爱心午餐”的时候,我们心里真有些不是滋味。而另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是,许多人却在因为吃得太多而拼命消化,为营养过剩发着愁。后者自然不在乎桌上堆着的食物,更不会在乎潲水缸中的剩菜剩饭。

咱中国人在吃饭方面已经吃成了闻名天下的饮食文化,这本不是什么坏事,化庸常为神奇能把吃饭吃成文化,也是值得自豪一下的。我们尝说民以食为天,所以吃饭的事情如何重视都不过分。可惜的是,咱中国人从古至今,吃饱和吃不饱的时候几乎总是交织在一起,而且吃不饱的记忆更加刻骨铭心。大约是吃饱不一定记得,饥饿的感觉才驱之不散吧。饥饿的记忆如此深刻,原因是在几千年的历史的长河中,常常见到“饿殍遍地”、“人相食”之类的极端字眼,饱食终日的时候并不多而且只是少数人的特权。到了我们这代人,饥饿记忆当然有,但比起我们前一代人已经少多了。听到过父兄那些人关于“自然灾害”年代的回忆,那些事现在人听起来仿佛天方夜谭了,可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但我们这代人的温饱不成其为问题的时间似乎并不很长,三十年来时间吧,所以很多人不应该彻底忘记饥饿。现在许多人吃饱已经不是问题,所以很容易就忘了饥饿时难受的感觉。据说现在正由温饱向小康社会转型,可正如前述资料所说的那样,一亿多贫困人口的存在,绝对数字相当庞大,他们的温饱问题依然突出。

这些道理许多人都明白,然而到了特定场合就不起作用了,如果说公款吃喝浪费不心疼的话,就算是自己掏腰包的人一上餐桌好像也不太注重节俭了,似乎盘子中剩些菜饭才显得有面子。很多人下馆子都像是最后晚餐,一副明天就不过了的样子,请人吃饭吃不吃得完尚在其次,重要的是必须要有面子。有面子的主要表现就是桌子上食物的多少,吃不完又很少有人主动打包,因为那是十分没面子的事情。只是这“面子”的成本着实高了点,能够养活两亿人口的粮食就白白扔掉了。不错,我国粮食每年都在增产,而且幅度还比较大,但产量再大也有限度,相对于需求而言,粮食永远是个稀缺品,再多也经不住无度浪费。

粮食最大的功用当然是“口粮”,它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必要保证,如果有一天缺少了粮食,哪怕钱再多,经济再发达也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人既不可以拿钱来填饱肚子,也不可以将所谓经济当大饼啃。小时候受过很多“粒粒皆辛苦”教育,这种教育有时候还比较吓人,我奶奶就郑重其事地告诉我,人一生粮食是由定量的,吃完了或者糟蹋完了,人的寿命也就终止了。浪费粮食是罪过,就算偷着糟蹋,“雷公老子”也要发怒……这种说法具有迷信色彩,大概只是吓唬小孩子的,可不能说没有作用,它至少让我对粮食有了敬畏,不敢轻易浪费之。因为浪费的不仅仅是粮食,而是糟蹋自己的寿命,何况雷公还要干预。迷信吗?还真不见得。

如若一个社会浪费粮食成为习惯,人貌似有了面子,但全社会的面子会越来越难看,越来越狰狞。

写秋天粮食收成不好的作文【二】

??惜粮食

“唉,今天真是没劲!”小天说。“小天吃饭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原来是小天的妈妈叫他吃饭。

“啊,今天的菜怎么这么差,连我最喜欢的鸡蛋都没有。”小天嘟哝着。小天只能坐下来吃饭。吃到一半,小天再也忍不住了,他拿起饭碗,走到门外,想把剩下来的饭倒掉。这时,小天的爸爸、妈妈连忙走过来。妈妈对他说:“你想干什么?”小天不以为然地回答:“这饭太难吃了,我把他倒掉。”“你怎么这么浪费。”爸爸说,“难道老师没有教过你们不准浪费的吗?”小天想:老师教过又怎么样,还不是看不到我倒饭,又没事。爸爸见他这么久都不回答,便趁胜追机:“小天,你想想,外面有这么多的孩子,不是全部都像你有吃有住,他们时常吃不到饭,有的还没地方住。像你这么浪费,你说应该不应该。”小天轻声地说:“我不是不想吃,但今天的`菜实在是太难吃了。”小天抓住最后一丝希望。一直沉默不语的妈妈开口了:“小天,你再看看外面的农民,他们这么穷,饭都吃不饱,但他们为什么还要这么拼命的干活,就是为了养家糊口啊!你这么浪费,对得起农民们吗?”小天沉默着。

最后,小天把剩下来的饭全吃了,而且吃得非常香。因为他懂得了要爱惜粮食,不然的话,就会对不起家长、老师和顶着烈日辛苦干活的农民们。

写秋天粮食收成不好的作文【三】

今年放暑假我去了南方农村的奶奶家,度过了一个炎热而难忘的假期。年过八旬的奶奶由于长年劳累已经腰弯背驼,可是她仍然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天天看着她这样的`辛苦劳作,在我脑海中不由得萌生出帮奶奶一起去种地的念头。奶奶只是给我安排一些简单的任务:把肥料均匀的洒在庄稼地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把肥料一瓢瓢地浇在地里,肥料的气味吹散开,我看着直想呕吐。正在浇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从地缝里钻出一只蜈蚣,吓得我头皮炸起。可奶奶依然淡定的忙碌着。看着奶奶那么平静,我觉得自己虽然五尺男儿却如此胆怯,内心非常惭愧。接着,我跟着奶奶把成熟的豆角儿一个个从藤架上摘到筐里。我们一边摘豆角,奶奶一边给讲什么样的农作物在什么时期可以摘下来,什么时期还不能摘。我从劳作中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忙碌了一天下来,汗水浸湿了整件衣服,在阳光的炙烤下,皮肤变得黝黑,而且起满了痱子,奇痒难忍。我不禁问奶奶: 为什么您这么大年岁还要耕地。难道您不闲累吗? 奶奶严肃的对我说: 爷爷奶奶年轻的时候,只有靠种地维持生计。在你爸爸出生后的那一年,正逢大旱,地面干裂,所有的庄稼都枯萎了。那一年因为饥荒饿了很多人。奶奶一家人几口人只能从干裂的土地下刨出些可食的野菜充饥。这样才能幸存下来。 奶奶并没有告诉我为什么要种地,但是我从她的经历中感受到她对土地的挚爱,对土地给予她一切的感激。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节约粮食的意识并不是很强,在城里长大的孩子,更难体会到粮食从耕种到收获是多么的艰辛。尽管我们每天都在老师的熏陶之下,承诺尽量不去浪费粮食,但难免还是会把剩饭倒掉。盛多少、倒与不倒,一念之差。如果没有去切身体会,是感受不到农民的辛劳。更难以理解粮食的来之为易。

土地给予我们丰盛的食物,如果我们一昧的浪费它,总有一天这份有限的资源也会因此而匮乏,我们只有去珍惜它,生活才能变得更幸福。

写秋天粮食收成不好的作文【四】

“节约”,是近年来很流行的一个词,几乎随处可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用纸等等。节约,是一种美德。例如,节约粮食。

因为我的爷爷奶奶是农民,我知道粮食的来之不易,所以,我要提倡“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其实,在我刚看到“节约粮食,从我做起”这8个字的时候,我的脑海中曾经闪过一丝疑惑,节约二字说的容易,可是做起来会不会很难呢?节约粮食对农民伯伯来说是否有好处呢?不过,很快我就想明白了,节约其实做起来并不难,相反可以说还很简单,只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来就可以了,比如说在出去玩的时候赶紧吃完碗里剩下的那几粒米,几根面,几口馒头就可以了,这样,即便是对农民伯伯没有任何的好处,对我们来说渐渐的也会养成一种好的习惯,而且还不会让农民伯伯那一滴滴的汗白流,那一口口气白喘,那一声声的“好累”白说,那一份份的力气白使,那一次次望着庄稼成熟的笑容白笑。

粮食,是农民伯伯的汗水浇灌而成,是农民伯伯一次次辛勤施肥而成,是农民伯伯,总之,这一切的一切都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粮食的来之不易,希望大家从自己做起,从而影响身边的人,让大家都懂得节约粮食。

锄禾日中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这是在很早的时候,古人写一首诗叫《悯农》,如果先不看内容,光看诗名,悯农就是怜悯农民的意思,这里的怜悯并不是可怜的意思,而是要理解农民的辛苦,他们每年辛勤播种,灌溉,施肥,除草,虫,可是即使这么的辛苦,有时候遇上天灾,收的粮食也就只能够一年的生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农民虽然是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人,但是他们却是最伟大的人。

所有的种种就是希望我们不要浪费一点一滴的粮食,因为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写秋天粮食收成不好的作文【五】

??好不坏的人

每个人都是不好不坏的人。我们在蝇头小利面前容易失去自己,变成爱贪便宜的人;在感情方面又能找回自己;我们就在坏与好之间变来变去,变成不好不坏的人。

有一天我到某地办事,下飞机之后搭计程车。由于是初次到那个城市,就跟司机打听当地的情形。他除了介绍,还发表了不少对时局的看法,我们谈得很投机。

到达目的地,表上显示是180元。

“给100就行了!”他手一挥,豪爽地说。

“那怎么成?”我递过去200元。说:“不用找了!”就跳下车。听到他在背后连声喊着“谢谢、谢谢”,觉得好温馨。

办完事,我又叫计程车回机场。机场到了,表上的数字是120元。我真是哭笑不得,发现和前一位司机虽然谈得很投机,但在谈的时候,他发现我是外来客。就绕远路。加上我给他的小费,足足多要了80元。

但是,再想想,他后来主动说:“给100就行了。”如果我照办,他不是反而亏了吗?他为什么降价?一定是谈得投机,他心里过意不去了。

我有个朋友。夫妻二人到欧洲旅行。临回国时,特地跑到工艺品店,订了一个大号的名画复制品。店老板是个很豪爽的人,仿佛一见面就成了老朋友,七折八扣,还附送女士一件小礼物。

但当他们拿过账单时,却觉得数字好像不对,细看才发现,老板居然把上面的1995年也当做货款加了上去。

“天哪!多糊涂!”老板把两只手摊向天空,赶快作了“修正”,直赔不是地送二人出门。并保证东西准时寄到。

夫妻俩站在门口等计程车,偏偏碰到下班高峰期,一辆空车也没有,眼看飞机就要起飞,他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叫不到车?”工艺品店老板探出头来,“飞机几点起飞?”接着跑前跑后,开出自己的车,送他们到机场,正好赶上飞机。

回国不久,朋友接到邮包,名画复制品寄到了,包装得非常讲究,毫无损伤,只是大号变成了小号。

我常把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想,想那司机和工艺品店的老板。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抑或是好人,也是坏人?

想来想去,我发现,其实世上许多人,都是这样不好不坏的人。当你不小心的时候,他们会占你的便宜,当你跟他有了交情,他们又可能为你付出。

在这瞬息万变的年代,每个人似乎都成了旅客。当你有一点儿陌生,有一点儿外行,或者不懂得工作伦理的.时候,他们在指导你之前,可能先欺负你。

如果你同时养了猫和鱼,猫吃了鱼,你除了责备猫,更应该责备自己。同样的道理,你明明知道人性有弱点,却不加防范,当你吃亏的时候,除了怨恨那个人,更应该自己。

每个人都是“人”。都有着人性的贪婪、自私与温情,如同前面的司机和工艺品店的老板。我们永远不能因为对方表现得善良,而忘记了他也有人性的弱点。更不可因他一时的卑劣,而否认他可爱的一面。

写秋天粮食收成不好的作文【六】

有报纸报道,有些学校的学生用馒头打仗,餐厅里馒头乱飞;而部分同学也认为这不过是小事一桩。这种行为真的是“小事”吗?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铺张浪费、比吃比穿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了。对于这种情况,我想说:节俭并不是贫穷的人无可奈何的下策,而是每一个人都要努力具备的.美德。

节俭是一种美德,因为节俭体现了一个人对他人劳动成果和人格的尊重。想必每个人小时候都念过这样一首诗吧:“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只是“盘中餐”凝结着农民们的辛勤汗水,我们大家的“身上衣”、“手中物”,又有哪一样没有饱含着千万人的辛勤和汗水呢?所以,对这些东西的浪费,就是对他人劳动果实的不尊重,也就是对他人人格的不尊重。因此,反过来说,节俭就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对他人人格的尊重。

节俭是一种美德,还因为节俭体现了一个人对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能源是有限的,绝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所以,节约能源是每一个人的职责。爱惜每一滴水,节约每一度电,这是连小学生都懂得的道理。然而有些人却不以为然:房间里空无一人却华灯大放;用起水来不管有无必要,总把笼头开得哗哗的。朋友,你浪费的不仅仅是你个人的钱财,更是国家的资源,整个人类的资源呀!还有,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耕地面积的减少,粮食问题日趋严重。当你若无其事地把吃剩的饭菜倒掉时,你有没有想到世界的某些角落有的人还过着有了上顿没下顿的生活呢?这些不讲节俭、浪费资源、浪费粮食的人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毫无责任感的人。而只有那些具有节俭美德的人才是对国家对人类有责任感的人。

古人教诲我们“俭以养德”。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提倡节俭这种美德已成为当务之急。让我们都成为具有节俭美德的人,并为在社会上形成“以讲节俭为光荣,以不讲节俭为耻辱”的好风气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