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关于德与得作文800字议论文高中(德与才为话题议论文800字)

关于德与得作文800字议论文高中(德与才为话题议论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3-11-03 21:53:25
关于德与得作文800字议论文高中(德与才为话题议论文800字)

关于德与得作文800字议论文高中【一】

权和利是分不开的,故名权利。为什么封建社会人人想当皇帝,因为皇帝有无限的权力,这是极可怕的。当一个人的私利膨胀时,权力也就变成了牟利的工具。陶渊明为什么不做官,归隐山林,不仅无丝竹之乱耳,也无案牍之劳形,更没有政治上的勾心斗角,明争暗斗。沉重的石头,弃之。弃重权而得闲适。

当你舍弃了这四块绊脚石后,留下最精美的石头,最干净的自己。人生要学会放弃,才会有获得,那最后在你筐中的,便是一身正气。

关于德与得作文800字议论文高中【二】

我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和姐姐一直都在学习画画。有一天晚上,爸爸下班回来告诉二姐:“有一个画画比赛,你要不要参加?可是明天就要截止了。”“喔!”低头族的二姐回应了一声。九点时爸爸催促二姐快点画,二姐一小时就圆满完成。在姐姐画的时候,妈妈也鼓励我参加。因为我是矮冬瓜,所以平时九点半就一定要准时上床睡觉,妈妈就让我自己考虑是否参加。我想了一下说:“好!”我全力以赴努力认真的画图,但坏心的瞌睡虫一直爬上我的眼皮,害我都快张不开眼皮,我命地撑着,舍去宝贵的睡眠时间,硬着头皮画到半夜两点,终于大功告成。

俗话说:“皇天不负苦心人。”这次的比赛我拿下了小学组的第一名!我快乐的像中了第一特奖的得奖人,三天三夜睡不着觉。我舍去我的睡眠,没想到迎接我的是──奖状和奖金!我以前总觉得“舍”都是不好的,现在我改变了以往的.观念。我以为“舍”是一位面恶心善的神,祂不是只让人得到更多物质上想要的东西,祂其实给人们更多的热情、勇气、坚持、努力的信念,要你深刻的去。

“舍”和“得”使我明白付出必有收获,胜利永远属于最艰忍的人。我学会平心静气对待任何事物,再也不斤斤计较了。

关于德与得作文800字议论文高中【三】

雄鹰能舍去温暖的巢穴,方才得以翱翔于天际,俯视大地;树叶能舍去安逸的枝头,方才得以重哺于根部,硕果累累;小溪能舍去宽广的大海,方才得以畅流于山间,川流不息。人与自然间无不昭示着这个道理:有舍,才有得。

舍与得是一种智慧,人类从古至今,无不用行动来说明这个道理。

战国时期孟子说过:“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其本意不是说二者必然不可兼得,而是强调当如果不可兼得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取舍。三国时期蜀国的建立者刘备也有着这种情怀,刘备他放下了自身的身份地位,三顾草庐于诸葛亮,从而得以三分天下,为其宏图霸业奠定了基础。郦道元舍弃因仕途的不如意而产生的忧郁与愤懑,游历多处,搜集各地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以多年来旅途的见识凝结成流传千古的《水经注》,成了后人学习地理知识的指路明灯。他们舍弃了地位、荣华、甚至是生命,获得的却是人生的升华。

而在现代,也有伟大人物秉持着这道理,钱学森舍去国外的繁荣昌盛,毅然回国,为祖国的伟大事业奉献自己的绵力,从而得到了“两弹一星”的伟大成就。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舍弃了平时的娱乐与家人的相处时间,得到了无数跨世纪的发明。人生在世,只有认认真真地去做,才能真正地做好一件事,而认真的前提,就是舍弃一切琐碎的小事,经得住一时片刻的诱惑。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可能完美,伟人也不例外,更何况我们这些平凡之辈呢?在历史潮流中,或许我们只是一粒尘、一滴水,那么的微不足道,趋于平凡,但我们为什么不能做那不平凡甚至非凡的人呢?要有所建树,不舍弃牵绊,如何专攻一业呢?所以,静下心来好好想想,是否被背上沉重的包袱所压得挺不起腰板,从而无法昂首面对世界?

那么,不要再犹豫,丢掉包袱,轻装上阵吧!登山队员只有丢掉沉重的包袱轻装上阵才能迅速登顶;骏马只有把沉重的货物丢掉才能奔腾于草原。而人,只有舍弃,才会有所得。

关于德与得作文800字议论文高中【四】

俗话说:“施比受更有福”施就是“舍”,福就是“得”;有“舍”才有“得”;不舍无得,有舍有得。简简单单两个字,却有着人生的深奥义理。

快考试了,我与姐姐正在努力把这些堆积如山的课本复习完,我却无意中看到哥哥轻松的玩着电脑,叫人好生嫉妒。但考完试,我与姐姐都考到了不错的分数,哥哥的一张张考卷还是惨不忍睹的不及格分数,看哥哥事后垂头丧气的样子,真是自作自受。我和姐姐舍弃了看电视的时间,获得老师的赞赏,这就是先苦后乐;哥哥舍不得放弃他玩电脑的时间,所以没有得到好的收获,这就是先甘后苦。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每次要去爬山时,哥哥总是心不甘情不愿的跟着我们去爬山,到了山巅时,看着那一望无际的天空,哥哥说:“好险我有来。”弟弟没有来,所以他没有办法近距离看到自由自在的鸟儿飞翔,弟弟得到的另一种损失,我则见证了“舍得”两字的因果。

人类总是贪得无厌,有了还想再有,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住在城市,而且拚出一番事业的叔叔,他总是没办法空出时间回来陪奶奶,他觉得在城市的生活很无趣,所以搬回来乡下耕田陪奶奶,虽然日子不向在城市一样富裕,但是叔叔搬来乡下,得到的是在城市感受不到的亲情与快乐。有舍有得,有得有舍,真的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舍”“得”不一定是好的,也不一定是坏的。”老师这么告诉我们。我想,人,要懂得割舍,这样才能让生命更美丽、更精采!

关于德与得作文800字议论文高中【五】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但丁

日日行走在这样一个繁杂与匆忙的大千世界,我不禁想问:一个健全的心灵到底应是什么样的?

柏杨先生曾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说到:“从中国封建社会至今,中国人只有变得更为丑陋,这是与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相背离的。中国人是丑陋的,并且中国人不承认,不听劝告……这样的说法固然有些绝对,但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深刻反思的道理。

在外国某旅游景点内,有人这样说:我们很反感一些中国人的行为,乱扔垃圾,乱踩草坪,在木廊上乱刻字……

有些行为,虽然在我们看来微不足道,但在极其注重道德修养的国家来说,却是令人极不“入眼”的行为。

我还曾看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个中国学生去X国留学,他后来了解到那儿的公共设施都无人监管,无人售票,他为了省钱,从此上学放学乘坐地铁从不买票,其间被检票人员发现两次,被记入了档案中,他未在意,可是到毕业去找工作时,每家公司都在看了他的档案后婉言拒绝了,他在最后一次找工作时亦遇到了相同的事,他大为愤怒,“你们为什么不聘用我!不就是逃过几次票吗?”经理的回答却是这样的:“先生,我们原本很需要你这样有才华的人,但是,如果连公共道德都不遵守的人,如何值得我们信任?我们又如何希望他为公司带来福利?”

中国人的丑陋,在于我们根本未意识到自已丑陋。对此,中国人需要道德的浇灌。中国人一直在追求智慧的提高。但是,拥有智慧失去道德是可怕的,这样的人也只能是社会的“危险品”;拥有道德却没有智慧,这样平凡的人多少有点遗憾;既无智慧也无道德,这样的人,也只能是社会的“垃圾”。在这样一个强盛的中国,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努力做一个有德又有智的人。

回望古代,古人对德与智也同样的看重,《易经》中这样说:“君子以反道德。”同样在《在资治通鉴》中,我们也能读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其都在强调:道德的源泉是智慧,道德是由智慧流露出的一种人生觉悟,智慧是道德的'补充与提高,只有做到能将德与智互补并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全的人。

墨子的“兼受”“非攻”、孔子的“以礼治国。”先贤们的“仁、义、礼、智、信”……。这些都是智者所倡导的社会道德。他们的道德观从何而来?那就是源于智慧,这同时也说明:智慧需要在道德实践的基础上慢慢积累,是道德的附加产物。

人生仿佛一棵大树,道德就如其根基,需深深地扎入地下,去汲取养分,不断成长,最终才会结出丰硕的智慧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