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关于读书阅读作文素材(读书主题作文素材)

关于读书阅读作文素材(读书主题作文素材)

更新时间:2022-06-30 12:11:54
关于读书阅读作文素材(读书主题作文素材)

关于读书阅读作文素材【一】

齐白石晚年变画法

(创新就要勇于突破自己

1920xx年,年近花甲的齐白石在艺术上已达炉火纯青的境界。但是他没有满于现状,他希望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显示新意。

一天,绘画大师陈师曾登门拜访,齐先生拿出自己的绘画作品请大师指正。陈师曾看后,对齐白石的高超技艺大加称赞;同时,他还指出了一些不足,希望齐白石能在此基础上另辟蹊径,形成自己的风格。从此,齐白石闭门谢客,苦苦钻研琢磨,刻意求新。经过十年的艰苦探索,他终于走出了一条突破自己、超越前人的艺术新路!

此时的齐白石,摆脱了民间艺术中粗糙繁琐的成分,融合了文人画简练隽永的笔墨,并创造性地以篆刻和金石之笔入画,终于形成了自己形神兼备的特色和刚劲清新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画坛自创了“红花墨叶”派,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全新的艺术境界。

打破常规的广告

(创新要转换思维方式

给化妆品做广告,按“常规思路”就该请玉女作模特;但南京某化妆品厂却请了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太太现场试用,然后大唱该厂产品的赞歌。结果购者如潮。按常理,应该“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可某手表厂却偏要说自己的“瓜苦”,郑重向消费者宣布“我厂手表走得不准确,二十四小时会慢二十四秒,请君购买时三思”。“上帝”们深感其诚,纷纷掏腰包戴上了“慢24秒”的表。

世上万事,似乎都有常规,但若打破一下常规呢?不妨开拓一下思路,往往能柳暗花明。

摩根是美国的大富豪,在他年轻时携妻子闯美国之际,还是一个穷光蛋。为了生计,他开了一家杂货铺卖鸡蛋。摩根卖鸡蛋时发现顾客常常抱怨他卖的鸡蛋小。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总结之后,他让妻子来卖鸡蛋,结果顾客不嫌鸡蛋小了,原因是摩根的手又粗又大,同是一个鸡蛋,放在一个女人的纤手里和放在一个男人粗壮的手上,在购买者的视觉上,鸡蛋就不是同一个鸡蛋了。把鸡蛋放在纤细女人手上卖,“粗”与“细”一更换,便顾客盈门,财源滚滚了。

当瓦匠还是培训瓦匠

(思路创新才能生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建筑业大发展,砖瓦工的价码看涨,许多报刊刊登“招聘砖瓦工”的广告,这对失业者是天赐良机。

一贫如洗的迈克为了生计,由明尼波利来到芝加哥。他看到广告后,真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先去学砖瓦工,否则就不会为找工作东奔西跑了。

有朋友拉他去滥竽充数,混在砖瓦工中当当下手,虽然报酬差点,但总比失业要强点。

迈克没有这样想,他冷静下来后,一个独特的主意冒了出来:“既然到处都招收砖瓦工,那砖瓦工从何而来?我为什么不办个培训班,向建筑主提供技工呢?”

想到这里,迈克不禁哑然失笑。他自己根本不懂砖瓦技术,怎么培训别人呢?不过,迈克毕竟不是墨守成规的人,他通过朋友,打听到一位技术娴熟且带过不少徒弟的瓦工师傅,并说服他同自己一起开办培训班。

不久,“迈克瓦工速成培训中心”挂牌,许多想当砖瓦工而又不够格的工人蜂拥而至,他们愿出高价接受技术培训。后来,迈克又与建筑业联手,使他的“中心”不仅有培训的功能,而且还能帮参加培训者安排就业。

不懂砖瓦技术的迈克却在砖瓦业中大赚其财。

任何人都不可能样样都行,从而有可能在多变的人生中遭遇阻力。变通思维,曲径通幽,不懂砖瓦技术的人能在砖瓦业中大赚其钱,正是受益于创造性思维的能量。

垒高自己

(创新需要毅力与坚持才会成功

一个皮革商喜欢钓鱼,他经常去的地方是纽芬兰渔场。有一年冬天的一个早晨,皮革商又来到了这个渔场。也许是因为头天晚上下过大雪,那天天气很冷,飕飕的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皮革商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在结冰的海上凿了个洞,然后开始钓鱼。他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钓的鱼一放到冰上很快就冻得硬邦邦的了,而且只要冰不融化,鱼过个三五天也不变味。难道食物结了冰就可以保鲜?皮革商这样问自己。他开始了试验。经过多次探索,他发现不仅鱼类在冰冻条件下可以保鲜,其他食物,比如牛肉、蔬菜都可以这样做。他决定制造出一台能让食品快速冰冻的机器。摸索的路是艰难的,在研制速冻机的过程中,皮革商吃尽了苦头。但他从不气馁。通过反复地试验、不断地总结经验,皮革商终于成功了。他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了专利,并且以300万美元的天价把这项技术卖给了美国通用食品公司。他就是世界上第一代冰箱的发明者——美国人巴尔卡。

两位书法家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

清代乾隆年间,有两个著名的书法家——刘石庵和翁方纲。翁方纲极认真地模仿古人,讲究每一笔每一画都酷似前代的某某,例如这一横要像苏东坡的,这一捺要像李太白的。刘石庵则正好相反,不仅苦苦练,还要求每一笔每一画都不同于古人,讲究自然。有一天,这两位风格不同的书法家碰到了一起。翁方纲有些嘲讽地对刘石庵说:“请问仁兄,你的字有哪一笔是古人的?”刘石庵却并不生气,相反还笑眯眯地反问了一句:“也请问仁兄一句,您的字,究竟哪一笔是您自己的?”翁方纲听了,顿时张口结舌。

重视前人,继承前人的成果,固然无可厚非,但是,任何一门学问和技艺又总是要向前发展的,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半步,只会使这门学问失去生命力,直至灭亡。

齐白石先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走不出前人的框架,自然也就不会有自己的天地。

关于读书阅读作文素材【二】

我从教24年了,读书很少,甚至谈不上读书二字,也谈不上感想,就算是粗线的学习摘录吧!只是"入云深处亦沾衣"于是,有幸参加了我们大牛店联校第一次教师阅读会,方有了专业阅读下的第一次真实的,投入的阅读行为。似乎有一种心跳的感觉……甚至莫名其妙!

专业阅读是一场真诚而深入的恋爱,它需要以自己全部的生命热烈地投入,以一颗诚恳而谦卑的心去聆听对方,感受对方,去勇敢地经历痛苦、怀疑、冲突、当然也包括令人战栗的情愫,直到从对方身上认出自己并融为一体。

作为阅读者,我再三反思自己的理解力度不够,似懂非懂,它不是形而上(虚)的阅读,要言行一致,仁慈善良。

让阅读通过读者的生命来发挥作用,正如书中写到:人要靠粮食而不能靠激素成长。教育需要"润物细无声"的安静润泽。

《教师阅读地图》就如一个构造得宜的头脑,是一种智慧!它将知识组织起来具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解决实际问题功能的能力。它让我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合理阅读路径和最适合自己的阅读书籍。我反思了自己的阅读习惯,尝试无性阅读,触动很多,感悟有点,报以归零心态,重新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我明白了困惑许久的师生关系,应是润泽。我从教多年的课堂原来是功利性的,是建立在恐惧的基础上的。而真正的课堂永远是一种冒险,是一个包含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甚至生物学的复杂之场。而我的教学流程,不是用真实的声音与老师交流,揣测老师的意图,不是用真实的生命与文本对话。由此我想起了一副画面,孔子游手缁帷之林,孔子师生坐在草地上,弹着瑟,聊理想,聊人生,其乐融融。在简单中追求单纯的快乐,在生活中体味平淡的真实。快乐不依靠物质的斗盈,只依赖内心的富足,这一点我们今天还能做到吗?我们今天的教育是否给学生留足了时间,让他们停下来听一听心灵的呼声。

教育是慢的艺术,阅读也是!曾经的感性阅读是愉快的顺名,要达到之前步入的共性阅读。通过摘录、留存、咀嚼,是深刻的同化。是艰难的"爬山"前提有足够好的"体力"(即教师本人的理解力,洞察力以及反应能力)虽耗体力却又增强人的"体质"然后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变化美、动态美惊心动魄的美。非感性要共性,比如我们不要旅游,要旅行,不要教步,要行走,阅读与呼吸一样重要,阅读与行走一样共性。

再有,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的问题与自己捆绑在一起,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自我辩护,只有通过共性阅读,勇于通过阅读不断地对话,批判反思,自我更新,自我否定。由春风化雨的浪漫阶段到庖丁解牛的精确阶段游刃有余。阅读之路是漫长的,艰辛的,需要长久的坚持。《教师阅读地图》是正确而分辨度高,方向感强的一副地图,我们要利用好,满怀信心的走下去……

关于读书阅读作文素材【三】

大约临近暑假的前十天,我翻了翻《教师阅读地图》一书,翻到《教师专业阅读的误区》一章,越看越有阅读。直到今天,精读加略读,我才把它读完。这是一本好书,细看附件中的目录,你便能知晓一二。好书总让人觉得相见恨晚,读《教师阅读地图》让我遗憾又振奋。

这本书有四大亮点。一是理性地分析了当前教师专业阅读的误区;二是教教师如何进行专业阅读;三是推介根本书籍与研读策略;四是提供具有结构性和阶梯性的教师专业阅读地图。

有位网友以“一二三四”总结了它的`优点,与笔者的读后感相符。“一张地图: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开放式全息阅读;两大目标:帮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合理阅读路径,最适合自己的书;三大帮助:近200本参考书+使用方法+书籍评述;四大亮点:读什么+怎么读+实例+误区。结论:一本对教师专业发展极有帮助的书!”

我遗憾,为什么不早个七八年遇见它,哪怕早个五年也好。我深信,如果能早点读它,必定能更有效地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步入教师职业的十多年来,我陆陆续续读了不少书,有语文学科知识类如《汉字的魅力》、《现代汉字学纲要(增订本)》、《朗读学》和《趣味语文》等等,有语文教学类如《语文课如何是好》、《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薛法根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文本解读主题系列及名师课堂实录书籍等,有教育心理学类如《给教师一件“新武器”——教育诊疗》、《社会心理学》和《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等等,有文学类如王小波杂文系列,历史类如《大秦帝国》(尤其喜爱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些其他类别的书籍。但是这些书都是随兴而读,这本书书与那本书之间没有“结构性”“阶梯性”可言,有的书是出版商拼凑而成,浪费了本读者宝贵的阅读时间。再者,在阅读《教师阅读地图》之前,我以为读点与教育教学和学科知识有关的书籍,就算是很“专业”了,很少去思考什么是专业阅读,以及专业阅读的“结构性”“阶梯性”问题,如此懵懵懂懂了十余年,殊为憾也。

我还遗憾,近几年的新教师业务培训会,我常常郑重地推荐那书这书,推荐的原因是认为某一本书好,至于好在哪里,适不适合教师阅读,适合教师在哪个阶段读,加之上述的“结构性”“阶梯性”问题,根本没有考虑过。这是不太负责任的推荐,不专业的推荐,没能提供似《教师阅读地图》这样的专业地图,为近几届新教师进行阅读“导航”,使他们踏上专业阅读之旅,更为憾事。

遗憾的同时我又倍感振奋。我阿Q地告诉自己:31周岁时能读到它不算憾事,40或50岁时才可能追悔莫及,总之路还很长。

我振奋自己因为读了《教师阅读地图》,对31周岁之后的专业阅读豁然开朗。

一是知道“读什么”。通过比对,我发现自己早些的阅读虽然杂七杂八,但大部分也不白读,世间万物彼此联系,相信书籍也不例外,读过的那些书籍算是为我打了个不差的专业阅读底子。通过比对,我大致知道自己今后该补读哪些书,又该续读哪些书,尤其是根本书籍。

二是知道“怎么读”。《教师阅读地图》教读者如何阅读一本书(注:其中部分阅读策略摘自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关于怎样研读根本书籍,怎样训练知性阅读能力,怎样开展教师读书会,它都有实例可资借鉴。

三是知道今后该向教师推荐什么书,怎么推荐书,至少不能仅仅给个书名。

当然,也许可以考虑只推荐《教师阅读地图》,因为书里有你想要的答案。

关于读书阅读作文素材【四】

朋友不是画,可它比画更绚丽;朋友不是歌,可它比歌更动听;朋友应该是诗——有诗的飘逸;朋友应该是梦——有梦的美丽;朋友更应该是那意味深长的散文,写过昨天又期待未来。

朋友,是一种别样的温柔。

朋友的美不在来日方长;朋友最真是瞬间的永恒、相知的刹那。

朋友的可贵不是因为曾一同走过的岁月,朋友最难得是分别以后依然会时时想起,依然能记得:你,是我的朋友。

朋友,是一种温柔,一种别样的温柔。

有朋友的日子里总是阳光灿烂,花朵鲜艳,有朋友的岁月里,心情的天空就不再飘雨,心就不再润湿,有朋友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拥有了一切。我们可以失去很多,但不能失去的是朋友。

朋友不是一段永恒,朋友也只是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但是,会因为随着;缘起缘灭而使我们的生命变得美丽起来。

即使没有了将来,可是只要我们拥有了朋友,那又有何惧呢?至少,我们拥有了朋友以及与朋友一起走过的岁月。

有的'时候,残缺是一种美,距离也是一种美。

朋友之间并不是说要没有秘密,其实,朋友之间要的只是坦诚相待,朋友之间也不必把什么都算得

很清楚,否则,又怎么能算是朋友呢?

朋友的相处,不必暮暮朝朝,如澧如饴,朋友之真,是在相视一笑时的心意相通,我们也并不必期望朋友能彻底的了解你,理解你,只要我们都能记住“这是我的朋友”就好。

朋友的定义很狭窄也很广泛, 只看你如何看待。

朋友之真,就是一份自私的情感,就是可以为之心痛,为之心碎,朋友之间的情感有如亲情又有如爱情。

朋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名词之一。

并不是每个人都希望能功成名就,但是每个人都希望能有朋友。

朋友,是一种别样的温柔。

关于读书阅读作文素材【五】

盼望着,盼望着,今年第一场雪终于来了!天空中灰蒙蒙的,透过窗外,白色的雪花像一个个小精灵似的飘落了下来。我高兴极了,好想赶紧下课出去看看这个雪白的世界,摸一摸可爱的小雪花。

铃,铃,铃,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拥了出去,我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仿佛来到了冰雪世界。绿色的草坪盖了一层厚厚的被子,一棵棵小树也穿上了厚厚的雪白的外衣,远处的车和房子上都被雪盖的严严实实的,真美啊!走在厚厚的雪地上,脚下发出吱吱声,像一首动听的曲子,好玩极了!

雪越下越大,雪姑娘们在天空中随风飘舞。有些落到地上,和之前的雪迅速地融在了一起;有些落到松树上,藏在了松果里;有些很调皮,落在了我的衣服里,弄得我冰冰的。我伸手去迎接这些小精灵们,它们轻轻地落在我的手上。我发现他们有六个瓣,每一瓣都晶莹剔透,特别美。可惜过了一会儿,他们就消失了,但是这并不能影响这场大雪带给我的快乐。

远处的操场上一片沸腾,同学们开心极了。有的堆雪人,有的滚雪球,有的打雪仗,还有的在雪地里打滚儿。不一会儿,操场上就钻出了许多形态各异的雪人,有的雪人迎风招手,有的雪人咧着嘴哈哈大笑,有的雪人像小猫一样趴在地上……我和同学们你追我赶,大家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

冬天的第一场雪,真是太美了!它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也让整个世界都笼罩在白色之中。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关于读书阅读作文素材【六】

记者:儿子有没有问过你,他为什么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李红梅:问过,他问我,为什么只有我没有手臂?我就安慰他,没关系,你还有双脚,别人用手画出自己的人生,你可以用脚画出自己的人生。只要你坚强、勇敢,你还可以用脚画出更好的人生。

记者:他会因自己没有双臂而难过吗?

李红梅:没有,但有一次他说,要是我也有手就好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样他就可以爬到很高的地方。我听了很难过。他还小,现在还不懂将来会面临什么。

记者:带孩子出门,会有人对儿子指指点点吗?

李红梅:会,会有人一直看他,或者直接问他怎么没有手。他就会说,我生下来就没有手。这是我之前跟他说的。

记者:之前他上过幼儿园吗?和同龄人相处得怎么样?

李红梅:上过,虽然有些不方便,但老师和小朋友都对他挺好,不会嘲笑他,他挺高兴的。他坐在地上,别的小朋友就把玩具拿到他面前,和他一起玩。老师也很关心他。

记者:他的性格还是比较开朗的?

李红梅:对,他很乐观,很开朗,没有自闭的感觉。可能还是因为他现在还小,不懂残疾是什么意思,意味着什么,也体会不到别人的嘲笑。我们一直有意引导他,开导他,他很小的时候,我就对他说,你要记住,“我命由我不由天”,现在他可能还不懂,但他迟早会明白。

记者:你们没有给孩子安装假肢?

李红梅:没有,装假肢要很多钱,而且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只是看上去有手而已。我觉得要让孩子接受自己天生就没有双臂这个事实,如果给他安假肢,会让他介意自己的手是假的,可能心情会更沉重。

记者:你和丈夫从事什么工作?每天陪孩子的时间多吗?

李红梅:我老公是做电焊的,我在孩子学校旁开了一家理发馆,离他学校就50米,方便照顾他。

记者:天健现在和正常的孩子一起上学,你们之前有没有考虑送他去特殊学校?

李红梅:我不想送他去特殊学校。他头脑很聪明,学东西很快,只是没有双臂,我想让他和正常孩子一起成长,不希望他自卑。像他现在在学校,我们也是希望他能做的都尽量去做,所以他连体育课也是和别的孩子一起上的。

记者:用脚写字会比别的孩子慢吧,天健平时学习跟得上吗?

李红梅:能跟上,他学习还不错,期中考试考了双百,期末考试语文97分,数学100分。不过毕竟才一年级,学的东西比较简单。就是写字会慢一些,不过现在作业也少,平时4点20放学,6点钟就能写完作业,之后还可以看会故事书,玩会玩具。

记者:我看照片,天健的字写得很工整,是怎么练的?

李红梅:他1岁时我们就让他学着用脚抓铅笔,随便涂涂画画,2岁时就教他用脚写字,还给他买了字帖,有时就会让他练练字。

记者:孩子有什么兴趣爱好?

李红梅:他喜欢画画,经常会边画边讲解,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所以我们给他报了个美术兴趣班。

记者:对孩子未来有什么期望?

李红梅:希望他能自食其力。他现在对画画很有兴趣,如果他将来把画画当职业我觉得也很好。

关于读书阅读作文素材【七】

■对话人物

李红梅,39岁,四川遂宁市射洪县人,蒋天健的母亲。

蒋天健,20xx年11月18日生,射洪美丰实验学校一年级学生。

■对话背景

20xx年2月,李红梅经孕检得知自己怀上男婴,全家人欣喜不已。此后她又做了5次B超,均被告知孕检结果正常。20xx年11月18日凌晨,李红梅顺产生下一名男婴后,却被告知孩子没有双臂。

如今,7岁的蒋天健已经读小学一年级了。一年级期中考试,他语文和数学考了双百分,年终期末考试,成绩也在97分以上,是学校的双优生。日前,蒋天健的经历经媒体报道,引发关注。

昨日,蒋天健和母亲李红梅接受了记者的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