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中考语文作文命题指导(中考语文小作文命题方向预测)

中考语文作文命题指导(中考语文小作文命题方向预测)

更新时间:2024-03-02 00:09:20
中考语文作文命题指导(中考语文小作文命题方向预测)

中考语文作文命题指导【一】

记叙文写作技巧

(一)紧扣命题意图和写作要求

拿到作文题目后,要先弄清楚题目的意义、范围、中心,确定文章的体裁、题材、字数要求,再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合理布局谋篇,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1、确立准确的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写作内容

(1)思维的发散

在落笔成文前,一定要慎重,要考虑到尽可能多的写作内容。

①充分利用作文题中的提示性语言,获得写作内容

如:也许你被真挚的母爱感动过,也许你被善良的.帮助感动过,也许你为奥运会场升起的五星红旗流过热泪,也许你为无私的友谊掀起过情感的波澜……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作文题中的“也许…也许……也许……也许……”的提示语,没有内容写的同学完全可以把这段话作为自己的写作材料,写母爱、帮助、友谊等带给自己的感动。

②开辟独特、新颖的角度

A、类似联想

如由“花与刺”联想到阳光与阴影、成功与挫折、优点与缺点等。

B、内敛式联想

由如“英雄”联想到课堂上的英雄、公交车上的英雄、联欢会上的英雄等

C、逆反式联想

如由“心事”联想到“我没有心事”;由“感动”联想到自己是不懂感动的人,在母爱面前一点一点被征服被融化被感动的过程。

D、虚实转换联想

如写“位置”,可以实写班级的座位、一个人的职务等,也可以虚写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等等。

(2)思维的归纳

①写自己熟悉的内容——不要选择自己一知半解的事情作为写作材料。

②写自己能驾驭的内容——由自己的认知水平、思想深度和语言表达能力决定。

2、突出明确的中心

(1)符合题意

准确把握文章题目的范围和内涵,注意培养明确点明中心的意识。为此,可在文章内容构思好后,围绕中心编写几句(段)话,将它们安插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文章的过渡、转折的地方,既提醒自己不要偏离中心,也提醒阅卷老师你有明确的中心意识。

(2)提升中心的品位

①要有深刻的思想

②有小中见大的眼光

③有化实为虚的能力

④有时代意识

⑤有新颖的角度

例如:以“风”为话题的作文,可以化实为虚,由不同季节的风的特点联想到不同性格的人;可以联系时代,写社会上的各种风气;可以联系自己,写中学生中流行的一些风气;可以由风想到沙尘暴等社会问题;由风想到关于风筝的记忆┅┅

(二)构思

1、探究下笔的角度

(1)视角的转换

同样一件事,观察者的身份、角度、立场、观念、态度不同,得到的印象和结论也不会相同。如果我们能换一个视角来叙述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就能发掘出新意来。如同样是写“我”在公共汽车上让座,有位同学的满分作文就改变了习惯的视角,借一位需要座位的老大爷的心灵和眼睛,生动表现了一位中学生在让座与不让座之间徘徊犹豫的复杂矛盾的心理。

(2)故事新编

对于人人所熟知的材料,我们可以结合主题,从全新的角度下笔,设计出合理的细节,使自己地文章脱颖而出。如“诚信”为话题的满分作文《赤兔之》,题材出自《三国演义》中关羽走麦城一节,通过虚构的赤兔马与伯喜的对话,对比董卓、吕布、关羽等人在诚信方面的表现,最后得出“士为知己而,人因诚信而存”的观点。

故事新编必须注意三个方面:①对原着有较清晰的印象,避免张冠李戴,闹出笑话;

③想象要合理;③要突出中心。

(三)表达技巧

1、重视描写的运用

(1)描写人物语言——生动活泼、有个性

(2)描写人物动作——细描个体动作、精写连续动作(见片段1、2)

(3)描写人物心理——以景物映衬、以动作和神态暗示

(4)描写人物肖像——个体神态、描画笑容

(5)描写景物——映衬写景(衬托人物心理)、以景析理(情景交融)

2、精妙的表现手法

(1)借物抒情,化直接为含蓄,如《背影》

(2)妙用修辞,蕴深意于物象,如片段3

(3)双线展开,相得益彰,如片段4

(4)借助蒙太奇(将全文所表现的内容分为许多不同地镜头,然后有机地组合起来,产生连贯、呼应、对比、暗示、联想等作用)如片段5

3、展示才情和文化底蕴

中考语文作文命题指导【二】

望着窗外纷纷飘落的雪,让我不禁想起了一件往事,嘴角泛起一抹微笑。回想一下,觉得自己还真不懂事,不过也正因为它我才长大了。

那天同样也下着雪,虽然已经放假了,但补习班还是得上的。不过还好是中午上课,不然非迟到不可。我拎起书包正准备穿鞋,看见老妈正在那化妆呢,我好奇地问:“老妈,你今天不休息吗,怎么还化妆啊?”老妈说:“等会我和同事逛街,晚上不做饭了,你饿的话就出去买点东西吃吧,钱在桌子上呢。“我随口答应了一声,心想:太好了,放学和瑶瑶去吃麻辣烫去。可没想到我刚要出门老妈就说:“别买麻辣烫,你胃不行。“我不情愿的答应了。放学之后,我和瑶瑶都双手表决去吃麻辣烫,瑶瑶问:“那你的胃能受得了吗?“我说:“没事,吃药不就行了吗。”于是也就没太在意。晚上,我在床上躺着,突然感觉胃疼,那感觉相当难受了。我都去了好几次洗手间了,还总吐,老妈看见我不正常就问:“你是不是吃麻辣了?“我点点头,突然又感觉有点恶心,老妈见我又要吐紧忙把垃圾桶拿出来,然后又把胃药和水拿过来让我吃。又过了一会之后感觉好多了,没多大一会就睡着了。可能是一宿没睡吧,一大早我就看见老妈顶着两个重重的黑眼圈去上班了。我趴在窗户上,看见老妈渐渐远去的背影,显得那么苍老,视线早已被泪水模糊了,我当时恨不得抽自己两巴掌,怪自己没听老妈的话,不过,从今以后不会再有这种事情发生了。

雪越下越大,给大地披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袄,寒冷的风无情地啪打在我的脸上,不得不把我的思绪拉回来,眼眶里还有些湿润,我暗暗的发誓:以后不会在让老妈担心了。

有人说,人生是由许多难忘的事情构成的,我也这样认为,但许多事、人,已从我的脑海里渐渐淡却,但这件事,却始终让我记忆犹新……

中考语文作文命题指导【三】

世上自古以来有许多为土地或金钱而发生战争,可你们见过为几个又小又轻的气球发生“战争”的吗?我就曾目睹过这样的事。

一个星期日,我和弟弟及家人兴致勃勃地来到肯德基餐厅,准备在哪儿一饱口福。就餐时,餐厅的服务小姐组织用餐的小朋友到门口围成圈做游戏。做玩游戏,他拿来一把气球,准备送给小朋友留作纪念。小朋友都安静地排好队等着。谁知在旁边观看的大人却再也等不及了,一拥而上,冲进小朋友的圈内,争先恐后地抢气球。不管是衣冠楚楚的男子汉,还是打扮入时的摩登女士,都不故一切地往前挤,高高踮起脚尖,胳膊伸得长长的,生怕拿不到。我看见一个小伙子,他身材魁梧,身体健壮。仗着身高体壮,他挤到了最前面,拿了两个气球,脸上立刻显出了一种满足感,招呼他的孩子道:“乖儿子,看,爸给你抢了两个气球呢!”在争抢的队伍中,女士也不甘示弱。有一位戴着金首饰、背着真皮皮包、穿着时髦的女士,也像长臂猿一样伸着胳膊抢气球,可惜没抢到。只见她急的面红耳赤,绷起了脸,还唠叨着“为什么不给我家孩子”之类的话。仅仅几分钟,30多个气球已经被一抢而空,而本应得到礼物的小朋友只得望“球”兴叹了。

望着眼前的这一幕,我想了很久。这大人其实都是为自己家的孩子抢气球,从表面上看是爱孩子的表现,但不知他们想到了没有,他们这种行为与平时他们嘴上常对孩子讲的“要学孔融让梨”、“要举止优雅,文明礼貌”都是自相矛盾的。孩子们看到家长的所作所为,还怎么可能听得进那些说教呢?许多人都说独生子女太自私,根源在哪儿呢?是不是跟那些唯恐自己的`孩子吃亏的家长有很大的关系呢?如果我们长大后都是这样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是什么样的?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件小事,难道不值得深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