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传统文化教育500字作文大全(传统文化我传承500字作文)

传统文化教育500字作文大全(传统文化我传承500字作文)

更新时间:2022-04-27 00:43:54
传统文化教育500字作文大全(传统文化我传承500字作文)

传统文化教育500字作文大全【一】

1、学期又开始了,三个月的时间真快,像做梦似的,感觉一觉睡醒就上学了似的。早晨妈妈送我去学校去,一路上,我还回味想着在乡间的情形哩。一路上见到的全是学生,闹闹嚷嚷的,买笔记本、买书袋。校门口的路都被堵了,校役和警察正忙碌的疏通。

2、终于挨到了放学,教室里一片欢呼声,大家都迅速收拾好书包,飞快的冲出教室。一路上都蹦蹦跳跳的,又喊又叫。有人手里抓了雪团,不管是不是认识的同学,http://就丢过去,被雪球砸中的人,立刻蹲下去,搓起雪球,又丢向其它人。还有的在雪地里跑来跑去,整个学校热闹非凡。

3、早上,空气很清爽,温暖的阳光从窗口照进教室里,大家的心情都变得舒畅起来。趴在窗口,就能看见碧蓝的天空,还能看见家家敝开的窗栏边、阳台上,摆着已经泛绿花盆。

4、今天早晨,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我们的老师是多么爱我们。当别的老师向我们提问的时候,他的眼睛始终注视着我们。如果我们回答的不是太准确,他就会跟着着急,如果的我们回答的非常得体,他的脸上就非常欣慰。

传统文化教育500字作文大全【二】

天性是文化的根基。因此,教育必须要以儿童的天性为依据,才能发挥自身的功用。天性是不可教的,也是无法改变的。所以,有学者提出,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以人的天性为根基为前提的。天性的生成是由生命的进化历史决定的,是经自然选择的,因而是自在的合规律合目的的。教育的出发点应当是人的天性,教育应当尊重天性。

儿童文化习性的塑造,首先应当了解儿童,了解儿童之所以为儿童的需要与成长的规律。蒙台梭利将儿童的需要视作来自生命的呼唤,认为孩童成长为大人是借助于一种神圣的力量。所以在这个奇妙的过程中,教师与成人所做的干预必须是“间接的”,是一种充满敬意地等待儿童成长的过程。她说,“让我们‘释放’这个生命去成长,只要是对他好,让我们当个安静的观察者。”,因此,顺应儿童天性,成人首先应当是一个观察者,一个儿童发展需要的研究者。

传统文化教育500字作文大全【三】

儿童成长的文化场是一个大的教育空间,包括正式教育空间、社区教化空间和家庭教养空间。现在的社会文化使得原有的文化场以及其间的文化关系发生了巨变,昔日一元、静态与封闭的文化场,成为了多元、动态与开放的文化场,文化间关系由疏远、隔离与封闭走向了开放、沟通与互动,这些变迁导致原有大教育空间的震荡,对一直以来习惯于自在状态下的儿童文化习性的获得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文化有“大文化”与“小文化”,大文化指的是精英文化,小文化指的是乡民的生活文化,不同文化间应当互动互补、和谐共荣。现在的儿童成长于其中的文化场是一个“大文化”与“小文化”共同作用下的文化场,包括了托幼机构、学校、社区和家庭等。有研究显示,根据美国人和日本人的标准,中国托幼机构的一切都是严肃的、墨守成规的,过分注重学业方面的问题。在日本的幼教机构中,儿童的活动是没有受到控制的。美国的幼教机构将社会价值放置于自由、独立自主和个体之上。这个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文化与包括幼教机构在内的各级生态系统存在着内容和形式上的一致,并通过微观生态系统影响儿童的行为。幼儿园课程是影响幼儿的重要因素。因此,更新幼儿成长的文化场应当从这些对儿童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着手,关注其中文化关系的变化及其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从而来不断更新儿童成长的文化场。

传统文化教育500字作文大全【四】

教育是一种影响、一种熏陶,应该把生动鲜亮的生活呈现在幼儿面前,营造温馨的文化环境,让孩子于潜移默化之中感受、体验、探索。

(1)根据孩子好动的心理,创设科学环境。

我们可以利用废弃的纸筒制做望远镜,可以提供木块、小钉、小锤,教孩子做简单的玩具,如小桌椅子、小床等,培养初步构造玩具的能力。通过玩泥、玩沙还可以培养初步制做模型的能力。利用磁铁做钓鱼游戏,给孩子适当的科学环境,以发展关于科学的技能和兴趣。

(2)文明的行为举止,积极的人际交往环境。

文明的行为举止,有助于人们之间关系融洽、和睦、协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从小养成高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但是文明的举止最好有一套合理的能被孩子接受的规则来明确,要做到语言文明得体,使用礼貌用语,并注意说话的态度、方式,做到和气、文静、谦逊,举止动作优雅合适,坐有坐相,站有站样。多给孩子提供动手劳动的机会,让孩子多动手多参与劳动,体验劳动的快乐,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培养儿童自己独立的能力。

传统文化教育500字作文大全【五】

寒假里学习了《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一书。翻一翻,发现里面云集了各种新颖的教育观点和理论。书中条理清晰的向我们娓娓道来:什么是儿童,什么是儿童文化。再一一列举了儿童教育的近现代观点,将近代的各大教育学家的理论和实践行为详细的展现了出来,真是受益匪浅。

特别是里面的一个观点吸引了我的注意:儿童崇拜。乍一听觉得很是新鲜。这是不是把儿童捧上了天?带着这个疑问继续看下去。原来这些提出儿童崇拜的人未必不知道儿童淘气的一面。只是他们又发现了儿童生活的另一面,这是超出成人的一面,值得我们成人学习的一面。

回想自己工作8年来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孩子们的纯净目光;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有孩子们的善良之心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和快乐。还记得在语言科学类活动中,孩子们的精彩回答往往会成为下一个生成的新主题内容;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孩子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用稚嫩的笔绘制出了似大师般美轮美奂的作品。

特别是有几次,我身体情况欠佳的时候,孩子们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了我的异样,纷纷上前问候:老师你好点了没有;老师我帮你捶捶背吧!老师你要多喝水哦!一句句温馨的关怀话语给我带来了无穷的温暖。

我想这些提出儿童崇拜的人不是说要否定儿童继续成长,否认儿童的成长需要成人的帮助。只是他们从儿童的生命中窥出了天机,因而由衷的发出感叹的言辞、崇拜的的话语。我们应该从中感悟其中的对儿童世界的尊重和认识。我们在任何一次对儿童某一方面的发现都能唤起一种儿童崇拜。因此让我们努力去发现孩子们的生活吧,让我们欣赏孩子们的生命吧,让我们谦逊的向孩子学习吧,让我们真诚的崇拜儿童吧。

传统文化教育500字作文大全【六】

在拿起放下,放下拿起的过程中,慢慢品味着《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一书中深刻道理。文中提到了蒙台梭利的观点,她认为:“与儿童接近能够表现我们最高尚的一面”,“儿童唤醒了成人的观念、牺牲的观念、无私的观念”。我觉得很有道理,不管是做家长的还是我们做教师的都要善于向孩子学习,教学相长,主动走进孩子的世界,与儿童手牵手,心连心,为他们提供符合其本性的食粮,让他们在成长中体验到自由和快乐。

记得曾经教过的一个孩子佳佳,6岁的她乖巧懂事。有一次和她妈妈闲聊中,她妈妈说:“在培养和教育佳佳的过程中,自己好像也经历了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比如: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独苗苗,倍加宠爱,万分呵护,很容易养成自私自利,缺少爱心,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骄傲性格,在我们周围不乏这样的例子。所以在佳佳出生不到一岁的时候,我就注意有任何好吃的东西,必定要让她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分享,有时候,家里的老人不愿意配合,我就给他们讲道理,统一认识,一致行动,渐渐地佳佳就知道有吃的就要给大人留点。”她还说:“有时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佳佳就会问我为什么?我就给他讲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人行动不方便,我们应该爱护他们,有人给我们让座,我也告诉佳佳一定要对让座的叔叔阿姨说“谢谢”。以后再坐公交车,孩子一看到有老人就会对我说“妈妈我们让老爷爷坐吧”。时常在公交车上看到不少年轻人见到有老人或幼儿上车依然稳坐泰山,我就庆幸我的孩子没有成为他们这样的无“爱”一族。我要让我的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去爱别人,体贴别人。我就是这样,在教佳佳怎么做的同时,非常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带动孩子,所以,在佳佳成长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不少。”

正是如此,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除了对孩子言传身教,更要掌握教育孩子的多种方式方法。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成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

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与孩子一起成长,读读儿童文化书籍,了解孩子的游戏,走进儿童的世界。看到孩子的略些进步,要鼓励和放大,看到集体的进步,及时鼓舞,为大家凝聚一种动力。少一些硬生生的莫语,少一些干巴巴的表情,少一些踌躇的忧心,少一些“不留情”的训斥,少一些挺起腰板地否定,多一些心灵的呵护,多一些善意的安慰,多一些弯腰抚摸,多一些共同的兴趣话题,多一些谦虚,“谢谢你给老师指出的问题”、“你真能干”“我要向你学习”让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