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小学生作文道德300字(法律作文300字小学生)

小学生作文道德300字(法律作文300字小学生)

更新时间:2022-05-12 21:52:08
小学生作文道德300字(法律作文300字小学生)

小学生作文道德300字【一】

这一章:大道本来至虚至无,至平至常。当人们未能达到虚无之境、平常之域时,只看到事物的增益、看不见事物的欠缺;只看到事物的优点,看不到事物的不足。所以,太上说:少则得,多则惑。谚语也说:洪钟无声,满瓶不响。皆非虚言。“大德不德、是以有德;大为无为,是以有为。这些都不是过于谦虚的说法。

道原为虚无一气,修士若觉有得,其实是无得;未觉有得,那才是真有得。因此,道行愈高的人,心越谦下;品德越广大的人,志越谦卑,这样便是与道相符合的。如果,每当有所长进,便自夸起来,骄傲盈满,盛气凌人,便明显是无道无德。太上所以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到这个地步才算是得之。

学者切勿把修道炼丹看做百工手艺类的技术,以自觉有益为进境。要知道,修道总归以虚无为宗。见功以至于忘功,这是进步;待到能连有意去忘功也不用了,那就是达到化境。学道之人,在退让中进步,在守弱中强大,以虚空为盈持,以无为有,以反为正,以减为增。学道人进步与不进步,只要看他的心忘与不忘就可以了。

小学生作文道德300字【二】

上一章讲知足、知止。这一章讲,不但在命功是要知足,在心性工夫上,也要懂得越近道,人越会感到的自己的不足,勉励自己、警醒自己,一直走向与道合真的境界。

见过真正的大,才会觉悟今天的自己真的很小;同时,又能相信未来的'自己可以和道一样大,也不小看今天的自己。

配图说明:登上过高山的人,当他站在山顶时,他往往不会自夸自己是多么的神勇,征服了高山或自己;更多的情况,是会惊叹于他眼前壮观的自然,而它面前,自己是多么的渺小啊,自己还有什么可狂妄的呢。

小学生作文道德300字【三】

经过一个上午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说实话我以前从没有听说过《弟子规》,在入学时发下《弟子规》时我还将它当为一本杂书,现在想想真是不应该。

通过学习我发现《弟子规》不是以名定性的。它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不是表面上的老师对弟子所立的规定,《弟子规》的主要内容可以简化为孝悌忠信,礼仪廉耻仁爱和平十二个字。

有人和说现在是新世界应该以新的态度来代表现代人的思想,以新的礼仪代替旧的礼仪,但我要说,是现在确实科技发达,与以前的生活不同了,社会制度也变了,这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变了,但是唯独有一个永远不会变的东西,那便是祖先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是一代又一代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东西,如果人类丢掉了它,那么等于花朵没有昆虫传粉一挥结不出果实,人类的未来只会是黑暗的。

有人会不相信,现在科技发达,人类的未来永远是光明的。那么我可以告诉他,他大错特错,而2500年前的古圣先贤就已经知道几千年后的社会问题的答案,因为这是大自然的规律。

首先,从孝悌忠信说起,从《弟子规》上看出古人以孝为一切的根本,这很容易理解万物鸟兽尚知报恩为什么做自然界中的`高智能生命会不懂知恩图报,父母生你养育你,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哪来现在的你,而孝不是物质的孝,现在社会上许多人口供鼓起来了,他们以为父母老人买这买那,甚至有人以此炫耀自己的财富,这实在让人心痛,有钱了不起?有钱一点都了不起!老人们养你们那么大付出自己的一切只是为换来你的所谓的“孝”老人们在乎的,不是你们给他们的价值是多大,而是你们给老人的关爱是多少,没有孝的人就算再富有也“富有”不起来,因为他们丢掉的是自己心,丢掉心的人能“活”吗?不能!而忠信更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关系给上可为工夫忠信则不立,没有忠信,没有人会重用你,而你就永远不会成功。

再讲礼义廉耻,礼仪是代表一个人的修为,古人也很看重礼仪,一声招呼可以给人留下好感,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了,而廉耻是一张走向成功的通行证,为人公正知耻的人会比别人更有机会接近成功,因为知错能改的人会将自己的缺点变成优点,成为更好的自己人不是十全十美的,世上也没有绝对公平只有无限转折完美和绝对的公正,这让我想起扬善洲。他只是一个书记,工作公正连公车都不乱用,哪怕是一小段距离,他为了抗军用修办公接的钱打井,一次后门也没给亲人朋友开过,就连退休后还上州种树,现在有人丢掉礼义廉耻,曾看到报导,一个小学生扶摔倒老人去医院,小学生的家长还为老人交了医药费,谁知老人的家属将小学生告上法庭,虽然老人家属起诉被法院驳回,但老人家属的行为伤害了小学生的心,读到这不禁为社会风气腐败和人搭上的腐败痛心,所以礼义廉耻支撑着国家的形象没有礼义廉耻国家就无法在世界上立足。

最后是仁爱和平,仁爱之心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最树的支撑,“人之初,性本善”人本来是善良仁爱的只是教育的不同,善良仁爱可能更强也可能更弱,善良仁爱只是出自内心,并不是强制的,也不是用来欺侮他人,现在有些人假装仁爱善良,搞什么慈善,捐多少多少,仁爱善良其实只是帮别人渡过困难,为乞丐打一把伞,而以养不是捐多少钱,越多就越仁爱善良,它只是发自内心的仁爱,而和平不用说了,谁喜欢战争,谁不喜欢安居乐业,爱好和平的人受到别人的拥护,而试图破坏和平的人只会受别人的群起而攻之。

看似短短十二字表现了古人对精神文化的高度重视,学习古人留下的精华会让你受益一生!

小学生作文道德300字【四】

观看了《道德讲堂》这部影片,它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

这几个片段介绍了许多好人好事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河边,有一位妇女想轻生,便爬上了河边桥上的护栏,跳了下去。由于河水水流湍急,旁边围观的人没有一个敢下去救她,都在桥上不知所措。这是,一位中年男子带着他刚上完补习班的女儿经过这儿,男子看到这一幕,立刻脱去衣服,并让女儿看好。然后毫不犹豫地跳下河,并快速地确定落水女子的位置,然后游过去,把女子拉到岸边。此时人们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获救女子的身上,而忽视了那位救人英雄。再说那位男子,救完人后救上岸穿好衣服,没有任何话语,不声不响地拉着女儿离开了这名男子叫:林建立。后来人们苦苦搜寻才找到了林建立,并亲切地称他是“背影英雄”。观看完后我的心被深深震撼了:当林建立准备下水救人时,他有没有想过冰冷的河水对他身体的伤害?有没有想过可能不但人没有救上来,连自己也会有危险?可是他一点也没有疑迟,一点也没有犹豫,救人之心很坚决。他的高尚行为真的值得我们学习。他救完人后,不仅没有到处招摇他做的好事,而且连脸都不露一下。

第二件事是:有一位妇女是护士长,她天天在医院里辛勤地工作、做手术。可是有一天,连她自己也得了癌症,她没有告诉家人,也没有告诉同事。就在她即将进入手术台的那天上午,她还帮其他病人做了一场手术。等与她相处的人都知道了她的事,竟然掉了眼泪,为她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忠心耿耿的态度感动了。在电视机前的我也为她的行为而感到崇高。一个癌症病人能在动手术前依然守着分内的事,态度没有一丝懈怠,她该有多么坚强!

《道德讲堂》这部影片使我受益匪浅,同时我也从中学会了许多深刻的道理,他们的事迹启迪了我,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小学生作文道德300字【五】

今天,我们五年级全体师生和部分师生欢聚一堂,一起参加学校举行的第一届“道德讲堂”。

作为这次讲堂的主持人,我即兴奋又紧张。看着台下近两百多人的大人小孩,我“砰砰砰”的心跳声在喧哗中依然清晰可听。活动开始了,大家兴致勃勃地听着,一切都井然有序地进行着。一曲感恩的心,包含真挚的'情感。一曲终了,心中波澜起伏的心久久不能平息。

一根绑带,扛起一位母亲,扛起了一个家庭。陈斌强老师几年来,把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带在身边悉心照料。用以前母亲背他的绑带,背着母亲上班下班。他的孝心感人至深、钦佩不已。

而学生代表们的感恩故事同样精彩万分。在同学们绘声绘色的描述中,我们已被伟大的母爱深深震撼着。随后,全体同学向背后的母亲们深深鞠了一躬。一个简单的弯腰动作,表达着我们无言的感恩。同学们随后送上了一张张他们精心制作的祝福贺卡。小小的卡片洒满了我们的心意,在感恩的心里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其实,母亲不会在乎我们送出的礼物是否贵重,对我们的爱从不求回报。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在我们的人生长跑中,父母、老师、朋友,即使是陌生人也会使我们的漫漫人生更加璀璨、精彩!让我们常怀感恩之心,用实际行动书写感恩的篇章!让我们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生活、感恩万物,感恩一切的一切。

小学生作文道德300字【六】

摘抄:

成己为仁,成物为智,合内外一致,时措咸宜

道本平常,无有隐怪

良知发为良能,一路平坦,并无奇怪

遏欲存诚,去浊留清,层层皆有阴气消除

若认外饰为真,必惑奇途,造成异类

果然三宝团聚,外貌自然有光

1、道本平常,猎奇偏矣

君子之道,发端于夫妇之间的相处之道;圣人之道,不外于阴阳合和之道。如能顺天时依天理而动、率天性而为,使自己有所成就,便是仁,使万物有所成就,便是智,融合自身与万物的准则,使内外合谐一致,这样便能因时而动,行动也总是合宜的、没有不恰当的,这足以令人敬畏。

世人不知,道本来就是平平常常的,并没有什么隐秘而奇怪的。在末世时代,人们却厌烦中庸之道而追求新奇特别,这样便使人趋向于旁蹊曲径之途而不自知。如同朝廷的法度纪纲,其实都是用为化民的工具,但当今的人不这样看,将其大幅度删改;而且还喜好新人而讨厌老臣,经常更改国家的政策法度,将先代的经典楷模全部除去,这样做简直如同伤损人的元气一样严重。朝廷没有良好政治规则,民间则没了可以效法的榜样楷模,因而农民懒惰自安,田土荒芜,生出草莱也不去治理,财富的源头也会穷尽;颓废奢侈的花费越来越多,仓库里只有虚耗,颗粒无存,财力的储备也将耗空。这些,不正是象人身之中,精气的消耗磨损而不再有什么积累是一样的吗?

不重视内养、只求华丽的外表,因此服装追求极致的光彩华丽,刀剑追求精致漂亮,饮食追求珍惜名贵的食物,财物追求越多越好,却不去思考自己的根本已变得多么的匮乏,却还在期望着枝叶越来越繁荣,这样做还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在施为而无所阻碍,岂不是太难了吗?这都是由于不能随顺自然而然的天道、日常所用所行的道理而导致的。就象盗贼偷东西,藏住了头却露着尾;如同立起来的竹杆,只看到了影子却看不到竹竿,这都是在提醒修道的人被假象蒙蔽,混乱了真相的存在。大道有说什么吗?

2、与其求诸外,不如积三宝而盗天地之气

这一章里说的“介然有知”,是指“忽然一下知道”了,不用等待被安排什么,也无需做些什么打造的工程,鸿鸿蒙蒙,天地初开一气、先天元始祖气。也即孟子所说:乍见孺子入井,皆有怵惕恻隐之一念。从无所知时,忽然有知,即是真良知。这样的良知发动,要知道它并不难,难在合时宜的应用在做事上,并且能持之以恒这样做,就非常不容易了。当良知发动的时候,眼前即是,转瞬则易受智巧的诱惑、物欲的吸引,欲起情生,不知不觉,流于后天认知的限制里,这是顺其所往而行,所以说是可畏的。修行的人,当良知发动的时候,眼有智珠,胸藏慧剑,能识别妖魔,斩断情丝,从采药到还丹,皆由良知而发动为良能,则能一路平坦,无有奇怪,这就是行大道所以甚为平坦的原因。

可惜啊,大道是平常无奇的,但那些急躁的人总想快速达到功果,往往不走康庄大路,而走旁蹊小径,还自以为得道,甚至终生不悟,真是让人感叹啊。“朝”是对身的比喻,若要修饬此身不至于覆灭,必须闲邪存诚,而后,能人欲才能开始尽为去净、天理才能得以完全。久久如此,灵光焕发,心田何至荒芜?精神团结,仓廪何至空虚?无须文秀而自然有荣华,无须精美的饮食而能饱足,又何必追求华美的服饰、名贵的食材?况且,自心慧剑锐利,身外的利刃无须使用;精气神三宝俱全,生命的能量便用之不尽。象这样,真的能盗取天地灵阳之气以为丹。今世之人不然,不行中庸之道,而越来越趋向走邪径,一身的尘垢,除不胜除;而且由于妄作胡为,招来凶祸,导致元阳尽失,尘垢与纷乱此来彼往,心田鲜有空洞了灵之时,变得荒芜至极,如此,关窍岂不会被完全闭塞上了吗?力倦神疲,毫无充盈之象,财力缺乏而只能哀叹,精气都被耗尽了。追求外在的荣耀,而文采是将;追求利剑的锋利,而腰带是尚,也已经是末节了。与其挑剔饮食、快意于珍贵佳肴、追求富裕的货财,不如象学道的人那样,巧妙地利用机关,盗回元气,固守内在而不发越于外在。《易》曰:作易者,其知盗乎?就是这个意思啊。如果放弃它而追求别的,身命会越来越离散,岂敢再云大道?

有些注本说,“介然”那几句,是倏忽间有一线之明,何尝不是真知?但是要验证它实践它,常受限于方法,因此说这是可畏的,这说明大道的实践是不易的。下一节,言说学者不追溯本原,夸大粉饰而不追求真迹,好其虚名,只是见影不识真,得其相似而不得其本来,所以说是盗竿。这样的理解也是对的。

古来,凡是有道的人,肌肤润泽,毛发晶莹,这类效验,凡人中也都常有,是未尝可以用来做定论的。另外,炼精炼气,阳火一临,阴霾难固,如同霜雪见日而融化一般,有神火一煅,陈年老病都化为疮疡脓,从大小二便排出体外,这种情况不但初学的人会有,即使到大丹还时,也有变化,三尸六贼,流流脓,臭不堪闻。只有心安意定,在道理上能信得过,在经典中参得真,足矣。必要知道遏欲存诚,去浊留清的道理,层层皆有阴气的消除、阳气的潜长,学道的人不可不知啊。

除此之外,不要说身体光荣、行步爽快这些,不可以当做什么终极成就,即使是能飞空走雾、出鬼没神,霎时千变,顷刻万里,也不以当成是大道本来。那些奇奇怪怪的效果,于异端邪教、剑客游之类都能炼习,不要误认是真理。如果将外在的表现当做是本真,必定会受到奇途的盅惑,变为异类,可惜一生的精力啊,竟然用于旁门左道,本欲出世却堕入三途六道,这不是令人痛惜吗?

太上此章,是教人从良知上体认,才能无所差误。可惜当今的修士,只追求容颜细腻、身体康强,哪里知道外务劳役身心,会致使心田荒芜、精力空耗,先天精气伤耗得多,后天所具,又有什么用呢?果真能使内三宝团聚,外貌自然有光采。与其驰逐于外在而夸耀饮食,莫不如求之于内,宝精裕气。当内财充足,外财也自然会完备。同样是盗,为什么不盗天地灵阳之气,而去盗圣人修炼的虚名呢?(是不是傻啊?)

羽谦读后感:

——行于大道平常二字做起来真是不易,安全的冗长的盘山路与隧道垭口,怎么选?家常饭菜与风味佳肴,怎么选?食疗与药补怎么选?内补气与外打美容针,怎么选?传销式的短期高回报投资,稳赚的项目,做不做?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做选择,如果被人笑问“你是不是傻”,目前只能默默地“呵呵”,在我这个年纪,再有十年,就可以看出来到底谁傻了。不但在日常的生活中是如此,在内炼的方法也是这样,踏实行持,遏欲存诚……,依祖师心法去做,内景十分平稳,气息也安和顺畅。安全!

——去浊留清在去除陈年固疾、阴消阳长的过程中,确实有些有趣的现象。我曾连着半年多左右眼轮着起针眼,去年开始排气味很重的气和大便,今年开始修女工,如果顺利的话,面色和皮肤将会很快有改善。此章说,这些表现,都不是大道本身,不要以这些效果为目标,慎养内三宝,令之团聚,盗取天地灵阳之气,才是大路。

小学生作文道德300字【七】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热或吹,或强或羸,或陪或坠。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道德经》第二十九章杨鹏校订版)

天下,究竟是谁的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天下是“得民心”的君王的天下吗?“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人之天下也”《吕氏春秋》,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吗?我们暂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旁,来看看偷盗的事情。

在秉持公义正直的人们看来,偷盗行为就如同沙子般不能被肉眼容忍。自诩公义正直的人们,那颗嫉恶如仇的心不容置疑,可是,他们真的就是明辨是非了吗?

庄子曰:“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英国文学家萧伯纳说:“偷一块面包进监狱,偷一条铁路进国会。”

马基雅维利也曾感叹:“偷盗会受惩罚,但是依靠权力的抢劫却不会。”

偷一个钩子,偷一块面包,所偷之物的价值并不大,却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因为偷盗的性质毋庸置疑;那偷了一个国家,怎么不受惩罚反而成了诸侯?其实,若再进一步追问,又有多少人能够用“偷了一个国家”来表述这种“打江山”的行为的呢?

言辞是思想的载体,而思想的背后是观念。撒切尔夫人说:“注意你的观念,它将决定你的思想;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言辞;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行为;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将变成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

“打江山”与“窃国者为诸侯”折射出了语言背后思想观念的不同。庄子使用“窃”字,而众人却使用“打”字,背后是基于不同价值观下的对天下本质的理解。

那么天下的本质是什么?究竟天下是谁的天下?为什么庄子说“窃国者为诸侯”?老子在这章给出了答案:“夫天下神器也!”杨鹏老师为我们解读:“天下是上天的神器,是神的器皿。治理天下,就是替神守好这器皿,敬奉天下人,珍惜天下万物,珍惜运行在每个人身上的那个独立而不改的力量。”

真是如雷贯耳、具有唤醒功能的解读。联系道德经的其他篇章,天下是上天的神器,这一观点在道德经的其他篇章中是可以得到支撑的。

“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道德经第十三章),意思是若你认为“为身”、“爱自己的身体”比“为天下”更重要,那天下就可以寄托给你了。这里老子前后用了两个字“托”和“寄”,明确表达了天下并非君王的天下,而是上天把天下“寄”“托”在君王手上临时保管的。

“天将建之,以慈卫之,”(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上天创造了天下,天下是神的器皿,并用祂的慈爱护佑着天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一切“熵”的行为,即使暂时逃离了人间律法的审判,但终将难逃神的判决。

“天下是上天的神器,是神的器皿~~~天下这个大工具,它的根本功能和根本目的,是由上天所决定的,是服务于神的目标的。(杨鹏)”。

心中有了这个观念,思想上就通畅了许多,能够与庄子的“窃国者为诸侯”的言语背后的思想共鸣,可以看清那些“依靠权力的抢劫”行为的本质,许多问题也可以想得更明白一些了。

圣经上有一个巴别塔的故事,我一直没有明白,人建造通天塔,即没有戮也没有抢劫,服务自身,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什么神要阻止呢?

《圣经·创世纪》11.4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的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看过圣经原文,并在老子的启发之下,心中有了答案:上帝之所以要变乱人的口音,是因为他们集合天下所有的资源建造这一巴别塔的原因,是要服务自身、传扬自己的名,而非与神同在,荣耀上帝。

“夫天下神器也”的两层启示:对于君王,要替神照看好托付在身上的“天下”这一“神器”。天下非君主一人的天下,天下是天下人共有共享共治共守的天下,但前提是天下是“神器”。万物或行或随、或热或吹、或强或羸、或陪或坠,每个人个性不同,禀赋不同,圣人应该去甚去大去奢,虚无为本,因循为用,“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尊重、并最大限度地辅助每个人,去让每个人身上“独立而不改”的神性释放、创造、发光。

对于个人而言,对外寻找神在这个世界留下的痕迹,世界的神性;对内寻找自己内在的神性,让自身的神性之光,发出应有的光芒,终不至于随着世俗之躯而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