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作文的格子怎么设计(怎么制作作文格子并填写)

作文的格子怎么设计(怎么制作作文格子并填写)

更新时间:2023-11-28 08:32:52
作文的格子怎么设计(怎么制作作文格子并填写)

作文的格子怎么设计【一】

图形是由线条组合成的,呈现的只是物体的外表形状,和图画相比,图形显得单调、抽象,因而想象的空间更加宽广,想象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近年来,不少教师以图形为写作材料,展开想象的彩翼,在神奇的世界里漫游,然后用语言描述。1991年高考作文就给考生一个圆的图形,要求把这一图形想象成不同的物体,允许选择适当的陪衬物,构成画面,写成作文。有的考生把“圆”想象为球、气球等,写出了一批佳作。

作文的格子怎么设计【二】

作文是生活和思想、环境与情感、客体与主体相溶铸的产物。写作思路离不开情境诱发,优秀的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总是千方百计把学生带入情境,强化感受,发展思维和语言。李吉林教师创立的情境作文教学法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如李老师设计的《我是一棵蒲公英》、《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便是想象作文的范例。笔者在组织学生去鳝溪秋游活动时,曾经指导学生写过《摺条纸船水上漂》,在情境的刺激下,孩子们浮想联翩,把自我连同“船儿”一起漂到五湖四海,思路活跃极了,情绪高涨极了。

作文的格子怎么设计【三】

我设计了一个美丽的公园。

公园里有一个高高的亭子,亭子上有一个宝葫芦,葫芦下面有一个草帽似的凉棚,凉棚下面有几根柱子,柱子和柱子之间有几把椅子。但是其中两根柱子之间没有椅子是一行梯子,亭子前面是一个很大很清的湖,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小鱼、小虾、小蝌蚪,它们在清澈的湖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湖旁边还有很多柳树,柳树下面有几把小木椅,还有一张小木桌,人们可以坐在小木椅上,下象棋来乘凉。柳树前面有几座高高的大山,大山上有很多很多美丽的鲜花。

我觉得我自己设计的公园非常美丽,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是不是很好呀?

作文的格子怎么设计【四】

美术课上,老师让我们设计出自己心中理想的儿童分园。我心中理想的公园可漂亮了,你是不是很想看看呀?让我带领你参观一下我设计的公园吧。

我设计的儿童公园正门朝南。走进大门,正前方有一座假山,山上有许多茂盛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在山顶上,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小亭子。亭子上面的四个角雕刻成凤凰形状,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真像要展翅高飞的凤凰。亭子四周有四个红色的大柱子支撑着,亭子中间有一张方形的的大桌子,四周有八个圆形的小凳子,供小朋友们休息或赏景眺望,美丽极了。

西侧是一个面积较大的湖,里面有许多非常漂亮的金鱼,有纯色的:红的、粉的、蓝的、白的……还有各种混合颜色的呢!湖上有一些小船,来这里玩的人们可能坐着这些小船欣赏水中的鱼儿。在湖的一角还建了水上乐园,这可是小朋友的天地,有激流勇进、水上踏船等。小朋友们欢快的笑声伴着激起的浪花一同飞扬。

作文的格子怎么设计【五】

一、复习

出示投影片:

1千米=( 米 150厘米=( 米( 厘米

1吨=( 千克 l公顷=( 平方米

l平方米=( 平方厘米 1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l平方千米=( 公顷 180分=( 时。

5分=( 秒 7日=( )时

二、口算

做练习十九的第6题。

教师出示卡片,鼓励学生利用简便方法,出示卡片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三、名数的改写

做练习十九的第7题。

请一名学生在投影片上填写,其他学生填在教科书上。

本题各小题所用的进率不一样,提醒学生应先弄清每道题需要用到的进率是多少。

教师要注意巡视和集体订正:发现问题要及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注意容易出错的地方。

四、综合练习

1.做练习十九的第4题。

这是需要进行名数改写的应用题。本题的难点在于条件和问题所涉及的计量单位都不相同,要引导学生认真考虑应如何进行改写。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想:1平方米收960克稻谷,那么1公顷收多少克呢?合多少千克?该怎么算?算出l公顷收多少千克后,又怎样将千克改写成吨呢?

2.做练习十九的第5题和第8题。

这两道题都是涉及将平方米数改写成公顷数的应用题。由于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不像米和千米那样明显,在实际测量和计算中的应用又比较多,所以一定要让学生熟记二者间的进率。这里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做这两道题,再进行集体订正。并指名一、两个学生说说是怎么做的。

3.做练习十九的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再进行集体订正。教师要注意巡视平时学习较差的`学生。对千克和克间进率的掌握情况,发现错误应及时指导。

4.做练习十九的第10题。

这道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做,再进行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5.做练习十九的第11题。

题目里的两个条件都是复名数,都要先改写成单名数,才能求出平均每分行多少米。这里可以先指名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做,再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最后进行集体订正。

6.做练习十九的第12题。

这道题要从分变成几日几时几分,两次用进率去除用的进率不同。从分到时除以进率60,得到小时后再除以24才能得到几日;如果有学生先算出日与分之间的进率;用该进率求出有几日后,再用余数求得几时几分也是可以的,只是这种算法难度较大。这里要先让学生独立想办法做,集体订正时,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做法。

五、思考题

第92页的思考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其计算方法是:把所求的那个月的日数和表中那个月份下的数加起来,减去1以后用7除。看余下的数是几,就表示那天是星期几。

如果加、减后所得的数比7小,那么得数是几,这天就是星期几。如果能整除,余数是0,这天就是星期日。

以上规律要让学生自己去找,并且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个规律编制一个当年的表,放在铅笔盒里,便于随时查看。

作文的格子怎么设计【六】

这是一种把阅读和作文溶为一体的“写”的训练。要求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对课文内容进行加工改造。练习形式有加写、补写、扩写、续写、改写等。比如,学习《穷人》之后,学生对善良的母亲西蒙充满同情,指导学生加写一段“西蒙临之前”;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让学生根据“饱经风霜”一词,补写一段车夫的外貌;学习《琥珀》后,要求学生把自己当作苍蝇或蜘蛛,用第一人称改写琥珀的形成过程;学习完《马背上的小红军》,安排学生续写“安息吧,小兄弟”……这些想象性的作文练习既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拓性、创造性。同样的道理,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外阅读材料进行相应的扩展性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