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高考作文审题技巧解析(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及详解)

高考作文审题技巧解析(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及详解)

更新时间:2023-11-18 15:13:10
高考作文审题技巧解析(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及详解)

高考作文审题技巧解析【一】

“欲扬先抑”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的两种布局方法。 采用这种写作手法,要自然合理,切不可牵强生硬。

高考作文审题技巧解析【二】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盲子过涸溪》:有盲子过涸溪,失坠,两手攀木盾,兢兢握固,自分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无怖,只要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木盾长号。久之,手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

译文:有个瞎子经过一条干涸的小溪,在桥上(突然)失手坠落。(他)两手攀住桥栏,胆战心惊地抓得紧紧的,自认为(一旦)失手,一定会坠入深渊。过路的人告诉他说:“别害怕,只管放手,(下面)就是实地了。”瞎子不相信,握紧桥栏大声呼号。过了很久,力气(渐渐)消失了,失手坠落在地上。于是(他)嘲笑自己说:“嘻!早知道(下面)就是实地,何必(让)自己辛苦这么久呢?”

本文的主要对象是盲子,作者对他的态度是讽刺,盲子“久自苦”的原因是不信忠告,兢兢握固,不放手。在这样理解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放下即实地”、“学会放手”、“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等立意及命题了。

高考作文审题技巧解析【三】

列锦,就是只用名词或名词短语而不用动词、动词短语或连词来摹景叙事、抒情言志,给人一种似断实连、貌离神合的跳跃感,从而构成一副生动感人画面的修辞方法。

示例

《那山,那月,那人》

《情感·认知·文化》

《米粒·谷粒·汗》

高考作文审题技巧解析【四】

引用法就是借用警句、格言俗语等生命力较强、影响力极大的句子来作为文章题目的一种拟题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能准确借用,自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示例

《众里寻他千百度》

《一句话,一辈子》

《海棠依旧?绿肥红瘦?》

高考作文审题技巧解析【五】

对偶从形式上看,对仗工整,韵律优美,节奏感强,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标题用对偶的形式也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示例

《黛玉义救雪地翁,宝钗难掩利己心》

《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

《跳出枷锁,创造风格》

高考作文审题技巧解析【六】

每只猎狗平均一天能抓到二三只狐狸。用猎狗打猎不以猎狗所抓到猎物之多少进行分配,仍按传统习俗凡参加者都能分到一份猎获物。

猎狗有幸同时被两个城市邀请参加午宴。天一亮,猎狗兴高采烈地跑到第一个邀请它的城市,看到屠夫正在宰牛,它没有等,急急忙忙跑向第二个城市,到了那里,看见厨师正在淘米。这时正是清晨八点钟。它又飞快地跑回到第一个城市,只见炉子上正在煮饭,还没有做熟。它片刻未停,再奔往第二个城市,但见人们正在盛饭,它又第三次赶到第一个城市 中考,看到奴仆在擦盘子,它一分钟也没等就又匆匆离去。这时已是正午十二点。它由于不停息地往返三次,饥渴劳累,嘴里不断滴着口水。它第四次来到第一个宴请它的地方,客人正宴罢散去,再到第二个宴请它的地方,人们也已酒醉饭饱,这时已经是下午两点钟了。两处丰盛的宴席,猎狗都没吃上,最后只好舔点儿残羹剩饭充饥了事。

1.猎狗奔波于两个城市之间,原因是什么?选出理解准确的一项

A.它想参加第一个城市的午宴,不想参加第二个城市的午宴。

B.两个城市都争着邀请它参加午宴,它只好来回奔波。

C.它做事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到底,而且三心二意。

D.它不愿总在一个城市等待。

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3.这则寓言主要运用什么手法?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