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人格教育作文开头(以人格的核心为主题作文开头)

人格教育作文开头(以人格的核心为主题作文开头)

更新时间:2022-10-17 21:40:20
人格教育作文开头(以人格的核心为主题作文开头)

人格教育作文开头【一】

在我们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内,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了怎样做人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连这些都不会的话,就算学习成绩再好,也是一个不具备健全人格的人。大人们常说,要想成才得先成人,所以,作为一名中学生,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合格人才,需要学的很多很多,不只是学习。这是我刚刚观看完《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的感触。

这是于丹老师为我们的讲座,在这次的讲座中分成的四个主题分别是:

1、父母应怎样认识孩子,如何拟定合理的人生目标。

2、孩子不听话,爱发脾气,作为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教育。

3、怎样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

4、培育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义。

关于这四个主题,于丹老师都用了几个小故事来引导启发我们。其中这个故事,让我感触良深——发脾气就会在别人的心上钉钉子,钉子孔会永远留在别人身上的。

有一个小男孩,因为他的亲人很爱他,所以他就娇纵,很爱对人发脾气。为使他能改掉爱发脾气的坏毛病,他父亲让他每发一次脾气就往篱笆墙上钉个钉子,随着每天钉钉子的数量有30多个到5个,3个,直到没有,小男孩慢慢的可以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改掉了爱发脾气的毛病。但他父亲却让他把所有钉子拔掉,并指着篱笆墙上密密麻麻的钉孔对他说:“孩子,你改掉了爱发脾气的毛病,是好样的,但你看看这针孔就像你每对人发一次脾气在别人心中留下的伤痕,永远留了下来。”

因为我又何尝不是总爱乱发脾气,甚至有时候受了委屈,把气撒在家长身上。如果说每对别人发一次脾气,就会在别人的心灵上创伤一次,那我不知爸爸妈妈的心灵,是否已因我而遍体鳞伤,但他们依然一如既往地对我好,关心爱护我。

于丹老师在人格教育中还为我们强调了一点:在我们中小学生所要完成的必修课中,不仅仅是学习。我们还要懂得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于丹老师为讲的这一堂课让人受益匪浅。从前,我以为,学习第一,所以爸爸妈妈尽量的给我腾出大量的时间供我学习,除了学习,家里的任何一件事我都不用去做,任何一件事都不用我去操心。爸爸妈妈把什么事都安排的井井有条,等着我去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甚至让我误以为这都是他们应该做的,我只要学习就行了。但现在我知道我错了于丹老师讲了孔子的弟子问孔子孝是什么?孔子只说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千难万难都要给父母一个好脸色看,可现在我呢?正好相反,成了父母千难万难到要个我一个好脸色看。可将来的社会上,你已经有了习惯,爱发脾气,可昔日的父母已经变成了同事、上司甚至是素不相识的人,他们可不会将就你。

另一个重要的道理便是抵抗挫折。于丹老师她女儿喜爱的花篮破了,她女儿号啕大哭起来。于丹老师把破篮子用彩纸补起来,竟比原来更好看。她女儿破涕为笑,并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哭是最无能的表现。也是我明白的道理。遇到挫折不要紧,可灰心丧气是很可怕的。就算遇到天大的挫折也不算是末日,而是像蝉一样,是蜕变的开端。蜕变尽管十分疼痛,但却可以换来自由飞翔,挫折又何尝不是这样!

作为一中学生,我不仅仅要在学习上让父母放心,在平常的小事上,我更应该不让父母为我操劳过度,“百善孝为先”,《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令人终生难忘的一个讲座!

人格教育作文开头【二】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老师,家长紧盯着孩子的学习,教育他们要出人头地,要成绩好,考高分,与孩子交流最多的也就是学习,课上要认真听讲,记笔记,课后要及时复习,牢记知识点,不用孩子洗衣服做饭,甚至洗脸水打好,牙膏挤好,孩子除了学习别无二事,成天跟书本打交道,殊不知正是我们过度的“呵护”与“关爱”,却让我们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缺少快乐,遇事没有主见,与人沟通交际能力差,待人接物没有礼貌,等等。

如此包操包办之下,孩子们不能充分正确地认识他们生命的价值,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害无益。只有适当的放手,留给他们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尽情享受阳光的温暖,雨露的滋润,让他们在社会的熔炉中得到锻炼,提升与人沟通,待人接物,生活自理的素养,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完成自我的开发,更有意思的去学习,去磨砺,去感悟,去成长,去快乐吧!

人格教育作文开头【三】

9月27日,学校组织各班参观《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挂图》的活动,图中讲了两个对比鲜明、真实感人的故事,使我思绪万千。

第一个故事写了一位名叫颜竹女孩的父母离婚,母亲离家出走,父亲酗酒过度去世,全家没有了依靠。可是,颜竹十分坚强,与哥哥、姐姐一起自食其力,勇敢面对挫折,并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一所中专学校。

第二个故事讲了一位名叫李佳的中学生,父母离异,性格变得自卑,对生活、学习失去信心,每想到自己家境就泪流满面。悲观的生活态度,最后促使李佳走向跳楼亡。

看了这两个故事后,我深有感触。虽然颜竹、李佳两人都遭遇相同父母离异的挫折,但她们采取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颜竹坚强、勇敢面对挫折,活出一片蓝天;而李佳脆弱、不能面对困难,最终失去生命。我们应该学习颜竹的直面挫折、珍惜生命、任何困难都压不跨的精神。

我们应该都有听过张海迪的故事,她先天就重残,高位截瘫,可是她从来就没有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以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种种困难,自学成才,翻译了许多外文名着,并获取硕士学位。美国也有一位盲聋女作家海伦_凯勒,她在一岁半时就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可她却没有向命运屈服,24岁,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

她们一直都在努力着、拼搏着、奋斗着,直面挫折,珍爱生命,把人生一样演绎得如此精彩,是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而对李佳悲观的生活态度、最终失去生命而感到惋惜。

通过这次参观《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挂图》的活动后感受很深,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应该“直面挫折,珍爱生命”,生命的价值是由自己选择的,让我们都来珍爱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与精彩吧!

人格教育作文开头【四】

今天早上8:20,河南法制频道播出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人格教育》节目,我们学校给每位家长都发了一张节目预知单,并发了短信告知。于是,爸爸和我准时坐在电视前进行收看。于丹老师认为,“中小学人格教育”,其实就是教育孩子如何追寻一种生命的快乐和尊严。

于丹老师的讲述有理论阐述、有故事启迪、有古语名句,旁征博引、令人深省。通过收看这栏节目,我知道了“一碗米的价值因人而异,一个孩子的空间大小也因人不同,除了老师和父母能够帮助他发现最大的价值空间,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来认知自己的生命”;知道了“一个孩子很小的时候,能不能拥有很多快乐,比他掌握很多知识更重要。”;知道了“一个小孩子,如果能用他的行动让别人感到幸福的时候,那么,他的收获远比他的付出多。”……由此,我更知道了老师和父母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重要性,“我们能够陪伴孩子成长,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让孩子独立去完成自己的发现,去完成自我成长的修复。真正爱孩子的老师和父母,不是教孩子怎么去躲避挫折,而是教会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怎样去修复生命。”……

于丹老师认为,现在的大学生,都是从中小学过来的,与大学相比,中小 学教育更重要。 “现在的大学生,专业知识确定很专业,但他们人格 的缺陷,却是在大学里无法弥补的。孔子说:一个人‘十五至于学,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现在的孩子,四五岁就开始了学习,家长带着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教会他们承受应试的压力。今天该教孩子学什么?不是知识,不是技巧,而是朴素的人格和内心道德力量,这些胜过知识和技巧。 ”

节目结束了,留给我的却是思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我觉得学校作为一个专业教育机构更是责任重大,如何通过家长学校、教育博客、学校网站等途径和家长一起探讨教育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想到此,不由得想起了我曾经写过的一篇博文,那是从老师和家长双重身份的一点体会和呼吁。

人格教育作文开头【五】

周末,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那就是让我们观看《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开学第一课》,一开始我很不以为然,认为那些灾害根本不可能发生在我的身边。

今天早上,当我还在睡懒觉的时候,妈妈就把我从梦中扯了出来,让我坐在电视机前等这个节目,当时我很不情愿,但当节目开始的时候,我被深深的触动了。

在节目中,通过案例分析以及专家的讲解,让我了解了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应该怎样自救。比如火灾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迅速找到安全通道,尽量是身体贴近地面;有浓烟时,应用湿物捂住口鼻;若身上着火了应在地上打滚,将火扑灭。在农村,许多孩子的父母都外出打工,把自己的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照看。所以许多小伙伴都在没有父母照看的情况下私自结伴去河边游泳。在这时,溺水的情况就常常发生。由于溺水者缺乏自救知识,不知道应该把自己的口鼻露出水面,因此导致悲剧的发生。所以,当溺水情况发生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盲目的下水营救,应该呼喊大人相救。

随着节目的深入,也更加让我了解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如在马路上行走的时候应靠右边行走;在过马路的时候应走人行横道;“红灯停,绿灯行”,“宁让三分,不争一秒”。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安全教育对我们非常重要。通过这次节目,使我们树立了安全意识,了解了很多的安全常识,学会了自我保护,提高了应变能力。这次节目也更加让我明白了生活是美好的,生命是值得珍惜的。生命只有一次,让我们珍惜生命吧!

关于《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观后感10篇

人格教育作文开头【六】

今天上午8:30,我和妈妈一起准时收看了《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讲座。我知道了“人格”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学会要勇敢面对挫折,做一个生活中的强者。我们要珍惜父母之爱,同学之情,努力学习,学会感恩。我们更要懂得人间亲情的珍贵,懂得心怀感恩的重要。

妈妈的话:

今天和孩子一起看了于丹老师《中小学生人格教育》的讲座。于丹老师说:“中小学生人格教育,其实就是教育孩子如何追寻一种生命的快乐和尊严。”

通过于丹老师的讲述和举例阐述,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我知道了“一碗米的价值因人而异,一个孩子的空间大小也因人不同,除了老师和家长能够帮助他发现最大的价值空间,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来认知自己的生命价值。”懂得了“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能不能拥有快乐的生命,可能比他掌握多少知识更重要。”“在学习一种知识的同时,完成自己的开发,其实这是我们大家都企及的一种教育的境界。”“我们能够陪伴孩子成长,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让孩子独立去完成自己的发现,去完成自我成长的修复。”“真正爱孩子的老师和家长,不是教孩子怎么去躲避挫折,而是教会孩子在面对挫折时,怎样去修复生命。”“好老师和好家长完成的是唤醒,而不是灌输,建立的是孩子的自信,而不是家长的教训。”。。。。。。

是啊!一碗米可以有不同的用途,一碗水可以煮出不同的答案,一个孩子可以成就不同的人生。作为父母,我们不仅有责任教育孩子阅读、书写。。。。。。还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心里气氛。我们一定要遵从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为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而踏实走好每一步!

教育是一个起点,是一种陪伴,是一种理念和鼓励,而最终的成全,是每个孩子自我的人格和心灵。在人群中去学会爱,在山水中去发现永恒,在社会的规则中去勇于承担,在这一切中,去建立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