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春节元宵节的传统文化作文三年级(元宵节的民风民俗作文二年级)

春节元宵节的传统文化作文三年级(元宵节的民风民俗作文二年级)

更新时间:2024-02-20 00:20:10
春节元宵节的传统文化作文三年级(元宵节的民风民俗作文二年级)

春节元宵节的传统文化作文三年级【一】

春节过后,就属“正月十五”元宵节最热闹了。在我的印象深处,最难忘的就是6岁时在外婆家过的那个丰富多彩的元宵节。

那天早上,我们吃了元宵就开始收拾东西,因为外公要带我们去看社火。刚到县城,到处张灯结彩,各式各样的电子花灯简直叫人目不暇接。随着一阵阵锣鼓喧天,两条蛟龙在人群中间交叉飞舞,还时不时地喷着火,真是太精彩了。紧接着我看到了车社火,地台社火等,我越看越兴奋,扯着嗓子给爷爷说:“这些都太好玩了!”爷爷一脸骄傲地说:“那当然了!西府社火是宝鸡市传统民俗文化瑰宝之一,展示着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社火脸谱可是一绝哦!”“你看那边!”爷爷指着向我们走来的社火。我看到那些大头娃娃,踩高跷的人,他们的脸谱造型奇特,色彩亮丽,和川剧的脸谱不太一样,爷爷告诉我这个是秦腔表演的扮相。后面的舞狮队,舞蹈队等的精彩表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我和弟弟也一直在鼓掌。

回到家,舅舅给我和弟弟一人一个大红灯笼。俗语说“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在外婆家那边有舅舅送外甥灯笼的习俗,预示着吉祥如意,长命百岁。

吃完晚饭,外婆让我们看电视,可是我们等不及了,大喊:“外婆,我们要挑灯笼!”外婆急忙把灯笼拿下来,点上蜡烛。刚拿到灯笼,我们就听到外面噼里啪啦的声音,这下更着急了,赶紧往外冲。

“哇!烟花!”第一次看到烟花的弟弟兴奋地跳了起来!只见漫天的烟花在空中炸开了花,点点繁星般的烟花如同天女散花,飘洒在空中,美丽极了!哇!那边更引人注目,笑脸礼花来了,它代表着人们在新的一年里笑口常开,生活快乐!

我们陶醉在绚丽夺目的烟花中,尽情享受着节日带来的欢乐!那欢声笑语,久久回荡在我的脑海中。

春节元宵节的传统文化作文三年级【二】

我的家乡在著名的“丝绸之乡”周村,周村许许多多有名的建筑物比如周村古商城、千佛寺等等。但是我最喜欢家乡的元宵节。

元宵节那一天,我们白天看芯子,晚上看花灯,赏月。周村的花灯出名,“芯子”可就更出名了。周村的“芯子”至少有二百五十年历史。有“双人芯子”、“单人芯子”、“车芯子”、“拾芯子”、“桌芯子”、“多人芯子”、“芯子灯”等等。所谓“芯子”就是人们高高竖起一根铁棍,顶端座子上竖站着一个女孩或男童,他们扮演各种人物的造型,远远望去,好像站在灯芯顶上,所以群众就称这种活动叫芯子。每年元宵节前后的正月十四、十五和十六三天周村都会有一条街禁行,专门用来“扮玩”,这一天整个周村的人们都会在这条街的两边等着观看,可真是人山人海,还有各种特色小吃。这天有芯子、舞龙、滚狮、踩高跷、划旱船、跑驴、铁火球等各种杂耍、扮玩活动热闹非凡。芯子上的人物造型各异,随着哨声扭动真是好看极了。到这一天周村花灯更是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有各种各样的造型,有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还有现代优秀人物事迹的灯展,古商城里的灯更是各式各样,让人目不暇接。

这一天,吃、玩、看真是太有意思了,要是你觉得好,就来吧!周村欢迎你!

春节元宵节的传统文化作文三年级【三】

今天是元宵节。据说,我国从唐代起就有了元宵节晚上观灯的习俗,所以元宵节又被称为“灯节”。

一吃过晚饭,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兴高采烈地去街上看灯。月亮已早早地爬上了天空,它犹如一只银镜,静静地把大地照得很亮很亮。

马路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串串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一盏盏路灯宛如一条条银蛇,一直伸向天边。小朋友们一蹦一跳地,手上不是拿着五颜六色的气球,就是提着各式各样的花灯,因为今年是猴年,所以今晚“猴”灯特别多,有“充气生肖猴”、“猴子捞月”、“大闹天宫”……不仅花灯美,而且街道上、公园里也很美。街道上的路灯,大楼上的霓虹灯,亭子上的装饰灯,草丛里的照明灯,都亮了,如同到了灯的海洋。站在解放桥上向东看,迎宾桥上的彩虹灯、桥下的观光灯和桥两侧高楼上的射灯,五彩缤纷,色色俱全,组成了一幅灯火辉煌的城市美景,真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