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高中校园文化月的主题作文(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为主题的作文)

高中校园文化月的主题作文(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为主题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6-10 08:26:14
高中校园文化月的主题作文(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为主题的作文)

高中校园文化月的主题作文【一】

我们的校园可美啦!有许许多多的活动天地和学习园地。现在就让我带你们去参观参观吧!

一进校园,阵阵微风抚摸着你的脸蛋,使你感到神清气爽。接着,扑入眼帘的是全新的塑胶操场。每当上体育课的时候,我们班都有会在那里练习赛跑、接力赛等运动。

过了塑胶操场就到了内操坪。这里是孩子们的游戏乐园,到了下课的时候,这里就会传出嘻嘻哈哈的欢笑声。内操场的东西两端各有一栋教学楼。新教学楼高高耸立在内操坪的西侧,颜色鲜艳,环境优良。老教学楼挺立在内操场的东端,虽然它看起来已是灰头土脸,但是,它挺立在路边的样子,仍显得无比坚强。

从内操场的最前面向左转个弯,就到了小操坪。把这里叫做流行街。因为每次一到有流行的游戏或玩具的时候,同学们就都会在这里玩。

我们四(8班是一档最里面的班级,我们教室的右边有一块小空地,因为其它班不太方便的原因,这块地,就成了我们四(8班的乐园。

在小操坪和小空地之间,有一个健身沙地,那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每当下课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有会到那里去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然后聚集精力,迎拉接下一节课的挑战。

啊!校园是培育花朵的园地,是孩子们快乐的象征。我爱我们的学校,爱校园里的一草一木。

高中校园文化月的主题作文【二】

可以说,我的成长是与红色文化密不可分的,甚至我到目前为止成长的每一个过程,都是在红色的文化里熏陶的。

我常在自己的个人简介里写下这样的话:“祖籍在井冈脚下,生长于赣南山区,蜷居南昌某高校”。这么一说,也便把我和红色文化中的三个摇篮联系在了一起。我们都知道,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赣南是中央苏区的摇篮,而南昌又是军旗升起的地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摇篮。

我的祖籍是在井冈脚下的永新县,用祖父的话来说,那是一个抬头见井冈的地方。于是我从小就在祖辈的教导中,了解着关于故土,关于井冈,关于中国革命的过去。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课本里,在课外书中,又读到更多关于故乡的字词,关于那段属于中国革命历史的记述。

我清楚地记得,“三湾改编”在永新,“龙源口大捷”在永新,我清楚地知道,我从永新登井冈的路,是红军曾经走过的路,踩着的是革命的足迹。提到我的故乡,我是自豪的,因为它记录着中国革命的最初,记录着一个伟大祖国的前行足迹。从小到现在,我多次登上井冈,每一次,都有新的感触,每一次,都对生活多一点希望。祖国越来越繁荣强盛,更叫人记住曾经抛洒热的革命先烈。

我出生在赣南山区,在很小的时候,便知道赣南有个叫瑞金的地方,那是曾经中华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被称为“红都”。慢慢长大,知道赣南还有另一个名字,叫“红土地”。当然,这不仅仅是因为赣南的大部分土壤都是呈红色,还是因为赣南几乎所有的县区都与红色文化密不可分。就拿我所在的小县崇义来看,历史中也曾有过“上堡整训”这样的记录,当时的我党高级军官王尔琢就牺牲在崇义,纪念碑名还是由肖克将军亲笔题写的。

我们无法忘记,那段属于赣南的红色传播,那段属于中央苏区的历史。写东西的我,偶尔捕捉了一些关于赣南的文化信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民谣,是当地人民对苏区干部的最高评价,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记录了南方游击战争的艰难,抒发了我军坚定不移的胜利信念。

再说说南昌,上大学来到这座城市,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不能说很熟悉这样一座城市,却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地走了那些革命的遗迹。寻访了那些纪念着红色文化的标志。去过了八一起义纪念碑、革命历史博物馆,走过了八一起义纪念馆、朱德训练团。每一次出行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游玩,多了一层历史的洗礼,多了几分心情的凝重和深沉,每次回来却也是收获不少。

我们不能忽略,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南昌城里的那一声枪响,它划破了原本宁静的夜空,写下一段历史。这一枪,是武装斗争打响的第一枪,自然也具有非常的意义,而江泽民同志题写的“军旗升起的地方”,更是把南昌这座英雄城,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革命联系在了一起。

其实我不是一个喜欢参加征文活动的人,因为我通常以为征文大多是应景之作,写不出什么真情实感。而这一次,不能不说有些机缘,无意间在办公室看到这本《红色江西》的读本和这样一个活动启事,一下子有种热情涌动,于是写下了上面的文字。也许往往是饱含了太多的情感,才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言语去表达,因为再多的文字,都无法合适的记录自己的满腔衷肠。

有一句话叫,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而红色江西就是这样一段属于江西的,属于那个革命战火年代的过去。它是一段让老一辈革命先辈怀念起来都倍感艰辛的历史,更是一段值得每一个在这个新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人在心里铭记的历史。读着《红色江西》里的每一段文字,就是在回顾那一段过去,那些往事历历在目,有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而每一段都是那么牵动人心,每一次的革命进程都是今天幸福生活的铺垫,是前辈的鲜换来的。

有时候这样的话说多了反而显得有些虚情假意,还记得小学的时候常常写下这样的词句,读着这本书里的文字,我越发怀念那个属于记忆里的岁月,记得作业本上写下,红领巾是革命志士的鲜染成的。而现在社会越来越现实,越来越多的人只看到了金钱和地位,只看到了利益和权力,忘了今天的生活是有着怎样的历史,忘了今天的幸福是建立在怎样的奋斗基础上。

学习红色江西的历史,真正的意义就在于让更多的人回顾这么一段过往,回顾属于井冈,红米饭南瓜汤的生活,回顾属于瑞金,苏区干部艰苦朴素的传统,回顾属于南昌,雨腥风斗争的场景。再想想现在,饭饱衣暖、生活富足、平安和谐,还有什么不满足,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去贪婪和谋取。

当然,不是我要去标榜自己什么,也不是我能改变怎样的现状,只是作为一个在红色文化里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我觉得我有必要写下这么一段文字,不管它能起到怎样的作用,能让多少人产生一点点触动。

只因为我觉得有那么一段历史,是不应该被我们所遗忘的,只因为我是一个江西人,一个在红色文化里成长的青年人。

高中校园文化月的主题作文【三】

是谁,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今天?科技发达,文明和谐,我们享受着安逸的生活;是谁,给我们一个和平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团结友爱,和谐共处,我们拥有着和平的生活。是他们!是英勇无畏的革命先烈们!

我来到雨花台,一路走来,整个陵园苍松似海、翠竹成林。墙外面及地坪贴铺花岗石,朴素庄严。馆内陈列着烈士的遗物、遗像和文物史料。我们走过的不再是台阶,不再是平平常常的一段道路,我们是在穿越时空,走在了历史的年轮上!在这里,历史与建筑是与肉的结合,是灵魂与身躯的融合。没有灵魂的身躯只是一具形骸,没有身躯的灵魂亦只是一阵随风飘荡的轻烟!闭上眼,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腥风雨的年代。

纪念碑坐落在主峰峰顶,占地面积 1万平方米。纪念碑高42.3米,碑体方型,宽7米,厚5米。正面镌刻邓小平手书“雨花台烈士纪念碑” 8个金字。碑前立有烈士铜像,高 5.5米,题为“宁不屈”。底层平台两侧立有向革命先烈肃立致敬的群众石刻雕像。

北殉难处烈士雕像用大小179块赭色花岗石砌成,高10.3米,长14.2米,由 9位烈士形象组成,表现了烈士们视如归的浩然正气。陵园由雨花台主峰等五个山岗组成,总的占地面积约54.2公顷。陵园正门立有一对石柱,朴素庄严,高约11.7米,象征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陵园内部有宽阔的广场和花坛。在雨花台的主峰建立了6.8米高的纪念碑,上刻有毛泽东同志手书的“难烈士万岁”六个大字。在烈士殉难处建有“革命烈士殉难处”牌坊以及其他的纪念物。

烈士的墓群位于西岗的西殉难处,东殉难处建有烈士纪念亭,北殉难处建有赭色花岗岩烈士就义群雕,雕像高10.3米、长14.2米,由党的工作者、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战士、学生等九位烈士形象组成,雕像充分的表现了烈士们临刑前大义凛然、视如归的浩然正气。在主峰东麓,建立了革命烈士史迹陈列馆,陈列着先烈们的遗像、遗书、遗物等革命文物,供后人参观缅怀。

数百位先烈们不顾个人安危,舍生忘,抛头颅洒热,经受了与火的洗礼,为人民作出伟大的贡献,他们用热的青春谱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巍巍雨花,烈士们在这里永垂不朽!

伟大的红色文化熏陶着我们,我明白了取得和平的`不易,我为你们这些伟大的烈士们而骄傲!我为今日美好的祖国而骄傲!虽然我现在是一名学生,但我会好好学习,我不会辜负你们的厚望,将再度继承你们的事业,我将用自己满腔的热,来好好的热爱祖国,发扬祖国的光辉传统,为祖国争光!

高中校园文化月的主题作文【四】

一走进校园,你就会发现我们学校很小,只有一间教学楼,几排平房,一个小操场,几个花坛和几棵老树而以,但我觉得我们的校园非常美丽,特别是那个常常受别人称赞而从不骄傲的花坛。

你看,小草探出圆圆小脑袋,好像是个害羞的小姑娘,又好像是给花坛铺上了翠绿的毛毯,毛茸茸的,摸起来非常舒服。仔细一看,上面还有几颗露珠挂在草丛中,忽明忽暗地闪烁着,好像天上的繁星。

花坛中央还有几棵高大的落叶榕,它们直立挺拔像是我们学校的“守护神”,无论是桃红柳绿的春天。枝叶繁茂的夏天,还是果实累累的秋天。冰雪覆盖的冬天,勇敢的“守护神”也是那么尽责地保卫我们的学校。“叽。叽。叽”“沙。沙。沙”,是哪个音乐家在弹奏着这优美的乐曲,原来是一群小鸟和落叶在弹奏着这优美的的乐曲。你看,小鸟拿着指挥棒在指挥着,它们配合得非常好。

花坛里有一棵状元竹,它一年四季都开着一朵朵粉红色的花,美丽又芬芳。看,这儿一朵,那儿一簇,很不少。无论是那个画家都描绘不出这么美丽的风景。它们芬芳扑鼻,飘满了整个校园。引来了一群群蜜蜂和蝴蝶,它们有的正在花瓣上,有的正在花瓣下,有的在花瓣顶尖,好像它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

啊!我们的学校真美啊,是花坛把学校装扮得如此美丽。叫我怎么能不爱它呢?

一走进校园,你就会发现我们学校很小,只有一间教学楼,几排平房,一个小操场,几个花坛和几棵老树而以,但我觉得我们的校园非常美丽,特别是那个常常受别人称赞而从不骄傲的花坛。

你看,小草探出圆圆小脑袋,好像是个害羞的小姑娘,又好像是给花坛铺上了翠绿的毛毯,毛茸茸的,摸起来非常舒服。仔细一看,上面还有几颗露珠挂在草丛中,忽明忽暗地闪烁着,好像天上的繁星。

花坛中央还有几棵高大的落叶榕,它们直立挺拔像是我们学校的“守护神”,无论是桃红柳绿的春天。枝叶繁茂的夏天,还是果实累累的秋天。冰雪覆盖的冬天,勇敢的“守护神”也是那么尽责地保卫我们的学校。“叽。叽。叽”“沙。沙。沙”,是哪个音乐家在弹奏着这优美的乐曲,原来是一群小鸟和落叶在弹奏着这优美的的乐曲。你看,小鸟拿着指挥棒在指挥着,它们配合得非常好。

花坛里有一棵状元竹,它一年四季都开着一朵朵粉红色的花,美丽又芬芳。看,这儿一朵,那儿一簇,很不少。无论是那个画家都描绘不出这么美丽的风景。它们芬芳扑鼻,飘满了整个校园。引来了一群群蜜蜂和蝴蝶,它们有的正在花瓣上,有的正在花瓣下,有的在花瓣顶尖,好像它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

啊!我们的学校真美啊,是花坛把学校装扮得如此美丽。叫我怎么能不爱它呢?

高中校园文化月的主题作文【五】

我最喜欢的地方是水池生态区和地球仪广场,其中我最喜欢水池生态区,因为水里有许多水生生物生存,水生植物有布袋莲、水芙蓉、浮萍、槐叶苹和水蕴草,只有水蕴草是沉水性,而且把水芙蓉压在水里,水芙蓉会浮上来,而且叶会变成银色呢!水生动物有螺和鱼,听说螺会吃水中的浮游生物呢!鱼是用鳃呼吸,身体的鳞片是用保护生体的\'呢!我觉得水生生物真可爱!

地球仪广场我也很喜欢,因为我一二年级时常常去那里玩,到了三年级,我们上体育课时,也常常在地球仪广场玩跳绳、跑步和打篮球,所以我对地球仪广场很熟悉,希望以后的体育课,可以去地球仪上跑步或打篮球,这样可以增加抵抗力,所以我喜欢去地球仪广场上玩。还有一次,在体育竞赛,有人传球给我,我就不小心超线,所以才打成平手,彩虹队竟然输给了四年一班,我们才被淘汰。

水池生态区和地球仪广场是我最难忘的地方,所以请大家不要破坏它们,例如:不要乱丢垃圾在水池生态区和地球仪广场。总而言之,就是要爱惜它们。

高中校园文化月的主题作文【六】

上周日的早晨,我们作文班的同学们在亢老师和杨老师的带领下秋游周礼文化主题公园。我们大家坐上了22 路公交车,每个人都兴奋极了!不一会儿就到达目的地,这里的人可真多呀,有的在卖棉花糖,爆米花,还有好多人在跳广场舞,热闹极了!

一下车,我们就像一群快活的鸟儿来到了广场上,远远地看到了天下第一灯耸立在广场中心。亢老师像个导游一样向我们介绍说,这个大灯高达36.9米,重有369吨,表面涂有仿古全色漆, 仿照东周时期的青铜树形灯铸造而成, 造型庄重典雅,寓意 繁荣昌盛,和谐发展。远远看去,古铜色的灯柱托举着一个巨大的莲花,四周有四头大象,像四个忠诚的卫士一样守卫者天下第一灯。

我们继续往前走,突然有几匹马朝我们飞来,我被吓了一跳,我走近仔细一看,前面那个领头的马前蹄腾飞,鬃毛飞扬,眼似铜铃,鼻孔圆张,威武极了!后面的马有的在低头吃草,有的马在呼唤自己同伴。这些马的名字也很有趣,有绝地,有翻羽,有 奔宵,超影,超光,腾雾,扶翼。

告别了八骏园我们继续往前走,有一个夫人的雕像,她叫姜原。她的面前有个巨大的脚,我们好奇的在上面踩来踩去,亢老师说:“你们知道吗,这个雕像还有个有趣的故事!”,老师告诉我们很久以前,在一个早晨,姜原一个人在院子里突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她好奇的跑上前去踩了踩,谁知就这样给怀孕了。大家都说十月怀胎,可她却怀了两年,好多人说这是个怪胎,孩子生下来之后,大家都说这是个不祥之物,要把这个孩子扔在大街上让马车把他压。

可是马车见到这个孩子之后都给他让路。又有人说把这个孩子扔在森林里让野兽吃掉,野兽们不仅没有吃掉他反而还养活他。又有人说把这个孩子放在湖面的冰面上冻他,可是鸟儿们看到了都把身上的羽毛啄下来给他盖上,最后姜原不顾大家的`反对把这个孩子带回了家并且慢慢把他养大,长大后的这个孩子对农业非常感兴趣,还研究出了好多可以种的庄稼,这个人就是后继。这个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们每一个人。

我们又往前走看见一个很大很大的人工湖,湖面上波光粼粼,有许多小鸭子在嬉戏打闹,对面的小山一片金黄金黄的,就像铺了金毯子,真是一幅美妙的画卷! 我们又来到了银杏树林,树上的叶子落了一地,就像一条金色的地毯, 踩上去软软的,同学们有的在拣树叶,有的和老师们一起拍照。

走过银杏林我们来到了石拱桥,走上去的时候我好累呀,但走下去的时候我觉得很爽快,我们大家还在这个留下了美丽的合影。

走下石拱桥,有一个池塘,池塘里游着许多小鸭子,还有优雅洁白的天鹅在水里嬉戏,它们伸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在对天而歌,让我想起了一首古诗“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小鸭子们也不甘落后,紧紧地追赶,真是有趣极了!

这次秋游活动让我们亲近大自然欣赏美景,让我们了解到宝鸡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故事,我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自豪。我爱着美丽的公园!

高中校园文化月的主题作文【七】

学校里有个文学社,常常会向学生征稿,选用的稿件也一定会遵循这一原则,有时候选稿老师还会以这一点作为来向其他的老师讲述。也正因为这个规定,让一些学生的好稿子最终被淘汰出局。

一次开会,随手带一本《读者》去看,旁边的老师指着一文章说,“这文好象与主题没有关系,因为文中没有点到主题啊!”我笑笑说,“可以这样的写,我认为这样写的人比围绕着主题写的人更有智慧。要不你想想《读者》怎么会选上这样一篇看起来没有主题的文章呢?”

第一次上网在洪恩网站论坛发文是英语,后来朋友又向我介绍了“红袖添香”这个网站,于是爱上了这个纯文学的中文网站。情不自禁地注册,偶尔也会随感而写。可很多时候,是在没有主题的.情况下写作,往往是在最后发文时被提示忘了写题目了。于是就想了一个自己觉得适合的主题,或者用自己的意念取一个好听的题目作为随感的主题,有时干脆就用《无题》代之。

自然,我不敢把自己的随感发在学校的文学报上,怕别人知道我网上的文集。在推不掉任务的情况下,就把论文或不合他们选稿规定的文字上交,这样就可以逃脱稿子被选定的命运(论文不是太长就是太无味,在这是不适宜学生的;没有点题的自然不会选中,因为语文教师不想让学生看到不合作文指导时要求的文稿。真是乐于这样的“狡猾”。

记得一次在北京听北大教授曹文轩《我的作文观》讲座,他提到了六大点:

一、生活无处不在;

二、返回自身;

三、有意义与有意思;

四、走出一种写作模式;

五、好知识与坏知识;

六、想象力的保护。

其中第四点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1、肯定一种能让孩子不因写作而感痛苦的方式。

2、写作在人类行为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东西。

曹教授还谈到写作的最大弊端“完全格式化框架里完成写作”不仅会让孩子们痛苦,也会让大人们不想写作。并说常见的写作模式是:见景——入境——抒情——结尾点题。在这个环节中他提到了“教育并不是一个美丽的词眼”这样一句话,这句话就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写作模式的教育。在这确实应该感谢网络了,因为网络让一些孩子们走出了为写作文而写作的痛苦。

关于主题之说,于我现在是一个快乐的话题,因为我不需要别人来证明我的会不会作文。随心而作是一种快乐,随意而写是另一种快乐!有没有人看,点击率高与不高都不会影响我的心情。我认为愉悦自己心的行为是很私人的事,我只在乎自己的感觉!

正如此刻,边听讲座边敲键盘的作文的美妙,就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