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艺术浸润心灵作文

艺术浸润心灵作文

更新时间:2023-12-06 05:27:16
艺术浸润心灵作文

艺术浸润心灵作文【一】

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梦,梦想成为老师、医生、科学家……而我的梦想很简单,但却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做到!一直以来,我梦想自己可以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和大家一起保护环境,让我们能够生活在一个蓝天白云、阳光明媚、绿水青山的美丽南昌中。

在我们的'身边,时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冬天来了,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街道上全是泥泞。但是,勤劳的环卫工人们不嫌冷、不嫌脏打扫着我们的城市。

我的邻居奶奶是一位环卫工人,她每天5点就要开始工作,十分辛苦!记得一个星期六的上午,我和奶奶赶到她工作的小区里。就要开始干活了,我们拿起扫帚,清扫起了小区。地上树叶、纸屑很多,不一会,我的汗水滴滴地流着……我终于熬不住了,奶奶似乎看懂了我的心思,说:“再坚持一会就好了!”这时,一位爷爷从楼上走下来,看到奶奶后,微笑着说:“大姐,辛苦你了,我也帮你干吧!”“不用,真的不用!”奶奶客气地说。但爷爷坚持要为奶奶帮忙,看着打扫好的地,一股暖意涌上心间。

啊!如果人人都像奶奶和这位爷爷一样爱护公共环境,那我们的家园定加更加美好!

亲爱的同学们,从现在起,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不乱扔垃圾、保持卫生的好习惯;多植树造林、低碳出行……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

我的梦,就是中国梦。中国梦就是我们的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大家的爱心助力下,一定会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艺术浸润心灵作文【二】

有人说,艺术是一首歌,悦耳动听,美妙的歌;也有人说,艺术是一幅画,画笔均匀,淡雅着色;还有人说,艺术离我们很遥远,因而我们对它一无所知;而我想说,艺术就在我们身边,所以我们都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听啊,听!“嘀嗒嘀嗒——”,小闹钟一刻不停的声音,难道是不艺术吗?“嘟嘟嘟嘟——”,小轿车发出的鸣笛声,难道不是艺术吗?还有那些神秘的音乐符号,经过不同的排列所奏出的优美乐曲,难道不是艺术吗?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看啊,看!这幅《松鹤图》,纸上那只栩栩如生的仙鹤、翠绿的青松,还有那缓缓流淌的小溪、圆圆的礁石,以及金灿灿的太阳,这难道不是艺术吗?九龙壁上那生龙活虎的`雕刻,难道不是艺术吗?那窗户上五颜六色的花剪纸,难道不是艺术吗?还有那皎皎明月光,清清石上泉,不都是艺术吗?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瞧啊,瞧!那桌上古色古香的茶具,难道不是艺术吗?那柜里陈列着的金银首饰,是那样金光闪闪、光彩照人。即使是一个棱角,一个小装饰也都那么精致,这难道不是艺术吗?那花瓶,上面涂画的每一根线条都那么柔美,每一种颜色都那么纯正,每一个人物都刻画的那样别出心裁,每一种景物都恰到好处,这难道不是艺术吗?

艺术就在我们身边。艺术就像星空,仰仰头就能望见;艺术就像大海,踮踮脚就能看见;艺术就像小花,弯弯腰就能摸见;艺术就像终点线,跑一跑就能瞧见;艺术就像果实,伸伸手就能摘见。艺术无处不在,它,就在我们身边······

艺术浸润心灵作文【三】

火热的午后,我独自迈步于校园图书馆前,无疑按耐不住内心竟不自觉地哼起了小曲儿。终于,许久后知识的大门向我打开,我终圆梦成了一名读书管理员。

在图书馆的日子,无疑是十几年光景中最愉悦的时光。一手拎书,与百家尽情畅谈无拘无束。再品,与外国学者诉说心语交流心德。“管理员,我要借书。”“快来帮我找一下这本书。”“登记书名吧,我迫不及待想要看看了。”时不时传来的唤声,让我愈发忙碌。品书,助人,自不必说成为了我那管理员生活的一部分。

白昼,在图书馆的络绎不绝接踵而至的时间使我充实。微笑伴随着飞舞的笔尖,书写着“同行人”的姓名;双手捧书,帮书籍找回原来的归处。再次微笑,又送走了借阅人。就那样,我收获了人们的喜爱与友善。

夜晚,则有了自己的`闲暇时间。捧起古书,静坐在偌大的馆中,心中保持着澄净,闭眼,孔孟之塑即刻便在眼前浮现,他们与我相握恰似多年未见的老友挥手寒暄。乏累之时,送走孔孟,迎来科幻之父凡尔纳,与他诉说如今科技所创下的辉煌,他双手击掌,深邃的眼神中尽开喜悦却又带着憧憬与希望。起身,漫步在馆中,手指轻抚过书缝,择了夏洛蒂.勃朗特作的,我的一己知音共诉自尊与追求,高山流水遇知音只悲相见恨晚。望向夜空繁星点点,忘却了时间也数不清究竟会了几位学者,只是觉得受益匪浅。我又收获了知识和智慧。

且说时间会带走婴儿的咿呀,恋人的顺发,白皙的脸庞,却也带不走一个人对阅读的渴望。怀揣着梦想,去拥抱每一本书籍带来的感动。我始终愿在文字的舞台下做一位忠实的观众。文字,犹如优秀的演员,用着满腔热演绎人生的悲欢离合,句符用铿锵有力的双臂去奏乐。图书馆中的我,就像是江河中的一叶扁舟,被知识所覆盖,千百位文学家向我涌来使我愈发愈小。图书,引我向一股泉水走去……那时,星星做我的向导,玫瑰花的倩影如同灯焰在心里发亮。从喜欢到痴迷,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使我真切感受到真情的激荡,让沐春荡漾绽放出五彩年华。

如今,想起图书管理员的日子带给我与人之善与书之馨,更是让我领略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了解了国外文坛的璀璨。

只想静静沐浴春风,追溯到那段在书中的生活,那么净那么净……

艺术浸润心灵作文【四】

“童心共筑家乡梦”系列实践活动共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少年研究员——小课题研究”。五、六年级的学生组成2~5人的假日活动小队,调查研究家乡的名人资源、民俗文化、人文景观等,调研美丽乡村建设、古镇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问题等,并撰写成小课题考察报告,制作成多媒体幻灯进行展示。一到四年级的同学可以家乡旅游“金点子”,以个人或小队合作的形式,用文字叙述结合图画的形式,来设计“跟着运河游桐乡”、“周游桐乡旅游攻略” 等主题旅游,或者设计 “桐乡童玩城”、“儿童梦幻之都”等面向儿童旅游的项目,也可设计如“十年后的古镇”、“十年后的自己”等想象性的项目。

第二大类是“少年影像师”——畅想家乡。一是“奇思妙想画旅游”想象画,也就是用图画的形式记录或设计家乡的美景、风情等;二是“光影家乡”摄影,用儿童的眼睛,通过数码相机(或手机照相捕捉家乡的美景、民俗等值得记录的影像;三是小导游”或“小志愿者”微视频,三至六年级的同学可开展“小导游”或“小志愿者”实践活动,并把活动过程拍摄制作成视频。

学校也将这样的活动要项编辑为一份“童心共筑家乡梦”系列实践活动的指导书,并在今年的1月份学校结束的,每人手持一张这样的活动指导,听取了专门的电视专题导读。一听到这样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许多学生早已是跃跃欲试了。

【亮出你的收获来!】

在刚过去的寒假中,学生安排好自己的寒假时间,或是一个人在家长的指导下,或是邀请自己学校不同年级的同学,甚至住在同一小区的其他学校同学,热火朝天地投入到“童心共筑家乡梦”的活动中来了。他们还把自己的活动收获,通过指定的活动邮箱发送给学校的老师,以得到老师的及时指导,以利于进一步开展活动。而一些优秀的活动作品,就通过学校网站上专设的“家乡梦”专栏进行第一时间的展示,成为其他同学学习、激励的榜样。

2月份开学后,进入了本次活动的第二季收获。一件件精彩的作品在各个班级的“我能行展示台”中纷纷亮想。还有一部分优秀的作品,则推荐到学校参加全校性的评比,并学校网站专栏、校园宣传窗、校园电视中进行展示。学校还将从中挑选整理部分特别优秀的作品,参加桐乡市级的“童心共筑桐乡梦”的活动展评呢!

茅盾实验小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家乡,每个家乡都有着不同的特色,这正是学校开展好本次活动的优势所在。同学们畅想一个个美丽的家乡梦,向大家展示和介绍自己的活动作品,锻炼了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培养了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艺术浸润心灵作文【五】

看到《艺术哲学》这个名字的第一反应:这一定是本偏理论化的哲学书,读过以后,感觉它更像是一本介绍意大利,尼德兰,希腊历史,种族,风俗习惯与艺术的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枯燥乏味,反而更加吸引了我去了解这些城市的过去,去感受它们的文化,去品味它们的艺术生活。

《艺术哲学》是法国的伊波利特·丹纳所著,我看的是张伟所译的,据译者介绍,丹纳是深具传奇性的天才人物,就连他也被丹纳广博的学识、独特的思路、缜密的分析以及精辟的见解所折服,我就更不用说了。这本书一共有三篇,分别是意大利的艺术哲学、尼德兰的艺术哲学和希腊的艺术哲学。大致都是围绕时代,种族和风俗来写,各有各的特点。作者开篇就提出这样一条规律“艺术作品必然与条件完全符合,任何时期的艺术品都是按照这一规律产生的”,然后用意大利的绘画史来证明和应用这条规律。作品与环境必然完全相等,不论什么时代,艺术品都是按照这条规律产生的,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这条规律同样适用。艺术确实源于生活,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甚至是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必须投身于它们当时所处的生活环境。就拿意大利和尼德兰来说,因为自然环境的不同,意大利的目光转向了健康、有力、活泼的人体,所以意大利绘画多表现理想的美丽的人体;而尼德兰多表现现实的甚至是丑陋的人体。

在意大利,色调是固定的,在佛兰德斯,景物的色调总是随着日光和周围水汽的变化而变。说到这,我又想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环境下,使得文化具有了差异性,也正因为不同的环境,才有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和艺术。“艺术作品必然与条件完全符合”,在丹纳的条件里,‘种族’是一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因为种族的不同,日耳曼族与拉丁族不仅在艺术上的本性对立在风格与趣味上也形成了类似的对比。“后者与前者相比,虽没有那种塑像般的美妙形体,情趣粗俗一些,性情比较迟钝,但精神的安稳,气质的冷静,使他们能更坚实地把握住理智”。《艺术哲学》从意大利,尼德兰,希腊的地理位置,人种,风俗习惯,历史,政治等因素谈起,到其艺术形式的产生于发展,向我们论证了开篇所提出的规律——不同的环境决定不同的艺术风格,也说明艺术来自生活,是生活给了它发展的空间。所以,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不单单要有强烈的自发的,独特的情感,更需要的是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对风土民情的细微差别有着高度敏感的心。

在欧洲的诸多文明古国中,意大利算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存在,在加上本人对这个城市的偏爱,我更喜欢谈谈我眼中的意大利。关于意大利画派的特征,其中有一点令我印象深刻:意大利画派轻视和忽视风景,却把人物作为主题。书中也提到过“艺术从质朴走向完满所前进的一大步,便是创造了完美的形体,这是理想的慧眼而非寻常肉眼所能发现的形体”。之所以特别提到这点,是因为想到了顾凯之提到过“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人物画也是中国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物画占据着重要地位,至于山水画,直到隋唐才独立出来。两者相比,有共性,也有异性,相同的是都重视人物,不同的是对人物的偏重点却大有不同,前者表达理想的人体,后者以形写神,更注重人物的传神。关于他们之间的不同又恰巧说明了之前所提到的规律“艺术作品必然与条件完全符合”。

可想而知,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怎会与接受了文艺复习洗礼的意大利创造出同等风格的艺术作品呢?对于轻视风景,重人物的思想我也是能接受的,谁让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过程呢?书里也解释了意大利艺术表现人体的原因,我认为那些例子太过于黑暗,免不了背叛,仇恨和害,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来说,尽管未曾身临其境,却仍不想多提。现在的'时代背景也有着与之相对应的产物,要想同样的艺术在世界的舞台上再度出现,除非岁月的车轮退回到有那样一种环境的年代。

此书着实令我受益颇深,只可惜我才疏学浅,无法用自己的拙笔体现丹纳艺术的灵魂深处,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定刻苦钻研,交上更令人满意的答案。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