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改变自我与坚守自我的作文(以保持自我为话题的作文)

改变自我与坚守自我的作文(以保持自我为话题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10-26 22:19:28
改变自我与坚守自我的作文(以保持自我为话题的作文)

改变自我与坚守自我的作文【一】

康德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让人不断探寻,其一是头顶璀璨的星空,其一是心中的道德律令。”

一个人的底线便是他心中的道德律令。纷繁的世界,芸芸众生,各有各的姿态,或高或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眼光,看到的世界不尽相同,但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坚守。

回眸历史的长河,让我们的`心为之一动的是那些始终不放弃自己坚守的人们。

陶渊明是一个隐士,无数后人仰慕他的傲骨,也向往他那归园田居的怡然自得。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他的底线。官场的污浊让他窒息,也许可以同其他为官者一样,选择低眉顺眼,选择随声附和,但这一切都和陶渊明的理想相去甚远。“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时至今日,我甚至仍能从他的吟诵中感到一种莫名的轻松、欣喜,他在坚守着。

屈原,一位江边的吟游诗人,用他的一生苦苦追寻着他的理想。总有人不理解,也总有人追问,正如那个江边的渔父。“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但屈原毅然选择了坚守,“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当自己的理想和现实强烈冲突时,他没有悔恨自己的坚守,徐徐走向江中。他的悲剧被人们诉说,他的坚守也划破天空,成为星宿中明亮的一颗。

目光回到近代,忽显一阵纷乱,但让我们铭记的那些名字依然字字清晰。“戊戌变法”失败,有人劝谭嗣同逃跑,也许有一天能卷土重来。但谭嗣同却慷慨激昂:“有心贼,无力回天,得其所,快哉快哉!”他说,各国的变法都有牺牲,就让我来做中国的第一个。他至都以天下为己任,坚守着那个离他似乎还很远的家国梦。

历史上的那些坚守让人感动,无不显示着那些独立不迁的人和他们的铮铮硬骨。

今天,我们将他们重新提起,让他们给予我们力量,在这个信仰、底线缺失的时代勇敢地走下去。

改变自我与坚守自我的作文【二】

可到现在,他才逐渐明白,自己所追求的并不是写些‘云想衣裳花想容 ’的艳歌,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荣华富贵。那城市的繁华险些迷失了自己。于是,他选择了离开。离开那个不得令人开心颜的尘世,去追寻白鹿青崖,桃花美酒;去追寻雪花轩辕,一日孤帆。在名山大川中放纵性情,在自然的边缘寻找心灵的宁静。

古往今来,城市的繁华宛若绕在无数文人志士内心的梦,亘古不变的是追求,人们渴望在掌声与鲜花中生活,渴望在闪光灯的聚焦处绽放。然而,许多人却在尘世的浮华中迷失了自我,被利欲熏瞎了双眼,被躁动扰乱了本心,在浮躁的世界中渐行渐远。

秦桧奸佞当道,残害忠良,正是在利欲中迷失了自己;*破坏革命,谋权篡逆,正是在权力中迷失了自己······闪光灯下固然闪耀,人们却分不清前方的路与背影,只有站在边缘,方可清楚的看到灯下的全景,方可守住那颗浮躁的'心。

当今天才美少女作家蒋方舟,她拥有青春靓丽的外形,机敏犀利的谈吐,是媒体竞相追捧的宠儿,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公众的聚焦处,当她面对这些虚幻的浮名时,她淡定地说,我只不过是一个早熟的苹果。尘世的浮华没有侵扰她平静的心,面对人们的关注,她甘心身居草野。正是在这样的坚守中,她站在了自己人生的巅峰。

为什么陶渊明愿意在田野追逐菊花的烂漫?为什么苏轼愿意在山林‘竹杖芒鞋轻声马’?为什么辛弃疾执意要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为什么于敏甘愿为祖国默默无闻三十载?因为在尘世的浮嚣中,他们选择了独上高楼,坚守自我。

在中国当下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心态却显得越来越浮躁,似乎早已没有了当初革命先烈们开天辟地的勇气与甘居幕后的虚心。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新世纪的我们,身居一个浮躁的社会,更应懂得坚守住那份恬淡,那份自然,那份决心。

改变自我与坚守自我的作文【三】

叶落尽以花为贵,花落尽以叶为美。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坚守本心,是对生命最好的回馈。

岁月极美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蝉、冬雪。

春天告诉我们什么是生命的本质。它不是一种气象或景象,而是一种生命的状态。春天的花,在经历了一个寒冬的凛冽,它在土地滋养生根。在大地上探芽向上,只为那一瞬的绽放,一刹那的芬芳,它何来如此大的意志与勇气?因为它想用它短暂的芳香以此来证明它来过这个世界。它没有虚度一生。它了却了心愿,不求一世繁华,只求本心一瞬惊艳这个多娆的世界。

夏天告诉我们什么是生命的张扬。它不是一种炫耀或显摆,而是一种生命的姿态。夏蝉,它用自己优雅而又高亢的歌声唱响整个夏天。在晨曦微露之时,在落日垂暮之时,甚至在夜深人静之时,它依旧不卑不亢的歌唱着。因为它知道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使命,它相信“金蝉脱壳”后该给这个世界留下自己的声音,给这个夏天留下一个满满的馈赠。

秋天告诉我们什么叫生命的纯真。它不是一种皎洁或光辉,而是一种生命的情深。天上明月,常令诗人爱恨交织。有人怜爱“辛苦最恨天上月,一音如环,昔昔都成玦”;也有人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更有人感叹“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悔月常圆”……而我只愿相信,明月它是有情结的,它亦是坚守本心的。君可见“浮灯一场梦,明月百年心”的质朴传世,君可见“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遥寄思念,君可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冬天告诉我们什么叫做生命的回馈。它不是一种无私或奉献,而是一种生命的知恩。雪,何其美丽,何其高洁,“梅须逊雪三分白”说的也只是它的淡妆素裹。然而更令人惊叹的是它给大地,给房瓦,给砖墙穿上一层厚厚的棉袄,不,这些都还不够。它的本心是把这个世界装扮成云染一样的白色,从此再无黑暗。

在青桠下,在暮色中,在岁月的尘埃无边里,坚守本心,才不会辜负生命的美丽。

改变自我与坚守自我的作文【四】

若论一个人的成才,环境、父母、教育总是次要的,究其根本仍是固守本心最为重要。

盗贼之所以成为盗贼,不过是他对本不属于他的东西产生贪念,从一菜一薪到金银玉器,在野心的不断发酵之中,他逐渐失去了本心,至他觉得自己何错之有。

《三字经》有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之初生,如一页白纸,有些人在社会染缸里习了不良风气,成了一页废纸,有人“出淤泥而不染”,依旧有益于社会。

我们不应悔恨自己出身不好,父母没给我们一个优越的生活条件,不应在出了什么事情之后大呼“这不赖我!”可是如果这不来你,又赖何人呢?当我们每做出一个决定时,便可能是决定人生成败的时刻,而这个决定取决于你是否能有一颗不受污染的本心。

利欲熏心的商人在诚信和利益前自然选择的是利益;天真无邪的孩子在跌倒的老人和漠然离开间选择的自然是伸出援手。

商人重利,他的心都是铜臭味,因此无所谓诚信;孩子重在爱,柔软的心里装满的是温暖,所以乐于助人。

本心是脆弱的,脆弱到一块硬币就可以敲开她的大门,可以使人变得贪婪、无赖甚至下流;

而本心有时坚强的,坚强到风雨不动安如山,坚强到一个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学习在大山中强忍癌症任教十余年。

而如何才能坚守我们的本心呢?在别人困难时搭一把手,面对诱惑绝不动摇,不因一己私利损害他人。

面对严刑拷打,战士誓不屈是坚守本心;

面对路边的财物,路不拾遗,是坚守本心;

面对眼前的诱惑,绝不动摇是坚守本心

……

本心更是一种道德的坚守,用我们的本心去守护之大千世界的一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