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爱在旅途中作文400字(旅途中的风景400字作文)

爱在旅途中作文400字(旅途中的风景400字作文)

更新时间:2022-03-10 02:16:07
爱在旅途中作文400字(旅途中的风景400字作文)

爱在旅途中作文400字【一】

今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爱在旅途》。这是一部反映解救新疆被拐卖儿童的题材,演员大多是维吾尔人,拍摄内容涉及西安和新疆两个地方。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小男孩——木拉提在很小的时候因为不懂事而被人贩子给拐跑了,到后来,直到新疆自治区警察局的警察把这些4600多个拐骗小孩救出以后,经历了各种风风雨雨之后他才过上有爱的日子。

这部影片让我们全班人热泪盈眶,不知多少次流下了同情与感动的眼泪。因为,影片中的主人公:木拉提经历了七年的偷窃,经历了多少次的毒打,经历了多少次没偷到钱的辱骂,和不计其数的看到被偷的人失望,愤怒,伤心的情绪的打击;在寻找父母而一次次找不到父母,到最后找到父母却看到他们已经躺在坟墓里的打击,等等原因使他缺少了爱。使他并不知道爱是什么,爱是怎么样的。使他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了坏的气息的。而且,七年的魔鬼教育使他知道,只要犯错,就要“开飞机”,重则就要被毒打,毒辣的惩罚。总而言之,他是很悲惨的,与我们比起来,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啊!可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还抱怨这,抱怨那的。

到最后,种种的事例的教训与教育,使他改邪归正,重新步入社会,做一个无怨无悔,乐观,积极向上的孩子。

看完了这个影片,我明白了:世界只要有善,就会有恶,他们总是会形成对立的。但是,只要我们多多做好事,做善事,不要干坏事,做一个好市民,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多更多的爱了。

在这里,我还想提醒同学们,呼吁大家:陌生人敲门不开门,陌生人的东西不要动;陌生人的东西不要吃,不要与陌生人说话或聊天;更不要透露关于自己的什么给陌生人说。这样就不会发生拐卖的事在自己的身上,学会自我保护。

爱在旅途中作文400字【二】

此次观看影片作为一次转变作风服务群众主题教育活动,与开展党的群众教育路线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弘扬良好社会风尚,关注并帮助解决流浪儿童的生存问题,唤起全社会对流浪儿童的关爱和救助。

影片播放中,礼堂中不时传出一片啜泣声。显然,剧情引起了观影者的强烈共鸣。看完电影后除了同情,更大的感受是剧情带来的震撼。

“这部影片表现得非常真实,那么小的孩子被拐卖,被坏人虐待,那么多家庭受到了迫害……”观影后,干部刘敏慧告诉笔者,这部影片让她看到了人性丑恶的一面,也认识到了人性善良的一面。“警察亚力坤关心木拉提、教导木拉提,使木拉提从一个有坏习惯的孩子变为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个过程最打动我。希望大家今后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应该及时关注,帮助这些可怜的`孩子找到父母,回到自己的家。”刘敏慧说。

“这些被拐孩子以前在街上偷盗,特别让人讨厌,看完这部片子后,我的想法改变了,以前是我误解了被拐的孩子。”干部赵烨说,看完电影后,印象最深的是影片中木拉提找父母的经过,等最后终于找到了,他却与父母天各一方,“看到这,我的心都揪到一起了。”

“我准备让孩子也看看,让他明白现在的生活多美好,应好好珍惜。”工作人员小相说,他的孩子上初中,处于叛逆期,经常玩电脑打游戏,不好好学习,父母说他时常顶嘴,有时还离家出走。“要让他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复杂,爸爸妈妈是爱他的。”小相说。

“影片展现了新疆打拐行动取得的成效,同时,被接回的新疆籍流浪儿童,唤起全社会对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体现了新疆基层干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的具体表现,对今后让他们有学上、有病医,有更大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州科协党组书记赵学经说。

“通过影片,我们不但宣传了新疆警方利剑出鞘的打拐行动取得的成效,还能让观众感受到新疆的 ‘大美’,对拐骗儿童头目的‘大恨’,对流浪儿童的‘大爱’。通过对大美新疆的展示,让流浪儿童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州科协副主席王晓梅说。

该片全面系统的记录了新疆各族基层干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开展以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解忧,用一件件解救流浪儿童实事表达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切实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的坚定决心。

观看完电影后,州科协党组书记赵学经说:“科协的全体干部职工应该从思想上引起高度的重视,把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与科协的实际工作相结合,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服务意识、改进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科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社会功能,为我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保障”。

科协的全体干部也一致认为,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将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转变工作作风,发挥科协自身优势,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切实做到情为民所系,确保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取得实效。

爱在旅途中作文400字【三】

在电影《爱在旅途》的首映式上,很多观众都是流着眼泪观看的,影片结束后,响起阵阵掌声,影片中的大爱感染了观众。

《爱在旅途》的导演严高山对记者说:“观众的掌声是献给‘爱’的。其实拍摄这部影片的过程就是我们受感动的过程。在拍摄时,我就预想到会感动很多人,会有很多人把热烈的掌声献给这部电影。其实,当时我的感受就是今天观众们的感受。掌声传递着爱意,传递着人们对大爱的尊重和渴望。”

严高山说,影片唤起了人们对爱的付出和认识。每个人心里都有爱,平时大家都忙于工作或生活,时常会忽略这种爱与被爱的。今天只有一个声音在给人们讲述爱,就是这部电影。是这部影片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相聚的机会,提供了一次聆听爱、感触爱的过程。人们观看的过程就是跟电影沟通的过程,是与电影的交流或心灵碰撞的过程,所以大家很认真地在看影片,也给了热烈的掌声。

他说:“在电影方面,流浪儿童题材是一个空白。电影的魅力在于以情动人,可以让观众在情节的演绎中展开思考,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为此,我们策划、拍摄了这样一部讲述解救流浪儿童的电影《爱在旅途》。希望影片通过走进全国各大院校、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农牧区,让更多的人了解流浪儿童的生存现状,唤起全社会对流浪儿童的关爱和救助。”

“摄制组一百多名演职人员,经过两个多月的外景拍摄,行程数千公里,将金色的胡杨林、广袤的沙漠、延绵的雪山、多彩的民族风情、充满现代气息的乌鲁木齐等尽收影片之中。”严高山说。

七旬老人依力哈尔·阿不都热依木是喀什市文工团的老演员。在电影《库尔班大叔上北京》、电视剧《阿娜尔罕》、电影《最好的老爸》等影片中都饰演了重要角色。此次,在电影《爱在旅途》中他饰演了干警亚力坤的老父亲。

在影片中,老人因患脑震荡而行动不便,只有几句台词,这可难住了依力哈尔·阿不都热依木。他得用动作表达人物角色的内心活动,有时动作把握不准了会露馅,所以他在拍戏过程中不停琢磨着。一有时间就在宾馆房间里,把帽子挂到台灯上当做“儿子”,把大衣放在床上当做“儿媳妇”,对着“台灯”或“大衣”练习。

依力哈尔·阿不都热依木老人对记者说:“演了这部电影,我最想说四句话:告诉所有的`父母把教育孩子放在首位,教他们懂得分辨是非和黑白;感谢公安战线上的干警们,他们工作很艰辛,希望他们平平安安;感谢我饰演的角色,让我学会了把握表演尺度的方法,学会了平衡;感谢导演和演员们,他们都帮助我塑造角色,大家都是互相学习、互相鼓励。

依力哈尔·阿不都热依木老人思维敏捷,也很幽默。他说,他没上过艺术学院,但上过“人民大学”,是人民赋予他丰富的演绎经历和技巧。之前,他不太了解“流浪儿童”这个社会现象,通过这次拍摄有了深入的了解,以后会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去关注流浪儿童,帮助他们、关心他们。

影片中,老人还主动拿出一直跟随他的半导体收音机、皮大衣等物件,作为演出道具,为影片添彩。

演员安尼瓦尔·阿不都拉依提:向政法干警致敬

大家对伊力特曲英雄本色酒瓶上的那个骑着马的“英雄”并不陌生吧,这次,他在电影《爱在旅途》中饰演政法干警亚力坤,他就是安尼瓦尔·阿不都拉依提。

安尼瓦尔·阿不都拉依提除了拍广告,拍影视剧,还是胡杨乐队的鼓手。胡杨乐队是在北京工作生活的几位爱好音乐的新疆青年组建的。他在《热狱警》、《生罗布泊》等多部影片中饰演过缉毒警察、狱警等角色,但这次饰演了一个打拐警察,让他对政法干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安尼瓦尔·阿不都拉依提说:“我很敬仰政法干警,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了一个个被拐卖儿童,每解救一个儿童,就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打拐故事。是这部电影让我认识了一个个打拐英雄,探寻他们打拐的心路历程。”

影片中,政法干警亚力坤等包围了阿合曼等犯罪分子的窝点。穷凶极恶的阿合曼见无路可逃,将被拐儿童木拉提从楼上扔了下去。情急中,亚力坤冲过去接住了木拉提……后来,由于木拉提无家可归,又不想回流浪儿童救助中心,亚力坤怕他再次流落街头,就将他领回了家。木拉提的到来,彻底扰乱了亚力坤家的正常生活——年幼无知的木拉提一次失误差点导致亚力坤患病的父亲窒息而亡。妻子坚决要求亚里坤尽快将木拉提送走,但几次寻找木拉提的家人都没结果,最后得知他父母已遭车祸亡。绝望的木拉提在亚力坤一家人的关爱和抚慰下,身体慢慢得以康复。他们不但给了木拉提一个温暖的家,更给了他人间最宝贵的父爱和母爱。

92%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