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中学生读书鉴赏类作文1000字(读书快乐成长初中征文1000字作文)

中学生读书鉴赏类作文1000字(读书快乐成长初中征文1000字作文)

更新时间:2022-02-10 12:06:20
中学生读书鉴赏类作文1000字(读书快乐成长初中征文1000字作文)

中学生读书鉴赏类作文1000字【一】

1、预习:学生通过预习,熟悉教学内容,并且大致找出预习内容中的难易点。当老师讲解时,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预习的情况听讲。这样,学生能很快地理解教学内容,缩短老师的讲解时间,减轻师生的课堂负担,为丰富教学内容奠定基础,提高教学效率。

但要注意得是:熟悉课本,预习要有层次性和差异性;

巧用网络,预习要有时代气息;

抓住热点,预习要体现综合性。

2、复习:学习了新的内容后,如果学生能自觉地复习。从记忆规律方面来说,能增强记忆效果,训练记忆能力。从知识巩固来说,学生及时地复习能使知识在头脑中得以强化吸收,利于学生对其他新知识的掌握。

中学生读书鉴赏类作文1000字【二】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三维目标之一,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不能忽视学生情感的培植和内化。专家研究证明:学习的成功,情感因素占80%,智力因素只占20%。这充分表明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教学中,学生热爱学习,对学习知识的迷恋,被教学内容所感动,为探索真知而追求。这是学生情感内化的表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采用创设情境、启迪心智等方式,不失时机地促进学生情感的迸发和内化。没有情感推动认知的教学、不是真情实感的教学、不能引起师生心灵共鸣的教学,

中学生读书鉴赏类作文1000字【三】

教师上课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教学中,有时会出现“教师精心准备的课,教下来效果不好”的现象。有的教师常找的原因是“学生不配合”。其实,任何一次教学的不成功,原因都应在教师自身上找。教师备课,要“备学生”,要备知识技能以外的东西。其中,怎样对学生课堂学习进行心理调适,是教师重点备课的内容之一。课堂上,教师是否激发学生饱满的情绪;是否引领学生形成积极紧张的心境;是否帮助学生消除心理的干扰因素等,是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当一名学生回答问题错误,如教师一句“就你笨!”那么这名学生这节课的学习便会就此停滞。相反,如果教师引导激励恰当,学生心境会出现积极兴奋状态,这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效性都会增强。

中学生读书鉴赏类作文1000字【四】

1、通过课堂监督学生预习情况。

英语课结束前,布置预习内容,并说明下次上课前检查预习情况。申明:如果检查到没有一点预习的迹象会有一定的惩罚。最初的几次检查一定要言出必行,以后偶尔抽查,抓突击,如此坚持一段时间,大部分学生会在下课后开始预习下一次要上的内容了。

2、以课后作业与辅导为载体逐渐养成学生复习的习惯。

每上完一堂课,都得要生及时地将所学内容进行复习,这样学生对刚学的知识印象才会深刻。我教了两个平行班,其中一个班要求上英语的那天必须把当天所学的内容认读几遍或背些词汇。另一个班则没有这样要求。同样的教学内容,要求复习的班能很快吸收,学习的兴趣更浓,感受成功的喜悦更明显;而没有要求复习的班级对新知识的接收能力很弱,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强,课堂纪律与效率都不如有复习的班。这说明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复习的重要性。所以,不管以小组长领着组员复习的形式、优差生结对子互助复习的形式,还是由老师亲自督促学生复习的形式,都得坚持学生在校把当天所学的内容复习至少一遍。如果有负责的家长,可以让学生回家复习。但农村的学生家长几乎不顾孩子的学习的,更不会在家辅导孩子学习。因此,老师们就得多花点精力辅导学生在校完成复习。刚开始的一段时间,老师较辛苦,待学生养成一定习惯有一定自觉性后,可以让学生管理学生,老师抽查就可以了。

此外,老师在新课前也要适当复习上堂课内容,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利于学生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

3、指导学生制定自己的近期目标。

有了预习、复习的内容,如果没有目标,则显得盲从。学生如果制定了自己的近期目标,这样他们有目的地学习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当他们达到目标后,既增长了知识又有了成就感,这成了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所以,当学生有一定预习、复习习惯后,老师可指导不同层次学生制定各自的学习目标。更利于维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习惯的持续养成。

中学生读书鉴赏类作文1000字【五】

一堂好课,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更要有真挚的情感、体验,这是任何时候评价一堂课必须守住的底线。检验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效果。在课堂上,主要考察学生有无切实掌握这些知识,并将这些新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还要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的跟进、共鸣、投入,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是否能使"优等生""吃得饱",让"慢生"、"后进生""吃得了",真正学有所得,各得其所。新课程下的一堂好课,不是对原有课堂教学评价的否定,而是发展与超越,它更多地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