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大全>

不求利益淡泊名利作文(为别人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作文)

不求利益淡泊名利作文(为别人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06-10 03:42:44
不求利益淡泊名利作文(为别人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作文)

不求利益淡泊名利作文【一】

古语有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是流动的灵魂,水清澈无垠。智者乐水,是爱于水的淡泊,爱于水的澄净。人的深谙、智慧,也只有在如水的淡泊中,方能显现。

渔民,生活在海边的这群人们,深受着海水的濯洗,过的是常人眼中单调的打渔生活。然而,渔民们在无垠的海上,被滔天的海浪磨砺着,被大海广阔的胸襟陶冶着,活得是那么简单,却又是那么质朴。我母亲小的时候也是生活在海边的,儿时海边的回忆,总是令她无法忘怀:大海总能带给那群善良、质朴、淡泊的劳动者以简单的快乐。于是我爱海和渔民了,爱他们寻找着一份淡泊。

也许你认为渔民算不上智者,但我认为享受简单,远离复杂,享受朴实,远离功利,这就是淡泊给予他们智慧,纯粹的无杂质的水赋予的生活之道。

由于淡泊名利,陶渊明选择隐居,远离世俗,追求东篱饮酒、西畴放歌、南山采菊、桃源耕田的理想境界。杜甫深怀对百姓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的控诉,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骨"的悲愤之句,却全然不在意自己的生活有多清苦,还拥有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爱胸襟。

他们,是智者,生活在淡泊中清苦里,骨子里却心比天高,有自己所满足的精神理想。这也正如水,看上去一无所有,却包容了万物,丰富的大千世界在其心中。

袁隆平,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有着一颗为世界奉献的心,正如水有着赶走干旱、滋润绿地的渴望。"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袁隆平"是对他最好的写照。

渔民简单的生活,是如水的淡泊;隐者物我两忘,是如水的淡泊;像袁隆平一样播撒智慧、小视名利的人们,是如水的淡泊。

不求利益淡泊名利作文【二】

古人云:“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的.确,道德是高尚的品格。从古到今,道德是永恒的话题,它是做人的基础,无德者不立。但是我们在推崇道德的时候又往往过激,好像道德与金钱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似的,在评价某个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时总会把所有的目光聚集在金钱上,这是不智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若照以上之论,那我们便应认为他没道德吗?不,袁隆平的二系法杂交稻技术的推广,让中国让世界多养活了亿万人口。相比之下,这500万对于他的贡献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便是以此激励科学家为国做出更大贡献,让世人明白中国是个尊重人才的国家,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国人才、留学者和外籍科学家来华工作。“重奖效应”在这几年也确实卓有成效。

雅典奥运会中国取得历史性突破,赛后国家重奖了获金牌运动员,这件事引起很多议论,责难之语充盈于耳。但我认为重奖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激励更多的运动员创造佳绩,说不定我们20XX年还会因此夺得金牌总数第一呢。不能认为运动员拿了奖金就丧失了道德,女排队员不是集体捐款给慈善机构了吗?无独有偶,来华赚得巨资的皇马队员不也在去年SARS流行时将集体签名出售球衣的巨款捐给了中国慈善协会了吗?当然,我们不能见利忘义,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前不久在雷州海岸面对落水渔民有人喊出的“先收费后救人”的话不免让人寒心,韩国某明星借“慰安妇”之名出“写真集”的事件更是让人为之愤怒,这种重利轻德,一心往钱里钻的行为令人不齿。把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处理好,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尤为重要,我们不应偏颇地盗用道德概念,而应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道德问题。

朋友,让我们用理智去审视利益,用理智去维护道德吧!

不求利益淡泊名利作文【三】

我认为读书应如陶渊明先生所说“不求甚解”。在读书时不应在字词上过分细究,领会文章大意,大的轮廓就行。尤其是在读课外书籍时,更应如此。

《魏略》中曾记载,诸葛亮曾在荆州与石广元、徐元直、孟公威三人一同游学,其他三人读书务于精熟,追求把一本书吃得透彻,而诸葛亮看书则“观其大略”领会书中大意,不去追究细枝末节。一天诸葛亮对其他三人说,倘若他们入仕,那么此三人最高的职位便是刺史郡守。后来历史也告诉我们,诸葛亮官至蜀汉丞相,而此三人最后只任郡守这一级的官职。可见,诸葛亮这种提纲挈领式领会精神实质和要点的“观其大略”读书方法要比“咬文嚼字”这种方法更高明。

诺贝尔物理奖学金获得者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许多物理问题的解答往往并不在物理范围之内”。对于那些课外书籍,尤其是自己专业之外的书籍,不可能永远不接触,知识是贯通的,只专攻于自己的专业便想达到新的境界几乎不可能。很多历史上的名人,他们学位的标签不只是属于自己专业的。例如著名的达芬奇,多数人可能对他认识只限于“画鸡蛋”,知道他是一位有名的画家。但事实上他的涉猎非常广泛,在除绘画之外的几何学、解剖学、生理学、天文学等领域都有显著的成就。由此可见,想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走的更远便不能只学自己专业上的知识。

但是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更何况隔行如隔山。一个人不可能将大部分精力花费在研究自己不擅长的专业上。倘若用“咬文嚼字”的方式攻克这些,即使你天赋异禀,这对于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显然是巨大的考验。此时“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便发挥出其优势。快速的领会文章大意,搜寻到与自身专业有联系的知识,这有助于开拓知识领域,激发创造性和散发性思维。对自身专业的研究实在是百利而无害。

如此一来,在小细节上或者部分上的“不求甚解”实际上对于整体来说便是“求甚解”。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读教科书以外的书籍或者获取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时,应做到“不求甚解”。

不求利益淡泊名利作文【四】

字字珠玑,串起一句句经典;篇篇精彩,汇成巨大的海洋。这里摆渡不须桨,这里故事似星辰,这里是我的乐园——书的海洋。

我无意中闯入,便再也不舍离去,缘份好似天注定一般。那时的我还是个扎着蝴蝶结的小丫头,拿起的第一本书便是鼎鼎大名的《水浒传》,我从此便再也没有放下,一百零八个人物, 一百零八种经历, 一百零八种生活态度。他们的豪气义薄云天,他们的故事为我展开了一幅宋朝的生活画卷,我学到了重义、正直、无所畏惧。我没有金圣叹先生那么高深的思想,从林冲草料场下雪的“紧”字体味到气氛的紧迫,也无法从景阳冈山神庙“落破”读出人迹的罕至,我一直把书当成是我的好友,“好读书,不求甚解”是我欣赏的读书态度。

我当然无法与如野鹤般闲逸的五柳先生相比,淘到一本好书,还得看看课程紧不紧,作业多不多,还要躲开母亲的严密监控,才能尽情畅游在书籍之中。其实我早已把读书当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有它在的日子里,天空才是蓝色的。

和书有关的日子,我从不感到孤独,书中有我无数的好友,无数的知音,我读他们的故事,体味他们人生的酸甜苦辣,看他们在战争中挥洒热,商海中翻云覆雨,生活中忙忙碌碌,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生活中的阳光和人生的艰辛,在无数次想跌倒的时候,都有他们的力量支撑我一直走下去,前方的道路虽然泥泞,但生活的春天早已到来。

与书有关的日子,我也把自己的情感加在书的里面,陪他一起哭,一起笑,为他所遭遇的不幸伤心难过,为他所取得的成功欣喜若狂,那之中有泪有笑,有香有色,在书中体味情感百态,在书中翻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甜蜜的滋味淌在心里。

与书同行,左边是爱,右边是真,踏着荆棘不觉有痛,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不求利益淡泊名利作文【五】

古人有云,道德乃人之根本。现代化的文明社会中,道德就是社会规范对人的本能的制约。

正如老子所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想要拥有高尚的道德,必须争取从一个品德兼优的人做起,只有你持续牢记道德之本,它便会随时伴在你身边。

道德是一种美丽的品质,只要诚实守信,不贪图利益,那你便是一个美丽的人,那你便拥有文明风貌的像征道德。

记忆的深处,我曾是一个美丽的人。那是一次不经意间的过失。初夏的一个黄昏,妈妈携带着我去市场买菜。我拉着妈妈的大手,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蹦蹦跳跳的行走在各摊位的间道中,在妈妈身边大声嚷着:妈妈,我要吃螃蟹嘛,你给我买螃蟹好嘛。高峰时的人群已慢慢散尽,又随着黄昏的降临,只有各个买卖人的收摊的声响。我和妈妈来到一个还没收摊的摊位,妈妈问这老爷爷:这个螃蟹怎么卖?老爷爷看还有客人,便高兴的起身迎客:都傍晚了,给你们便宜些吧,嗯,就卖个36元一斤吧。你看怎么样,这些螃蟹挺鲜活的呢!妈妈也没说什么,拿出钱包就买了36块一斤的螃蟹,便匆匆回家了。

回到家后,妈妈不经意间的提醒,到使我发现那位老爷爷好像多找了钱给我们,我立即跟妈妈说:我们的钱好像拿多了吧,我们要不要去还啊?妈妈说:多了就多了呗,还还什么呀。我一时不知所措,只有不再追究,可晚上怎么也睡不安稳。

次日清晨,我早早的起了床,拿了积攒的零用钱自己骑着自行车赶往了菜市场,我来到菜市场,老远就看见了那老爷爷的摊位,便兴奋的跑过去,叫到:老爷爷,这是你的钱,你昨天多找了,还给你。老爷爷很诧异,随即笑道,你真是个好孩子,谢谢你啊。嘿嘿,我听了可得意了。

道德就似一双手,解开心灵的枷锁;道德就似一道门,需要你用双手将它推开,外面的世界便是一副亮丽的风景秀;道德就似一片洁丽的云彩,它孕育着无数纯洁的心灵。道德是社会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获得别人信任的一个标准。有些人以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很难,其实只要你去做了,就会发现其实也很简单,道德就是诚实守信用,不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必须具备这样的美德,更要发扬、传承,与实践。让我们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吧,让自己更美丽!

不求利益淡泊名利作文【六】

在孝顺的子女的眼中,孝敬长辈是最重要的;在为人民做贡献的人眼中,则会认为人民的利益是最重要的,这两者终究是个不等的天平。当两者兼得时,应该舍亲情而取人民的利益。在影片《爱心》中,男主角小柯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影片《爱心》讲述了一对母子之间一段放手的亲情。男主角小柯因为家缠万贯,被母亲过于溺爱,所以成了一个骄奢淫逸的花花公子。小柯的母亲知道后,毅然决然地让小柯去上海闯荡的要求,在临走前只给了他一点路费,就这样小柯踏上了生活的艰辛道路。但小柯并没有明白母亲的真正用意,以为母亲不要他了。到了上海,小柯在帮助下开始在建筑工地上打工。再后来,母亲因肝癌晚期,快不行了,但小柯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放弃了见母亲,在台风来临之前拆除了松动的玻璃。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感动地热泪盈眶,感受也有很多。首先就是伟大,伟大的不仅是小柯的母亲,还有小柯。小柯的`母亲忍痛割爱,送儿打工,想让儿子有自己创业的天地。而小柯的伟大则体现在影片的后半部分。小柯在上海打工,终于明白了母亲的用意,在休息日去献,还有后面在台风来临之前拆除了松动的玻璃。在最后拆除玻璃时,彻底地体现出了小柯的伟大,因为人民的利益和亲情,始终是个不等的天平,所以小柯拥有了真正的伟大。明白母亲的用心良苦,回报好心人的热心帮助,这都促使了伟大的诞生。

我也同样为小柯感到惋惜,“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小柯在人民的利益和亲情的天平上,跨出了以人民利益为重的一步,但在同时他也失去了亲情,失去了爱他、关心他的母亲,失去了一个以放手的方式去爱他的母亲,失去了一个也许失败但又那么伟大的母亲。想到这儿,有一种液体欲夺眶而出,有一种敬佩油然生在心中。

在人民的利益和亲情这一不等的天平上,踏出的一步,将会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一旦得到其中一个,另一个将会与你擦肩而过,必定要放弃。希望你在这类不等天平中,以大众的角度去选择,这样才会无怨无悔。

不求利益淡泊名利作文【七】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多少年来,这句话成为无数人修身养性立世持家一贯坚守的经典训诫。淡泊于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没有包容宇宙苍生的胸襟,没有洞穿世俗凡尘的眼力,那是万难做到的。

淡泊于名利,方能成大器,方能攀上人生的高峰!在物欲横流、人性沦丧的当今,有志者更应守住那份内在的淡泊。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抛弃权欲、物欲,守候清贫坦然面对身边的繁华喧嚣纸醉金迷。我们有着自身的人生价值体现,教的学生家长满意社会满意,走在外面一身朴素却能散发迷人的光泽,这应该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能够真正看透看开,能够真正做到与世无争,淡薄名利又谈何容易!为了自己的事业,忽视了健康,淡漠了亲情、友情,甚至可以丧失人性。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们为了追求所谓的高分,为了证明自己的水平,为了得到一点点奖金,为了做一名所谓的优秀教师,为了一个虚拟的'职称,总之,为了一切个人利益,许多老师不得不采取各种非常手段。抹一批又一批的学子的天性,扼住祖国命运的喉咙。

淡泊,是一种纯粹的感觉。一份远离名利、是非、的清澈心智。名和利,都是过眼烟云,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不带去,一生为名利所累,实在是本末倒置。

淡泊,是一份明悟的感觉。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一种淡泊。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更是一份淡泊。但是必须要清楚,淡泊人生,并不是消极逃避的处世态度,也不是看破红尘的思想懈怠,更不是消极避世的一味沉沦颓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算得上是个淡泊者,一箪食,一瓢饮,不改其乐。凭这淡泊,颜回成了千古安贫乐道的典范。

工作之余说说闲话,调节一下气氛,放松一下心情,也属正常,全都憋着,没准会憋出病来,看得见的深度那才叫深度,要城府太深了,无法看见,就该叫深渊了,那才是最恐怖的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保持一份学习的心,愉快地享受工作与生活,如此,不快乐也挺难的!所以,选择淡泊吧。不要把什么名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这些虚名看得太重。抛开一切名缰利锁的束缚,让人性回归到本真状态,从而获得心灵的充实、丰富、纯净

扪心自问,或许,我们只能在这个社会做着自己。该追求的去追求,该放弃的得放弃!当你看淡了一些的时候,或许,你已经淡泊名利了。随遇而安,不用去刻意。今天你想这样,明天可能又换样了,总之,去做自己想做的!做完了也不要后悔,没用。好好的做一个人就好!不迁怒,少愤怒。大道理讲不完的。

呵呵,自己去感悟或许会好些。

不求利益淡泊名利作文【八】

孔子学生救人后接受了报酬就该被说成贪心吗?难道用爱托起孩子的最美妈妈吴菊萍不应被授予感动人物的颁奖吗?难道解决千万人粮食问题的袁隆平不应获得最高科技荣誉奖吗?难道奉献之后一定不能拿回属于自己应得的利益吗?接受并不代表贪心,更能代表的是一种责任心,能鼓励更多人去做好事。

道德与利益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有时是统一的。在一些国家通过立法实现了伦理的制度化。日本的法律就规定:如果有人拾到东西归还失主,无论失物是金钱还是物品,失主须按照失物价值的5%至20%支付酬报。如果不支付这笔酬金,就无法领回失物。当然,如果拾物者可以不接受酬金,但如果接受了也是应该的,任何人都不应说他贪心,这只是他平衡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这样的规定会鼓励更多的人行善,同样也让人们学会先义后利,学会感恩,学会细心。

当然,我们不能见利忘义,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焦点访谈”一则报道说,有年轻人在一家医疗美容诊所花了一万多元做了增高手术后,不仅没有达到诊所承诺增加的高度,连正常的走路也成了问题。像这样见利忘义的事情在现在的社会中几乎成了常事,38元一只的青岛大虾,“天价鱼”,3.8万元一次的理发店。此之谓失其本心,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损害顾客的利益,最终得到应有的惩罚。

75岁老人沈兆骅,先后资助了13位贫困学子,后来老人生病了,被资助的学生不是境况不好无力照料老人,就是因为资助中断而再不跟老人联系。在现在的社会中,又有多少人能像老人这样呢,而像学生这样见利忘义的却不少。人们总说这个社会很现实,确实,在利益面前什么都愿意,没有了利益就形如路人,他们曲解了道德和利益的关系。在现在,社会更多需要的是像老人一样的人。更需要的是懂得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做好事应该抱着不求回报的想法,事后就算得到回报也是心安理得的。

人生路漫漫,你或许会不经意地帮助了别人,也许在你的眼里这只是举手之劳,但是在他人的眼里却是天大的恩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或许他们会在茫茫人海中苦苦寻觅,想尽千万百计来报答你,弥补心中的那份愧疚。既然你已帮助了他们,何不再帮一次,完成他们的心愿呢?那就坦然接受他们对你的报答吧。

利益与道德的议论文3

抚卷于案,初对孔子的话语感到不解:义救鲁奴而不报账的学生受责备,同样是救人一命却收下谢礼的学生反得表扬。掩卷沉思,方觉意义深远。

看问题做事情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个人虽然收了贵重酬劳,但最大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孰大孰小,不言而喻。其实德与利的关系并非完全对立,只是因为在我们的心中高树道德旗帜使我们对一切与之稍有偏差的行为做出错误的判断。

古人云:“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的确,道德是高尚的品格。从古到今,道德是永恒的话题,它是做人的基础,无德者不立。但是我们在推崇道德的时候又往往过激,好像道德与金钱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似的,在评价某个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时总会把所有的目光聚集在金钱上,这是不智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若照以上之论,那我们便应认为他没道德吗?不,袁隆平的二系法杂交稻技术的推广,让中国让世界多养活了亿万人口。相比之下,这500万对于他的贡献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便是以此激励科学家为国做出更大贡献,让世人明白中国是个尊重人才的国家,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国人才、留学者和外籍科学家来华工作。“重奖效应”在这几年也确实卓有成效。

雅典奥运会中国取得历史性突破,赛后国家重奖了获金牌运动员,这件事引起很多议论,责难之语充盈于耳。但我认为重奖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激励更多的运动员创造佳绩,说不定我们20XX年还会因此夺得金牌总数第一呢。不能认为运动员拿了奖金就丧失了道德,女排队员不是集体捐款给慈善机构了吗?无独有偶,来华赚得巨资的皇马队员不也在去年SARS流行时将集体签名出售球衣的巨款捐给了中国慈善协会了吗?

当然,我们不能见利忘义,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前不久在雷州海岸面对落水渔民有人喊出的“先收费后救人”的话不免让人寒心,韩国某明星借“慰安妇”之名出“写真集”的事件更是让人为之愤怒,这种重利轻德,一心往钱里钻的行为令人不齿。

把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处理好,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尤为重要,我们不应偏颇地盗用道德概念,而应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道德问题。

朋友,让我们用理智去审视利益,用理智去维护道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