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童年味道作文500字(童年的味道500字满分作文)

童年味道作文500字(童年的味道500字满分作文)

更新时间:2023-12-15 03:11:26
童年味道作文500字(童年的味道500字满分作文)

童年味道作文500字【一】

步入初中,那些薯片、汉堡、冰淇林的味道早已被抛在后脑勺。变成了回忆的它们,真是让我回味无穷,特别是……

小时候,很渴望吃它,却一直吃不着。

童年时,嘴里每天都有甜滋滋的味道,内心几乎要被它占满了。

如今长大了,那种味道又消失了。

难道,真的这么简单?不。其实,是童年消失了。那些被叫做‘回忆’的东西开始在体内慢慢流失。是的,我长大了,童年过去了,回忆消失了。转过头,妹妹正在天真地看着动画片。我呢?埋头付出着……

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好熟悉!我开始努力地回想,脑海里模糊地显现出一些事情:譬如,两姐妹在池子边玩沙子;譬如,两姐妹在电视机前打骂、争吵;譬如,口中的。。。那是?

不知道为什么,忽然间想起公园里早已铁锈斑斑的秋千被粉饰一新,油漆下面是我们快乐的'童年。童年的时光总是那么无忧无虑,色彩斑斓,小小的我们在阳光下奔跑,小小的我们在操场上欢笑,小小的人,小小的快乐,纯纯的笑。阳光和天空如此美丽透明!映着我们天真稚气的脸,在记忆中留下永恒的风景。没有忧伤,没有压力,没有烦恼。童年的味道像是一颗草莓棒棒糖,甜甜的,纯纯的,香香的……那种不再有的时光,把不再有的味道刻在我们心里。

噢,对了,是棒棒糖。

咦,棒棒糖?甜滋滋的,好久没吃了。如今学业如此繁重,又有何时间去吃棒棒糖呢?学习任务渐渐加重,我们整天淹没在一堆一堆的书本中,奔波于家与学校之间,面对暗绿的黑板和苍白空洞的墙壁,望着用呆板的笔体写下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发呆。吃了不少苦头的我们,在心中渴望那一口甜——棒棒糖。

再次转过头,妹妹还在看动画片,噢,我长大了。

我走向商店,买了几颗棒棒糖,回味起童年时那些棒棒糖的味道。

童年味道作文500字【二】

记忆中那时我应该是刚刚上小学,我又开始头疼、发烧,脸也烧得通红,难受的我不顾母亲的心情,只顾自己呜呜的哭,母亲一看我哭就慌了神,急忙背着我到本村的诊所给我看病。医生让我坐在凳子上,把了把脉,又让我张大嘴看看舌头、看看喉咙,其实每次的病都一样,都是扁桃体发炎导致的头疼发烧。医生又照例开了几种药片让我服用,说吃病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不是什么大病,很普通的扁桃体发炎而已。一脸惊慌的`母亲听了医生的话,那颗忐忑不安的心才放松了。回到家,母亲把药给我分好,让我用温水服下,经常吃药的我早已知道了药的苦涩,根本不管这药花了父母的多少汗钱。别看我病着,心眼还是一点不少,我让母亲去歇会儿,说待会儿水凉些我自己喝就可以了。母亲非让我当着她的面把药喝下,我不肯,说要母亲去休息我才喝。母亲见我如此“懂事”,欣慰地去里屋休息了。我看着这些白药片,恨不得把它们统统丢到垃圾堆,可为不了让母亲起疑心,我还是把药放在了嘴里,但却不是舌头上,而是舌头下,然后立即上厕所,把压在舌头下的药片全都吐了出来,那个苦呀,真是没法说。赶紧回屋大口大口地喝水,让苦味变淡变淡再变淡。后果可想而知,病依然是不见好,满脸焦急的母亲不得不再次将我背到诊所。医生看着仍是满脸通红的我,一脸疑惑,他不明白这么简单的病吃了那些药应该好转的我为什么仍是不见好转?只好开了液,让我回家去输。医生挎上药箱,让我坐在他的自行车后面,母亲在后边扶着我,只怕我摔下来。看着裹过脚的母亲深一脚浅一脚地扶着我走在车后,我突然有些不忍,想想自己让母亲花了冤枉钱不说,还让母亲的身心倍受煎熬和折磨,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母亲以为我又头疼加剧,连忙用袖口给我擦眼泪,安慰我说:“好孩子,别哭,一会儿输上液就好了。”我心中更加难过,任泪水一个劲的流。

输上液,母亲为了让我心情好,便陪我玩牌(我小时候就喜欢玩牌),母亲说心情好病就好得快了。玩累了,我便昏昏沉沉地睡去,母亲则坐在我的身边寸步不离地守着,我也乐于享受这种待遇。直到我病好,母亲一直尽力地宠着我,怕我有个什么闪失,担心多灾多难的幺女会经受不住每次的头疼发烧而夭折。

病也终于在母亲的悉心照顾下好了起来,本来就很削瘦的母亲又瘦了一圈。每次我生病,母亲都象经受了一场劫难,人也瘦了,精神也消沉了,比自己生病还厉害。年幼不懂事的我从未对母亲提起过把药全吐了的事,不过想来母亲应该知道,但母亲始终没有责怪过我,仍是心肝似的着疼着我,宠着我。虽然那些药片全被我吐断了,但苦苦的味道却变成了甜甜的回忆,犹如母亲那颗爱我的心,一直温暖着我的每个日子。

童年味道作文500字【三】

踏此域,顿有远离喧嚣隔世桃源之感,某居麓城数年,不晓有此桃源农舍之境而憾首,但见数根砖柱悍撑宅顶拒风避雨,坪前绿草茵茵置桌球台、国球台各一,右侧乃一排无壁廊房,设宴三席,盛兄引入廊房,我等旁顾不暇之余有两侍女笑迎,端茶 看座旁列于侧,置谱于桌善诱点膳,盛兄熟谙食膳文化众人皆知,昔日宴邀盛兄为宾,屡有责词袭来,谓我等点膳只顾奢阔铺张而有不顾老幼妇孺共享之嫌,事后与盛兄同席若有班门弄斧者乃自讨无趣之徒, 我等暗赞其膳道深厚,盛点三菜:一谓御煲黑山羊、二谓七嘴有八舌、三谓清炒萝卜菜。

点罢,某示谦离席赏院,窥其内置厢房数间,仿宫廷膳房错落有致,复古逼真。尚有醉客举杯喧哗,全然不顾牙缝残菜饭粒扑面而惹旁客生厌。余回席落座,巧感市井抑扬顿挫之喧遁去,复得清净舒畅,心旷神怡,休闲雅致共享,须臾菜至,宅主厨阔,大盆溢器,我不以为惧,浓香扑鼻难裹我饿狼吞虎之状 ,幸有青岛啤酒作陪,酒过三巡,盛、杨大赞味美,吾绯面赤脖,兢兢业业埋头苦干,遵循古人“食不语”之训,借此可掩我数处羞涩,酒醉饭后,年长阿姨沏茶三杯于旁,系紫砂壶研泡,可谓盛情满满,茶香荡廊,惬意回味,怎舍离席?

童年味道,闻其名欲知其味,迷失之味重拾,我觉此名取之有意,有深度,让人再忆儿时农家之佳肴美味而驻足结伴信往。

感谢 盛、杨,款待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