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人物特写作文400字写班主任(描写我的班主任老师外貌的作文)

人物特写作文400字写班主任(描写我的班主任老师外貌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4-01-10 01:04:00
人物特写作文400字写班主任(描写我的班主任老师外貌的作文)

人物特写作文400字写班主任【一】

说到我班主任,我说不完!我们的班主任李先生戴着一副透明的眼镜,乌黑的头发在灯光下闪闪发光,脸上总是带着微笑,让人觉得和蔼可亲。李小姐在语文课上,经常结合课外知识丰富课堂。她说话引人入胜,生动感人。让我们感兴趣。我觉得她很有幽默感,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她学识渊博,经常给我们讲一些有利于我们学习的小故事,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学习的世界。

嗯?一向和蔼可亲的李先生,今天怎么变得凶了?乍一看,她手里拿着一大堆不合格的作业本。只听她大叫,作业不及格的某某同学出来站着。突然,我吓了一跳,心一直紧张地跳着,心想:不会有我的名字吧?想着想着,老师生硬的声音停止了,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来了。没想到,李老师也有严格的一面!

作文课上,听着,唧唧,那是老师请来的小客人,两只白云鸟。老师让我们在写两只鸟之前仔细观察。结果我在那篇作文里写了一个很好的分数:98分。老师觉得很满足,心里充满了说不出的喜悦。

李老师就是这样学习和写作的。你说我们有这么优秀的语文老师,能不觉得幸福吗?我们不能对作文有浓厚的兴趣吗

人物特写作文400字写班主任【二】

杨老师是我的班主任。她年轻漂亮、文雅大方;对课堂纪律要求很严,但从不大声呵斥同学;对同学呵护至微,亲切如母,我喜欢她。

有一次,杨老师发现我没有注意听讲,低着头在下边玩东西,就轻轻地喊了一声:“杨赵昱!”声音虽小,但很严厉,我赶紧放下手里的东西,抬起头,挺起胸,身子坐得端端正正。杨老师讲:“课堂纪律非常重要,不然怎么能很好地学习呢?”从那时起,我再也不在课堂上做小动作了,一直认真听讲。

平时我做作业粗心大意是出了名的,总认为自己什么都学会了,就是闭着眼睛也能写对。一次小测验,我不一会儿就答完了,草草交了卷子,满以为可以得100分。谁知,卷子发下来一看,却得了98分。莫明其妙!我拿着卷子就去找杨老师。杨老师耐心地批评说:“你的卷面太潦草了,长此下去会养成不良习惯,将来到工作岗位上,会因为几个不规范的字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几句话说得我像撒了气的皮球,心服口服。

一次,我大腿上的肌肉拉伤了,一碰凳子就疼得直叫。于是妈妈就给杨老师打电话说让我站着上课,可杨老师说:“她还那么小,站着上课,一天下来那怎么受得了,我把我的坐垫给她用,试试行不行。”杨老师拿着她自己用的坐垫,垫在我的座位上。我坐上一试软乎乎的,腿也不怎么疼了。顿时,一股感激的热流在心中涌动。此时此刻,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师生情。

在我心中,杨老师就和妈妈一样亲,我爱杨老师。

人物特写作文400字写班主任【三】

我的母亲,其实并不是贤妻良母型的女人,但在父亲的上班时间调整后,却不得不尝试着做起饭来。

于是我那只会煮泡面的母亲便开始在绮丽的黄昏中,独自守着袅袅的炊烟,为我煲着各式米粥。母亲学做米粥的过程并不漫长,在烧焦了几次米饭,烫了几个水泡之后,也可以像模像样地为每天披着一身夜色、风尘仆仆赶回来的我端上一碗乳白的、热气腾腾的米粥了。也就是这时起,母亲身上沉睡多年的女人的天赋被这浓浓的米香唤醒,频频出现在菜市场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家里的电锅也像京剧脸谱一般每天变幻着各式花样。而我则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母亲每天带给我的惊喜。

米粥清香温暖,尤其是在冬季。还记得那个冬天我提早回家,本想和母亲打个招呼,却在看到眼前的一幕时保持了沉默。我看到了天下最美的女人。她一手拿着大汤勺在锅中来回搅拌,一手拿着本菜谱慢慢研究着,她时不时用手臂拭去欲滴的汗水,用小拇指勾起遮眼的碎发,围裙系带在风扇的吹动下不安分地鼓动着。落日金色的余晖映着她,窗棂把她的影子分割成不规则的几块,映在地上,更映进了我的心里,在心底无限放大……

上了初三,总是在兵荒马乱的复习之夜,在一堆堆耀武扬威的习题试卷缝隙中,一手撑着深不可测的夜,一手写下无尽的题海。而这时,总会有那熟悉的温感,那熟悉的味道来唤醒我濒临窒息般钝重的脑袋——母亲端着一碗核桃杏仁粥进来。我接过粥,细品它散出的热流、溢出的暗香,陶醉于这无与伦比的米粥。可当我看到母亲指甲上因剥核桃留下的斑驳痕迹,我却哽咽,沉默了。

“妈,你为什么喜欢煲米粥?”

“米粥有营养,对身体好哩!”妈妈回答道,却神情突转,顿了一顿,“再说了,你最近压力也大,放学后又不往家里跑……班主任找我谈过,说你不在状态……我很担心,又不敢对你说过激的话……只能煲好粥,等你回家……”

我捧着这碗米粥,突然感到无比的重量。我低头,埋进碗里,盈眶的热泪一下子就被热气蒸发。咬牙颤抖着,极力掩饰着自己的情绪。而母亲却拍拍我的背,一把把我搂入怀中。

原来母亲并不喜欢煲粥,而是把她那颗对儿子关爱担忧的心放在锅中慢慢的煎熬。当我在外面挥霍青春,却不知母亲在家守着锅粥焦急等待,而母亲唯一能做的,就是将对儿子的爱渗入浓浓的米粥中。

米粥,这特别的米粥,映着夕阳下母亲忙碌的身影,在袅袅的炊烟中,轰然沉入我记忆的余晖中。

薏米粥、杏仁粥、银耳粥,慈母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