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辣椒苗生长过程作文(种辣椒的过程作文350字)

辣椒苗生长过程作文(种辣椒的过程作文350字)

更新时间:2022-08-21 11:02:15
辣椒苗生长过程作文(种辣椒的过程作文350字)

辣椒苗生长过程作文【一】

前几天,郑老师让我们完成一个泡豆子的实践作业。我一想:呀,完蛋,家里可能没豆子了。于是,为了完成作业,我火速跑回家,一放下书包我就问妈妈:“妈妈,家里有没有豆子呀?”“哦,” 黄豆是有,我正准备烧呢,怎么了?”妈妈不解地望着我问道,我说:“老师要我们泡豆子,这几天要好好观察,要写观察,。“噢。”妈妈明白了“我给你十五颗豆子泡泡吧!”说着,挑给了我十五颗,我并没有马上去泡,而是在豆子中挑出几颗饱满些的,挺着大肚子的豆子。

经过筛选后,我拿来一只杯子,把它拿到水龙头下,哗哗哗地灌了一杯水,正要把豆宝宝们放进去,却被妈妈拦住了:“哎哎哎,你这是干什么,那么冷的水,它们能发芽吗,应该用温水来泡,水也不能那么多的。”说完,拿过我手中的杯子,全部倒掉,又倒了些可以喝的温水进去,对我说:“好了,现在你可以把豆子泡下去了。”我接过杯子,小心翼翼地把豆子一颗颗地放进去,我把它们放到了阳台上,然后,我就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一分钟、二分钟、一个小时、二个小时,豆宝宝们还是老样子,没反应,我又等了半个小时,豆宝宝终于“睡醒”了,但变成了一个长满“皱纹”的小老头儿,我感到十分好笑,十分钟左右,小老头变回原形了,但是比原来胖了许多,一个个挺着大肚子,有些豆宝宝的大肚子上,还出现了一条条的裂缝,里面是细嫩的小肉,嘿,真好玩儿。

到了下午,我又去看我的小宝贝,哇,我惊奇地发现,豆宝宝们有的从裂缝里长出了一点点凸出的小芽儿,小芽儿原先是嫩黄色的。

又过了几天,小芽儿就变成嫩绿色,呦,还是娇嫩娇嫩的呢!我怜惜地看着,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期望。我看了看杯子里的水,已经变成嫩黄的了,我连忙小心地把水倒出来,换了些温水进去。

我的豆宝宝真可爱,它们一定会快快长大的!

辣椒苗生长过程作文【二】

去年夏天,别人送了我们一盆含羞草,先开始,它只有六七厘米长,几片残缺不全的叶子,妈妈说:“只要细心照料,它就会活。”于是我抱着一线希望,把它养了起来。

几天后的一个中午,突然想走了该给它浇水施肥了,便向摆放花盆的那个大地方望过去,“啊,它活了!”一看到盆中的含羞草,我惊喜得差点跳起来,那棵难看的含羞草已经伸直了纤细的腰,伸出了三片嫩绿的叶芽,那嫩绿的娇叶在风中摇摆,仿佛是小姑娘伸出手在向我招唤。我情不自禁地伸手抚摸它,它竟然害羞般地收拢了叶子。等一会儿,它又悄悄地把叶片伸展开来,真有趣,从那天起,我每天都要去看它或者给它浇水,我发现含羞草几乎一天长出一片绿叶,每组叶之间一般都长两三个小花蕾,花蕾长到到一两个星期,居然开出了紫红色的小球,椭圆形花儿,没有花瓣,全是细细的蕊,像个好玩的小绒球。面对着含羞草,回顾着妈妈让我把它栽种在花盆中的情景,我深深的陷入了思考中,这时,妈妈走了过来,边指着含羞草,一边对我说:“你看,含羞草虽然小,生命力却强,无论在什么环境下,它都能自强不息,人们宠爱他,它总是把头低下去,从不骄傲。”

听了妈妈的一番话,我知道了要做一个像含羞草那样自强不息,谦逊朴实的人。

辣椒苗生长过程作文【三】

澄蓝澄蓝的天空下,一座座连绵起伏,连亘千里的巍峨群山,一个个火柴盒般的苗家木楼错落有致的点缀在大山脚下,一条不知疲倦,轻唱山歌的弯弯小河从寨门前淙淙流过。常言道:“高山有好水,大山有好粮!”小河沿着高山的起伏勾画了荡气回肠的九十九道湾,勤劳的苗家人在小河的拐湾处或后山的冲冲沟沟开辟出一丘丘田来,苗家人把后山沟挖的田叫溶田,河边围的田叫河田,苗家人只要在这些水田里翻上一道犁耙,把秧苗插上去,秋天就有望头了!

不要撒肥料,不要打农药;不要怕天旱,河田水浅了,可以围坝拦水,后山的溶田终年浸透着泉水,冬暖夏凉,天越旱,田水越暖,谷子越壮实饱满,苗家人在这些田里种上糯谷或糌谷,秋收时节,家家户户都丰收了!苗家人把稻谷晒干,糌谷收在粮仓里,糯谷装在一个大大的扁桶里。腊月二十七这天,家家户户就从扁桶里撮出两挑糯谷在打米机里打,不多时,长颗长颗、白花花的糯米一粒粒美美的睡在箩筐里,乐在苗家人的心头上,苗家人准备打粑粑了。

打粑粑首先要洗米,苗家人一担子把糯米挑到清水河边,搂起衣袖,挽起裤脚,把箩筐放在急流深水处用双手用力搓洗,颗粒残渣都被流水洗掉了。家家户户都来这里洗米,淘米水洗浓了一条河,小鱼小虾们闻到香围过来,凑个热闹!随手都可以抓一只小鱼,捉一只小虾!洗好的糯米放在大灶锅里浸泡一夜。

第二天,天麻麻亮,洗漱好的苗家人赶紧往洗刷干净的中灶锅舀上半锅水,上面放个洗刷干净的蒸桶,往蒸桶里面放一个中间高、四周低的'蒸笼,然后,往锅底烧起大火,水沸腾了,冒着热腾腾的蒸气,用家里那块打湿的细网网蒸帕放在桶里,四个角掉出来,往蒸桶里放大半桶泡好的大米后就只管往灶孔里烧大火,把米煮熟后,揭开锅盖,把热腾腾的糯米倒在堂屋里撒好水的长方形粑槽的正中间,有力有气的男子汉,脱掉大棉衣,挥舞着粑捶,一左一右,两个人,先按顺序细捶慢打过去,这样,打过来、捶过去,粑捶边打边沾一点水,再用力的打几个来回,那“嘣!

嘣!嘣!”打粑粑的声音,此起彼伏,映在对门山上又反弹回来,最后,两个汉子你推过来,我推过去,把扯丝的糯粑粑往中间一处堆好,然后,把粑捶取出来放在两个装有水的水桶里,这两个歇气的打粑粑壮汉已是大汗淋漓!跨出大门,边用帕子揩汗、边放开嗓门大喊:“织粑粑啰!”这时,老老小小围过来,所有左邻右舍的大嫂,婶娘都闻声赶来了,挽起袖子,利索的在那碗炒老的香茶籽油里沾上几滴油,往手心合掌相搓,双手在大糯米团上用力一扭,一坨粑粑就出来了!

或沾上香香的芝麻粉,粑粑的香和油麻的香混杂在一起,让人垂涎,或沾上甜甜的蜂蜜糖,甜糯糯的在嘴里,尽情的吃着、开心的笑着!大家吃饱了,就抓紧时间用双手扯来一坨,按照顺时针方向在掌心滚圆,然后用力压扁,双手左左右右、打打压压几下,一个个十五月亮般圆圆的粑粑就出炉了!家里吃了粑粑,脸庞和嘴角还沾着油麻粉、蜂蜜糖的小孩们也急急的来这里凑热闹,或比赛那样专注的学着、乐着,或随心所欲的闹着、喊着!

或织个不圆不薄的厚月亮,或织个缺缺的月半弯,或捏个长身子短腿的小猪、小狗、小猫,忙碌的大人们看了笑弯了腰。

勤劳聪明的苗家人还会变着花样做粑粑,有红艳艳的高梁粑、有黄亮亮的包谷粑、有金灿灿的小米粑,把绿豆和红豆煮熟后放点盐,拿到村里有碓的人家舂烂,捏成一个个小圆球,把这些小圆球包在白色的大米粑粑里,就是香香的豆子粑粑,有绿豆做的绿豆粑、有红豆做的红豆粑、形状大小各异,有小孩吃的小粑粑,大人吃的中等大粑粑,有省亲要织的大粑粑,最大就像箩筐口子那样大!最小的有小碗口那样大!

大家把做好的粑粑放在门板上或神龛下的大方桌上,用另一块门板或一块大大的青钢石,把摆放得整整齐齐的粑粑夹在中间,上面再压几块大石头!几天后,所有的粑粑都硬邦邦的了!放在盛满腊月水的大水缸里浸泡、保鲜,随时都可以取出来食用!从火坑里刨来一堆冒着火星的火炭子,然后放个铁丝做的粑粑架上面烧烤,一会儿就可以烤熟了!

来年春耕播种忙的时候,苗家人早早的吃完早饭就往背篓里放两个粑粑,挖田后坎或修地角,种包谷或种黄豆,中午时分,累了、饿了就在田间或地尾,砍些柴火焚烧,留下一堆炭火,在炭火左右两头架两个岩头,岩头中间放两根平行的小棍子,粑粑就放在上面烧烤,翻过来,翻过去轮流着烤,烤熟的粑粑中间涨气,圆鼓鼓的,两边起壳,粑粑的外壳香香脆脆,中间细嫩糯香,是苗家人山里做工最方便、最美味的充饥午饭。

离开家乡好多年了,每当看到那街边上的粑粑,就会不由的想起家乡苗寨的香粑粑!想起在圆圆扁扁的岁月里那些糯糯甜甜、黏黏香香的父老乡亲们!

呵!我那梦中的苗寨!那份惦念着苗家腊月粑粑的情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