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写一个使我有所感触的事物作文(写一件最想写的事物作文)

写一个使我有所感触的事物作文(写一件最想写的事物作文)

更新时间:2023-06-18 10:14:33
写一个使我有所感触的事物作文(写一件最想写的事物作文)

写一个使我有所感触的事物作文【一】

记得有一次,我在做一道数学题“鸡兔同笼”,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和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这道题很难,我想了半天也想出来。我在教室里急得团团转,像是在蒸笼上的蚂蚁。这时,小敏走进来问,“小慧,会做吗?要不要教你?”我听了。不高兴的说:“谁说做不出来,只是在思考。”小敏听了苦笑一声,走了出去。我又思考又画图,就是做不出来,只好问小敏,小敏说“

假设这80头全是鸡,那么,脚应是2×80=160(只,比实际少208-160=48(只脚,这是因为1只兔有4只脚,把它看成是2只脚的鸡了,每只兔少算了2只脚,共少算了48只脚,48里面有几个2,就是几只兔。“说着,在一张白纸写了下来。

解:(208-2×80÷(4-2

=48÷2

=24(只------兔

80-24=56(只

答:鸡有56只,兔有24只。

也可以假设80只全是兔,解答如下:

解:(4×80-208÷(4-2

=112÷2

=56(只------鸡

80-56=24(只

我听了之后,想了好一会儿才明白,竟然可以这样做题目,让我哭笑不得。

小敏真厉害。有些数学题我觉得很难很难,怎么想都不行,可是这些题目一旦到了小敏手里好像没有难度似的,一会儿就会告诉我怎么做,有时还会告诉我很多种计算方式。我要向小敏学习,学习她那解决问题的本事,长大以后做一个数学家。

写一个使我有所感触的事物作文【二】

在我的生活中,有过感动、愤怒、美妙、妙趣横生的事情,其中有意见非常又去的事,这件事有说不出来的奇妙和快乐。

去年暑假,我们全家回了一趟老家。我的老家山清水秀,非常美丽、一下车,我便四处张望着,真是感叹不已。回到了以前的2楼平房,返修的惟妙惟肖、我坐下来和奶奶以及其他人聊着“小城故事”!就在这是,我听到了一个又熟悉又有点陌生的声音—“俺可以听听吗?”哦!原来是儿时的伙伴娟子。仿佛儿时的记忆还在眼前—她依旧穿着那件破旧的小毛衣和一条短了已经高起膝盖的小毛裤。我点了点头,她进来之后,毫无拘束的坐下了,这应该是当地的习惯吧!

我又开始讲了,家里人似乎都有点不耐烦了,只有娟子全神贯注的听着。一边听一边拼命的点头,仿佛憧憬着对城里的一切事物。中午,我和娟子聊起儿时的事,笑声不断。后来,她带我去了我们小时候最爱去的地方—苹果林那里依旧生机勃勃。我们正在比赛,爬树,娟子不小心把衣服刮破了,他不以为然,我从家里那两套衣服给她。他毫无拘束的收下了,让我觉得她非常豪爽。

我们坐在小河边给他讲了我在城里的故事,一边听一边用浓厚的家乡话说:“俺哟好像去遛遛!”我笑了笑拍拍她的肩膀问:“你以后梦想是什么?”正当我以为她会说去城里工作时,她说了一句:“俺要多买衣服给爸爸、妈妈、弟弟穿,怎么穿也穿不完。”我一愣,没想到娟子的愿望这么简单、朴素!我回到了家把一些衣服给了娟子,娟子拿了过来笑着说:“我也想像你们一样,去城里,不过我想要的是我们的家乡也变成大城市。”娟子说完便回家了。

我在回家路上,想着和娟子一样的人,一样想建设家乡的人,我们却显得微不足道。在城里,我们的理想远大,而那些乡下人的'愿望朴素、简单,可是!她们的愿望是否比我们的好实现?

愿娟子的梦想成真!

写一个使我有所感触的事物作文【三】

榜样,就在我身边在形形色色的生活中,狂热的追星潮流像沙尘暴一样刮过,埋没了我们的身影,也使我们失去了方向。其实,如果我们本着一颗明亮的心,你就会发觉:榜样,就在你我身边。

记得在一天放学的路上,我看到了几个调皮的男孩子正在一只可爱的小猫的尾巴上系铁罐。小猫挣扎着想逃走,却被小男孩们紧紧地拉住了。小男孩们系完铁罐后就把小猫“放走”了。可怜的小猫,它跑一步,身后的铁罐就响一下。它害怕极了,我真同情这只小猫。这时,一个小女孩走了过来,看到小猫这样,连忙三步并作两步跑过来,慢慢地蹲下身子,轻轻地抱起小猫,快速地把铁罐解了下来,然后抚摸着它。接着她想为小猫打抱不平,就愤怒地对男孩们说:“你们为什么要欺负小猫?”男孩们异口同声地说:“小猫又不是你家的,管你什么事,害得我们好戏看不成了。”小女孩瞪了男孩们一眼,抱着小猫走了。

看着小女孩远去的身影,我深深地感到羞愧:小猫这么可怜,为什么我就不能帮它一把呢?今后无论是人类还是小动物需要帮助,我都要善良、乐于助人,去帮助他们,要有爱心。

写一个使我有所感触的事物作文【四】

这是我们璀璨的文化。

中国戏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结晶,是我国的国粹,是世界文化历史的瑰宝,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最璀璨的明珠。外国人也说京剧是“东方歌剧”,昆剧是“戏剧之母”。

北方有京剧、评剧、二人转、黄梅戏;新疆有自己的曲子戏;江苏省有越剧、昆曲;我们广东省也有潮剧、粤剧。每一种戏种对代表着每一个地方的民族特色。中国的戏种真是五花八门啊!我国戏曲有三百多种,传统戏剧就是数以万计了。

虽然它们都有几千年的历史,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变化,但是它们现在仍然流传至今,流传在民间,它们都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和中华民族的民族风情。具有“东方歌剧”之称的京剧和“戏曲之母”昆剧是我国戏剧史上的杰出代表。

中国戏剧,去还是留?

如今,随着时代的变化,看戏剧的人渐渐减少了,科技也渐渐取代了传统。人们开始追求现代化的文化了,如“电影”、“电视”等等。人们可以坐在电脑前,手握鼠标,就可以看到许多东西。但是却很少人再去关注我们的传统戏剧了,除了老一辈的人仍然热衷于它。

难道从我们这一代开始,我们中华民族古老而伟大的国粹就要失传了吗?不!我们应该采取采取一些措施了,不能让我们的戏剧消失。我们不仅要跟随时代的脚步,还有欣赏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多听听戏剧,找回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风情,组织大家一起想老人们学唱戏剧。

戏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既独特又有趣。让我们共同回味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历史沧桑,领略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情。我相信,我们的民族之花一定会开得更加灿烂,让东方之珠更加耀眼、更加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