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小孩的好习惯和坏习惯的作文(培养孩子习惯养成的作文)

小孩的好习惯和坏习惯的作文(培养孩子习惯养成的作文)

更新时间:2023-11-19 04:19:04
小孩的好习惯和坏习惯的作文(培养孩子习惯养成的作文)

小孩的好习惯和坏习惯的作文【一】

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师的专家讲座,十分有感触。她教给我很多对我有帮助的人生道理。

于丹老师的演讲分为几个主题,分别是:1.父母应怎样认识孩子,如何拟定合理的人生目标。2.孩子不听话,爱发脾气,作为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教育。3.怎样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4.培育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义。其中我最有感触的是第2个主题。

在讲这个主题的时候,于丹老师先讲了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但它却再一次的带给我心灵上的震撼: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十分爱发脾气。有一天,他的爸爸把他带到院子里的篱笆跟前,对他说:“孩子,以后你每发一次脾气就在篱笆上钉一颗钉子。”这个男孩便照着爸爸说的去做了。第一天快结束的时候,小男孩去篱笆跟前看,他这一天就钉了30多颗钉子,他十分惊讶,怎么自己一天中就发这么多次脾气呢?他自己都没感觉到。这时,爸爸走到他的.旁边说:“要想让钉子更少就只能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小男孩就尽力控制自己的脾气,于是每天钉的钉子越来越少:十几颗、十颗、五颗、三颗,终于有一天,他高兴地跑到爸爸跟前说:“爸爸,我今天一颗钉子也没有钉!”爸爸说:“那就把钉子全拔了吧。”待小男孩把钉子全拔了后,爸爸又对他说:“今天一颗钉子都没定这固然很好,但你有没有想到这上面的钉子孔还是会留在别人的心上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乱发脾气,发脾气就像在别人的心上钉钉子,钉子孔会永远留在别人身上的。

转过头来看看我,整天对家人发脾气,妈妈督促我学习我总嫌妈妈啰嗦,爸爸让我干什么我总是不耐烦,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内疚:我在亲人的心上留下了多少个难以磨灭的伤口啊。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改正乱发脾气这个坏习惯,听爸爸妈妈的话,做一个好孩子。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报答。

小孩的好习惯和坏习惯的作文【二】

今天看了一本书,名字叫《习惯的力量》,看完后感触很多。

世界上有两种人,空想家和实行者,空想家有很多很好的想法、理论,整天想着我该如何如何做,有很完美的行动计划,最后却要么不了了之,要么不见行动;这就是人的性格上或习惯上的缺陷所致,属于更高层次的。

人的修行应该是分层次的,具体分为几个层次至少以我现在的境界还看不清楚,但是至少能确定的是:首先应该是人的品质,然后是人的性格,再是人的习惯,最后才是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越往高的层次越接近事物的本质,方法和技巧其实只是工具,决定性的东西是人的本性、品格,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习惯,一种习惯播种一粒种子,一粒种子收获一种命运;“先做人后做事”,很多话归结到最后实际上都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说:本质只有一个。

自己目前应该算个空想家,因为我觉得自己也有很多的想法,也应该算比较好,但是却总是不去实行,有时候甚至已经到了边缘了,一转念:如果不去做好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或者明天做也可以。这是一种可怕的恶疾,即使是再美好的计划,如果不去执行或过了时机,一样会两手空空!这就是人的性格上的缺陷,属于致命的。相反如果我去做了,但是没做好,那就是方法和技巧的问题,做了总比空想强,在做的过程中解决出现的问题,在做的过程中学习、总结,这是成长的正确渠道和方法!很多事情只在一念之间,如果果断些,做也就做了,结果会完全不一样,如果瞻前顾后,不去开拓、进取,人就只会在原地踏步,就像现在的状况,如果自己不去尝试改变,那么自己将会永远由别人来主宰,自己就会永远平庸。相当于别人给你划一条道说:跑去吧!然后自己就跑啊跑啊,可能跑的好,也可能跑到沟里去,也就是自己的命运、前途是交在别人手里的!这是消极的人生态度。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是自己去规划自己的道路,按自己的计划去完成人生的蓝图。不能等着别人来为你指路!自己还有一个弱点就是:做什么事情,一旦遇到点困难,很容易在心理上退缩,一旦产生了这种念头,如果没有外界的推力来推动,那么整个事情就会陷于停滞不前,自己不会迎难而上去解决问题,而是很容易产生懈怠。自己的性格中很大一部分是消极的,安于现状,缺乏开拓精神。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一个人的状态(职业、成就、性格、生活等)是由习惯所决定的,如果不改变自己的习惯(潜意识),那么你的生活状态就很难有根本性的改观!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改变习惯。习惯要一个一个养成!

小孩的好习惯和坏习惯的作文【三】

昨晚看完了《习惯的力量》的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讲的是个人喜欢的成因,习惯不能消除,而只能改变。

文章通过对猴子看到图像,拉杆子,得到梅汁这一习惯做出分析,图像是“暗示”,拉杆子是“惯常动作”,从而得到梅汁这一“奖赏”。最后得出结论,习惯的养成必须有“暗示”,和“奖赏”两部分。

后来又通过例子,解释了,只有这两个部分还不够,要想养成习惯,还需要“渴求”这一愿望来达成。

作者用戒烟的人在遇到特殊事情后会继续吸烟,戒酒的人在压力来临的时候会继续饮酒这一习惯,告诉大家,习惯是不能完全被消除的,而只能通过改变的方式来进行。

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实验和例子,比如减肥,节食,还有运动。我在想,我也想要减肥,想要节食,想要运动,但是还没有养成这样的习惯,只是一两次的冲动罢了。希望可以在下一篇文章中写一下哪些是对我的暗示,哪些是我的奖赏,从而养成更好的习惯。

小孩的好习惯和坏习惯的作文【四】

星巴克最初占领市场是靠服务制胜的,培训员工以应对各种需求、各种性格、各种情绪的顾客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星巴克是怎么做的呢?星巴克的员工手册里详细为员工阐述了遭遇各种困扰时的惯常解决办法,比如针对“尖叫的顾客”或“拥挤在收银台前的长队”这样特定的暗示来为员工提供相应的指引。手册中还有十几页的空白,以留给员工自行记录客服重压诱惑的方案。这其实是在困境发生前就想好解决措施,以建立起处理困难的习惯回路。

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困难,有很多情绪,我们也可以参照星巴克培训员工的方式来培训自己。分析产生情绪的暗示,发泄情绪得到的奖赏,用一个新的惯常行为来替代情绪发泄。

《习惯的力量》里还有很大篇幅阐述了组织习惯和社会习惯,很适合机构和公司的管理者。全职妈妈的视野只在家庭和教育,所以也仅写到此。

小孩的好习惯和坏习惯的作文【五】

人的一生其实都由习惯组成,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大量的习惯行为,这本书从个人到公司到社会,向我们展示了习惯在各个方面的巨大力量。

我每天坐地铁上班,在相同的车门上车,就算我后来发现这个车门到站时离出口更远,我还是没有任何改变。很多女孩子最后都会找一个和自己父亲很相像的男人,父亲的行为模式已经伴随着她经历了几十年了。我们还会看到很多公司领导在和领导不在,雇员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因为企业没有培养企业文化,没有形成核心价值观,大家没有习惯去按照价值观去做事,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在搞核心价值观,想要形成习惯。

这本书告诉我们,任何习惯都可以被改变,只要你掌握了习惯的黄金法则,是不是听上去挺不科学的,体验是最佳的学习方式,我准备拿自己做个实验。黄金法则告诉我们习惯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组成。找准暗示和奖赏,替换其中的惯常行为,你可以变成任何你想要的自己。比如我玩游戏,玩游戏是惯常行为,获得胜利是奖赏,那什么是暗示呢,找准自己的暗示是最困难的,因为我们现在有太多的信息围绕着我们,从中找出暗示无异于大海捞针,但书中提了一个科学的办法,所有的暗示都可以归为五大类中的一类:地点、时间、情绪状态、其他人、之前紧挨着的动作。进一步的分析自己,我喜欢那种对抗的感觉,渴望胜利。我想了想从小到大我玩游戏从来不喜欢和电脑玩,总喜欢和人玩,赢了别人很爽,输了很懊悔,触发了我想要赢更多的渴望。生活中并不总是赢的,甚至说赢少输多,就会寄情于游戏。玩游戏的时间过得飞快,我不想沉浸在虚拟的现实中,我想改变自己。正如我们刚才所说,书中介绍的黄金法则告诉我们,我要找到一个能够替代的惯常行为。它可以给我胜利,对抗的感觉,又是在家可以放松的项目。我发现我找不到,可能没有这样的项目,那怎么办,难道就要一直玩下去。我进一步思考,我能不能分开来。

第一、家,可能就不是个学习的地方,我在家很放松,那第一点少待在家,我可以去图书馆,可以去咖啡厅,总之不要待在家里学习。

第二、如何去获取对抗的感觉,渴望胜利,去参加比赛吧,去运动对抗吧,去工作上和别人竞争,有很多可以比一比的项目,竭尽全力获取胜利,你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就是把短期的胜利换成人生中长期的胜利。

第三、还可以换个思路,可不可以培养自己在家学习的习惯,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后面我可能会尝试一下。

以上就是我在《习惯的力量》这本书获取到的东西,如果你感到困惑,如果想要改变下自己的习惯,可以看一看这本书,希望你也能从中获得收获。

小孩的好习惯和坏习惯的作文【六】

闲暇之时我认真阅读了《好习惯的力量》一书,令我收获颇丰。它让我深深认识到一种好的习惯它的作用和力量是无穷的,它将会带来积极和丰富的人生。

在这本书里面提到,“好的习惯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坏的习惯则会摧残你的心灵”。仔细认真想想,的确是这样。试想,好的习惯它是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而坏的习惯有悖于事理的自然法则,那么,好的习惯将会带来积极进取的人生,而坏的习惯则会让自己消极甚至是一事无成。英国著名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说:“人们的思想大半取决于他们的倾向,他们的言谈话语取决于他们的学识和所吸收的见解,但是他们的行动遵循平日的习惯。”这句话告诉我们,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行动往往取决于我们的日常习惯,并且习以为常,尽管有很多的学识和思想理念,但往往取决定影响的是我们的习惯。正如有句谚语说的那样,“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或者是“行动培养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总之是,好的习惯将会带来精彩的人生,而坏的习惯将会给人带来消极的影响。

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从点滴做起。好习惯的养成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需要从点点滴滴做起,努力培养。因为好习惯的作用已众所周知,养成好习惯需要下定决心,它是一个挑战自我的过程。就像我们的青银厚德理念,需要从点滴做起,认真践行一样,认认真真从内心深出化作于心,认真实施,养成良好品德,良好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会让人终身受益。好的习惯将会有助于自身的发展,包括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习惯,通过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会让人从中体会到良好习惯所带来的好处和益处。比如所说的读书的习惯,养成一种读书的好习惯会让人体会到读书所带来的乐趣,会懂得多,并且开拓视野。好的工作习惯,会让人工作有目标,有计划,会将日常的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好的生活习惯,会让人时刻感悟生活的美好,用一颗感恩的心认真面对美好的人生。

如今,在青银厚德文化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通过点点滴滴认真践行青银厚德文化,形成良好的习惯,深刻体悟“立德、忠诚、敬业、奉献、感恩、包容”的文化精髓,从中会让人获益良多,懂得真善美,懂得奉献社会,实现自己价值。

好习惯所带来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用心去做,认真面对,相信我们的人生是精彩的!

小孩的好习惯和坏习惯的作文【七】

《习惯的力量》这本书,其实在很早听冬吴相对论的时候就知道了这本书,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去读这本书,可能想读的书实在太多了,很多优秀的书籍就可能被搁置在一旁,迟迟没有时间去读吧。

虽然这本书还没有读完,但是第一部分是讲的个体的习惯,后面讲的是组织的习惯和社会的习惯,所以,第一部分已经对我很有帮助了。以前也零零散散的读过一些养成习惯的文章,自己也有一套方法论,但是在没有读到这本书之前,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东西,而且很多时候会困惑为什么有的习惯能够养成,有的习惯就是无法养成,有些习惯虽然养成了,但是花费了不少精力,折腾了很久才得以养成,真的非常辛苦。这些困惑时常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今天有幸读了《习惯的力量》,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习惯是这样养成的:把暗示、惯常行为和奖励拼在一起,然后培养一种渴求来驱动这一回路。举个例子:烟民看到暗示,比如中华香烟,那么这个时候烟民的大脑就会预期尼古丁的味道,单是看到香烟就足够让大脑产生对尼古丁渴求的冲动。然后就开始抽烟,抽烟的同时得到快感,随着这一过程的重复次数的增加,吸烟就变成了不假思索的习惯。

可以看出,习惯的养成有四大环节:暗示、惯常行为、奖赏、大脑预期奖赏,渴求内啡肽的分泌或者成就感。

所以我们在培养新的习惯的时候,就可以从这四个环节入手,比如暗示环节,如果你要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首先,书要放在你手边或者能看到的地方,这样你才会接收到暗示,这时候你想想你读书后能够获取到新的知识,开阔你的眼界,在于朋友交谈的时候,思维清晰,更有深度,收到你朋友的崇拜,非常有成就感,于是你拿起书开始阅读,某次你与朋友交谈,朋友大赞你思维严谨,看问题看得够深远,你很有成就感,你就会越发的渴望多读书。当然不可能每次与朋友交谈都会获得赞赏,但是日积月累,你在朋友的眼中就是一个有思想的人,这种自豪感是会一直持续的,另外你读书还可以把书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等到好处,慢慢的,你就会养成读书的习惯。而我之前困惑的为什么无法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不是缺乏渴求,缺乏奖赏,最关键的就是没有暗示,习惯养成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所以可以把运动鞋放在显眼的地方,吃完饭很容易看到运动鞋,然后就想起运动,同时也会想象到运动给我带来强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这时候就会渴望去运动,随着坚持运动,身体素质越来越棒,精力也越来越充沛,既然而然的就会养成运动的习惯,我在写这篇文章,也是在加强我对运动的渴望。

如果有某些坏习惯想改掉,首先就是明确暗示和奖赏是什么,保证这两项不发生变化,替换掉惯常行为,你就会让好的习惯,取代了坏的习惯。比如有的人压力大的时候喜欢暴饮暴食,这时候我们遇到压力,去跑步,同样也满足了减少压力的快感,这样慢慢的就会改掉暴饮暴食的坏习惯,养成了跑步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