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笔记>

小学生做人之道作文(谈个人修养小学生作文)

小学生做人之道作文(谈个人修养小学生作文)

更新时间:2022-08-10 03:57:16
小学生做人之道作文(谈个人修养小学生作文)

小学生做人之道作文【一】

自从学了《自然之道》这篇课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自然之道》主要讲了:“我”和同伴为了挽救一只海龟,使更多的海龟受到伤害的事情,对我的启发很大。我曾想,当时如果换作是我,我可能会犯和作者相似的错误,不,甚至更严重,当我看到一只幼龟探出头时,我会欢天喜地地跑上去抱住它,无论什么也阻止不了我放开它,更何况是一群幼龟鱼贯而出呢?

老师曾经在上这篇课文时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国家经常有狼出没来吃梅花鹿。本地的梅花鹿都非常漂亮,因此这个国家定了一个“灭狼计划”,经过二十多年努力,终于将所有的狼毁灭,而梅花鹿开始大量繁殖,所有的草地上都能见到梅花鹿的身影,因为梅花鹿太多,所以这些青草根本填不饱梅花鹿的肚子,导致大量的梅花鹿亡,再加上流感病毒,梅花鹿的只数竞一下子从十万只变成了八千只,还因为梅花鹿的天敌——狼被毁灭了,梅花鹿开始变得懒惰、肥胖,没有强壮的身体,跑不起来。这个国家的总统万万没有想到,他精心策划的计划竞然会是这个结果。所以告诉我们一定要按照自然之道办事!

什么是自然之道?就是自然万物的内在规律。有些人就是因为控制不住自己,想干某些事情,结果与想象中的相反,这是违背了自然之道。

有些人想把事情干好,可这其实是具有破坏性的。

小学生做人之道作文【二】

我不是校长,却有幸聆听了陶继新先生的《治校之道》,喜欢每位校长,因为在此之中流淌着领导的智慧,喜欢听陶继新先生生动地展现每位校长的风采,喜欢校长们创建得翰墨校园。

小学生做人之道作文【三】

一、在姿态上要低调

在低调中修炼自己:低调做人无论在官场、商场还是政治军事斗争中都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实则高深的处世谋略。

谦卑处世人常在:谦卑是一种智慧,是为人处世的黄金法则,懂得谦卑的人,必将得到人们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

大智若愚,实乃养晦之术:“大智若愚”,重在一个“若”字,“若”设计了巨大的假象与骗局,掩饰了真实的野心、权欲、才华、声望、感情。这种甘为愚钝、甘当弱者的低调做人术,实际上是精于算计的隐蔽,它鼓励人们不求争先、不露真相,让自己明明白白过一生。

平和待人留余地:“道有道法,行有行规”,做人也不例外,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人事事,也是符合客观要求的,因为低调做人才是跨进成功之门的钥匙。

时机未成熟时,要挺住:人非圣贤,谁都无法甩掉七情六欲,离不开柴米油盐,即使遁入空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也要“出家人以宽大为怀,善哉!善哉!”不离口。所以,要成就大业,就得分清轻重缓急,大小远近,该舍的就得忍痛割爱,该忍的就得从长计议,从而实现理想,成就大事,创建大业。

毛羽不丰时,要懂得让步:低调做人,往往是赢取对手的资助、最后不断走向强盛、伸展势力再反过来使对手屈服的一条有用的妙计。

在“愚”中等待时机:大智若愚,不仅可以将有为示无为,聪明装糊涂,而且可以若无其事,装着不置可否的样子,不表明态度,然后静待时机,把自己的过人之处一下子说出来,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大智若愚,关键是心中要有对付对方的策略。常用“糊涂”来迷惑对方耳目,宁可有为而示无为,万不可无为示有为,本来糊涂反装聪明,这样就会弄巧成拙。

主动吃亏是风度:任何时候,情分不能践踏。主动吃亏,山不转水转,也许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又走到一起。若一个人处处不肯吃亏,则处处必想占便宜,于是,妄想日生,骄心日盛。而一个人一旦有了骄狂的态势,难免会侵害别人的利益,于是便起纷争,在四面楚歌之中,又焉有不败之理?

为对手叫好是一种智慧:美德、智慧、修养,是我们处世的资本。为对手叫好,是一种谋略,能做到放低姿态为对手叫好的人,那他在做人做事上必定会成功。

以宽容之心度他人之过: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对于别人的过失,必要的指责无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就会让世界变得更精彩。

二、在心态上要低调

功成名就更要保持平常心:高调做事是一种责任,一种气魄,一种精益求精的风格,一种执著追求的精神。所做的哪怕是细小的事、单调的事,也要代表自己的最高水平,体现自

己的最好风格,并在做事中提高素质与能力。

做人不要恃才傲物:当你取得成绩时,你要感谢他人、与人分享、为人谦卑,这正好让他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如果你习惯了恃才傲物,看不起别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独吞苦果!请记住:恃才傲物是做人一大忌。

容人之过,方显大家本色:大度睿智的低调做人,有时比横眉冷对的.高高在上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对他人的小过以大度相待,实际上也是一种低调做人的态度,这种态度会使人没齿难忘,终生感激。

做人要圆融通达,不要锋芒毕露:功成名就需要一种谦逊的态度,自觉地在名利场中做看客,开拓广阔心境。

知足者常乐:生活中如能降低一些标准,退一步想一想,就能知足常乐。人应该到自己本来就是无所欠缺的,这就是最大的财富了。

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才不会产生自满心理,才能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缔造完善人生。

谦逊是终生受益的美德:一个懂得谦逊的人是一个真正懂得积蓄力量的人,谦逊能够避免给别人造成太张扬的印象,这样的印象恰好能够使一个员工在生活、工作中不断积累与能力,最后达到成功。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性格豪放者心胸必然豁达,壮志无边者思想必然激越,思想激越者必然容易触怒世俗和所谓的权威。所以,社会要求成大事者能够隐忍不发,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对待下属要宽容:作为上司,应该具有容人之量,既然把任务交代给了下属,就要充分想念下属,让其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人尽其才。

简朴是低调做人的根本:在生活上简朴些、低调些,不仅有助于自身的品德修炼,而且也能赢得上下的交口称誉。

三、在行为上要低调

深藏不露,是智谋:过分的张扬自己,就会经受更多的风吹雨打,暴露在外的椽子自然要先腐烂。一个人在社会上,如果不合时宜地过分张扬、卖弄,那么不管多么优秀,都难免会遭到明枪暗箭的打击和攻击。

出头的椽子易烂:时常有人稍有名气就到处洋洋得意地自夸,喜欢被别人奉承,这些人迟早会吃亏的。所以在处于被动境地时一定要学会藏锋敛迹、装憨卖乖,千万不要把自己变成对方射击的靶子。

才大不可气粗,居功不可自傲:不可一世的年羹尧,因为在做人上的无知而落得个可悲的下场,所以,才大而不气粗,居功而不自傲,才是做人的根本。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在积极求取巅峰期的时候,不妨思及颜之推倡导的人生态度,试图明了知足常乐的情趣,捕捉中庸之道的精义,稍稍使生活步调快慢均衡,才不易陷入过度偏激的生活陷阱之中。

做人不能太精明:低调做人,不耍小聪明,让自己始终处于冷静的状态,在“低调”的心态支配下,兢兢业业,才能做成大事业。

乐不可极,乐极生悲:在生活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起承转合过程中,人应随时随地、恰如其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位置,起点不要太高。正如孟子所说的:“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

做人要懂得谦逊:谦逊能够克服骄矜之态,能够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人们所尊敬的是那些谦逊的人,而决不会是那些爱慕虚荣和自夸的人。

规避风头,才能走好人生路:老子认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梁者不得其”。老子这种与世无争的谋略思想,深刻体现了事物的内在运动规律,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成

为广泛流传的哲理。

低调做人,便可峰回路转:在待人处世中要低调,当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或者危险之时,不妨先退让一步,这样做,不但能避其锋芒,脱离困境,而且还可以另辟蹊径,重新占据主动。

要想先做事,必须先做人:要想先做事,必须先做人。做好了人,才能做事。做人要低调谦虚,做事要高调有信心,事情做好了,低调做人水平就又上了一个台阶。

功成身退,天之道:懂得功成身退的人,是识时务的,他知道何时保全自己,何时成就别人,以儒雅之风度来笑对人生。

四、在言辞上要低调

不要揭人伤疤:不能拿朋友的缺点开玩笑。不要以为你很熟悉对方,就随意取笑对方的缺点,揭人伤疤。那样就会伤及对方的人格、尊严,违背开玩笑的初衷。

放低说话的姿态:面对别人的赞许恭贺,应谦和有礼、虚心,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君子风度,淡化别人对你的嫉妒心理,维持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说话时不可伤害他人自尊:讲话要有分寸,不要伤害他人。礼让不是人际关系上的怯懦,而是把无谓的攻击降到零。

得意而不要忘形:得意时要少说话,而且态度要更加谦卑,这样才会赢得朋友们的尊敬。 祸从口出,没必要自惹麻烦:要想在办公室中保持心情舒畅的工作,并与领导关系融洽,那就多注意你的言行。对于姿态上低调、工作上踏实的人,上司们更愿意起用他们。如果你幸运的话,还很可能被上司意外地委以重任。

莫逞一时口头之快:凡事三思而行,说话也不例外,在开口说话之前也要思考,确定不会伤害他人再说出口,才能起到一言九鼎的作用,你也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

口出狂言者祸必至:是不是因为物欲文明的催生所致,如今社会上各类职业当中都有动辄口出狂言的人。

耻笑讥讽来不得:言为心声,语言受思想的支配,反应一个人的品德。不负责任,胡说八道,造谣中伤,搬弄是非等等,都是不道德的。

不要总是报怨原单位:跳槽属于人才流动,是当今社会很正常的一种现象,并不为奇,而且跳槽者屡屡能在新的团队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创造更佳的业绩。如果这一步还没有达到,你就急急忙忙地大耍“嘴功”,以贬低老团队的手段来抬高自己在新团队的人缘和地位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说话不可太露骨:别以为如实相告,别人就会感激涕零。要知道,我们永远不能率性而为、无所顾忌,话语出口前,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是一种成熟的人处世方法。

沉默是金:沉默,并不是让大家永不说话,该说的时候还是要说的。就像佛祖那样境界的人,也还是会与人说话,传授佛法,适度的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沉默。

五、在思想上要高调

给自己一个希望:不论你遇到了多揪心的挫折,都应当以坚持不懈的信心和毅力,感动自己,感动他人,把自己锤炼成一个做大事的人。

保持向上的激情:我们需要激情,需要开拓,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兢兢业业,开拓创新,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工作中燃烧激情。

自信是高调做事的秘诀:信心对于做事成功者具有重要意义,成功的是创造和拥有财富的源泉。人一旦有了这种,并经由自我暗示和潜意识的激发后形成一种自信心,这种信心就会转化成一种“积极的感情”,它能帮助人们释放出无穷的热情、智慧和精力,进而帮助人们获得财富与事业上的巨大成就。

别让借口“吃掉”你的希望: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要为自己寻找借口,只有尽职尽责,勇往直前,不找借口,才能实现理想,创造辉煌人生。

小学生做人之道作文【四】

寒假里,经过充分的休息、调整之后,伴着新春的竹炮声开始了自己的读书之旅。重新走进陶继新的《治校之道》,再次分享二十位全国知名校长的智慧档案,与二十位智者思想碰撞,与二十位智者心灵对接。胡美山、高万祥、韩珍德、周奎齐、于春祥、崔其升,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个个用智慧经营学校的创业故事,它们感动着我,启迪着我,而每一位校长心灵深处溢满的那种职业幸福感,更是温暖着我,激励着我,使我对职业幸福感有了更深刻地理解。

何谓职业幸福感?在《让教师拥有职业幸福感》一文中,周奎齐校长对“春蚕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了新的诠释:他说,这种“春蚕”和“蜡炬”精神固然可嘉,但以牺牲教师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的“精神”则与当今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相悖。教师也是人,而且是以道德、知识和智慧教育广大学生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身心健康、生命兴亡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所以,当“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同时,校长也应该“为教师的幸福人生奠基”。

周奎齐校长认为,职业幸福感可以从幸福团队而来。他“贡献自己的错误让群体共享”,鼓励教师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将失败经验升华为知识和智慧。同时让大家在错误共享中真正“不贰过”,形成心理健康、作风扎实、协作和谐的幸福团队。同时,他还通过有效的措施增强教师的体质,带给老师更高层次的福利。

胡美山校长认为,职业幸福感可以从阅读中来。他将老师们“逼上书山”,教育老师们把拥有知识与智慧,养成终身读书的良好习惯,当成幸福一生的事情。

李升勇校长则提出了“用人之短,容人之短”这样别出心裁的治人之道,用智慧帮助每一位教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在个人的发展中找到幸福从教的感觉。

师生生命发展的引领者杨一青校长认为,校长应该成为满足老师幸福需求的教育使者。为了让老师们在学校里有安全感、亲切感、成就感,解决老师的特殊困难,对教师进行精神关爱、精神引领。把学校营造得具有浓郁的家的氛围,让老师们从中感受到一种浓浓的亲情!感受到家的温馨。

农村教育的拓荒者,杜郎口中学的崔其升校长则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了一条新课改扎根穷乡僻壤且又能够开花结果的本土化之路,实现了由麻雀变凤凰的教育神话,他也和全校教师一同享受到了创业的幸福感......

以“脚印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图腾的于春祥校长提出了教师的两种生存状态:一是凭借已有知识就能应付现有工作的“常能生态”;另一种是需要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去迎接挑战的“潜能生态”。他就是通过“脚印文化”的魅力冲击着每一个生命,唤醒着每个生命,感染着每一个生命,让全校教师共同走进潜能生态的幸福园地之中!

从一位位名校长乐此不疲的创业故事中,我感受到了,真正的职业幸福感,应该是一种心态,一种感觉,是再累也不觉得苦的感觉,是再苦心里也乐的感觉,是把学校看成自己家的感觉,是付出之后得到回报的感觉,是想把压力化为动力的感觉,是把工作学习当成享受的感觉,那么充实、那么温暖,那心中总是洋溢着爱与激情。正是有了这种幸福感,他们才会将工作当成事业,在享受工作的同时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当然,如果只会工作,不会生活,职业幸福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享受工作的同时,我们更要学会享受生活:去读读经典,去听听音乐,去做做运动,去逛逛商场,去交友聚会,去出门旅游,有情、有趣、有滋,有味!

一边投入地工作,一边快乐地生活,苦中有乐,乐中有味,这就是幸福!做幸福的教师!做幸福的校长!做幸福的女人!